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jif (可持续,有未来),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ug 20 15:20:01 2006), 转信

作者:韩茂莉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4-8-4 10:08:54发布) 

【英文标题】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naissance of 
the nomadic life in northern China  HAN Mao-li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10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9831080)

【内容提要】畜牧业是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生产部门,早期的畜牧业属于放养型,依
托定居农业而存在,游牧业的产生晚于放养型畜牧业,并与定居农业完全脱离。导致畜牧
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并由放养型过渡到游牧型与气候变迁有直接关系。本文以内蒙古朱
开沟考古发现为例,论证了畜牧业分离以及游牧业产生与环境变迁的对应关系,并指出草
原民族在由原始农业转向畜牧业几乎没有发生空间区域的位移,环境变迁推动人们适应环
境放弃农业生产,将生产方式转向畜牧业。

【英文摘要】Stockbreeding in northern China was a production sector separated 
from primitive agriculture.Its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d the 
following process.About 5000 years ago,northern China was witnessing a 
climatic warm period,farming and hunting were basically the predominant human 
activities with less proportion of stock preeding in areas north of the Great 
Wall.From that time on to 3500 years ago,agricultural practices became less 
and less with the climate turning to be colder and drier.On the other 
hand,stockbreeding and hunting beca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changed from original farming and hunting in predomination to 
stockbreeding and hunting in predomination.But the stockbreeding then was 
different from nomadism,because it had intimate relationship with 
agriculture.Th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China had proved not only that 
stockbreeding came from agriculture,but also that the rise of nomadism was 
related to the use of saddlery.About 800 B.C.,the northern tribes in China 
had been proficient in using saddlery,they gave up completely,settlement life 
and the genuine nomadism appeared then.In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early stockbreeding belonged to breeding depended on 
agriculture.Naissance of the nomadic life was later than stockbreeding,making 
it broken away from agriculture completely.Climate changes we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directly made stockbreeding broken away from agriculture.With 
this development,stockbreeding turned to the nomadic lif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issance of the nomadic lir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The conclusion is that,when life in the grassland 
changed into nomadic,the local people did not leave their homeland,the only 
change they made was that they shifted their production mode from 
agricultural to nomadic.

【关 键 词】畜牧业的产生/环境变迁/中国北方

  naissance of the nomadic life/environmental changes/northern China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K901.9;F329  文章编号:1000-0585(2003)01-0089-07

    1 引言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虽
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征。例如在我国内蒙古东西部许多史前时期聚落遗址中都发现有代
表畜牧文化的细石器与表现鲜明定居农业的陶器、石器共存的现象,其中内蒙古西部老虎
山遗址出土的器物就是一则农牧共存的典型事例[1]。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样的事例也
仍然存在,如夏商周三代时期华戎之间的地域分异仍然十分不清晰,许多中原民族往往在
农业中杂以狩猎与畜牧。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以至于在中原文人撰写的文献中
,也不过用西北多牧畜少农耕,中原多农耕少牧畜描述而已,你我之间还没有明显的界限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不但在地域上与农业相互交叉,而且由于早期的畜牧业是
与原始农业相伴而生,因此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随着农业生产内部结
构进一步分化,以迁移生活为代表的游牧业逐渐游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依附
于定居农业的放养型畜牧业继续与农业生产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家庭舍养、近地放牧等
不同形式持续发展到近现代。

  游牧型畜牧业与放养型畜牧业存在许多差异,其中在以下几方面尤为突出:1)规模:
放养型畜牧业中牲畜的食物来源主要限于聚落周围地带,因此畜养规模有限,与农业生产
之间的依存性很强。游牧型畜牧业中牲畜获取食物的空间范围很广,完全脱离了农业聚落
的束缚,畜养规模很大。2)区域:由于放养型畜牧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分布
地区多与农业生产结合,出现在农耕区或半农半牧区。与放养型畜牧业分布地区不同,游
牧型畜牧业则跳出农耕区的基本范围,成为草原环境的产物,并在迁移中建立了更广阔的
生存空间。

  在各类非农业生产类型中,游牧型畜牧业(简称游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在人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由人类活动而塑造的人文景观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因此许多学者就游牧业与骑马民族的产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江上波
夫认为骑马民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地理环境。尤其欧亚大陆中部的茫茫草
原,既因干旱缺雨而无法进行农耕,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对草原牲畜造成威胁,是理想的
牧场[2]。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则就中国历史背景指出,草原游牧
的产生与马的应用关系密切[3]。乘马可以使依草原而生存的牲畜与依牲畜而生存的社会
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由部落发展成草原国家。那么除了草原环境与马具之外,是否还有
其它原因成为游牧业脱离农业而趋向草原的动力呢?离开中外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
,我们将问题的视点放在环境上,并指出游牧业的产生与环境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与气候变迁

  在广义农业的范畴之内,游牧业出现最晚。就中国的历史背景而论,对亚洲草原民族
研究具有权威地位的拉铁摩尔、江上波夫等外国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
射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业与骑马民族兴起的标志[2~5]。对于这一观点的理解应包含
这样的内涵,即胡服骑射是中原民族对抗草原骑兵的应对措施,因此这一时段不但标志着
骑马民族的成熟、强大,而且也显示了真正以文化、生产手段与分布地域不同而区别出农
耕与畜牧两大区域的历史进程。在此之前游牧生活已经在北方民族中存在很久了,只不过
那时这些民族的空间发展还仅限于北方草原地带,农牧民族双方还没有在空间上发生激烈
冲突,以中原诸国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也用不着采取任何防御性的应对措施。

    2.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

  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战国以前的文献中也将其称
之为"鬼方"、"猃狁"等,战国时期"匈奴"一词开始反复在文献中出现。大约从战国初期这
些活动在山陕、内蒙古一带的非农业民族逐渐具备了骑马民族的特征,不但有成群的牲畜
,而且有极具战斗力的骑兵部队,屡屡对秦、赵等国构成军事威胁,并以中原诸国北方劲
敌的定位而见诸于史籍。伴随游牧活动,整个民族具备典型的"行国"特征。"行国"之称始
见于《史记·大宛传》,其中提到所谓的"行国"就是"随畜迁移,与匈奴同俗"。这时匈奴
已经成为人们理解中的典型"行国"。正像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匈奴人的马背生涯扩大了他
们的活动空间,不但带领他们驰骋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带的东西南北,而且这一骑马民
族自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登上历史舞台后,在近10个世纪内影响着中国历史,影响着中亚
乃至于世界历史。

    2.2 气候变迁导致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的考古依据

  匈奴人如何骤然兴起、如何发展成影响中国北方乃至于整个欧亚草原的"行国",是研
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牧业的重要问题。在对文献记载进行考辨的同时,考古发现为回
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1974~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朱开沟村进行了近10年的发掘
工作,其中取得的成就对于探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朱开沟遗址
的文化遗存共分五阶段,表1归纳了这五阶段文化遗存的年代、环境、文化以及经济特征
[6]。从中可以看出朱开沟遗址的文化时期内,这一地区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互动
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方式由农耕、狩猎、采集向畜牧业为主方向的渐进过程。

    表1 朱开沟遗址经济文化与环境特征表
    Tab.1 The economy,culture and environment of Zhu Kai Gou site 
阶段   年代      环境      生产工具     猪:羊:牛
第一段 相当龙山文 木本花粉很少,主 石刀,石斧、石磨棒、
    化早期   要为草本花粉,其 磨石、骨镞、骨凿、  1:0.45:0.36
          中蒿、藜花粉占全 骨针。
          部花粉的50%。
第二段 相当龙山文 木本花粉中出现了 石斧、石凿、石刀、
    化晚期   少量的胡桃和漆等 石镰、石铲、石杵、
          阔叶林木,草本蒿 石纺轮、砍砸器、石   1:1.29:0.33
          、藜花粉增多,约 矛形器、石镞、角锄、
          占全部花粉的70%  骨刀、骨镞、骨匕、
          以上。      骨针管、骨针、陶垫。
第三段 相当夏早期 草本蒿、藜花粉继 生产工具中石器、骨
          续增多,约占全部 器、陶器与前段相差   1:1:0.27
          花粉的90%以上。  不大,惟出现了铜器,
                   且石器中细石器的比
                   重略有增加。
第四段 相当夏晚期 木本花粉中出现了 生产工具数量。种类、
          耐寒的云杉、桦、 制法与前段无明显区  1:1.15:1.15
          榆等,以松、桦针 别,骨镞、纺轮的数
          阔混交林为主。  量较前段增加,铜器
                   仍为小件工具。
第五段 相当商二里 木本以松、杉针叶 石器中除细石器与石
    岗文化阶段 林为主,草本蒿、 斧、石刀,其它种类
          藜花粉约占全部花 都有所减少。骨镞的   1:1:1
          粉的93%。     数量有明显增加。铜
                   器中除小件工具外,
                   出现了铜短剑、铜戈、
                   铜刀、铜镞、铜鍪、
                   铜护牌、铜项饰等大
                   型工具、兵器等。

  植被类型是环境特征的标志性指示物,朱开沟遗址不同阶段木本与蒿科、藜科等草本
植物花粉比例的变化,显示出遗址所在地区环境的基本面貌与变化特征。蒿科、藜科均属
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草本植物,这类植物对旱生环境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虽然
在整个朱开沟遗址文化的5个阶段中,木本植物中针、阔树种花粉比例的变化,反映了气
候存在冷暖、干湿波动的特征,但从整体看变干则是气候变迁的基本趋势。在朱开沟遗址
第一段文化层中蒿、藜科植物花粉的比例仅占50%,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植物所占比
重越来越大,由50%增至70%,至第五段已达到93%,成为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由于蒿科、
藜科植物的旱生属性,这类植物比例增加反映了环境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的变化特征。对
于全新世湿润期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向,地理学家从另一角度也
给予了证明[7]。

  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伴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人类
活动方式与生存手段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掘的生产工具中既包含
农业生产工具,也有用于射猎的工具,这些工具证明了人们在这一阶段不但从事于原始农
业种植,同时也将射猎作为辅佐农耕的重要谋生手段。在农耕与射猎两种生存方式之外,
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朱开沟时期的人们在从事农耕与射猎的同时,
还存在放养业。如果对于朱开沟遗址五个阶段的环境、工具以及猪、羊、牛骨骼数量的变
化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遗址文化层从第一段到第五段随着气候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羊
、牛与猪之间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猪、羊、牛虽然都属于人类驯化、饲养的动物
,但由于动物之间生理特征的差异,一般将猪的饲养视为农业生产的标志,而羊与牛的饲
养则成为畜牧业的象征。朱开沟遗址五个文化段中猪、羊,牛比例的变化,说明的正是农
业与畜牧业比例的消长。第一段中猪所占比例超过羊、牛比例的总和,这一时期农业生产
在各业中占有突出地位,此后各段中随着气候转干,农业逐渐消退,而畜牧、射猎的地位
越来越重要。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中
指出,当文化发展到第五段时,不但房址、墓葬数量明显减少且分散,而且人们使用的工
具中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与后来在内蒙古其它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均带
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

  朱开沟遗址的文化信息清楚地显示了随着气候变干,草原边缘民族一步步放弃农业生
产,转向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没有像拉铁摩尔曾经指出的那样,由于农业民族
的强大,逼迫游牧民族从自然条件较好的农耕区退向草原,也不是源起于与农耕区对立的
其它环境中,草原边缘民族在由原始农业转向放牧业几乎没有发生空间区域的位移,或许
几代前他们的祖先就从事着原始农耕业,到了后来他们却渐渐放弃了农耕技艺,将谋生的
方式变换为射猎、畜养,而导致所有这一切转变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
互动关系。当然,促使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的环境背景,并不仅仅限于气候变干一个
环节。大量的研究明确指出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经历过一次变干且变冷的过程,随着
气候变冷、变干,温性森林减少,草原扩大,那些原本在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生长的
农作物,渐渐失去了生存条件,而面对环境变化牛、羊等牲畜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6]
。生活在这里的草原边缘民族失去了农业这一食物来源,自然而然将生存的依托转向畜牧
业,并在越来越多依靠畜牧业的同时,不断积累动物驯养经验,从牛、羊的畜养到马的驯
化,进而使驯养牲畜变得更加成熟、独立。

    2.3 游牧业产生

  朱开沟遗址第五段发掘的青铜工具虽然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但若对遗址的全部
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时朱开沟人从事的仍属于放养型的畜牧业,而不是游牧业。前
文已经指出放养业与游牧业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养业是在定居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
物饲养过程,而游牧业则完全脱离了定居生活,随阳而居,逐水草而迁。在整个朱开沟文
化的发展阶段中,尽管定居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定居生活在遗址中却始终显示出核心
作用。定居生活与畜牧业相伴的现象维持很久,直至春秋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畜牧业中
仍含有定居、半定居的经济成分[10]。

  在活动区域上游牧业与放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的拓展,对于游牧业来讲,决定其
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土地占有权,而更多地取决于迁移权,只有在随阳而迁的迁移过程
中,草原民族才能不断获得丰美的水草,发展壮大。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
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草原边缘民族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
,中外学者就马具出现与游牧业兴起的因果关系早已形成共识。其中拉铁摩尔在论证这一
问题时,就注意到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存在既非完全农耕,也非绝对游牧的草原边缘
民族,随着马具的产生使这些民族脱离定居生活,放弃过渡文化最终成为真正的游牧人
[11]。与这一观点相应,由朱开沟阶段代表的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业转型过程中,同样离
不开马具、车具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3号石椁墓及其它墓
葬中发现了成套马具,包括马衔、镳、銮、铃、节约、铜泡等,其中马衔有两种形式,一
种比较罕见,两端有齿状倒刺;另一种为常见套环式。两端有齿状倒刺的马衔外侧有可以
转动的环,只要马头偏离方向,倒刺便刺入嘴中,任何野马也会被驯服。南山根墓葬的年
代相当于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12,13]。内蒙古考古队在鄂尔多
斯地区墓葬中也多次发现马衔、节约、马镳、轴头等马具、车具,经研究证明,这些马具
、车具的所属时代早于公元前6世纪[10]。有了马具,有了骑马术,才有了真正的骑马民
族。内蒙西杭锦旗桃红巴拉遗址是一处时代相当于公元前665~590年的典型匈奴墓葬,墓
内已没有殉猪、殉鸡以及任何表明从事农耕的遗留物,而是以数量可观的殉马、牛、羊的
头、蹄为主,显然马、牛、羊牲畜是当时主要的财富与生活来源[14]。如果说马具的产生
是草原民族脱离定居生活,走向游牧化的标志,那么至少早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百多
年前,以匈奴人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形成。在以后的二百年中随着匈奴等北方草原游
牧民族成长壮大,逐渐与中原诸农业国构成文化、生产方式以及活动区域的分异,至公元
前4世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正是在空间上明确这一区域分异的标志。

    2.4 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的空间扩展

  匈奴既是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也是最早见于文献的游牧民族之一。自70年代内蒙古
文物工作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开展考古工作,相继发现大量极具特点的青铜器,这些被称为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珍贵文物经考古学界研究,认为是以匈奴为主体的中国北方各民族
共同创造的与游牧业伴生的文化。这批青铜器不但反映了匈奴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与文化内
涵,而且也揭示了这一草原民族的起源历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属于起源于鄂尔多斯以及
临近地区的土著文化,其早期往往与商式铜器伴出,以后不断向东、向北扩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鄂尔多斯青铜器分布范围很广,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的分布
中心。其中:相当于商代晚期的多分布于鄂尔多斯、山西吕梁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相当于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继在鄂尔多斯,北京昌平、延庆,河北平泉,内蒙古赤峰、宁城等地
发现,并在外贝加尔出土了相似的器物。相当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主要发现于内蒙古西
部、陕西北部、宁夏固原和河北北部。其中仍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为最多,向北在蒙古以
及西伯利亚也有类似发现。相当于两汉时期的除鄂尔多斯外,蒙古境内诺颜乌拉、海尔罕
山、色楞布贝勒赫、呼尼河等地以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左岸、科伊巴尔草原都有一定数
量器物发现[10]。

  上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中心的变化,既证明了朱开沟所在地--鄂尔多斯地区与匈
奴等游牧民族的渊源关系,也清楚地显示了匈奴人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气候变迁的对应变化
。在匈奴历史早期,即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民族从主要分布
于鄂尔多斯以及山陕等地开始向塞外延伸,这一点可以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区多与
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吻合得到证实。这一时期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耕区尚处于岛状分布状
态,农耕区之间还存有大片未开发地带,这里或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或成为非农耕民族
的活动区域,这一切都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穿插式出现在山陕一带构成了背景条件。大约
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气候开始转冷,气候变迁不但促进畜牧业进一步从农业中分化出
来,而且也使塞外辽河流域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转向含有畜牧业生产方式
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与此同时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标志的草原民族也进入了辽河流域以
及毗邻地区。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以匈奴为主的北方草原民族逐渐强大,农耕民族
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对立日趋明显,农耕民族在作出"胡服骑射"的应对性措施的同时,也在
双方的交接地带修筑了防御性工程--长城,在长城的制约下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活动受到
限制,故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多呈现沿长城一线分布的特征。秦至两汉是匈奴人壮
大的时期,这时匈奴人不但建立了王庭,而且依凭马上优势将自己的势力从漠南伸向漠北
,直抵西伯利亚的旷野之中。

    2.5 中国北方畜牧业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同步性

  畜牧业的产生地不仅限于中国北方草原,整个欧亚草原现已发现多种典型畜牧文化类
型。这些畜牧文化虽然显示了各自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但在发生时间上却表现出极大的同
步性。与朱开沟文化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代相近,欧亚草原除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的
鄂尔多斯青铜器外,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文化、咸海沿岸、谢米列奇耶和天山地区的萨基文
化、叶尼塞河中游米奴辛斯克盆地的塔加尔文化、图瓦的乌尤克文化、阿尔泰的巴泽雷克
文化、蒙古西部的乌兰固文化、蒙古东部和外贝加尔的石板墓文化等都是典型的畜牧文化
。这些典型的畜牧文化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从欧亚草原的中部一直延伸到中国长城沿线
,构成世界上连续性最长的文化景观。能够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驱动欧亚草原上不同地
带的人们同时脱离定居农业生活,走向草原与畜群相伴,其促动因素不应仅来自于人类活
动本身,全球变化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力。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全新世温暖期结
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仅限于中国北方,在气候变迁的共同背景下,欧亚草原
不同地区的人们作出了共同的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5]。

    3 结语

  畜牧业作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之一,它的起源不但取决于人类生产自身的发展,而且深
受环境变化的影响[16]。距今3500多年前随着气候变冷、变干,萌生于农业生产内部的放
养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游牧业。游牧业一旦兴起之后,就在中国
人文地理区域分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与包括渔猎、采集、放养型畜牧业等非农耕生产
部门并存,构成北方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的基本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海考古--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0.360~377.
  [2] [日]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6.
  [3]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New York: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tety,1940.
  [4] Carl Sauer.Agricultural Origins and Dispersals.New York: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1940.
  [5] [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4~48.
  [6]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
版社,2000.278~295.
  [7] 史培军,王静爱,等.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环境考古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3,(1-2):168~171.
  [8]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
演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8~123.
  [9]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27.
  [10]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227~305.
  [11]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New York: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1940.
  [1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75,(1):117~140.
  [13] 翟德芳.试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
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4.296~316.
  [14l 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1):131~143.
  [15] 乌恩.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考古学报,2002,(4):437~470.
  [16] 韩茂莉.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地理研究,
2000,19(3):324~331.


【作者简介】韩茂莉(1955-),女,北京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研
究。E-mail:maolih@urban.pku.edu.cn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出处:地理研究200301 


--
http://trijif.bokee.com/trijif/inc/matrix2.jpg
黑客帝国2
http://trijif.bokee.com/trijif/inc/gump.jpg
阿甘正传
http://trijif.bokee.com/trijif/inc/rock.jpg
勇闯夺命岛(绝地任务)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4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