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aste (see,look,read),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0月07日11:42:54 星期天), 转信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8月27日  刘西瑞

  《人民日报》编者按: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派赴山东寿张县了解情况的同志写
回来的信。这封信生动地反映了那里大跃进的形势,提出了一些足以启发思想的问
题,特把它介绍给读者。

  这次寿张之行,是思想再一次的大解放。今年寿张的粮食单位产量,县委的口
号是“确保双千斤,力争三千斤”。但实际在搞全县范围的亩产万斤粮的高额丰产
运动。一亩地要产五万斤、十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
、谷子,这样高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象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一般
的社也是八千斤、七千斤,提五千斤指标的已经很少。至于亩产一、两千斤,根本
没人提了。这里给人的印象首先是气魄大。

  他们的庄稼真长得好,一片黑呼呼的要压塌地。虽然下面提出的万斤指标,今
年不一定完全实现,但万斤社、万斤乡一定出现,可能不止一个。全县亩产三、四
千斤则是有把握的。

  粮食单位产量从百斤到千斤,是个质变,从千斤到万斤,是更大的质变;这样
高产量,从措施来看,也不外是水、肥、土、种、密等几条,但是具体执行这些措
施中就有许多新东西值得研究。比如水和肥吧,他们的干法是大水大肥,让作物吃
饱喝足,不给什么限制,不怕作物闹“胃脖。看来,农作物的肚子大得很。这里的
单季玉米、谷子丰产亩,一般是八水、八肥,用水量都达到三百至五百公方;用肥
是:粗肥在二、三十万斤,化肥(主要是上化肥)在二百斤左右,少数地达到五百
斤,是否已经吃饱喝足还难说,但决不过分。过去不少人认为一亩早作物只需要一
、二百方水,化肥用多了就要烧死庄稼,损害土壤,这种看法,很显然是有片面性
的。

  这里干部的看法是,只要有足够的水和一定的有机质肥料相配合,一亩地(仅
指一季作物)用它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化肥不但没危险,并且完全必要。同时
,水随肥涨,施的肥料愈多,用水量愈大,足水足肥是首要的关键。足水、足肥还
必须和深翻相配合,这一点在寿张特别突出,也是他们能够在大面积的土地上展开
万斤运动的决定环节 。根据寿张的经验,要搞万斤粮,不掘地三尺是不行的。土
质不好需要改良土壤的土地固然要这样作,土质很好不要改良、单是松土的土地也
要这样作。他们的丰产田一般都深翻三尺,一般田也深翻半尺左右,他们认为不超
过一尺是不行的。

  在足水、足肥、深翻的基础上,就可以放手密植。这一 点在谷子的种植上表
现得特别清楚。过去种谷子一步三安苗,一丛丛的,每亩只留苗三万多株。现在他
们的谷子种得象麦子似的密,基本不间留,一般在十万株左右,丰产田二十万株到
二十六万株,而穗子决不比过去小,很明显,没有深耕和足够的水和肥是作不到这
一点的。

  足水足肥加深耕,在此基础上放手密植(当然要有限度)再加上他们的“田间
管理如绣花”,亩产万斤就成一个现实的事物了。万斤运动能否普遍推广而不局限
于小块土地试验,在水利已基本解决的条件下,看来主要是两个问题:一 是肥料
;二是劳力。他们解决肥料,除大搞土化肥外(有些社已生产到每亩五十斤),主
要靠拆破房、刮地皮,肥料中土肥占80%。而土肥主要是靠劳力换来的,所以中
心还是劳力问题。

  到底一万斤粮食要多少劳动日?到底一个全劳力使用手工工具一年能生产多少
粮食?我们粗粗算了几笔账,很难答复,原因是弹性大得很。这个问题一方面和亩
产多少有关系,比如许多社原来计划亩产双千斤,每亩需用三十个工(单算田间和
积肥用工,不包括基本建设。以前亩产二、三百斤时,一亩十五个工左右),现在
指标增到万斤,使用原来的工具,每亩地也不过六、七十个工。就是说,产量增四
倍,用的劳力不过增一倍;单产愈高,用的劳动量愈相对的少。这是一 种情况。
另一方面,还决定干劲的大小和工具的优劣。据对几个社的了解,亩产指标万斤粮
(一季玉米和谷子),主要措施是:深翻二尺,施肥二十五万斤,管理如绣花。一
亩地需用的劳动工,以正常的劳动强度,使用原来的工具(铁轮车加木轮手推车、
畜力水车)计算,至少要七十个工;如果对工具加以改良,实现滚珠化,有五十个
工就够了;如果鼓足干劲加上夜战,工具改革的彻底些,还用不了三十个工呢!说
来说去,是不怕指标高、措施大,就怕没干劲和不改良工具。

  寿张每人平均二点六亩地,每个劳力平均六亩地,单算劳力帐,要大搞万斤亩
是绝对办不到的,但实际上他们是办到了。

  他们的钢铁姑娘或钢铁姐妹,住到田间,专管高额丰产田,每人平均还需要管
二亩地呢!他们今年的计划实现了,平均每人就能生产六、七万斤粮食。看来,只
要干劲鼓得足足的,加上积极改良工具,普遍搞万斤运动(如果需要的话)不是办
不到的事。

  关于工具改革,从这里看,当前主要是运输和深耕的问题,现在的深耕只能搞
一尺多,而且要很多很强的牲畜,在目前畜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解决深耕工具还
是个大问题。对运输问题,我们也算了一笔账:亩产万斤粮,如果需用七十 四个
劳动日的话,其中翻整土地和浇水各占6.6%,田间管理占10.8%,收获入
仓占12%,而运肥、施肥就要占64%,后两项费工大主要是运输用工多。解决
了运输问题,劳动用工省不了一半,也要省20%—30%,实现了滚珠化将解决
很大问题。不过目前铁轮大车对道路破坏得很厉害,道路不好,使改良了的运输工
具大为减色。现在高唐县有的社用旧胶皮和破鞋底代替铁皮改装大车,既减轻车的
重量,又保护了道路,还腾出很多的铁(一辆铁轮车的铁皮约百余斤),一举三 
得,值得重视。我们想,如果全华北能在短期彻底消灭了铁轮大车,作到所有道路
公路化,不但能减省劳力,对改变整个农村面貌都是有作用的。

  今年寿张一个大功绩,是要摘掉大豆和谷子的低产帽子。

  根据他们的经验,在同样条件下,谷子要比玉米产量高,主要原因是谷子和稻
谷一样,更便于密植。从现有条件看,一 亩谷子密植到四、五十万株,是完全可
以办到的。一棵谷穗一两谷,一亩就是三万斤。玉米就不同,太密了,不透风、不
见阳光,就要影响生长。现在每亩一般只密植到六千多株,每株二穗,一穗一斤,
才一万多斤,而作到这样,还很不容易。

  谷子产量既高,还有便于保管和收割较早、有利于及时种小麦等好处。对玉米
和谷子的身价,应该重新评评。他们的大豆产量也很高。估计亩产二千斤的很普遍
,万斤卫星也可能出现。多种一些大豆,可以增加食油,也是解决肥料不足的一个
好出路。这里过去种植谷子、大豆很不少,近两年来因扩大玉米和地瓜,被挤掉不
少。这里的地瓜和小麦矛盾也不小,地瓜种植面积占耕地45%,今年小麦播种面
积要占90%,80%的地瓜茬要种麦子,小麦地要普遍深翻,地瓜要就地切片晒
干,这两项重活挤在一起,安排不好,很容易顾此失彼。

  从这些方面看,合理安排明年作物种植,是个必须及早注意的问题。

  目前下面对争取秋季大丰收的劲头是很大的,但对收获后如何保管,普遍没有
准备。我们问乡社干部和群众时,最初他们都是“粮食多了还怕没办法?”“那由
国家买吧!”经过算细账才大吃一惊,才觉得粮食多了也有问题。特别在寿张,光
红薯一项大约每人平均要收四、五万斤,该县大部地区是滞洪区,房子很小,以往
的一点点粮食还都是放在院子里囤起来,今年不早些打主意,非吃大亏不可。这一
点,我们已向县委讲了。

  (原载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6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