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lfmoon (simpl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文化-中国茶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13日11:21:5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
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
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
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
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
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
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
。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
,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
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
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
,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
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
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
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
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
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
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
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
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
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
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
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
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
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 .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
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

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
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
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
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
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
”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
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
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
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
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
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
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经》中陆羽列举了我国古代识茶的人物,如神农、周公旦和晏婴等,表明了我国
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他引《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他
引《尔雅》说:“槚,苦茶;”他引《晏子春秋》说:“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
三戈、五卵、茗菜而已。”由此可见,我国先秦茶事已始。但是,有的学者认为陆羽引用
著作,都成书于汉代,况且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中下游,我国西北古代气候虽较温润,但
历来不产茶,那么神农氏怎能“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他们认为我国的
茶事较迟,以致外国人趁机制遣中国茶叶来自印度的说法,后来事实证明印度古代无茶。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
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
之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
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
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在这样一个植被
茂盛,至今还盛产茶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后来这些部族不断北移或东
徙,西北才成为华夏政治中心。

  到舜帝禅让王位于大禹,氏族社会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带,前几年己在该处
王城岗发掘出夏代遗址遗物,大禹接位,并非一帆风顺,当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
,导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后又战败防风氏,逐渐北上。舜帝得知大
禹治水有功,就让位于他。而“三苗”后裔不服,所以,《史记五帝本纪》有“三苗在江
淮,荆州数为乱”的记载。大禹治水在江南,史书也有根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上
会稽、祭大禹”,司马迁20岁时,也“登会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绍兴留有大禹遗
迹。夏禹原让位于“百虫将军”伯益,但为儿子夏启夺权,启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
不断发生王位之争,到禹的第六代孙夏杼时政局统一,国力强盛,他曾率部南下寻根,至
浙西、驻骅金斗山东南延峦妙峰一带,故这一带山称之为杼山。当时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
它城夏王村等遗迹。夏杼之后八代而衰,履癸(桀)为契灭,契建立先商世代。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也不难看出,氏族社会“三苗氏”生息之地,产茶历代不衰,如南
北朝时,《刘琨购茶书》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陆);《桐君录》中提到酉阳(今湖北黄
风东)、巴东(四川奉节);《荆州土地记》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产茶叶。唐
代的史料中提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崃等地盛产茶。陆羽《茶经》中提
茶叶品质不详的十一州中就有鄂州即今湖北武昌。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记载:“神
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应发生我国中原。即使从《王褒僮约》所记
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
发达。人们不难设想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自给自用到“产、供、销”的过程,需
要多长年代。所以说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是悠久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4.161.1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