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古代民族之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02日10:18:06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中国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匈奴人曾自称为
“胡”。《汉书·匈奴传》载,孤鹿姑单于致武帝书曰: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正因为
匈奴人自称为“胡”,并为汉人所熟知,故对于活动在匈
奴之东的民族称为“东胡”。战国时期活动于榆中(今
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一带)的有“林胡”,活动在
林胡之西的楼烦亦被称为“胡”,故赵武灵王十九年(前
307)仿效林胡、 楼烦的服装式样及作战方式就被称为
“胡服骑射”。 汉通西域之后, 西域各族也被称为胡。
于是把匈奴称为北胡:把乌桓、鲜卑称为东胡;而匈奴
以西、葱岭以东各族称为西胡。对上述各地传入中原的
物品,常在名称前加一“胡”字,《后汉书·五行志》
载汉灵帝好胡服、胡饭、胡笛、胡舞,此“胡”均指西
胡而言。
  魏晋以后,“胡”字应用更加广泛,其活动于中原的
各少数民族大多被称为“胡”。如《晋书·姚兴载记》
有平凉胡金豹,《魏书·世祖纪》有上郡休屠胡金崖,
《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及《宋书·氐胡传》俱载蒙逊
为临松卢水胡人,《晋书·石勒载记》及《魏书·羯胡
石勒传》俱称石勒为羯胡。苻秦时重修的“邓太尉祠碑”
冯翊护军所统有支胡,《周书·稽胡传》有稽胡(亦称
山胡)等。

--
他沿着走廊走到峡谷边的露台上,一股月光下花的芬芳向他袭来,在中国这种
气味被称作"月光之芳香",他想象如果月光也能发出声音,那一定能够发出刚
才他才听过的声音。

          詹姆斯·希尔顿《失去的地平线》美国纽约袖珍书社1939年袖珍版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