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gic (从头再来),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七章 强权政治下的悲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4日15:31:24 星期五), 站内信件
第七章 强权政治下的悲剧
第一节 在雅尔塔阴暗的角落
1.雅尔塔三国联盟,阿尔戈英雄聚会
在古希腊的传说中有一个悲壮的故事。
希腊英雄伊阿来受叔父珀利阿斯之怂恿,前往科尔喀斯的埃厄忒斯国,夺取神
物——金羊毛。
珀利阿斯是希腊国王,他担心伊阿来谋夺他的王位,便希望伊阿来死于这次冒
险。
伊阿来却以神圣的诺言答应了。他邀请了几乎所有著名的英雄,参加这英勇的
壮举。
在咱利愈山下,希腊最优秀的造船者在雅典娜的指导下,用在海水里不会腐朽
的木料造成希腊第一艘华丽而巨大的船,这就是“阿尔戈”航海号。
“阿尔戈”外的英雄们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终于在埃厄忒斯国王的小女
儿——美丽多情的美狄亚的援助下,夺取了金羊毛。
当伊阿来携金羊毛和美狄亚归国的时候,却受到了珀利阿斯国王的驱逐,无家
可归。
故事中的科尔喀斯,就是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
在公元1945年的2月3日,又有一艘现代“阿尔戈”号载着世界上最著名的人物
——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了雅尔塔。
仅仅在半个月之前,罗斯福冒着刺骨的寒风,举行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短、也
最为阴沉的总统就职仪式。
没有游行,也没有举行豪华的舞会。总统既不戴帽子,也不穿大衣。
宣督时间不到五分钟。
他期待着在雅尔塔即将同斯大林、丘吉尔的重大会晤:
“正如埃默森所说的那样:‘只有当朋友,才能交朋友’。”在宣督中,他这
样说。
当他和丘吉尔到达雅尔塔的时候,看到的到处都是遭受破坏和蹂躏的遗迹。
大约在一年前,苏联红军把纳粹分子赶出克里米亚半岛,所有这儿的别野被洗
劫一空,大部分房屋被预先安置的炸弹炸毁。
除了断壁残垣之外,雅尔塔几乎一无所有,连一些最简单的住宅也未能幸免。
年高七十的温斯顿·丘吉尔看起来重精神。眼睛上方宽阔的前额皱着,一条深
纹从鼻子笔直地向上延伸,由于前额的重量似乎紧压双目,两片薄嘴唇噘在一起,
在额顶有两绺头发弯弯曲曲,给人以一种印象,好象他的头发比实际上要浓密些。
当他再度见到罗斯福总统时,他半开玩笑半抱怨地说:
“如果把有可能举行高级国际会仪的地点都编进一台计算机的程序里,然后指
示计算机选择一个最糟糕的地点,它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雅尔塔。”
罗斯福宽容地笑了,说实话,尽管在乘坐“昆西”号巡洋舰前往马耳他的途中
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到马耳他后又换乘专机“圣牛”号飞至雅尔塔,但这次旅行对
他来说,的确也算是一次严峻的考脸。
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举行决定世界命运的“三巨头”会仪,实在是斯大林一意
孤行之过。
丘吉尔和英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被安顿在一幢很大的别墅里,这幢别墅是在十
九世纪时由一个英国建筑师为俄国亲王沃隆佐夫建造的,亲王曾一度出任过驻圣詹
姆斯朝廷的帝国大使。
为了抵抗流行的斑疹伤寒、虱子和臭虫,首相带去了大量的威士忌酒。
罗斯福总统下塌在利瓦吉亚宫,由于条件简陋,16位美军陆军上校只能挤在一
间卧室里,而且整幢别墅只有一个洗澡间。
1945年2月4日。星期日。天气晴朗。
罗斯福总统眺望窗外,看到了雪山连绵、大海观日的动人景象,和风从窗外吹
进来,软绵绵的,略带咸味。总统十分快活,因此特地换了一身铁灰色新西服,系
了一条鲜艳的领带。
下午四点,传报斯大林元帅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已经从莫斯科乘专列
来到了他设在科列兹别墅的司令部。自从上次飞往德黑兰在空中伤了耳朵之后,斯
大林再也不愿乘飞机了。
罗斯福在设有护墙板的舒适的书屋里接待了斯大林,向东道主为客人所作的种
种舒适和方便表示感谢,接着又谈到在这里所看到的破坏情形。
斯大林说:“同乌克兰相比,这里简直算不了什么。因为在这里德国人受到侧
面包抄,没有时间实行原定的破坏计划,而在乌克兰,德国人却以虐待狂式的心计
和方法破坏一切。”
罗斯福转开了话题。他笑着说:“在途中,我与我的随从多次打睹:是苏联人
先进柏林呢,还是美国人先进入马尼拉呢?斯大林元帅,您看结果会怎样?”
斯大林笑了起来,他说:“我认为那些把赌注压在马尼拉的会赢。”
下午五点。移往大舞厅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这是一个具有古典风格的房间,
沿墙竖着科林斯式的壁柱,高高的天花板上有豪华的装饰,房间两侧是法国式大拱
形窗,因此它看上去象一个大凉廊,镶木地板有几英亩面积,在房间一端,壁炉的
前面摄着一张铺了白桌布的大圆桌。
丘吉尔从沃隆古夫别墅来了,身穿英国军服,头戴苏联人赠送的黑色熊皮大帽
,
所有的英国人都在骚痒,心绪极为不佳。
“我早就告诉过你,这地方尽是臭虫。”首相悄悄地对总统说。
“我这儿倒没有,”总统轻松地说:“我这儿的小伙子们已喷了三次药了。”
斯大林提议由罗斯福担任会议主席。罗斯福答应了。
他说:“能主持本次会议开幕,对我是极大的荣幸,首先我想对给予我的殷勤
接待表示感谢。同时,为了会议的保密性,我提议这次会议将以密码命名。”
丘吉尔沉思了一会说:“依我看,就叫‘阿尔戈’航海号吧!”
罗斯福笑着说:“您和我都是‘阿尔戈’的直系后裔啊!”
2.旧宫殿忽起暗潮 三巨头私署密约
会议在争吵、妥协的不断交替中已进入第五天。
这天下午,罗斯福总统正靠在轮椅上休息。他的健康状况是越来越糟糕了,尽
管在会场上他总是显得那么激昂。他是如此的疲惫不堪,以至于他自己也怀疑会不
会突然倒下,永远地离开他的祖国和人民。
门被推开了,侍卫进来报告:斯大林元帅来访。
“请他进来,”罗斯福一边吩咐,一边披上人们所熟悉的斗篷,褶纹清晰可见
。
斯大林情绪高昂,大踏步进门,他的后面跟着他那年轻的翻译巴甫洛夫。
两位巨人相互寒喧了一阵,斯大林用那双严峻而又不太老实的黄眼睛注视着罗
斯福老态龙钟的身体,转入了正题。
罗斯福早就知道这位共产主义“沙皇”要说什么。果然,斯大林用简练而沉着
的口气说:
“总统先生,您是否清楚去年底我与哈里曼大使的谈话内容?当时我向他阐述
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
那是1944年12月14日,哈里曼大使遵循罗斯福的指示,问斯大林,苏联在这方
面有何要求。斯大林走到隔壁房间,拿出一幅地图。
他说:“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应归还苏联,日本人现在控制着符拉迪沃斯托
克的人口,我们认为苏联人有权保卫通往这一重要海港的交通线,而通往太平洋的
出口目前都在敌人手里,或被敌人卡断了。”
斯大林又拿起一支铅笔,在包括旅顺港和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南部画了一个圈
,
说:“苏联希望再次租借这些港口及其周围地区。”
哈里曼说:“我记得罗斯福总统和您曾在德黑兰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我记得
不错,总统所设想的是一个国际自由港。”
斯大林说:“这可以讨论。此外,我希望租借中东铁路。”
哈里曼问:“您最关心的那四条铁路呢?”
斯大林回答,“从大连到哈尔滨,再向西北到满洲里,向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
。
不过,我绝无意干涉中国对满洲的主权。”
哈里曼自然明白:随着对铁路管理的控制,以及苏联军队的护路,苏联的影响
毫无疑问将会很大。
但他没有点明,他在等待着斯大林进一步的要求,而且,没有总统的指令,他
是无权擅发议论的。
斯大林顿了顿,又提出了在德黑兰没有谈到的问题:“另外,我希望承认外蒙
古的现状——保持蒙古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
这一点虽出意外,但哈里曼并不吃惊,许多年来,苏联一直希望保卫他们西伯
利亚南部漫长的边界。
关于这次谈话,罗斯福是清楚的,于是他说:
“是的,我已收到了哈里曼大使的报告,我觉得,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在战
争结束时归还苏联,无论如何是不会有困难的。”
斯大林又问:“那么,关于苏联在远东的不冻港呢?”
罗斯福坐在轮椅上的身子转动了一下,语气颇为模棱两可:
“元帅。您还记得我们在德黑兰的谈话吧?当时我曾建议给苏联使用南满铁路
终点的不冻港——大概是辽东半岛的大连吧?不过,很遗憾,我一直没有机会同蒋
介石元帅讨论此事,因此,在这里我不能代中国人讲话,”
罗斯福这种含糊的回答,显然不能使斯大林感到满意,他说:
“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我和莫洛托夫就难于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
要参加对日作战呢?当然,这些条件能得到满足后,人民就会理解这是涉及国家的
利益,而且非常容易将这项决定向最高苏维埃解释。”
罗斯福让步了,他说;“苏联要获得这个港口的使用权有两个方法:第一,租
借;第二,使之成为某种形式的国际自由港。”
斯大林看出了罗斯福对于苏联对日作战的愿望之迫切,便又提出了其他的几项
要求。
他说;“另外,关于外蒙古长久自治和苏联使用满洲铁路的问题,大概是应该
给予允许吧。”
罗斯福显然中了斯大林的圈套,欲拔不能了,在考虑远东的所有问题时,他最
关心的根本问题就是美国对日作战计划,当时,先后在硫磺岛和冲绳岛的牺牲惨重
的作战正要发动,而在1945年秋季大举入侵日本本土岛屿的计划也正在制订。罗斯
福的失策是他高估了日本的反抗实力,他认为,没有苏联参战,太平洋战争因此会
延长,美国将要付出惊人的伤亡代价。
他承认:“去东京的路途,遥远艰巨。德国的失败,并不意味日本的屈膝,相
反的,我们要准备在太平洋上付出惊人的代价。”
善于利用机会的斯大林,焉能轻易放过这天赐良机?
罗斯福一退再退,他说:“外蒙古永久自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于苏联使
用满洲铁路,虽然我未曾同蒋介石元帅商谈,但有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
,
通过租借,由苏联直接经营管理;第二,置于由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苏联人组成的委
员会管理之下。”
罗斯福停顿了一会,又接着说:“我还没有同蒋介石元帅会谈;我觉得同中国
人讲话的困难之一是:同他们讲的任何事情,不出二十四小时,全世界都会知道。
”
斯大林深有同感:“是的,中国人的确让人不放心,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必要同
中国人去讲,我担保苏联最高苏维埃会保密的。”
罗斯福也作了担保:“除在座各位外,我保证不向其他任何一个人提起此事。
”
斯大林又说:“关于中国人方面,宋子文预期在4月底要访问莫斯科。我认为
,
当能够从西线腾出一些苏联部队、调二十五个师到远东的时候,就可以同蒋介石谈
这些问题了。”
罗斯福说,“一旦苏联部队完成这种转移,我特派遣一个美国官员取道莫斯科
,
前往重庆,把这些条件通告蒋介石元帅。”
斯大林坚持这些条件必须以书面形式写下而且必须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罗斯福表示:“这可以办到。”
两天之后,下午2时。哈里曼大使应莫洛托夫邀请,拜访了苏联代表住处——
科
里阿斯宫。莫洛托夫把斯大林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的英文译本交给哈
里曼。
哈里曼看了文件之后,指出:他认为总统必将提出以下几项修正意见:旅顺口
和大连应是自由港,满洲铁路应由中苏联合委员会共同经营,而且所有这些协议必
须得到中国人的同意。
回到利瓦吉亚宫,哈里曼即取得罗斯福对他所提出的修改意见的同意。
下尔4时。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及随从人员在大舞厅举行第七次全体大会
。
休息时,斯大林向哈里曼解释,他心目中的协定有待进一步的修改。
哈里曼:“总统正在这儿,您何不趁机直接向他提出呢?”
斯大林转向罗斯福走去。他对总统说:
“总统先生,您的修改意见的确更为合适,我同意满洲铁路由中苏委员会共同
经营,也非常愿意使大连港成为国际自由港,但是旅顺港的情形有所不同,我已计
划好把它作为苏联海军基地,因而需要租用,您看如何?”
罗斯福考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但他又补充道:“不过所有这一切,都必须
取得蒋介石元帅的同意,在此之前,我不愿对这种与中国有利害关系的事作出最后
处理。”
斯大林说:“那理当如此。但蒋介石也应该同意外蒙古维持现状。”
总统又问:“您是否愿意在宋子文抵达莫斯科时,与他商谈这此事项呢?”
斯大林回答道:“我作为当事的一方,还是由您向蒋介石提出为妥。”
总统接着提出:“考虑到保密问题,这件事应该什么时候同蒋介石讨论?”
斯大林说:“我会通知您的。”
总统说:“那好,我等您的信,届时我将派人去重庆,送给赫尔利大使一件指
令。”
这时,丘吉尔打断了讨论,他对此事一无所知,便问斯大林:
“您决定对日作战,对远东有什么要求?”
斯大林也不详述,只是说:“我需要有一个象旅顺口那样的海军基地。”
丘吉尔笑了,他说:“我们将欢迎苏联船只出现在太平洋,我们也赞成苏联在
日俄战争中的损失得到补偿。”
2月10日晚。罗斯福寝宫,哈里曼把刚刚与莫洛托夫草拟的协定递呈罗斯福,
罗
斯福阅后,拿起笔鉴上了他的大名。
他知道这份协定对他意味着什么,但苏联终于同意对日宣战,他的心血总算没
有白费,至于中国,他想,蒋介石尽管有损失,但对于有助于维护他的政权生存的
一项协定,有什么理由反对呢?这时的罗斯福有一种顽固的思想:战后的世界:还
不是美苏两国说了算吗?
2月14日。这个秘密协定又放在了丘吉尔的办公桌上。“对于远东的事,少管
为
佳!”他想道,于是拿起笔,在末端鉴上了自己的名字。
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
1945年2月11日于雅尔塔
苏美英三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二十月或三十月内苏联将
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l、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
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丙、对旅顺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
共同经营,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
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三强领袖同意,苏联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
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J.斯大林
富兰克林·D·罗斯福
温斯顿·B·丘吉尔
3.凡尔赛幽灵未散,蒋介石触目愁肠
密约签署之后,罗斯福虽则极端保密、甚至连对副总统杜鲁门都未曾透露,可
是。“好象签有密约”的情报则自各方向传到中国。
蒋介石早有预感、凡尔赛会议的幽灵时时缠绕着他。凡尔赛的悲剧难道真的会
重演吗?
“今日见罗、邱、斯黑海会议第一次公报,一如所预料,其果与英、俄协以牺
牲我乎?(2月8日日记)
“俄国对我交涉迁延,中共态度转劣,当受三国会议之影响也,但余毫不动心
,
无论其态度好坏,必待罗斯福之来报,详悉其内容而后再定方针,此时不必臆测,
可不必焦灼也。”(2月10日日记上周反省录)
蒋介石首先过目的,是驻英、苏两国大使顾维钧、傅秉常的密电报告。
“阅傅大使秉常来电,以美驻俄大使通知其罗、斯谈话大意,俄斯之对华方针
到此完全明了,其中尚有难言之内容,未能明以告我者,证明顾大使之言,俄国对
东北与旅大特权恢复之要求,当非虚传也,国势之危已极,不知何日有济?”(2
月
21日日记)
直到6月15日,中国才接到由赫尔利大使正式递交的雅尔塔协定有关中国问题
的
副本,就是说,在雅尔塔会议闭会四个月之后,蒋介石才基本上了解了三巨头在雅
尔塔的所作所为,作为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国,被列为“四大国”之一的中
国。在以它的主权和利益为对象的讨论中,却被排斥在外,协定产生之后,又不被
马上告知,苦苦隐瞒,实在是无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在全面了解雅尔塔协定并指清美国的意图之前,蒋介石无法公开表态。在雅尔
塔、斯大林曾告诉罗期福说,宋子文可以在4月下旬访问苏联,2月底,苏联驻迪化
和重庆的代表告诉蒋经国,苏联欢迎中国提出的扩大中苏合作的建议,包括双边安
全条约和发展新疆经济,在4月份的旧金山联合国会议上,莫洛托夫发表演说,再
次
邀请中国派代表团赴莫斯科会谈。
随着雅尔塔协定内容的逐渐明朗、蒋介石作出了外交答复。他制订了两种战略
:
一方面,他试图离间苏美关系,并把美国拉入满洲以阻止苏联的行动,用中国的一
句成语说,叫做“狐假虎威”——聪明的狐狸利用猛虎的威风吓唬人,如果这一着
能引起美国怀疑苏联,或者苏联怀疑美国,就算大功告成了。但是,苏美紧张状态
加剧,可能会逼着苏联铤而走险,支持中共并赖在满洲不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美国就会不惜一切压制重庆以安抚苏联。第二种战略是,作出明智的让步以赢得苏
联的支持。最重大的让步之一是中国同意苏联的国际一体化方针,莫斯科显然很希
望维持战后苏联边界的稳定状态,并且希望,当苏美关系紧张时,中国不介入美国
的任何反苏行为。
30年代末苏日关系紧张时,蒋介石于1937年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向苏
联保证不参与反共产国际协定;现在,1945年,蒋介石则打算通过宣布不参与任何
美国倡导的反苏协定,来换得苏联同样的态度,即不采取任何对中国的敌对行为。
6月1日,苏联新大使阿波隆、彼得罗夫抵达重庆,受到中国舆论界人士的热烈
欢迎。这些人是主张改善中苏关系的。彼得罗夫到达重庆的第二天,蒋介石接见了
他并正式提议中苏会谈。6月3日,蒋介石与彼得罗夫会谈时,表示欢迎苏联参加抗
日战争,并敦促苏联对中国采取明智和富有远见的态度,以确立真正的中苏友好合
作的基础。他告诉彼得罗夫,如果苏联帮助中国恢复了满洲,中国愿意为苏联提供
满州铁路和商业港口的使用权,并“联合使用”满洲的海空军基地。
6月12日,蒋介石再次召见彼得罗夫、彼得罗夫提出了中苏订立友好条约的五
项
先决条件,即根据雅尔塔协定精神提出的,包括旅顺大连、满汾铁路、蒙古人民共
和国、南萨哈林群岛和库页岛问题。他声称,如果蒋介石同意这五项条件,苏联将
准备开始与中国谈判,签订友好条约,
6月15日,赫尔利终于送来了雅尔塔协定的全部条款,同时还有一份杜鲁门总
统
托交的备忘录副本,该备忘录是斯大林5月28日对霍普金斯作出的附加保证,根据
这
一备忘录,斯大林同意全力以赴支持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统一,并希望蒋介石的领
导一直持续到战后,斯大林还同意了中国对新疆和满洲所作的声明,支持中国在满
洲重建行政机构。
蒋介石当天就向赫尔利大使提出了三项建议:第一,美英加入中苏之间的任何
协定;第二,四强联合使用旅顺;第三,四国一起而不只是中国同苏联讨论南萨哈
林和库页岛的移交问题。
赫尔利走后,蒋介石通知彼得罗夫说,他得到了“美国提出的条件”,美国将
作为调停人参加苏中谈判。
蒋介石试图通过美国在谈判中的作用来节制苏联,然而,美国又一次让他失望
了。6月22日,赫尔利代表美国政府表示,美国不打算参与使用旅顺海军基地。在
给
蒋介石的电报中,美国表示完全同意苏联的要求。
蒋介石实行的离间计破产了。
6月26日,蒋介石再次召见彼得罗夫。简要提出了四天后宋子文赴莫斯科会谈
的
立场,他说:
“美国认为这一备忘录上的问题都已在黑海(雅尔塔)会议上讨论过,前总统
罗斯福同意,现总统杜鲁门也赞成。我本人认为,涉及中苏关系的问题、应由中苏
两国直接讨论,与美国是否同意毫不相干。”
蒋介石的这个声明。实际是一把不太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它提醒斯大林,
中国不会自动接受苏美作出的决定,尽管中国的要求对于苏联和美国既定条约无能
为力,在谈判前还是要表明态度;另一方面,蒋介石暗示,在将来苏美发生冲突时
,
中国准备保持中立。
然而,蒋介石还是谨慎地试探美国的反应,宋子文在抵达莫斯科后不久,就请
赫尔利转告杜鲁门,他将把中苏谈判情况随时通知美国。
第二节 斯大林:“不得到外蒙古,我就不甘心”
1.斯大林翻云覆雨,宋子文忍气吞声
1945年6月30日,中国代表团乘坐美国飞机抵达莫斯科,在机场受到了外交部
长
莫洛托夫,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一些高级将领和全体外交人员的欢迎。
中方主要成员有宋子文外长、王士杰、蒋经国、傅秉常等。
当天下午、宋子文会见斯大林、莫洛托夫和彼得罗夫。在与斯大林初步讨论时
,
宋子文表示,中国愿意恢复20年代初的那种中苏合作关系,他认为,苏联的充分理
解和同情对中国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这种理解和同情,中国就难以建设国家。
斯大林致欢迎词,他指出,现在苏联领导人与沙俄时期有天壤之别,那时沙俄
的目的是勾结日本反对中国,而现在,苏联的目的是联合中国遏制日本。
翌日晚上8点,斯大林和中国外长开始正式谈判。由于斯大林的习惯,谈判时
间
都定在晚上。
斯大林一开始就盛气凌人,搬出了雅尔塔远东协定的副本,指着上面罗斯福、
丘吉尔和他本人的签名,粗暴地让宋子文看看清楚。
宋子文也不示弱,拿出了5月28日斯大林与霍普金斯会谈的备忘录副本交给斯
大
林,并特别强调指出,这份备忘录是杜鲁门亲自交给中国政府的。
接着,双方就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主张。
在旅顺问题上,斯大林作了一个小小的让步。当宋子文提到这一问题时。斯大
林说:
“为了满足蒋主席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准备用‘联合使用’代替‘租借’一词
,
我不愿开创有损中国的先例。”
斯大林早就知道蒋介石极力反对“租借”旅顺,也知道蒋介石反对斯大林在雅
尔塔会议上对旅顺问题上的声明,便一直把“租借”旅顺当作一张有用的“小牌”
,
可以随时抛出,随后就利用这一“重大让步”,迫使中国在外蒙古问题上投桃报李
。
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国应该是一个独立而完整
的政治实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可能会出现或长或短的分裂,但是经过一
段时期之后,就必然会或者应该重新统一而成为唯一的、伟大的“中国”。在中国
古代,那些把“中国领土”交给“野蛮人”统治的当权者仍被后代当作卖国贼而唾
骂。
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自13世纪元朝建立后,外蒙就一直是中国的有机组成
部分,蒋介石如果同意把这么大的“中国领土”变成一个独立的蒙古,将会大大削
弱他作为中国民族领袖的威望。
而且,外蒙问题涉及的远不只是民族主义象征,它还与未来中苏边界力量的长
期均衡有直接和现实的关系。外蒙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它受反苏维埃国家
(比如日本、美国或即将强大的中国)控制,将对横跨西伯利亚的铁路大动脉构成
严重威胁;相反,如果控制在苏联手中,苏联红军就能轻易对北平实行有效的打击
,
并能扼住南满的脖颈。
蒋介石和斯大林都意识到这一点。蒋介石的目标是,在名义上长期维持中国对
外蒙古的宗主国影响,等中国强大以后,再进行控制,面斯大林的目的恰恰是阻止
出现这种局面。
6月26日,蒋介石在重庆接见彼得罗夫时,已表明了对外蒙的态度,他认为,
外
蒙“现状”是,中国对外蒙仍保留宗主权。这一点苏联在1924年的中苏条约中已经
承认。但是,中国政府愿意继续允许外蒙保持高度自治、包括军事、外交领域的自
治。蒋介石认为,外蒙问题和西藏问题也有联系,中国在外蒙问题上向苏联让步,
就会便英国对西藏提出同样的要术。所以最好先不要提外蒙问题,如果不得不提,
中国愿意正式宣布外蒙为高度自治地区,但中国仍保留宗主权。这种解决方案意昧
着:蒋介石政府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7月2日,在第二次会谈中,斯大林明确表示,苏联根本无法接受蒋介石对外蒙
的立场。他告诉宋子文,蒙古人民不想再受中国的统治,而希望独立,而且,外蒙
已经正式宣布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并已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进行行政管理和从事外交活
动,中国必须承认这一事实,必须维持现状。
斯大林不同意蒋介石对于“现状”的解释,他认为,莫洛托夫参与了雅尔塔协
定的起草,有关外蒙问题的条款在圆括中写上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一条,这表明
,
“现状”是包括承认这个国家的独立存在的。
他蛮横地说:“协定的创立者难道不知道协定的内容吗?”
斯大林还列举了很多理由,指出苏联的国家安全要求中国承认外蒙的独立,他
指着远东地图解释说:
“一旦敌国以外蒙进攻西伯利亚,比如日本就曾打算这么做,那么苏联的远东
地区将陷于严重的孤立状态。现在中苏结盟了,并将共同使用旅顺海军基地,这也
只能在今后的二三十年里保持西伯利亚,再往后就难以预料了,而一个独立的、与
苏联结盟的外蒙,将会保证苏联的长期安全。”
宋子文向斯大林保证,中国不反对苏联军队进驻外蒙,也愿意保证外蒙的高度
自治,只不过希望斯大林改改主意。
斯大林态度强硬地说:“中国除了承认外蒙独立,此外别无选择。”
他还威胁宋子文道:“中国是否承认外蒙独立,关系着苏联在满洲和中共问题
上是否接受中国的要求。”
谈判陷入僵局,宋子文开始等待蒋介石的指示。并把哈里曼的主张转告了蒋。
哈里曼认为,罗斯福已不能再进一步考虑这一问题了,假如他还健在的话,他也会
从国内政治的角度考虑,阻止中国否认外蒙独立。第二天,宋子文向蒋介石请示,
如果斯大林再提出这一要求,是否中断谈判。
蒋介石决定实行个人外交,他命令蒋经国代表他个人会晤斯大林。
蒋经国当时只是三青团干部学校的教育长,他与当时中央政府的政务特别是外
交,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何以能肩负外交特派员的使命呢?其一,蒋经国长期在苏
联留学,熟悉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谈判时可助宋子文一臂之力,同时
可兼任外交翻译;其二,他是蒋介石的私人代表,派他去,是对斯大林的一种信任
和亲善。必要时,可以“个人资格”去见斯大林。蒋介石要儿子私下会晤斯大林,
盘算比之“国府”代表,更见功夫,更有成效。其三,蒋经国和苏联有“联姻”之
亲,斯大林对蒋门有“外公”之情。据说,斯大林很关心蒋经国夫人蒋方良和爱伦
(蒋孝文)的情况,他曾送给爱伦一支俄国的旧式步枪,说:“我祝愿你们在我们
苏联生的孩子好好成长,将来能和你一样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战士。我送给他一支
步枪作记念,这是我们红军战士打击德国侵略者用过的枪,是致胜的武器,希望他
以后紧紧掌握决胜的武器。”
蒋经国受父命去见斯大林,他对斯大林申诉道:
“你应当谅解,我们中国七年抗战,就是为了把失土收回来,今天日本还没有
赶走,东北、台湾尚未收回,一切土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将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
让出去,岂不失去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
国土;在这种情形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支持抗战,所以我
们不同意外蒙古归并给苏联。”
外交一向以实力作后盾,空泛的言词,所谓据理力争,都与事无补,蒋经国的
这番话,并没有改变斯大林对外蒙问题的态度,他直截了当地告诉蒋经国:“今天
并不是我要求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
,
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2.警告频施蒋公为难,忍辱陈词宋氏让步
7月5日,蒋介石收到宋子文来电后,在重庆召开了党政要员会议,讨论莫斯科
会谈事宜。一些官员主张,完全拒绝斯大对外蒙的要求。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苏联
对满洲和新疆问题的保证不可忽视,同时,不制订一个限制性条约,苏联红军不仅
可以占领满洲、新疆和内蒙,还有可能侵入华北。经过反复讨论,会议决定:接受
斯大林的要求。
在当晚的日记中,蒋介石表示他对当天作出的决定承担责任。他写道:如果拒
绝了斯大林在外蒙的要求,就不可能达成协议,以保证满洲和新疆的领土及行政主
权,也不能解决中共问题。而且,这样一来,外蒙古长期被苏军占领,中国的声明
只是“徒有虚名”。因此他认为,为了“追求形式”而去冒“国家蒙难”之险,不
能算是明智之举。
第二天,蒋介石召见赫尔利,请他立即转告杜鲁门,总统,中国准备在外蒙同
题上,对苏联作出“最大限度的让步”。同时,电告宋子文:
“(一)外蒙独立问题,须待我国国内真正统一,领土主权真正无缺,行政真
正完整,始能考虑。
(二)苏俄如能保证东三省领土主权完整,不支持中共之割据,不鼓励新疆之
叛乱。
(三)中国政府愿自动提出外蒙独立议案经外蒙投票许其独立,但此议案在抗
日胜利后,始能办理。
(四)大连应为自由港,旅顺应作中苏共用军港,铁路干线应由中苏共管,但
管理权仍在中国。
与此同时,宋子文仍在作各方努力。他请哈里曼打电报给华盛顿,要求弄清美
国对外蒙“现状“一词的确切解释,并告诉他说,从中国的角度看,斯大林在外蒙
问题上的要求超出了雅尔塔协定的范围。
杜鲁门拒绝了中国寻求美国介入的意图。
他指示哈里曼说,在任何与莫斯科会谈有关的雅尔塔条款上,美国都不干预。
这实际上等于“非正式地”告诉宋子文,美国拒绝讨论在雅尔塔会议提出的“现状
”
一词,也就是表示,美国同意维持外蒙现有的“法律”地位。
7月7日,蒋介石致电宋子文。作出一项新指示,实际上是用在外蒙的重大让步
换取苏联减少对东北的要求。蒋介石在电文中说,为了得到苏联在东北、新疆和中
共问题上的保证,中国愿意考虑外蒙的独立,斯大林应无条件地同意尊重中国在东
北的主权,即,接受中国对大连的管理权,对旅顺的行政管理权,以及“共同经营
’”
而不是“共同管理”满洲铁路。至于新疆。全部“失地”必须变归中央政府控制。
在中共问题上,延安必须完全服从中央政府的军事和行政命令,国民议会开会时,
经政府认可,共产党可以派一些代表参加,但绝不是成立“联合政府”。蒋介石说
,
如果这些条件得到满足,那么他将“自动解决”外蒙问题。他提出,战后将举行公
民投票,如果投票结果支持独立,将请国民议会承认,如果国民议会赞成了,政府
将批准外蒙独立。
尽管蒋介石这一电报7月7日晚11时已到了宋子文手里,就是说在第三次会议开
会之前。但宋子文仍想再作一次尝试,劝说斯大林不要割去外蒙。作为外长,他没
有在中国放弃外蒙的声明上签字。
他向斯大林解释说:尽管中国原来的立场是在中苏协定中不涉及外蒙问题,但
既然苏联反复强调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中国愿意予以考虑并在条约中予以解决。根
据雅尔塔协定,中国准备“维持”并“同意”现状。而这一现状包括承认苏联在外
蒙驻扎军队的现状及苏联在受到威胁时向外蒙增派军队的权利。中国还准备让外蒙
高度自治,包括与苏联签订军事条约。
宋子文小心地避开了使用“承认”外蒙现状这个词。斯大林却打断他的话问:
“那么,外蒙是否仍是中国的一部分呢?”
宋子文没作直接回答,他请斯大林“面对现实”,对中国政府不能“承认”外
蒙给予理解:
“中国不能承认外蒙独立的原因很简单,生存是自然法则的第一要素,任何时
候割让外蒙的中国统治机构都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我们现在的政府也一样;如
果承认外蒙独立,政府将自身难保,甚至中国最极端的自由分子也反对承认外蒙独
立。”
但斯大林仍未动摇:“我们不能对此让步,中国现在不反对苏联在外蒙驻军,
但是二三十年之后呢?在中国边界驻军可不同于在一些小国。”
在这个问题上,会议投能达成任何协议。下面是会谈结束时宋子文和斯大林的
一段对话:
宋子文:斯大林大元帅已坦率地讲了他本人的意见,我对他的远见表示钦佩,
但我们也面临着现在与未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生存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提出
了关于外蒙的现实性建议。
斯大林:但这一建议并不现实。
宋子文:在我国政府着来,这是最现实的。
斯大林:但我们不一同意。
宋子文:我是奉命行事的。
斯大林:不得到外蒙古,我就是不甘心。
宋子文:很遗憾,阁下不能理解我们的立场,在中国看来,这一立场是极其现
实的。
斯大林:很遗憾,阁下不能理解我们的立场。到此为止吧。
中苏第四次会谈开始于7月9日时,宋子文显然已从与莫洛托夫的讨论中看出,
苏联对外蒙问题的立场未作改变。于是在会议一开始,他就声明:中国准备作出重
大让步。他说:“从1931年起,日本就一直在强迫中国承认满洲独立,但徒劳无益
。
中国也一直拒绝苏联要求外蒙独立,因为承认外蒙独立,将伤害中国人民的根本利
益,还会少使中国政府出现危机。但是现在中国政府愿以最大之牺牲与诚意,寻求
中苏关系根本之解决,扫除今后一切可能之纠纷,藉获两国彻底之合作,以完成孙
中山先生在日与苏联合作之遗志,愿于击败日本之后,允许外蒙独立,并拟采用公
民投票方式通过后公布之,外蒙区域宜以中国旧疆界地图为准。
既然中国在外蒙这一关键问题上作了让步,斯大林也打算在其他一些重大问题
上作出承诺。当宋子文提出苏联如何帮助平定新疆叛乱时,斯大林打趣道:“我将
派苏联红军进驻新疆,您意下加何?”
宋子文连忙摆手拒绝道:“不、不!请您制止从苏联往新疆运送武器,也许这
样更合适。”
接着,宋子文又问:“斯大林元帅,假如苏联红军进了东北,仍将承认中国在
东北的主权吗?”
斯大林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已经说过,我愿意根据你们的要求发表任何声明
。
我们承认中国在满洲有全部主权。”
宋子文吁了一口气,虽说失去外蒙古,愧对委员长和国人,但争得东北和新疆
的主权,也算是一种心理补偿了。当然,委员们所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共问题,对此
,
他不能不对委员长有个满意的交待。
然而,斯大林的态度却很含糊:
“我们没有支持也不打算支持中共。我们承认中国只有一个政府。如果中国还
有其他政府,或是自封的政府,这当然得由中国自己解决。”
一时间,室内寂静无声。宋子文觉得十分压抑,而斯大林则不住地抽着烟,一
根接一根。
全室烟雾腾腾。
宋子文实在忍不住这种气氛,但再次对斯大林欠了欠身,问:
“那么,您个人的看法呢?”
斯大林也似乎有些难以忍受宋子文这种穷追不舍的态度了。他反问道:
“阁下意欲何为?阁下不是已说过希望我们支持蒋主席的政府而不要给中共武
器吗?”
宋子文说:“是的。”
“那么阁下还有什么打算呢?难道您希望我们派军队帮助你们消灭共产党武装
力量吗?”
“不,我们只希望把中共军队编入政府军之中,并希望苏联对此能尽力。”
“这是合理要求,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一支军队。”
“我们准备让中共参加我们组织的战时内阁和军事委员会,但我们不能容忍他
们反对政府。”
斯大林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说:“目前的局势确实难以令人满意。”
宋子文所期待的,是斯大林命令中共解除武装,接受国民党的领导,因为他清
楚地知道: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是受斯大林指令的。
当然,他决意料不到:中共在倔强的毛泽东领导之下,受斯大林的影响是十分
有限的。
3、烛残漏滴频鼓枕,密电无补足堪哀
7月13日,因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要赴波茨坦之会,中苏谈判无果而终。
此前一天,宋子文会见哈里曼,介绍了谈判进展情况,并告诉哈里曼,他准备
在最后一次会谈中提出“最大限度的让步”,若不成功,他希望哈里曼向杜鲁门汇
报一下这争端。宋子文还请哈里曼转告杜鲁门,“为满足斯大林的要求,我已超出
雅尔塔协定范围,同意承认外蒙独立。”他希望杜鲁门在即将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
,
能够劝说斯大林改变立场,或者达到一项中苏都能接受的妥协。
在宋子文作了准备工作之后,蒋介石开始亲自行动。7月19日,蒋介石召见彼
得
罗夫,请他转交给斯大林一封长信,信中回顾了中国在外蒙和满洲问题上的立场,
并告诉斯大林,“为满足苏联的要求,我已尽力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最后他说
,
“既然雅尔塔协定是由美国参与提出的,既然哈里曼代表总统表示美国完全拥护协
定,我准备把这封信的内容也通知杜鲁门总统。”
7月20日,蒋介石给杜鲁门发电,转录了给斯大林信件内容,电文末尾说:
“尽管中国没有出席雅尔塔会议,您,尊敬的总统先生,也一定洞悉我们一直
在奉行雅尔塔精神,在外蒙问题上我们甚至作了更大让步,为此我们不惜超出了中
国人民所能允许的范围。我相信在与斯大林元帅会谈时,您将会劝说他接受我们的
合理立场,不再强求不可能的事。等待您的行动和支持。盼复。”
到第一轮会谈结束时,在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外蒙同题显然已成为维系蒋
介石作为“民族领袖”的威望的关键所在。而来自华盛顿的一个又一个信号表明,
美国赞同中国对外蒙“现状”的解释。这种表面的信号促使蒋介行致力于以此投石
问路,探询苏联的用意。
杜鲁门在为波茨坦会议准备的文件中,也确实包括提出一项美苏协定,严格限
制苏联在满州的活动,并重申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但是,他并没有提出这项
建议,因为他的军事顾问们担心,要求达到这一美苏协定,很可能会使苏联推迟对
日作战。斯大林在5月份与霍普金斯的会谈中曾说过,苏联红军在远东的作战日期
,
取决于中国是否接受雅尔塔协定,因此,杜鲁门赴波茨坦时,认为苏联早日参战,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苏谈判的成功,在波茨坦会议期间,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重申
了这一联系。
几天之后,杜鲁门拒绝了蒋介石请求美国调停中苏关系的要求,针对7月20日
蒋
介石的来电,7月23日,杜鲁门作了冷淡的答复:
“我请你们遵守雅尔塔协定,但并没有让你们作出任何超越协定的让步。如果
你们与斯大林元帅之间对如何解释雅尔塔协存有分歧,我建议你们派宋子文重回莫
斯科进行谈判,以达成全面谅解。”
蒋介石曾指望杜鲁门在波茨坦会议上提议讨论中苏会谈中的悬案,并特别希望
在外蒙问题上得到支持,但杜鲁门的答复根本没有提这些事,而且用的是拒绝的口
吻。蒋介石把赌注押在美国对外蒙问题的支持上,输了。
在波茨坦会议上未能赢得美国介入,这导致了宋子文的辞职。杜鲁门回电的第
二天,宋子文告诉王士杰,他打算辞去外长职务,希望王接任并继续赴莫斯科进行
谈判。宋子文面临的是签署转让外蒙主权的协定,他担心这会给他的政治前途蒙上
阴影,因此,最好的选择是马上辞职。
他巧妙地把那烫手的栗子,留给了王士杰,让后者去扮演现代李鸿章的角色。
第三节 外家骑兵进东北
1.苏联对日宣战,“皇军之花”仓促应战
8月6日晨,气候闷热,天气晴朗。
在日本广岛上空。两架美军3—29战斗机在盘旋。
8时正,只见一架飞机投下降落伞,随即发出令人目眩的强烈白色闪光。
俄倾,广岛市中央部之上空,发生了大爆炸,整个城市突然卷起烟尘云雾,天
空也被暗黑的烟幕所掩,数百根火柱又随即冲天而起。
广岛市一片废墟。
美国的一颗原子弹使世界震惊。使苏联震惊。它摧毁的是日本广岛,但有一半
似乎是落在斯大林的心上。
8月8日晚。日本战争指导首长正在期待预定的苏日会谈的结果。
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较日本政府预料的为迟,于8月5日始返抵莫斯科。
佐藤大使立即申请会谈,莫洛托夫即指定8月8日夜正式会谈。
与日本大本营的乐观估计相反,苏联的答复,竟然就是宣战。
这样一来,不仅过去几个月的拼命的外交努力,终成泡影,而且却以铁槌代替
了答复。
苏联政府声明:自翌日(即8月9日)凌晨零时起,苏联处于对日战争状态。
声明指出:
“在希特勒德国失败与投降后,日本依然是坚持战争的唯一强国。”
“美、英、中三大国今年7月26日关于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已被日
本
拒绝……”
“苏联对日宣战的依据是:吸取历史教训,保障社会主义祖国远东边界的安全
;
切实履行苏联在雅尔塔会议所承担的盟国义务;恢复苏联在早先被日本非法夺占的
领土方面的传统权利。
苏联的声明被视为对在日本压迫下呻吟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喜讯而传遍全世界。
“蒙古人民共和国小呼拉尔和政府随即郑重宣布:蒙古将参加同盟国一方对日
本逊行的神圣战争。蒙古完全同意苏联政府的声明。
宣言指出:“从过去到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始终阻挠着蒙古人民共和国作为一
个主权国家独立存在。”
中共军队领导人也致电斯大林:
“我们代表中国人民热烈欢迎苏联政府对日宣战。中国解放区的十亿平民将全
力以赴协同红军以及其他盟国军队作战,以击败不共载天的日本侵略者。”
中华国民委员会蒋介石在8月9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写道:“苏联宣布从今日起
对日作战,我全国人民深感欣慰。
谨代表中国政府、人民和军队向您,以及苏联政府、英雄的人民和军队表示真
挚的、热烈的敬意。”
苏联远东军共350万,分三个方面军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率领下,已经结集
在
从蒙古的干旱草原到太平洋海岸这一广大的战场上,等待着冲击的信号。
上百万的红军凝视着漆黑的夜空,不时观看表针……
此刻,东北平原上空,雷电交加、大雨如注,干涸的山地河川和溪谷转瞬间变
成了奔腾的洪流,掩没了河谷。
8月9日凌晨0时,伪满洲国首都新京。
日本关东军——“皇军之花”总司令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
“东宁、绥芬河正面遭到苏蒙军队袭击!”
“牡丹江市出现苏军飞机!”
“虎头及五家子我方阵地,遭苏军炮轰!”
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恰恰在前一天去旅顺出席关东神宫的奠基仪
式,随即又赴大连,此刻正不在新京。
司令部犹如无头之苍蝇,一片混乱。
总参谋长秦彦三郎召集参谋幕僚商议,并在同伪满洲国总务大臣武部六藏协商
后,下令抗击苏军进攻。
接着,他一面火速派人前往大连请回山田乙三,一面又策划召集伪满洲国紧急
御前会议,根据大本营指令、决定放弃新京、退守“东方道防线”,并要求伪满洲
国皇帝溥仪立即迁往临江。
恐慌、焦急的心情袭击了每一个将领。
2.龙蛇鼓角雄山野,外蒙突骑入东北
外蒙古对日宣战以后,向前线派出了几乎所有的军队。
富有作战经验的“蒙古人民和国”元帅乔巴山担任总司令,蒙古人民革命军中
央委员会总书记泽登巴尔为政治部主任。
在苏联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外蒙古从未置身事外,一直支援苏联的对德战争。
战争一开始,外蒙古就展开了筹集支援苏军基金的捐款运动,提出“一切胁从
于苏德战场的利益”的口号。
1941年10月,第一趟支援苏军的列车驶出,其总值达183万图格里克,此外,
还
有58万7千图格里克现款汇往苏联国家银行。
此后,这一运动很快发展为真正的全民运动,满载御寒服装、粮食和包裹的列
车一趟接一趟地从蒙古驶往苏联……
1943年,外蒙古人民军中央委员会,又发动人民,筹集资金购置坦克、飞机,
组建了“革命蒙古”坦克纵队和“蒙古牧民”航空大队,为打败德国立下大功。
外蒙古还不断为苏军提供马匹,总数达50多万匹。
在苏联的帮助下,蒙古也加强了军队建设,其坦克部队、机械化部队,炮兵和
航空兵有了颇大的增长。
苏蒙的军事合作也十分密切,向苏联提供在外蒙境内驻兵的权利,是合作的形
式之一。
战争期间,在外蒙领土上的苏军有第17集团军。德国投降后,苏联又向蒙古派
去了其他军团和兵团,组成了后贝加尔方面军。
这是苏联对日战争的主力之一,参战的蒙古军队就加入这一方面军,作为苏军
之右翼。
8月9日0时10分,苏蒙联军在漆着红星的歼击机掩护下,借着夜幕,同时在所
有
方向上跨过了国境线。
4时30分。苏蒙主力部队开始进攻。他们兵分两路。
一路向多伦方面前进,另一路则自战线右翼末端沿国境线向二连浩特方向推进
。
一路之上,尽管大雨倾盆,道路泥泞难行,但各部队的行军速度却异常神速。
担任主要突出任务的军队是诸兵种合成的第17、39、53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6
集
团军。蒙古骑兵机械化集群的任务是在方面军右翼保障主力的行动。
苏蒙骑兵所面对的是日军两个步兵师团、两个步兵旅团和伪满军及德王的近十
个骑兵师和步兵师。由于日军第三方面军的主力已撤回新京和沈阳地域,苏蒙骑兵
进军阻力较小。
苏蒙联军的行动以蒙古塔姆察克布拉克突击部为中心,各部队向前推进,如同
一个中心点发出的无数只简明箭头所形成的扇面。主力从阿尔山筑垒地域旁边通过
,
向大兴安岭进攻。
蒙古的沙漠和草原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众多的军队。
在方面军的右翼,普利耶夫将军指挥下的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正越过戈壁滩。
苏蒙士兵并肩向荒漠进军,他们踏着一道道就象火山迸发那样烟尘滚滚的沙丘
,
越过坎坷不平的荒芜的盐碱地,沿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向敌军前进。
他们必须穿过五百公里的沙漠,才能达到最近的一条河流。
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在8月9日消灭了敌人的国境守备队之后,开始成行军纵队
快速向前开进。
战役第一天,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在多伦方向上就推进了五十五公里。
先遣支队到达了那仁宝力格,这个方向上的德王骑兵和日军步兵全部被击溃并
放下武器。几乎没有同苏蒙骑兵交锋就向华北退却了。
他们继续推进,主力于8月10日到达了宝尔陶苏木以北二十公里一线。次日,
又
越过了宝尔陶苏木后面的沙漠,接近了大兴安岭的西南支脉。
3.天皇胆寒收残局,蒙骑乘胜逼新京
还是在8月9日上午的时候,日本东京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就投降问题展开讨
论。
外相东乡茂德主张:日本战败已成定局,应在保留天皇地位的条件下,立即接
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
陆相阿南淮几表示反对。他说:
“纵使一亿国民全部战死,也须保持大义,必须继续战斗,对作战要具有充分
信心。”
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支持阿南陆相的意见,他说:“对于本土决战,我们已作
充分准备,苏蒙参战虽于我不利,但尚未至必须无条件投降之地步!”
双方争论不休,未能作出一致结论。
当天下午2时半,铃木首相召集临时内阁会议,争吵了7个多小时,仍无法统一
意见。
首相进官面见天皇,请天皇裁决。
当晚11时50分,皇官内防空洞的一间办公室,御前会议在天皇主持下召开。
铃木首相提出政府议案:“在上月26日发布的三国公告所列举的条件中,不包
括要求变更天皇在国法上的地位的谅解下,日本政府将予以接受。”
阿南陆相仍持前议叫嚣道:“纵使茹草啖泥,匍匐山野。只要坚持战斗,相信
死地自有活路。”
凌晨一时,首相呈请“圣断”。
天皇发表谈话说:陆、海军统帅部的计划常有错误,失掉了时机。……似此情
形,怎能迎击敌军!”
遂决定采纳外相东乡茂德之见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0日,日本政府就此决定通告盟国,并附以一项谅解,“上项公告并不包
括
任何有损天皇为最高统治者权利的要求。”
12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复函日本政府,称:“自投降之日起,日本天皇及
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的命令,日本政府的最终形式将
由日本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原来确定。”
然而,顽固的日本并未真正打算放下武器。
在收到贝尔纳斯来函之后,东京电台即播了如下通告:
“皇军和帝国舰队正在履行保卫祖国和天皇陛下的最高命令,在各处均转入反
击盟军的积极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苏蒙等兵机械化部队在普列耶夫将军的指挥下联合作战,不断发动
进攻,击溃了德王的几个骑兵师。
接着,主力部队又向多伦方向发起进攻。
多伦,这个古老的商业城,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它掩护着越过南兴安岭的伸
向热河和黄河的通路。
苏蒙骑兵部队穿过三百多公里难行的沙漠后,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占领了多
伦。
蒙古和苏联军队逾越察哈尔沙漠的神速进攻、骑兵机械化集群向多伦的突击,
使日军指挥部在这个方向上组织防御的一切企图归于破灭。
蒙古骑兵机动迅速、善于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行动。其部队对退却的日军和德王
的军队穷追不舍,紧随敌人突入了坚固设防的支撑点和城市。
道尔吉帕杭姆少将、奥憾苏伦、道尔吉和策登达什上校的骑兵在作战中表现得
十分骁勇善战。
许多蒙古军人因作战勇敢而获得苏联勋章和奖章。
蒙古和苏联军队在六天的作战中使日本关东军遭受重创,两国军队击溃了十六
个筑垒地域内的敌军,后贝加尔方面军推进了二百五十至四百公里,进至多伦、林
西、桃安、王爷庙一线。打乱了日军指挥部防满洲的全盘计划。
蒙古骑兵机械化集群攻占了满洲与华北之间的交通线、切断了关东军与侵华军
指挥部战略预备队之间的联系。
战役第一阶段结束了。
4.御前会魍魉末路,关东军寿终正寝
到1945年8月15日,苏蒙军队已击溃日本军掩护梯队,向满洲中心地区快速推
进,
包围了关东军的主要集团。
日本统治集团陷入慌乱之中。政府内部对是否继续抵抗,观点颇不一致。阿南
淮几陆相仍坚持作战。
他给关东军下达训令:
“苏联入寇皇国,不管从怎样掩饰,其侵略和称霸大东亚的野心都昭然若揭,
我们只有坚决地把保卫神州的圣战进行到底,”
在关东军遭到彻底失败已很明显的情况下,8月14日上午10时50分,日本最后
之
御前会议在皇宫防空洞举行。
天皇决定通过电台广播无条件投降诏书。
当天下午,关东军留守人员通过与满洲通讯社的联系,了解到日本即将结束战
争的迹象,一位二科的参谋打电话给山田乙三:“东京似乎要作出某种重大决定,
务请司令官回新京一趟。”
山田乙三于下午4时乘机返回新京,当晚大本营来了电报:
“明天将有重大广播,务请注重收听。”
8月15日深夜,在收听了日皇的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录音之后,关东军总司令部
举
行了决定其命运的历史性会议。
会议由草地贞吉参谋主持。
大多数将领及幕僚仍顽固主张“作战到底”。
总参谋长春彦三郎声泪俱下,泣不成声:
“我等军人,除了服从天皇陛下的圣命之外,没有忠节之路。不过从不遵从圣
命者,将永为乱臣贼子。主张抵抗者,请先斩我头,然后行事。”
顿时。满场雅雀无声,一会儿,传来了一阵低低的啜泣声。
山田乙三作出决定:“本军只能奉戴圣旨,全力以赴结束战争。”
尽管如此,战争仍在持续。
在关东军总司令部下达停止抵抗的命令之前,苏军总参谋部发表特别声明,着
重指出:
“1.日本天皇于8月14日发布的日本投降通告只是一般的无条件投降书。关于
军队停止作战的命令尚未下达,因此日军仍在继续抵抗;
2.鉴于上述情况,苏联远东武装力量将继续实施对日进攻战役。”
8月15日,后贝加尔方面军主力——苏蒙骑兵越过大兴安岭,抵达中满平原。
骑
兵机械化集群在张家口以北地域实施战斗。
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下令机械化集群于吕月17日日终前占领张北、张家口
,
以部分兵力于8月18日日终前占领丰宁、热河地域。
当天,苏蒙骑兵前进了八十公里,摩托化步兵27旅消灭了日军和德王军队的一
些掩护兵力,逼近张北。在张北城下,与敌军交火。
次日晨,向那里调去了炮兵坦克,空军也进入战斗。
炽烈的的斗持续约二十小时,日军企图从苏军手中夺回主动权,两次发动反冲
击,但均被击退并蒙受惨重损失。
8月16日黄昏,日军停止了抵抗,骑兵机械化集群完全占领了张北。
8月17日和18日,向张家口方向派出的侦察人员查明,敌军在老贝台口、黄花
坪
地域设有一个筑垒地区。
8月21日,骑兵机械化集群以部分兵力坚决实施冲击,深入筑垒地域后方,占
领
了通往张家口的公路,但攻占张家口的行动未能成功,不得不退回出发地,转入防
御。
骑兵机械化集群多伦集团主力于8月18日到达丰宁,次日到达承德。蒙古人民
革
命军各骑兵兵团与苏军骑兵第18师相距一日行程,随后跟进。
各骑兵兵团昼夜兼程前进,平均每日达七十公里,六天中推进了四百公里。由
于高强度行军,各骑兵团的队伍拉得过长,人员和马匹极度疲惫,不得不停止前进
,
以便稍作整顿并使后勤机关向前靠拢。
正当苏蒙军队在满洲境内粉碎日本占领军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响应中共中
央的号召,对日军采取了坚决行动。
八路军解放了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在张家口、热河地域同苏蒙军队会师。
苏蒙骑兵多伦集团在攻占承德后,进到该城以南长城脚下,各兵团、部队接受
日军投降。
——8月17日下午,山田乙三将军向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建议开始停战谈判
,
他通知苏军指挥部,他已命令关东军各部立即停止战斗,放下武器。
同一天,一架日机在苏军驻地上空投下了两个通信筒,请求停止作战行动。
华西列夫基基用无线电报通知关东军司令部:“从8月26日12时起整个战线停
止
对苏军的一切战斗行动,缴械投降。一旦日军开始放下武器,苏军立即停止战斗行
动。”
8月18日晨,山切乙三通过无线电答复:日军将奉行投降的所有条件。
同日,苏军电台截获发自新京的无线电报,电文说:“l、关东军业已克尽自
己
的职责,被迫投降。2、各部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留守在目前所在地域。3、与苏军
直接接触的部队按行军指挥都的指示放下武器。4、严禁任何破坏活动。关东军司
令
官。”
果然,日军于8月18日开始投降。
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派了一个特别使团到新京去会见山田乙三。
经过短时间的谈判,山田乙三遂于14时10分在预先准备好的投降书上签了字。
当天晚上,日军总部司令部大楼上降下了日本国旗。
山田乙三和张景惠被迫在无线电广播中对居民发表了讲话宣告投降。
新京日军守备队一万五千人解除武装,苏蒙军队进入新京,卡尔洛夫将军被任
命为新京卫戊司令。
到8月22日,满洲的日军主力已停止了有组织的抵抗。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凡日军放下武器投降受降的地段,应即停止战
斗行动。”
随后,苏蒙武装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受降了百万日本关东军、占领了整
个东北。
就这样,这支自日俄战争以来、历经四十载的日本军国之尖兵,终于结束了自
己的历史。
似乎象在描会城市陷落的悲哀似地,关东军司令部的庭院里冒起了黑烟,它是
对关东军寿终正寝的一种吊丧吗?
第四节 蒋介石强咽的苦果
1、最后通牒恃威恫吓,新任外长进退两难
1945年8月7日,即美国原子弹在广岛爆炸的第二天,中苏第二轮谈判在莫斯科
开始。
新任中国外长王士杰与宋子文不同,他主要关心的不是外蒙问题。而是达成一
项协议,以限制苏联在满洲的行动和与中共的联系。
在8月4日的日记中,王士杰写道:没有这样一项协定,就会产生一系列与苏联
侵入满洲相连的问题,苏联甚至可能承认中共在满洲建立的政权。
此时美国政府改变了方针,由于原子弹的爆炸,美国对苏联参加远东作战的价
值作了重新考虑。
他们认为:苏联的参战已不是迫使日本早日投降的根本因素了。这样一来,允
许苏联进驻满洲,代价似乎显得太大了。
美国决定介入中苏谈判。
杜鲁门总统指示哈里曼转告斯大林,美国仍然支持雅尔塔协定,但美国认为,
宋子文已经达到了协定的要求,美国希望苏联不要单方面强迫中国再作让步,否则
会严重影响美国利益。
哈里曼向斯大林转告了杜鲁门的意见,并坚持根据雅尔塔协定对苏联的权利作
出详细解释。
哈里曼认为:罗斯福承认苏联在大连和满洲铁路的“优先权”,仅仅是指保护
苏联经满洲铁路到公海的优先权。
斯大林拒不接受,并强调说,雅尔塔协定中的“优先权”是确保证苏联在大连
及其港口有行政权,并把该地划入军事区。
会谈期间,事态瞬息万变。8月8日,莫洛托夫就通知王士杰:苏联己对日宣战
。
王士杰对苏联的友好行为表示感谢。
8月10日,王士杰从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中获悉:日本己接受《波茨坦公告》
,
准备无条件投降。
中国代表团立即考虑到日本投降将会对中苏关系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如果不迅
速达成一项总体协定,一旦苏联红军占领满洲,苏联就会持强硬态度;而且,不签
订一项条约、就无从限制苏联对中共的支持,也无法保证苏联最终撤出满洲。
同一天晚上9时,王士杰与斯大林进行第二次会谈。这天晚上,斯大林作出较
大
让步、取消了苏联通过联合委员会参与大连行政权的要求,并取消了在旅顺选派苏
联行政官员的要求。斯大林还同意,在日军投降后三个月之内,苏联开始从满洲撤
军。
但在会谈结束时,苏联不允许中国在承认外蒙独立的同时提出边界划分问题。
现在的焦点集中于在承认外蒙独立之后解决阿尔泰地区的争端,并划定新疆和
外蒙边界,1911年之前的阿尔泰地区,是外蒙古的一部分,但“蒙古人民共和国”
成立时,阿尔泰被划归了新疆,20年代的苏联地图都是这么标的。此后,1940年,
苏联出版的地图,把阿尔泰地区大约1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蒙古人民共和
国”。
1944年,在苏联支持下,阿尔泰西部发生叛乱,所有这些事实都使重庆感到担忧,
如果不达成一项专门协定明确阿尔泰属于中国,那么,承认外蒙独立就将意味着割
出西阿尔泰。斯大林拒绝提供地图证明外蒙边界,更加深了中国的疑虑。
斯大林也怀疑蒋介石以划定外蒙边界为借口,实际上不承认外蒙独立。蒋介石
作出这种有附加条件的承认,就能够通过暂不达成边界协定、拒绝批准外蒙问题的
公民投票结果等方式,使承认外蒙独立名存实亡。
第二轮会谈开始时,斯大林还表示愿意尊重并考虑王士杰提供的中国地图。但
到8月10日第二次会议时,斯大林却断然拒绝划定边界的主张,而坚持说,边界已
经
十分清楚,近二十年来,外蒙与新疆边界上一直没有发生任何争端,重新划界毫无
必要。
斯大林警告说:“如果中国不立即放弃重新划定边界的要求,内蒙古人民将会
申请加入外蒙。”
8月12日,蒋介石来电重申,必须在承认外蒙独立之前,重新划定边界,这一
指
示在中国谈判代表团中引起了争论。大家一致认为,蒋介石的建议是不现实的,再
延期下去,形势极其危险。
宋子文、傅秉常、蒋经国都强烈意识到了形势的危急,准备把蒋介石的建议暂
搁置一边。
王士杰的理由是:这建议将失去部分公众舆论的支持,并使立法院修改条约面
临困境。但至少在外蒙问题上,在达成协议之前还要等待蒋介石的指示。
基于这种考虑,在蒋介石重新作出指令之前,下一步谈判还要推迟。
8月12日夜,王土杰致电蒋介石,建议说,在现有的悬案尤其是在外蒙问题上
作
出让步是绝对必要的:
“在外蒙问题上,无法按您的指令行事,我们和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一致认为,
我们必须达成一项中苏协定,如果再拖延,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所以,我们诚恳
地请您授权我们在外蒙问题和其它一些悬案上采取应急措施。”
第二天,蒋介石作了简要答复:“在外蒙问题和其它尚未解决的问题上,不需
授权只等权宜处置可也。”
这是一个含糊的答复,什么才是“权宜的”适当方式?
仅仅一天前,蒋介石还指示他的代表们坚持划定外蒙边界,8月13日的指令是
要
改变这一立场吗?
不得而知。
显然,蒋介石是为推脱责任留了后路,万一事后受到舆论谴责,他尽可以说:
“我并没有最后允许承认外蒙独立啊!那是王士杰他们的自作主张。”
王士杰与中国代表团仍然左右为难。他们虽然感到与苏联签约刻不容缓,但没
有蒋介石的最后批准,都不敢贸然行事。
在这关键的时刻,代表团中的特殊人物——蒋大公子经国出面了。他表示愿承
担个人责任,接受斯大林的要求。
8月14日,在斯大林主持下,谈判恢复。中方取消了重新划定外蒙边界的要求
,
斯大林同意双方交换照会,保证维持现有边界,并在其他一些问题上作了让步。
中方外长王士杰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置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条约要点为:
(一)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败后,
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当承认外蒙之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
边界。
苏联政府声明苏方将尊重外蒙之政府独立与领土完整。
(二)苏联声明给予中国以道义的、军需的及其他物质上的援助,此项援助,
当完全给予中国中央政府即国民政府。
(三)苏联重申中国在东三省之完全主权及领土行政之完整。
(四)苏联声明关于新疆问题,苏方无意干涉中国内政。
(五)关于中东路及南满路问题:中东及南满两路之干线,以中苏共有共营,
以三十年为期,期满无偿归还中国,以上铁路纯为商业性质之运输事业,其路警由
中国政府组织,不由铁路自办,除中苏两国共同对日作战期间外,该路不运输苏联
军队,并同所有与共同经营,应以中东铁路在俄国及中苏管理时期与南满铁路在俄
国管理时期,所置之土地及所筑之铁路辅助线,而为该两铁路之直接需要者,以及
在上升时期所建置并直接供该两铁路之用之附属事业为限,一切其他铁路支线与附
属事业及土地,应归中国政府完全所有。
(六)中国政府宣布大连为自由港。对各国贸易及航运一律开放。中国政府同
意依照另订之协定,在该自由港一半码头及仓库租与苏联,租期为三十年,大连之
行政权属于中国,港口主任由苏联人员担任。
(七)在中苏旅顺协定有效期间三十年内,旅顺口为中苏共同使用的海军基地
。
该地区民事行政权属于中国。在该地区设中苏军事委员会,以处理共同使用的有关
事项。
(八)苏联进入东北后之行政机构,苏联军队因军事行动之结果,进入中国东
北三省后,有关作战一切事务之最高权力与责任,在作战地带,于作战所需之时内
,
属于苏联军总司令。中国国民政府派遣代表及助理人员,在业经收复区域内设立行
政机构并指挥之,国民政府并派军事代表团驻在苏军总司令部,以资联系。中国政
府曾与苏联政府讨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后,其军队由中国领土撤退的问题。斯大林
声明自日本投降后,其军队当于三星期后,开始撤退,最多三个月为完成撤退之期
。
签字之后,斯大林作了简短演说,再次指出帝俄与苏联的不同:前者是联合日
本侵略中国,后者则希望与一个强大的中国协同抗日。
斯大林说,中国现在并不完全相信苏联的态度,但事实的发展将会说明、苏联
决不食言。
在当天夜里的会上,斯大林重申,苏联将竭尽全力,帮助中国实现蒋介石领导
下的统一。
2.漫言弧注投壶易,万古澶渊几寇准
中苏友好条约一签订,两国皆大欢喜。
中国外长王世杰表示对此“甚为满意”,并希望“中苏两国政府间应立即办理
批准条约和交换照会的工作。
前外长宋子文告诉哈里曼,他“受到相当大的鼓舞。”
当中国代表团“载誉”回到重庆的时候,国民党大员们弹冠相庆,欢欣鼓舞。
宋美龄电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盛赞中苏谈判的这种结果。
孙科声称:苏联保证支持国民党政府和不介入中国内部事务,是对中国统一的
“最大贡献”。
是啊,中苏条约虽然出卖了外蒙古,但蒋介石政府却得到了苏联的“友谊”,
这不是捡了个“大便宜”吗?
从此,蒋介石受苏美两大国之扶持,何愁共产党不灭呢?历史却无情地嘲笑了
他,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并不以他们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蒋介石告诉赫尔利大使,中苏条约表明:
(一)苏联方面有意帮助促成中国军队的统一;
(二)有意支持中国创造一个统一、民主政府的努力;
(三)苏联有意支持中国国民政府。
他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虚幻的充实感,才立即接受谋臣策士的建议,大胆地开始
向中共发动政治攻势的。
很难想象,一个被决心以武力消灭异已的国民党如此欣赏的条约,真正会给中
国内部问题的解决带来福音,真正会成为远东和平的“基石”。
蒋介石真是昏了头,他哪里料到:在斯大林的手中,一手是盐、一手是氯气,
他随时会把氯气变成盐,也会随时把盐变成氯气。
“中苏友好条约,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卖国条约。”国民参政员胡秋原愤怒地
指出。
《大公报》和《东方杂志》等有影响的报刊,也对割让外蒙古作了委婉的指责
。
作为当事者的外蒙古政府,则极其振奋地欢迎中苏条约的签订。
外蒙古《真理报》在评述中苏两国就蒙古独立问题互致照会一事时写道:
“条约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同世界人民平等的基础上求得进一步繁荣昌盛
开辟了广阔前景……今天,当蒙古人民在本国发展和独立的事业中取得如此巨大成
就之际。我们满怀豪情地指出我们多年的、久经考验的朋友苏联在这一事业中的作
用和意义。对于苏联的真诚帮助,蒙古人民将永志难忘。”
其亲苏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3.雷法章无力回天,发公告百姓哀怨
正当美国策划的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行将结束之际,国民党内政部次长雷法章
却乘坐轿车来到重庆机场。
应苏联政府的促请,为履行中苏友好条约之诺言,他奉命离开重庆,飞赴边塞
外蒙古观察外蒙古的“全民公决”。
这位虏诚的基督教徒,抱有博爱济众、牺牲奉献精神,淡泊宁静,步入政坛之
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今日当此重担,心情实难平静。
随同前往外蒙的还有国民政府蒙业委员会委员兼处长楚明善等。
外蒙古为办理此次投票,决定由小呼拉尔主席团主持一切筹备和组织工作。
小呼拉尔主席团主席布麻曾德宣布:“凡拥有选举权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公民,
均得按地方政府制定的投票名单参加全民公决。”
他又任命了一个中央投票委员和一个地方投票委员会,并在各地成立了投票点
。
自中苏友好条约签订之后;外蒙独立赫然已成定局。但苏联与外蒙政府对“公
民投票”是否获胜仍无确实把握。
根据乔巴山和布麻曾德的指令,每一个列人投票名单的公民,在投票那天必须
亲自到指定的投票地点,向主持投票的人员讲述自己赞成或反对蒙古人民共和国独
立的意见。
不仅如此、他们还违反一般民主国家秘密投票的原则。要求投票者在“赞成”
或“反对”的意见下签上自己的姓名,以便使反对外蒙独立的人,不敢投反对票。
雷法章对此方案表示不满:
“全民公决,不应用口头的赞成和反对之方式,更不应该让表决者签上姓名,
这是一种变相的独裁和恐吓!”
但乔巴山集团对此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
投票从10月10日开始,至10月20日结束。全蒙古召开了13000次集会。成千上
万
的知识分子、牧民和工人参加了集会,还有176000多名妇女举行了3178次妇女群众
集会。
经过投票,组织全民投票的中央投票委员会共收到483291票,其余还有10783
人
因种种原因不在投票地区,未能表决。
结果是:全数赞成独立,无一反对。
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雷法章沮丧地回到重庆,向蒋介石递呈了外蒙古“全民公决”的情况记录。蒋
介石虽有不满,但也只能认命了。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告外蒙古独立。其文说:“外蒙古人民于民国
34年10月20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主
持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国防最
高委员会之审议,决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陈由行政院转饶内政部将此项决议正式
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
此文一公布,国人大哗,不久:中国公开披露了《雅尔塔协议》,引起了一场
轩然大波。
在连续几个月里,学生不断游行,报刊大量登载文章,谴责政府屈从于大国的
压力,出卖领土和国家主权。
美国著名学者埃米莉·扬说:“雅尔塔协定的披露,使中国“举国上下,乱成
一团。”
“雅尔雅协定的披露,唤醒了中国民众的高度爱国热情,也激起了人们对秘密
外交的强烈愤慨。尽管蒋介石和其他国民党官员极力辩解,人们还是认为,以承认
外蒙独立为代价,确实太高了。”
国民党右派利用这一爱国热情,对温和派发动了强烈攻击。他们不仅攻击参加
签订的王士杰本人,也攻击蒋介石和王土杰制订的对苏温和政策,说他们企图以向
苏联让步来达到解决中共问题的目的。
右派们反对一切政治手段,主张用武力解决国内统一问题。
国内反对雅尔塔协定的呼声,也使蒋介石确信,人们需要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
意识,而不是民主,因此他无须再考虑迅速推进广泛的民主改革了。
但是,埃米莉·扬认为:
“雅尔塔协定的最坏影响,就是使国民党政府在中国民众面前丧失了荣誉。尽
管我们不能夸大雅尔塔协定对中国国内政治的全面影响……,但是不可否认,中国
的政治浪潮由合作迅速转为冲突,与雅尔塔协定的披露紧密相关。”
毋庸讳言,在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外交政策是有巨大成就的,他确保了苏联对中
国抗日战争的大力支持。同时又成功地将苏联势力逐出新疆,尽管此举曾使中苏关
系一度急剧降温,但蒋介石还是继续得到了期大林在下列问题上的承诺与许可:将
东北和台湾归还中国,中国跻身世界四强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列。
但是,雅尔塔协定使1945年中苏友好条约及承认外蒙古公决结果使他的成就黯
然失色。由于在苏美压力下承认了外蒙独立。并且给予苏联在东北以特殊地位和权
益,这样,经过多年全民浴血奋战之后,蒋介石却将自己钉在新的耻辱柱上。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不便于直接利用这些协定攻击蒋介石,因为协定与苏联有
关。
客观地说,中共是间接的受益音,因为这一系列的事件,在多数国民心目中都
形成了一个印象——即在处理中国内政外交方面,国民党政府开不能胜任。
4、蒙政府饱尝白眼,蒋总统状告苏联
外蒙古政府接到中央政府承认外蒙独立的公告后,于2月间特派畜牧部长齐米
得
·多尔新·苏伦扎巴前来重庆报聘观光。
苏伦札巴率随员八人,于2月6日飞抵北平,7月飞抵重庆。13日外交部以换文
方
式与外蒙古建立两国邦交,并商讨交换使节及勘定中蒙详细边界线诸问题。17日苏
伦札巴等离开重床,仍经北平飞返库伦。
苏伦札巴回蒙后,苏蒙之间又于2月27日签订《友好互助条约》,内容与1936
年
的《友好互助条件》相同:在两国受到侵略威胁时,双方立即进行协商,以采取为
保障它们安全所需的一切措施;如果一方遭到侵略时,另一方立即给予包括军事援
助在内的一切援助。
同年8月间,“蒙古人民共和国”申请加入联合国,未经安全理事会通过。
联合国代理秘书长索到列夫曾致电“蒙古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写道:
“库伦蒙古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钧鉴:安全理事会籍审并委员会于7月31日开
始
工作,并训令本人电请贵部长措派可在纽约于该会开会时备供关于贵国申请加入联
合国若干情报之咨询之贵国政府代表,即希查照惠复,并通知该代表之姓名为荷。
”
又发电文说:“兹应入会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之请求通知贵部长,在审查‘蒙
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之申请时,若干会员提出问题,入会资格委员会请贵部
长对于下列问题惠予供给参考资料。以便利该委员会草拟报告:(一)蒙古对外关
系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目前范围如何?(二)关于蒙古政府发展对外关系
,
尤其对于交换使领之态度如何?(三)、除中苏外,迄今尚有何国家曾向蒙古政府
提议建立外交关系及曾如何答复,此外并希望对于(甲)、外蒙之宪法及其政治组
织与外交处理情况;(乙)、外蒙预算尤其对国际事务之分配额两点,供给该委员
会详细之情报。此类问题之询问,并不会表示该委员会对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申请
之意见,即希查迅予惠复为荷。”
关于此事,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徐淑希曾于8月6日发表声明:
“蒙古人民共和国在数月之前,尚为中国之一部分,称为外蒙古。其独立乃由
中国所赋予,职是之故,中国将为欢迎其加入联合国之一国家,吾人固竭诚期望其
加入此国际机构。然中国代表团认为对于该问题之考虑,延迟一年左右似属必要。
迄今为止,除苏联而外,外蒙古并未与任何国家交换使节。此项事实,或足表示其
尚未准备就绪,俾成为国际社会之一员。无论如何,由于疏忽之故,渠井未使联合
国诸会员国获得对其深切了解之机会。举世或倍外蒙古爱好和平,将接受宪章所规
定之义务,然世人同时有权获知渠是否可能履行此等义务,后者系一事实问题,不
能予以假定。
中国于适当之时间到来时,侪以全力支持外蒙古要求入会申请。”
中国之立场,获得美、英、埃及、澳大利亚之支持,均希望获得外蒙古更多的
情报。
只有苏联代表竭力赞成其希望。要求该会对外蒙古之申请迅速采取行动。
孤掌难鸣,苏联的要求未获通过,事情便搁置一旁。
1946年10月19日,乔巴山致电王世杰外长,要求派代表一员加入远东委员会。
“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外长会议委员王世杰先生阁下,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
要求外长会议允许将蒙古人民共和国代表一员加入远东委员会。该委员会之设立,
系依照莫斯科外长会议之决议……因此申请外长会议允许蒙古人民共和国派代表参
加远东委员会。我们认为有提请外长会议注意以下事实之必要。……所有以上各节
,
使蒙古人民共和国坚信外长会议对于蒙古人民对于联合国所作之贡献,必予考虑。
……”
王世杰接电未予答复,其他会员国也接到类似电报,同样未予置议。
1949年9月,蒋介石政府以苏联违反中苏友好条约及联合国宪章为由,向联合
国
第四届大会提出控苏案。罪状有:延不撤退其在东北的军队,掠夺东北大量物资;
吞并外蒙领土唐努力乌梁海;支持中国共产党。
1952年2月2日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兹判定苏联自日本投降以来,在其
中国之关系上,未能履行1945年8月14日之中苏友好条约。”
控苏案通过后,联合国虽未采取行动以制裁苏联,但台湾当局主张自动废止该
项条约,以打击苏联暴行,舆论界也纷纷响应。
1953年2月25日,台湾立法院通过议案,经蒋介石明令,终于废止中苏条约及
其
附件,原令如下:
查上项条约及其附件。由于苏联背信弃约,应届无效,着即废止;并保留我国
及人民于灭苏联违反该约及其附件所受之损害向苏联提出要求之权。此令,”
中苏条约既已废止,关于外蒙独立的公告当然失效了。
因此,在台湾政府的中华民国版图上,外蒙古仍然是中国的一部分。
--
│
自由! ◤▄◥ 和平!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06.7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