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Oct 12 18:48:11 2000), 转信
在某些政治条件下,诸如中国大陆的文革以及台湾到80年代止对言论自由的压制,
中国的 史学家从事研究工作时必须屈从他们所处的政治环境。在这种环境里,他们不能
自由取用图 书馆与研究机构里具争议性的第一手材料,学术界对有关1911年辛亥革命以
来的中国现代史 里 的任何敏感题材,也多所顾忌。例如在60年代与70年代,台湾几乎
没有学者敢冒险进入禁 忌的领域,研究民国史。那些胆敢抗议的人,也都付出了职业上
的沉重代价。因此,面临这 种历史写作上的明显限制,许多有才华的20世纪作者都转向
文学,以之作为抒发感受的工 具。在台湾,1947年以来的“台湾史的事实”,直到最近
都潜藏在台湾文学而非学院期刊或学术著作里。相同地,大陆作家首先是在小说和故事
里,而非在官方的历史叙事里,最成功 地呈现了比如60年代的“红卫兵运动”的。有些
积极进取的史学家,则设法从明清小说与 短篇文学作品里挖掘文化讯息,他们已经发掘
出丰富的“小说虚构”矿脉,呈现了传统中国 医药、科举考试,以及宗教在民俗文化里
扮演的日常文化角色,适足以补充在官方史籍、政 府公报、家谱或国家档案里找到的说
法①。
那么史学家应该做什么?这当然没有简单的答案。但是最低限度,那些身处较自由的
学术环 境中的人,应该为自己的学科提出一套辩解 ,既考虑到后现代的威胁,同时又
得体地维护史学的任务,使它与文学的工作有别,但不与 文学疏隔。否则,落伍的史学
家会渐渐发现他们的学生投向文学,视之为解开历史事件“实情”的工具。仅仅斥后现
代主义为“时髦”不足以解救史学界,因为史学这个领域其实已经 陷入自己的虚矫夸言
里头,却又无法在新环境里再造自身。儒家经学在20世纪的没落,应 该会让我们警觉到
当一个学科失去了生气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在这方面,当前主张史学是“百分之百客观的社会科学”的说法也无济于事。海峡
两岸的中 国史学已经用尽了其“社会科学”的老本,依循着“阶级斗争社会科 学”或
国民党的主旋律而设计的“国史”神话依然难免信誉扫地。中国大陆的学者发起民国 史
的研究计划,台湾的学 者也有所反应,两岸学者都充分意识到中国史学的贫困状态②。
全球在认识论上的日 益警醒与方法论的日渐成熟,已经将上个世代“冷战”的政治世界
观抛在后头了。
--
孩子不该长大,
姑娘不该变老,
邻居不应该在那年搬走,
流泪时,情人呀,你不要掉过头!
※ 修改:.zcm 于 Oct 12 18:47:46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166.111.7.152]
--
※ 转寄:.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melon.gznet.]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