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skcover (⊙生活终有不如意≮<),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毛泽东文革理论的得失与“现代性”的重建(一)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ug 31 18:29:48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ilosophy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mels 所发表 】
崔之元
一、导言:研究文革的必要性
本文试图通过对毛泽东文革理论之得失的研究,探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现代性”
重建问题。在展开分析之前,我先对这一研究的必要性略做说明。
正如王绍光《拓展文革研究的视野》一文所指出,目前官方对文革研究的限制,固
然有其求“安定团结”的合理愿望,但实际上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全面地汲取文革的深
刻教训。只有对文革的复杂的社会成因进行公开的自由学术探讨,才能真正有利于我国
走上“安定团结”的民主法制之路。
事实上,已有多种迹象表明,随着二十一世纪和临近,我们对文革的认识正在日益
丰富和深刻起来。难能可贵的是,许多人能超越自身在文革中“受难”的经历,泠静地
思考文革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对中国未来的意义。下面几个例子,说明对文革的进
一步研究在目前实属极其必要:
例1.著名小说家冯骥才先生在纪实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生动地记述了一
百位不同阶层、职业和家庭背景的中国公民在文革中的曲折经历。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
,这一百位人物虽都受了很在磨难,但他们受难的原因却是很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
。有人形象的佐证:“不管是当年的保守派,还是当年的造反派,都不能接受中央关于
‘两派都是错误的’的说法。前保守派认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反对文革的激进作法,何
错之有?前造反派强调,他们冲击的是官僚主义和文革前极左政策(如划成分等),也
不认错。”因此,笼统的“十年动乱”、“十年恶梦”之类说法,虽易引起广泛的情感
共鸣,但无助于解析文革中不同人“受难”的不同性质及其不同的社会根源。对于文革
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超出“伤痕文学”的视野。
例2.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十年动乱,全国遭动难,然而在吴江、在
苏南的农村,在一定意义下却可以说因祸得福。社队工业正在这时狭处逢生,发展了起
来,所以有人说社队工业是‘乱世出英雄’。对此我起初颇觉意外,后来听了一些社队
工厂的开办发展史,才了解到大城市里动刀动枪地打派仗,干部、知识青年下放插队这
两 ? 使城里人或许到现在还要做恶梦的事情,从另一面来看,却成了农村小型工业兴起
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1]文革后期下放到苏南的干部,知青年熟练老工人为社队工
业带来了必需的技术和市场信息,这一事实正为研究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史的中外学者所
公认。文革时期的经济状况,也不象“崩溃边缘”四字所描绘的那样简单。
例3.中国大陆1994年的畅销书《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中,大量涉及了对毛泽
东文革理论的重新评价。其中说道:“中国社会后来发生的许多悲剧性事实证明了毛泽
东的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理论的谬误性,这是无可辩的,而且也不可能全部推到四人
帮身上。但是,这个理论也是一道多步骤的运算题,它是从头错起呢,还是仅仅在最后
一步发生了偏误?……根本否认毛泽东的思索和忧虑,或仅把它看作精神过敏性偏执者
的一种恐惧型臆想,这是不公正的。”[2]不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作者是谁,
此书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事实,说明社会上有着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文革理论之得失的客观
需求。
例4.中国 1995 年的畅销书《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年中,多处
涉及如何将文革中的“大民主”制度化的问题。该书第 365 页中写道:“我们不是有过
武斗的两派吗?现在这两派还在互不怄气。这简直成了社会不安定的根源。使武斗的两
派遵 从民主规则来竞赛,祸乱的因素就可变成进步的动力。”顾准早年奔赴延安,解放
后担任上海首任财政局长。孙冶方于 50 年代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是受
到顾准的启发的。在受到历次政治运动冲击的艰难环境下,顾准仍孜孜不倦地进行基本
理论探索,写作了《希腊城邦制度》,翻译了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等著作。虽然顾准不幸于 1974 年去世,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内的独立思考者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理论的先驱,今天终于被中国广大知识分子所了解和
敬仰。因此,顾准关于文革中“大民主”应予制度化的思考,在现代中国民主理论发展
史上,格外具有象征意义:他在文革的两派中,看到了“社会主义两党制”(《顾准文
集》第 370 页)的萌芽,尽管这是以扭曲形式生成的萌芽。
从上述这四个例子看来,国内许多人士正带着对中国未来的思索,重新审视文革的
历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毛泽东文革理论之得失的研究,加入这一集体的思索。我将依次
论证三个观点:
(1)毛泽东文革理论之“得”,在于他多处突破了教条化的马列主义,尝试用“
大民主”的办法解决现存社会主义体制的一系列内在矛盾;其之“失”,在于他未能彻
底摆脱马列主义教条,未能真正找到,通往“大民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制度途
径。
(2)教条化的马列主义(不一定是马克思本人),是西方主流“现代性”的内在
矛盾的集中表现,而不是对这一矛盾的解决,毛泽东对教条化的马列主义的若干重大超
越,乃是中国实践对西方主流现代性的重构。 ? 耶克等保守主义者虽也批判西方主流现
代性,但他们的解决方案却不足为训。
(3)以中国二十世纪革命建国和“改革开放”的丰富经验教训为基础,以西方学
界对西方主流现代性的批判自省为借鉴,二 十一世纪的中国将以自身的制度创新和文化
创新,“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
--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
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72.11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Asboy.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