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jif (可持续,有未来),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艺术的萌芽(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ug 20 15:19:42 2006), 转信

作者:陈文华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3-12-18 23:21:07发布)

六.音 乐

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声乐起源很早,最初是为了协调劳动时的动作和减轻疲劳而发出的
呼喊声,演变为带有一定音调和节奏的劳动号子,逐渐再发展为歌词与曲调相结合的歌曲
,最初全靠人声歌唱,没有乐器伴奏。早在西汉的《淮南子·道应训》中就指出:"今夫
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先生也指出过:"我们祖先
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
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
,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
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99)普列汉诺夫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也说:"原始
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歌唱。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的。主要是节奏。歌的节奏恰恰再现着
工作的节奏,--音乐起源于劳动。视工作之为一人所做或为一群人所做,歌也分为独唱或
和唱的。"(100)音乐(或者说歌唱)起源于劳动,而当时的劳动主要是狩猎、采集
和农耕。最早的歌谣也是咏唱生产劳动内容的,推想原始的歌曲应该是非常简单的短句。
如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记录了一首据说是黄帝时期的歌谣《弹歌》,歌词
就极为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共有四个短句: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意思是砍下竹子,作成弹弓,射出弹丸,逐杀禽鸟。反映是狩猎劳动的具体情形,而狩猎
的产生又早于农业生产,因而《弹歌》有可能是最古老的歌谣。许多少数民族在出猎时往
往要祭祀山神保佑他们能猎取到更多的猎物,其间要诵经唱歌。推测上述的《弹歌》也可
能是在出猎前祭祀时所唱的歌谣,与原始宗教有一定关系,但归根结蒂还是为生产劳动服
务的。相传为帝尧时代的《击壤歌》是四字一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反映的是农耕生活,句子有长短,结构复杂一些,其时代肯定要晚得多了。

这些歌谣当初都是有一定的曲调来歌唱,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同时它们都是后人的文字记
载,是否就是当时的原貌也是值得怀疑的。

目前能够了解原始音乐的材料只有各地出土的一些乐器。

器乐的出现是比歌唱要晚得多,但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乐器的发明也是与生产劳
动有密切关系。人们在打击石块,制造石器,或是砍凿木头制作木器时,都会发出声响,
有一定的节奏,会启发人们用不同节奏和力度去敲打,以发出悦耳的声响。《尚书·益稷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就是描写击打石块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来伴舞的。黎族妇女会
利用舂米时木杵和木臼发出有节奏的音响,并跳一种舂米舞。高山族的杵臼舞所用的乐器
就是实用的杵臼。畲族人死后,"少年群集而歌,劈木相击为节。"(《枕碧楼偶存稿十二
卷》第二卷《畲民考》)即用木头敲打出有节奏的音响。可以说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就是原
始的打击乐器,后来才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鼓、磬等乐器。

目前在考古发掘中,已知出土的原始乐器,主要有两大类: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

打击乐器 

主要有陶钟、石磬、木鼓和陶鼓以及摇响器等。

陶钟 河南省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1件陶钟。细泥质红陶,器壁向外斜直,钟口外侈,中
空,上部有柄,肩部两旁各有一孔通向壁内,素面磨光。是已发现中年代最早的一件打击
乐器(101)。

石磬 用石或玉制成的打击乐器。山西省夏县东下冯遗址发现1件石磬,长60厘米,仅
打制成型而未经磨制,较商代石磬显得原始,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青
海省乐都县柳湾墓葬中出土1件石磬,粉砂岩制成,平面近三角形,造型也较原始,长4
2.4、宽4.5-18、厚2.2厘米。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1件石磬,打制而
成,呈倨句型,上端两面对钻一孔,供悬挂用。通长80厘米。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
-前1900年,为已出土的石磬中年代最早的一件(102)。

木鼓 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木鼓是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与石磬一起出土的多件木
鼓,系利用树干截断挖制而成,鼓身上细下粗,中空,两端蒙皮。出土时鼓皮已朽,根据
鼓腔内发现数十枚鳄鱼骨板判断,当时应是选用鳄鱼皮来作鼓皮。鼓身外饰以白、黄、黑
、蓝等色彩在赭红色底色上绘成各种几何纹图案,十分华丽。其中一件上口径43、下口
径57、通高100.4厘米,这样大的鼓应是站着敲打的,墓中还同时出土成对的石磬
和较小的陶鼓,似乎表明当时是多件乐器一起敲打的,可能已经出现了小型乐队
(103)。

陶鼓 青海省民和县阳山墓地出土过陶鼓,甘肃省宁县阳土瓜也出土过陶鼓,呈腰鼓状。
山东省邹县野店大汶口遗址出土过1件被称为"漏器"者,也应是陶鼓。(104)。

不管是木鼓还是陶鼓,都是蒙上兽皮后再敲打,已经是比较进步的鼓类了。从民族学的材
料可知,更原始的鼓是在一段树干上挖洞后就直接敲打,并不需要蒙皮。云南佤族的木鼓
就是将一段树干挖空,一侧留孔,独木筒为共鸣器,开孔为发声器,还有公鼓、母鼓之分
,平时放在木鼓房内,需要时才移出室外敲打。苗族也使用木鼓。清咸丰《荔波县志稿》
就记载:"苗有击槽之乐。置一槽在中,男女两旁立,各执竹片下击槽,略有音节,错则
哄笑。"现在佤族使用的木鼓就是这种"木槽"式的。这种槽式木鼓体积较大,都是在室外
使用,一般也不会葬在墓中,故原始社会时期的槽式木鼓早已腐朽而不能见到实物了。

摇响器 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还出土了一种"摇响器",主要是陶质的,也有用龟甲制作
的。陶响器是用陶土捏塑,呈球形或动物形,器表有若干小圆形镂孔,中空,内贮有陶弹
丸或石子、砂粒,摇动时沙沙作响,故称之为陶响器。四川省巫山大溪遗址出土过若干件
陶响器,红色,内空,摇之有声。湖北省宜昌市清水滩遗址出土4件,皆中空,内贮石子
,摇之有声,外表有镂孔和各种纹饰,其中有一件镂六孔。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出土
数十件,有大中小之别,大者直径4厘米以上,中者直径为3至4厘米,小者直径在3厘
米以下,皆有镂孔。京山县朱家嘴遗址第一次发掘时出土了20件,呈球状,分大小两种
,大者直径8.5、小者直径3.5厘米。中空,有黑、灰两色,周身有对称的6个镂孔
,孔径0.3至0.4厘米。有的球内装有15或更多的陶弹丸,摇动时发出声响。此外
,河南唐河茅草寺出土1件、湖南澧县三元宫出土7件、湖北蕲春易家山出土19件、安
徽潜山薛家岗出土72件……等等,不胜枚举。据宋兆麟等人研究,陶响器是古代的乐器
之一,当然也可作为儿童们的玩具(106)。另外还有一种响器是用龟甲制成,系选
用整副龟甲,内装小石子,摇动时有响声,其用途当与陶响器相同,故称之为龟响器。如
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有11座墓共出土20件。山东邹县野店、山东茌平尚庄、河南
舞阳贾湖等遗址也都出土过龟响器。贾湖有8座墓的龟响器是与骨笛一起出土的,更能说
明它是一种乐器,大概是作为骨笛的伴奏,故而有人称之为龟铃。如此多处的发现,说明
龟响器在当时是相当普及的的一种乐器(106)。

吹奏乐器 

吹奏乐器的起源可能与狩猎经济时引诱禽兽的拟声工具及口哨有关,以后才逐渐演变成专
门用来演奏的乐器。目前已发现的原始社会吹奏乐器有号角、埙、哨、笛等数种。

陶号角 山东省莒县陵阳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出土2件陶号角,形似牛角,喇叭口,
中空,外表饰瓦纹,中部饰篮纹,两端有孔,吹孔在尖端,吹之声音很响,且有韵律,口
径8.5、通长39厘米。在陕西省华县井家堡也出土1件陶号角,通长42厘米。
(107)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些陶号角是从牛角演变而来的,由此亦可知原始先民最初是
使用牛角来吹奏的,因而牛角可能是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只是易腐朽而未发现实物罢了。


陶埙 用陶土捏塑而成,外形呈卵形、兽形、橄榄形、椭圆形、管形等多种,中空,有的
仅有吹孔,有的吹孔、音孔俱全,是原始吹奏乐器之一。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
时代遗址中都有出土。最大的1件出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呈卵形,只有吹
孔而无音孔,距今7000年左右,这是最古老的陶埙。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仰韶文化遗址
出土2件被称为"陶哨"的乐器,实际上就是陶埙。两端尖而长,呈橄榄形,中空,一件两
端各穿一孔,长5.8、中径2.8、孔径0.5厘米,另一件只有一吹孔。江苏省邳县
大墩子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2件陶埙,呈兽形,中空,一端作兽头,一端作兽尾,两端各
穿一孔,长12.6厘米,距今约6000年。时代较晚的有山西省万泉县荆村新石器时
代晚期遗址出土过3件,一件呈管形,仅顶端有一吹孔;一件呈椭圆形,顶端有一吹孔,
埙体一侧有一个音孔;另一件呈球形,顶端有一吹孔,埙体一侧有两个并列吹孔。山东省
潍坊市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也出土1件,呈蒜头形,顶端有一吹孔,埙体一侧有一个音孔
(108)。它们的年代距今只有4000多年。据音乐专家对半坡陶埙测音的结果,
发现6000多年前的陶埙吹出的音程已与今天的音程颇为接近:"我们根据这个陶哨(
引者按:应称埙)所吹出的的两个音所构成的音程,可以认为他们当时所应用的音阶存在
一个和我们现代五声音阶中的小三度相接近的音程。就是说,他们当时应用的音阶和我们
今天所应用的五声音阶有了一个共同的小三度音程。"(109)可见,我国的原始音乐
及其乐器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骨哨(附石哨) 哨是一种外形呈圆柱形、中空、一侧有孔的古老管乐器,已发现的有骨
哨和石哨两种,以骨哨最多。骨哨是利用鸟禽类的肢骨制成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
曾出土了160件骨哨,仅是第四文化层就出土了45件。长6-10厘米不等。哨身呈
弧形,在凸弧一侧刻有圆孔或椭圆孔,以双孔居多,少数有三孔。其中有件骨哨腔内还插
着一根肢骨,推拉时会产生不同声音,可以模仿鸟禽的啼叫声。现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还
在使用一节竹管制成的口笛,中部有一吹孔。演奏时两拇指按住竹管两端,口从吹音孔吹
之,凭气流变化加上拇指的配合,可以维妙维肖模拟各种禽鸟的鸣叫,十分悦耳动听。河
姆渡遗址的骨哨应与此类似,既可以在狩猎时充当拟声工具,也可作为乐器吹奏。此外在
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还出土1件石哨,在半坡遗址也出土过陶哨,均是零星发现。河姆
渡遗址之所以会出土那么多的骨哨,反映处在水乡地区,水禽众多,捕猎活动发达,同时
也因为取材容易。黄河流域缺水,水禽稀少,只好用陶、石等材料来制作,其质量也不如
骨哨理想。(110)

骨笛 最早的笛子应该是用竹管制成的,而且是无孔,竖着吹奏的。古籍《吕氏春秋·古
乐篇》就说:"断两节间而吹之。"马融的《长笛赋》也说:"截竹吹之。"后来才在竹管上
凿孔。台湾阿美人有一种膜笛,就是利用一段两头有节的嫩竹,用刀削去上端的一段皮肉
,保留竹膜,然后在两端竹节处各凿一孔,将嘴唇靠置孔边吹奏。可能是竹子易朽,至今
还没有发现原始竹笛。但是骨笛却有多处出土。骨笛是用猛禽或体形较大的水禽腿骨制成
,先截去两端关节,再钻孔。早期的为单孔,后来有发展到五、六、七、八孔的。单孔骨
笛见于河南省长葛县石固遗址下层墓葬,出土2件,为横吹单孔笛,皆用禽鸟肢骨截去两
端,中部镂孔,壁薄而坚硬,一件长6.8、外径1.2-1.3、内径为1.1-1.
2厘米,吹孔孔径0.4-1.1厘米。另一件长8厘米,较粗,外径2.1、内径为1
.9厘米,孔径也较大,为0.9-1.7厘米。最为重要的发现是20世纪80年代在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骨笛,共有18支之多。5孔、6孔
、8孔各1支,7孔笛多达15支。在骨笛上可以看到先刻好等分符号,而后钻孔。其中
一支全长22.2厘米,除按等分钻好七孔外,还在第六和第七孔间靠近第七孔处又穿一
小圆孔。全器磨制精致,保存完好。经音乐专家童思良、黄翔鹏等先生检选保存最完整、
无裂纹的M282:20好骨笛进行鉴定测试,发现骨笛已具备音阶结构,发音较准,音
质较好,可以吹奏旋律。它表明我们的祖先在近8000年前就已发明了"有可能是七音
齐备的古代下徵调音阶",是"竖吹管乐的祖型。"(111)这批具备音阶结构的骨笛的
发现,将我国乃至世界音阶形成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千年。表明当时已经运用七音阶,调
式观念已经形成,制作精美且一器多音,已具备完全意义上的乐器形态,是音乐审美观念
、音乐思维在相当程度独立下的产物(112)。本书作者曾在北京的一次学术讨论会
上,聆听过用贾湖骨笛演奏中国民歌《小白菜》的录音,发音之准,音质之好,音色之美
,令人为之惊叹!全场的学者都被震撼了,静默了好久才回过神来,当时的情景至今还给
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一直难以忘怀。人们实在想象不到8000年前我们祖先的音乐
水平会达到如此高度。仅此一点,我们就不能不对我国原始艺术所达到的成就重新加以审
视,我们的祖先远远比现代人所能想象的聪明得多了。

七.舞 蹈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手段来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正如《诗经·大序
》所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也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由此看来,舞蹈的起源要晚于歌唱,但是其历史也是非常古老的,至少可以追溯到旧石器
时代晚期。这从国外的一些考古资料可以得到佐证,但在我国,发现的有关舞蹈的考古材
料都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至少可以证明中国的舞蹈到了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

舞蹈的起源最初也是与生产劳动有关的。有很多古老的舞蹈就是直接表现或模拟生产活动
和劳动过程,在为了祈求丰收而举行的祭神巫术仪式时所跳的舞蹈,无论是动机或表现形
式也多是与生产活动有关的,以后才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增强其艺术性而成为以表现人
们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独立艺术门类。宋兆麟先生根据民族学方面的材料将原始舞蹈的
内容分成生产舞、性爱舞(113)、巫舞和战争舞四大类:

生产舞 

最初的舞蹈多为生产劳动的再现。如鄂伦春族的"红果舞"就是采集红果的劳动过程。彝族
传说,他们的祖先最早是住在山洞内的,还没有发明弓箭,只能用木棒、石块打猎,为了
能尽量靠近禽兽,必须披兽皮模仿野兽动作,学禽兽叫声,逼近目的物之后才捕杀之。他
们的"三步弦舞"就是模仿上述狩猎的过程。贵州侗族的耕地舞、浙江民间的镰刀舞,更是
农耕活动的再现。高山族的杵舞、黎族的舂米舞,表现的粮食加工的劳动过程。布依族还
有一种"织布舞",则从种麻开始到织布的全过程都进行了表演。推测,在原始社会的舞蹈
中一定也会有许多是与生产活动内容有关的。我们在一些岩画中也能看到一些舞蹈场面。
如内蒙古磴口县托林沟畔第14地点第1组岩画中,刻凿一幅连臂舞蹈图,画面突出中间
4人连臂顿足而舞的情景,尾饰长及拖地并反上卷提于手中。上方凿刻一身微后仰、双腿
前曲、左手持弓、右手拉满弦的猎人,助手紧跟其后。右上角凿刻一舞者双手上举呈环状
而跳跃。一猎人左手抓住一只动物尾,一猎人张开双臂似欲抓面前一只中箭的动物。左上
角凿刻2个系尾舞者,右边舞者上身前倾,双手叉腰,左边舞者化装成鸟形,也有尾饰,
身前倾,双手左右张开并向上弯起,颇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显然这是一幅反映"狩猎舞"
内容的岩画(114)。

性爱舞 

人类自身的繁衍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繁衍是通过男女交配进行的,而交配又是
以爱恋为前提的。原始舞蹈中表现爱恋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这种舞蹈是以性爱为中心的
,在异性面前通过一系列夸张动作突出性器官部位,以激发对方的性欲,从而达到性爱的
目的。因此在现代人看来这种舞蹈是非常不雅的,普列汉诺夫也说过:"原始民族的恋爱
舞,在我们看来好像是极其猥亵的……他们的表情是基本生理需要的毫不掩饰的表现。"
(115)但在原始人却是正常的,是生理需要的渲泄和满足,也是性爱的产物。在一
些原始岩画中有一些显露生殖器官的舞蹈形象,就是这类舞蹈的形象表现。在民族学中也
有很多这类舞蹈。陈鼎《滇黔土司婚礼记》记载云贵地区的苗族"元夕立标于野,大会男
女。男吹芦笙于前,女振金铎于后,盘旋跳舞,各有行列。讴歌互答,有洽于心,即奔之
。"

巫舞 

巫舞就是巫师们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跳的舞蹈。《竹书纪年》:"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
兽率舞。"这是化装成野兽跳的舞蹈,模拟狩猎活动,其中有些可能就是宗教性舞蹈。我
国北方各族的萨满舞也是属于这种性质,南方少数民族的巫舞也不少。景泰《云南图经》
卷五记载纳西族"惟每岁正月五日,具猪羊酒饭,极其严洁,登山祭天,以祈丰灾。祭毕
,男女百数,执手圆旋,歌舞为乐。"独龙族"祝告完毕,诸男人持竹矛环猪而立,由巫师
领导,起舞……以脚并矛踏地为拍,舞至一周,并由巫师以矛向猪刺去,猪叫,群更以高
呼呵应之,似在畏吓猪者。然后每人各以矛刺猪。主妇此时偕他妇数人,以竹杯盛酒送给
舞者,且欢且舞,至三四周,猪毙。"我们在一些出土的彩陶盆上可以看到舞蹈形象,即
是"执手圆旋,歌舞为乐"的具体写照。在广西左江岩壁画上也有众人舞蹈的画面。内蒙古
阴山岩画中也有一些娱神舞的图像。

战争舞 

在原始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远古的传说中就有黄帝战蚩尤、炎帝战黄帝、共工
战颛顼等战争故事。神话中的战神刑天,也是在与黄帝争神位的厮杀中被砍掉头颅,他居
然以两只乳房作眼睛,以肚脐作口,继续挥舞大斧和盾牌向黄帝杀去。明刊本《山海经图
》就有"刑天舞干戚"插图,就是一手举盾一手挥斧,左脚尖着地,右脚向前之状。《云南
志略》记载:"金齿百夷……略有仇隙。军校毕集,结束甚武,髻插雉尾,手持兵戈,绕
浮首或而舞。"这种"手持兵戈"的舞蹈应该是表现战斗过程的。因此在原始舞蹈中必然会
有战争舞。

原始舞蹈的最大的特征就是群众性(或者称之为集体性)、参与性,而非表演性。因为当
时的舞蹈不是单纯为了观赏,而是宗教(巫术)性、欢庆性或者狂欢性的群众活动,即没
有专业的表演者,最多是在有人(如巫师)带领下的集体起舞。这从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形
象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特点。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1件距今5000多
年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盆。卷沿,近直口,微鼓腹,下腹徐内收为小平底。口径29、腹
径28、底径10、通高14厘米。在唇沿、内外壁皆有彩绘。在盆的内壁上部绘有三组
舞蹈画面,每组五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侧皆有一斜道表示发辫,摆向一致。臀部
处均有一斜道表示尾饰,摆向也一致。发辫与尾饰的摆向正相反,再加上身躯体皆微扭曲
,两脚同微张开,构成了一幅动作整齐划一颇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集体舞蹈图(116)
。1991年在甘肃省武威市新华乡磨嘴子也出土一件彩陶盆,盆内壁也有2组舞蹈图,
每组9人(117)。1995年在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第157号墓也出土1件舞
蹈彩陶盆,内有2组舞蹈图,一组11人,一组13人,头腹皆为球状,手拉手,下肢绘
成直线。人像以剪影手法表现,像是穿着宽松短裙手拉手在整齐地踏着舞步,生动传神
(118)。日本也收藏1件绘有舞蹈的彩陶盆,绘有3组舞蹈人物,每组5人,也是手
拉手跳舞的形象。此外,在广东省曲江县石峡遗址也出土过1件陶片,上面绘有4个人物
,仰首垂髻,挽手而舞(119)。多处出土绘有舞蹈图像的彩陶盆,可见当时舞蹈相
当盛行。

这些图像所展示的舞蹈形式,据宋兆麟先生研究是一种环形集体舞。他认为,氏族社会的
生活或生产都是集体性。狩猎时,人们分散在山脚下,举着火把,手持矛和弓箭,围歼野
兽于山巅,称之为围猎。无论是游牧民族的帐蓬,还是农耕民族的住房,都喜欢围成一圈
,中央为广场。这些生活生产实践,经过艺术升华,就发展为形形色色的圆圈舞。少数民
族中有很多这类形式的舞蹈,如鄂伦春族的转圈舞、佤族的圆圈舞、景颇族的金再再舞、
藏族的跳锅庄等,都是环舞的形式。在广西花江山崖壁画上、内蒙古阴山岩画上的一些舞
蹈图也多是集体性舞蹈。大通县上孙家寨彩陶盆上的舞蹈图像,正是一种集体环舞。舞者
以左脚为中心,向左移动右脚,然后再移动左脚,按顺时针方向移步,但头却向后回顾,
时而向右移步,头则转向左边,可以看出已经有了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集体舞蹈还必须有一定的节拍和音乐伴奏,才能步伐一致,互相配合。最简单的方法是以
踏步、击掌或装饰品磨擦发出的响声。如拉祜族、纳西族和藏族都以踏步声伴舞,并随着
踏脚发出呼喊声,颇有声势,能震撼人心。大通县上孙家寨彩陶盆上舞蹈图的生动形象,
就让人感到是一群原始人在踏步跳舞,仿佛能够听到他们的整齐有力的脚步声和热烈的呼
喊声。这声音,5000多年来在中华大地上从未间断,直到今天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
仍在回响着(120)。

它们就是中华民族舞蹈的源头。


注释

(99)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100)见《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第75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1961年第一版。
(10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河》,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一
版。
(102)东下冯石磬见邹建华:《中国文物之最》,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第一
版。柳湾石磬见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等:《青海柳湾》,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
一版。陶寺石磬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1978-1980年山西
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10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
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104)尹德生等:《原始社会晚期的打击乐器》,《史前研究》1988年。青海省
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县阳山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2期。
(105)宋兆麟:《陶响球和古球戏》,《史前研究》1987年1期。方建军:《大
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及薛家岗三期文化空心陶球初识》,《考古与文物》1991年2期
。
(106)分别见山东省文管会:《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第一版。河南省
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至第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
89年1期。吴剑:《贾湖龟铃·骨笛与中国音乐文明之源》,《文物》1991年3期


(107)陵阳河陶号角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
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78年1期。华县陶号角见戴彤心:《记华县井家堡仰韶
文化角状陶器》,《考古与文物》1988年4期。
(108)河姆渡陶埙见浙江省文管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78年1期。半坡陶埙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
1963年第一版。大墩子陶埙见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
考古学集刊》第1集。荆村陶埙见吕骥:《从原始民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讨我国五
声音阶的形成年代》,《文物》1978年10期。姚官庄陶埙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山东姚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文物资料集刊》第5辑。
(109)吕骥:《从原始民族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讨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文
物》1978年10期。李纯一:《原始时代和商代的陶埙》,《考古学报》1964年
1期。
(110)河姆渡骨哨见浙江省文管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78年1期。姜寨石哨见半坡博物馆:《姜寨》,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
(111)石固骨笛见陈嘉祥:《对石固遗址出土的管形骨器的探讨》,《史前研究》1
987年3期。贾湖骨笛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至
第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1期。贾湖骨笛的测试见黄翔鹏:《舞阳贾湖骨
笛的测音研究》,《文物》1989年1期。
(112)项阳:《乐之初义之我见》,《中国音乐学》1991年2期。
(113)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原始社会卷》51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
1年第一版。宋先生在书中称之为"恋爱舞",我认为似乎称为"性爱舞"更直接些。
(114)盖山林:《阴山岩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115)普列汉诺夫:《论艺术》103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
(116)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
》1979年3期。
(117)孙寿岭:《舞蹈纹彩陶盆》,《中国文物报》1993年5月30日。
(118)宗日遗址发掘队:《青海宗日遗址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1995年
9月24日。
(119)水域:《人物舞蹈纹盆、锅庄舞及其他》,《文物天地》1998年1期。
(120)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原始社会卷》51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第一版。


作者:陈文华,江西省南昌市。330077,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出处:《农业考古》2003年第3期,编辑部惠寄 


--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 John F. Kennedy 
一个真正善于施教的人,要使青年生长和发展完全,一定是十分透彻地充满了敬人的态度。
最好的生活,就是创造性的冲动占最大的地位,而占有性的冲动占最小的地位。
一切使人成为伟大的,都是从要得到好东西的尝试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从同以为坏的
东西作斗争而产生出来的。 —— 罗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1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