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hl (飘渺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4 乡土史与历史意识的建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5 11:47:15 1999), 转信

发信人: bluebird (子衿),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Jun 24 19:18:51 1999), 站内信件

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馆刊 第三卷第四期 第1-9页 


乡土史与历史意识的建立 
杜正胜 
中央研究院院士 


  以我的专业研究,我是没有资格在这个「乡土史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作任
何发言的。不过由于过去一两个月,我的高中历史新构想在报端披露,颇引起
社会的视听,而历史学界也有一些纷歧的看法。不论赞同或疑虑,对我的新构
想大概都集中在「历史教育本土化」这个课题上,和今天要研讨的乡土史教育
有些关连,主办单位遂力邀来此发言,个人固辞不获,只好将自己平时对乡土
史研究一些粗浅的构想连同最近历史教育的讨论提请与会学者指教。

  我的新构想是改变过去中国史、西洋史从古到今一路讲下来的平行线架构
,采用同心圆的规划,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第一圈是台湾及其周边史,第二
圈中国史,第三圈亚洲史,第四圈世界史,每圈一个单位,也按时间序列讲下
来。这种规划因为以台湾为历史教育的基点,前所未有,有些人一时无法接受
。台湾史是不是乡土史,历史教育是否该从乡土史出发,这些都可以讨论。我
想报端的争议有其时间性,重要的问题恐怕在于我们对乡土史有没有比较正确
的认识,「小小的」乡土史对历史意识的建立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乡土史是新历史意识的基础

  研究教育的人基本上都同意学习的进程最有效、最方便者是从具体渐及于
抽象,从亲切渐及于陌生,所以历史教学的原则应该由近及远。从自己的家族
、乡里认识起,以至于国家、世界,从现代的局势逐渐推到远古。这种教育法
则如果实行,乡土史就成为学习历史的入门途径了

  当然,我们以往的历史教育并没有采取由近及远的原则,反其道而行,从
最古老,而且往往也是极遥远的地方讲起。譬如台湾过去几十年讲中国历史始
于黄帝或北京人,西洋历史始于两河苏美文明或埃及古王国。传统的历史教育
大多数都从远古贯串下来,我们以往的历史教学因循旧章也不值得惊讶。

  这样的历史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印象,和向来历史意识的发展进程可能有
关系。人类看历史可以分做三种型态,也是三个阶段,远古是「神话式」的历
史,古代及传统时期是「英雄式」的历史,直到最近才有「平民式」的历史观
念。时代愈早,人们愈把历史和一般人的生活分开,最早阶段之所以会与神话
掺杂在一起,是因为文字发明以前,人类事迹只凭口耳相传,可能因崇敬前人
而有意地神奇化,也可能无心地以讹传讹,遂成为一种「神话」的形式。常情
推度,如果不神话化,太过平凡的事大概也难以传之久远吧。即使今日交流讯
息的工具这么方便普及,但每日报纸、电视、电台报导的消息也只有特殊现象
才能选录。我们反而应该感谢古人创造了神话形式的历史,把真正的「人」事
蕴藏在神话之中,现代历史学者才得以凭藉神话,褪其外衣,企图呈现它所含
藏的史事,还原当时人世社会的情状。「神话式」的历史即使有人,人的地位
也是极其卑微的。

  第二阶段的历史意识是以君王、权贵、圣贤以及其他杰出人士之丰功伟业
为主体的历史,相对于「神话式」的历史,我们姑且称之为「英雄式」的历史
。早先的君王、圣贤这种「英雄」往往都带有神话的残留,反映历史原始面貌
的特色;后来中国有了皇帝,每每给开国之君渲染一些可笑的神迹。「英雄式
」历史流行的时间不比「神话式」长久,但因有记载可以考察,遂成为过去历
史的主体,人类的历史记载恐怕这一类型(阶段)占最大部分。现代历史学家
研究传统历史,凭藉的文献主要还是这类历史著述;虽然有些学者力图摆脱「
英雄式」历史,在「鸡蛋里挑骨头」,从字里行间寻找非「杰出」的信息,以
建构与一般人民比较有关系的历史,不过读史者似乎依然对君王将相比较感兴
趣。这就像许多人对英王妃消息的关注永远高过于邻居的大婶婆,因为他们是
把历史当戏来看待,不是真正的人生。

  「英雄式」的历史与人民无关,传统的历史教育也不及于平民百姓。只要
看看绝大多数中国人长期以来所了解的「历史」其实是演义小说、平话戏曲,
当知我们没有过甚其辞。中国有史书,也重视历史,唯自古以来它们所涉及的
内容多属于庙堂典策和国家大事,在那个「肉食者谋」的时代,其实也只有少
数人才可能或需要了解历史。春秋中期楚庄王(西元前 613-591)为太子找师
傅,据《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建议储 君的教育内容是: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
    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
    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
    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
    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教材包括春秋、世、诗、礼、乐、令、语、志和训典。春秋是一国的正史
;世是统治家族的谱牒;诗大部分记颂贵族事迹,是历史的一种形式,故有「
诗亡而后春秋作」的说法;令乃先王的官宪命令;志记录前代成败得失;语是
治国嘉言录;训典备载氏族;以敦序亲疏;剩下的礼乐,也可以算是广义的历
史。所以中国封建时代王公子弟的知识人格教育基本上以历史教育为主体,历
史学遂成为名符其实的「帝王之学」。尔后陆贾规劝汉高祖马上得天下不能马
上治天下,为他讲述历史,以充实治国才能;而有名的中国通史《资治通监》
,「资治」两字正点出传统历史教育的精髓。

  第三阶段的历史意识是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历史,是最近才有的观念。人
民的历史近来学院派的历史家已开始重视,尤其左派史学更当做一种金科玉律
来对待。但「人民」也可以变成一个空概念,如果用政治学的public和common
这两个概念来比对,法国的public有可能流于少数人集权,英国式的common则
比较保证能落实于平民,没有流弊。准此,乡土史的人民是具体的人民,不是
抽象的概念,应该是一种真正的「平民式」历史。

  「神话式」和「英雄式」的历史意识不容有乡土史存在的空间,即使有,
也属于末节。不论我们怎样定义乡土史,它所涉及的人物、事件都是比较平常
的,与平凡人众接近,既无远古「神话式」历史的神奇,也没有「英雄式」历
史俯视人群的傲岸。乡土史是你我都可能成为其中之主人公的历史,好像手捧
著一杯茶,拉过一把椅子可以促膝长谈的对象。

  过去少数菁英统治的时代,政治决策乃肉食者之谋,国家兴亡和匹夫无干
,人民对待历史可以像看戏;但当民主时代来临之时,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也
是历史的主体,应该有相应的历史意识。「人民」、「人民」,多少人假你之
名而行破坏你之实,如果「人民」不流于空泛的概念,那么人亲土亲的乡土史
正好可以作为新历史意识的起点,而乡土史作为教育题材也应该成为新历史教
育的基础。

--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 修改:.coco 于 Jul  4 23:02:22 修改本文.[FROM: 202.97.]
--
※ 转寄:.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202.9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oco.bbs@bbs.m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4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