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德国1918年十一月革命(1)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r 19 05:50:04 2000), 转信
德国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军事上的失败,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政治
危机;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国内革命运动空前高涨。1918年11月
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是德国十一月革命的信号。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在斯巴达
克同盟的领导下,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李卜克内西向欢呼的群众宣布成立社会主义
共和国,但是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却力图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在十一月革命过程中,
德国共产党于1918年12月底诞生。1919年 1月,柏林工人罢工并举行起义,遭到了社
会民主党政府的镇压,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人也惨遭杀害。4 月,巴伐利亚社会主
义共和国成立,是十一月革命的最高潮。5 月,巴伐利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遭社会民主
党政府血腥镇压,十一月革命终结。历时半年的十一月革命,在德国现代史上写下了
光辉的一页,并为德国工人阶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极大的利益。
十一月革命为何爆发、革命的进程怎样、成就如何、为什么失败、应吸取哪些教
训,我们将对以上问题作简要的回答。
容克——资产阶级的统治
1918年十一月革命前的德国,是一个容克和垄断资产阶级占统治的帝国主义国家。
早在20世初,德国资本议经济已迅速发展,其实力超过了英、法,仅次于美国,成为
帝国主义强国。1913年,德国的生铁产量已达到1670万吨,钢产量为1940万吨,煤产
量为2.17亿吨。对外贸易、交通运输、农业生产都有很大发展。
后起的、发展迅速的德帝国主义妄想重新瓜分世界。但这时的殖民地已被帝国主
义列强瓜分完毕,英、俄、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抢占得最多。德国嫌自己的殖民地太少,
不甘于现状。“因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不用暴力手段来重新瓜分殖民地,就不能得
到比较老的(又比较弱的)帝国主义列强现在享有的那些特权。”于是,将军代替了外
交家,大炮代替了谈判,爆发了1914—1918年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争夺殖民地而进行
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的结果,加深并加剧了德国社会的矛盾。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在战争中
大发横财,而劳动人民却遭到了空前未有的灾难。垄断巨头史汀纳斯的财产在大战期
间增加了 9倍,即从一亿马克增加到10亿马克。克虏伯军火公司在1913—1914年获利
7500万马克,而1916—1917年则获利1.75亿马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获利 8
亿马克,等于和平时期20年的总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克虏伯公司的财产增加了
3倍。战争期间,德国有200万人死于前线,150万人成为残废,近100万人死于饥饿和
瘟疫。斯巴达克派领导人罗莎·卢森堡当时就尖锐地指出:“红利一年年地增加,士
兵一个个地倒下。”
战争使德国的经济濒于崩溃。大批工人被征召开赴前线,加上原材料和燃料奇缺,
工厂、企业纷纷倒闭。1918年,工业生产指数已下降到1913年的 57%,农业的收成也
只有战前的 1/2。工人的实际工资比战前降低了1/2到2/3。由于粮食短缺,居民的食
粮和副食品都实行定量配给,而且每个人的消费量与战前相比,要少得多。面粉只及
一半,肉类只及1/6,黄油只及1/8。不但配给量少,而且价格又不断上涨。上述配给
量,还不到一个成年人正常食物需要量的一半。在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许多人由
于饥饿或营养不良而死去。前线的骑兵团士兵,因饥饿不得不吃掉喂牲口的饲料;士
兵没有袜子穿,连皮鞋的后掌都取消了;伤员用的绷带也供应不上。按照战时的一般
惯例,一切都为了前线。士兵们的生活尚且如此,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就可想而
知了。沉重的军费要人民群众来承担。战争开始后的 6个月,德国的军费开支就高达
85亿多马克。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年年要追加军费,财政赤字不断增加,政府就以
税收的形式把它们转嫁到人民的头上。战争期间,公债也从50亿马克增加到1600亿马
克。
当时,列宁就指出:“连绵不断的战争造成的空前惨剧和灾难,使群众生活困苦
不堪,使他们更加义愤填膺,”“在德国和奥地利,罢工的浪潮又翻腾起来。”1917
年一年就发生了561次罢工,参加人数达 146万多人。其中以柏林30万工人和莱比锡5
万工人举行的四月大罢工,影响尤为深远。罢工者提出了立即结束战争,迅速改善劳
动人民生活等要求。
军队也展开了反战运动,不满情绪以海军最为强烈,他们同情并支持工人的斗争。
1917年 8月,爆发了威廉港12艘军舰水兵的起义。由于暗探告密,这次起义遭到了反
动政府的残酷镇压。许多水兵被关进监狱,起义领导人马克斯·来希斯比奇和阿尔宾
·科比斯被判处死刑。反动政府害怕革命的水兵,不敢在威廉港公开枪毙这两位起义
领导人,于是偷偷摸摸地在科隆附近的万恩打靶场杀害了他们。海军起义失败了。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新时代,也推动
了德国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1917年11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苏联政府颁
布了《和平法令》,谴责帝国主义战争,要求缔结停战协定,立即实现不割地、不赔
款的和平。德国人民积极响应,要求结束战争,实现和平。1918年 1月28日,爆发了
柏林50万工人的大罢工。工人们抗议德国反动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掠夺性的媾和条件,
要求按照苏联政府的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与此同时,汉堡、基尔、鲁
尔、莱比锡、慕尼黑等地也相继爆发了工人罢工,总人数也达到50万人以上。在罢工
斗争中,不少城市出现了工人代表苏维埃这个组织。一月政治大罢工是十一月革命的
前奏。
1918年,同盟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这一年 3月,德国与苏联签订
了《布列斯特和约》以后,德国掠夺了苏联大片领土并获取了大量赔款,以为已占了
优势,妄想在夏季结束战争。3月至7月,德军在西线集结了 205个师,倾全力发动了
4 次攻势。其结果是德军伤亡达70万人,损失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德军物资消耗殆
尽,后备兵源枯竭。8月,协约国联军又在亚眠一带全歼德军16个师。9月,联军全线
出击,德军节节败退。德国军事上的失败,促使国内反战运动进一步发展。
德国统治阶级已预感到革命暴风雨的来临。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缓和广大
群众的不满情绪,避免“来自下面的革命”,他们知道单靠暴力镇压已经不灵了,于
是就乞求于虚假的民主改革,采取了换马的办法。1918年 9月30日,德皇威廉二世下
达诏书,改组政府,实行国会制。德皇虚伪地声称,德国人民应该从今天起比以前更
有效和更负责地参与国事,政府应对国会负责,并授命玛克斯·巴登亲王组阁。
德国社会民主党对此抱什么态度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社会民主党已经
分裂成左、中、右三派。右派以艾伯特、谢德曼为首,他们是一伙叛徒、工贼,公开
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反对革命。中派以考茨基为首,于1917年 4月组织了“独立社会
民主党”,他们口头上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拥护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宣传阶级调和、
反对革命,反对社会主义,是右派的得力帮手。左派以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
森堡为首,从1916年起就建立了自己的团体,以“斯巴达克信札”为名出版秘密的政
治通讯,由此得名斯巴达克派,他们代表了德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但是,
斯巴达克派对建立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重要性以及同机会主义者彻底决裂
的必要性等问题还缺乏认识,以致在较长时期内仍然作为留在独立社会民主党党内的
一个部分。当威廉二世下达诏书、改组政府时,社会民主党右派领袖为拯救君主制政
府和垄断资产阶级统治而卖命,谢德曼、鲍威尔都参加了这个政府,还当上了国务秘
书,这是右派领袖新的叛变行为。
但是,德国反动政府无论是采用残酷镇压还是进行欺骗,都已无法阻止德国革命
的爆发,也挽救不了它们的失败。
基尔水兵的起义
持续的帝国主义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德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屠杀政策的反战运动来势迅猛。1918年 9月底,德皇威廉二世虽
然采用了换马的办法,也是无济于事。9月—10月,德国革命形势日臻成熟。10月7日,
代表德国工人阶级和德意志民族利益的斯巴达克派召开了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告德
国人民宣言书。宣言书明确提出了革命的战斗任务,为推翻德国的反动政府、建立工
兵代表苏维埃而斗争。宣言书还提出了没收大企业、银行、矿山;没收大地主的土地;
立即停止战争,严惩战争祸首;释放政治犯,解除戒严状态等要求。
在斯巴达克派的号召下,德国境内的革命运动汹涌澎湃。1918年10月20日,柏林
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坚决要求废除君主制,严惩战争祸首,要求政府立即
释放斯巴达克派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反动政府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下,第二天,被
迫释放李卜克内西出狱。
卡尔·李卜克内西(1871—1919)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德国
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1826—1900)的儿子。卡尔·李卜克内西从小
就受到了革命的熏陶。1900年,威廉·李卜克内西去世时,卡尔·李卜克内西已是社
会民主党内引人瞩目的人物。卡尔·李卜克内西在革命斗争中成长为左派的领袖。他
的名著《军国主义和反军国主义》揭露了德国军国主义的本质,明确地指出:只有工
人阶级战胜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才能确保全民族的幸福和和平。1912年,他当选为
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在议会讲台上,他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2月 2日,在德国议会进行第二次军事拨款案的
表决中,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再一次投票赞成军事拨款案。当时,卡尔·李卜克
内西单独一人投了反对票,并发表声明,指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他说:“参战各
国中没有一国的人民愿意进行这次战争,这次战争不是为了德国人民的幸福而进行的。
这是一次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为使资本主义统治世界市场而进行的一次战争!”为此,
他被开除出社会民主党的议会党团。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李卜克内西反战和争取和平
的斗争,相反地,他与其他社会民主党的左派领袖罗莎·卢森堡、弗朗茨·梅林、克
拉拉·蔡特金等一起,以忘我的革命精神投身于革命运动。他们创办了理论刊物《国
际》,秘密印发传单,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李卜克内西鲜明地提出了“德
国人民的主要敌人就在德国,这就是德国帝国主义、德国主战派、德国的秘密外交。”
他的战斗号召,大大地推动了反帝反战运动的发展。
1916年5月1日,李卜克内西等左派领袖组织柏林工人在波茨坦广场举行反对帝国
主义战争的一次集会。示威游行中,李卜克内西被捕,并被判处4年徒刑。在法庭上,
李卜克内西义正词严地驳斥了法官诬陷他“叛国”的罪名。他说:“叛国从来就是统
治阶级、诸侯和贵族阶级的一种特权,叛国是他们的最高贵的历史传统。真正的叛国
贼今天还没有坐在被告席上,而是坐在重工业、军备企业和大银行的写字间里,坐在
容克地主的骑士庄园里。”最后,他以“打倒战争!”“打倒政府!”作为辩护词的结
束语。
1918年10月21日,当李卜克内西被反动政府释放出狱到达柏林时,数千名工人聚
集在车站夹道欢迎。欢迎群众在李卜克内西的率领下前往苏联大使馆,向年轻的社会
主义共和国致敬。
李卜克内西出狱后,不顾敌人的诽谤和攻击,以惊人的毅力与斯巴达克派的其他
领袖一道积极地从事发动和组织工人、士兵群众的工作,为迎接革命的到来而斗争。
1918年10月,德国军事上的失败已成定局,政治、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面临彻
底崩溃的德国统治集团孤注一掷,竟命令德国舰队在公海上出击英国人。他们幻想,
如果打胜了,可以用庆祝军事上的胜利来掩盖德国工人群众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如
果打败了,也可以摆脱日益酝酿着骚动的水兵的威胁。当时,反动政府把德舰队和一
切所属船只如鱼雷艇、小型巡洋舰,全部战斗舰,甚至连机器出了毛病的军舰都集中
起来,出海迎战英国舰队,指望德国舰队要么取得“辉煌的胜利”,要么是“光荣的
沉没”。10月25日,德国政府命令基尔港8万名水兵出海与英国决一死战。这只能使8
万名水兵去白白送死。水兵们识破了这个冒险计谋的用意,他们反对这样做,并要求
停止战争。10月29日晚,基尔港水兵熄灭炉火、拒绝起锚。他们准备在敌人进攻时实
行自卫,但不愿意去作无谓的牺牲。德国海军司令部被迫收回成命,但是对水兵仍进
行了镇压,并逮捕了几百名水兵,军事法庭对被捕的水兵开始了审判,这更激起了水
兵们的强烈反抗。
11月 3日,基尔港军舰的桅杆上,蓦地升起了一面面鲜艳的红旗,水兵起义开始
了。一队队的水兵佩带着红绸带和红帽徽拥上基尔城街头,与工人联合起来举行声势
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队伍到了海军拘留所门前,高呼口号,要求释放被捕者。反动
政府的海军部队与示威游行的工人、士兵发生了武装冲突,结果有30多名革命者被打
死、打伤。这是火上加油,广大的工人、士兵更加愤怒。基尔成立了工人苏维埃和士
兵苏维埃,这两个苏维埃采取联合行动。基尔城的工人于11月 5日宣布总罢工。反动
政府从外地调了4个步兵连来镇压,可是其中3个步兵连很快地就倒向起义者一边,另
一个步兵连也迅速地被工人、士兵解除了武装。经过几天的短兵相接,整个基尔城已
为工兵代表苏维埃所掌握。
基尔水兵起义胜利的消息,像一声春雷,冲破了反动政府的封锁,迅速传遍全国。
11月3日基尔水兵和工人的起义,成了十一月革命的信号!
11月5日,汉堡7万名工人举行罢工,并在基尔港派来的水兵支队的援助下,解除
了反动军队的武装,成立了工兵苏维埃,夺取了汉堡的政权。与此同时,在卢卑克、
法林斯堡、希威林、不来梅、库克斯哈芬等地的工人、士兵也解除了当地反动军队的
武装,并成立工人、士兵苏维埃。
11月6日,莱比锡、斯图加特和汉诺威等地的工人、士兵的起义也取得了胜利。
11月7日,慕尼黑工人、士兵宣布成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从11月3日到8日,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几乎所有大城市的工人、士兵先后夺取了
当地政权,革命烈火燃遍全国。
面对着急风暴雨似的全国革命运动,德国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社会民主党右派
领袖惊恐万状,一起商量对策。对革命“恨之入骨”的社会民主党右派头目艾伯特,
想方设法要保存君主制度。另一个社会民主党右派头目谢德曼则认为,在当时的情况
下,再保存君主制度已不可能,相反地宣布成立共和国将能安定群众的革命情绪,并
能阻止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狡诈的欺骗手段,得到了独立社会民主党人的赞同。
基尔水兵起义掀起的全国性革命浪潮,波及到德国反动统治的中心——首都柏林。
柏林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是因为统治集团采取了严密的军事措施,同时,社会民主
党和独立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也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社会民主党右派领袖一方面与
统治集团紧密合作,制订各种反革命的计划;例如政府和社会民主党中央共同商定,
在1918年11月 4日分别发出内容完全相同的呼吁书,要工人们不受“非法”传单的煽
诱,要保持镇静,不要走上街头。另一方面右派领袖又尽量把自己打扮成“工人阶级
的代言人”,以免在工人中失去影响。11月 7日,社会民主党中央和议会党团在保存
君主制已不可能的情况下,向帝国总理提出“最后通牒”:要求皇帝、皇太子宣告放
弃皇位;加强社会民主党在政府中的影响;约束军警千万别惹出事来。社会民主党企
图用牺牲皇帝、“小骂大帮忙”的手法,达到阻止革命,由资产阶级来统治的目的。
独立社会民主党右派领袖则采取口头上迎合群众,而实际上却采取了拖住群众,不让
他们革命的策略。斯巴达克派曾向独立社会民主党领袖提议:11月 4日举行总罢工,
11月 5日转为武装起义;但这个建议被独立社会民主党哈塞之流拒绝了。独立社会民
主党的领袖还说: 7日、8日是发薪日,不宜行动;9日、10日是周末和星期日,也不
能考虑。其实独立社会民主党根本就不想组织工人罢工。在这种情况下,斯巴达克派
决定单独行动,于11月8日发出号召,号召工人、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君主制度、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9 日,柏林工人开始了总罢工,大批工人手执武器,雄赳赳、
气昂昂地开进兵营,与士兵联欢。接着起义的工人、士兵迅速占领了帝国国会、市政
厅、警察局、车站和电报总局。
德国统治者眼看大势已去,妄图负隅顽抗。德皇威廉二世曾问28名将军,是否能
从前线调回部队来保卫王朝,其中有27名将军的回答是根本不行。社会民主党领袖眼
看革命已无法阻止,就改变策略,假意参加革命并把领导权抓在自己手中。就在11月
9日中午,革命正在进行并将取得胜利的时候,社会民主党赶忙发了一张“号召书”,
号召工人总罢工,以便挤到领导地位上去,加强在工人群众中的影响。玛克斯·巴登
亲王为了保存君主制度、阻止革命进一步发展,就把社会民主党的右派领袖作为反对
革命的支柱,急急忙忙任命右翼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为帝国总理。玛克斯·巴登亲王
有一段自白招认了这一罪恶目的,他说:“革命要取得胜利,我们不能击破它,但是,
也许能缢死它。现在是皇帝退位的时候了,是艾伯特显本事的时候了……如果老百姓
把艾伯特作为人民喉舌推荐给我,那末就会是共和国;如果李卜克内西被提出来,那
就会是布尔什维主义。如果行将退位的皇帝任命艾伯特为帝国总理,帝制还有一线希
望,也许还能够把革命的力量扭转到选举斗争的合法的框子里来。”后来的事实也证
明,艾伯特这个叛徒的确没有辜负他主子的重托。列宁说得好:“由工人运动内部的
机会主义派别活动家来维护资产阶级,比资产者亲自出马还好。工人要不是由他们来
领导,资产阶级就无法支持下去。”
11月 9日,当起义的工人、士兵占领了柏林之后,李卜克内西在皇宫的阳台上升
起红旗,并向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士兵发表演说,宣布“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诞生。
社会民主党右派头目谢德曼听到上面这个消息后,赶忙跑到离皇宫仅 800米的国
会阳台上高呼:“自由德意志共和国万岁!”谢德曼力图用一个貌似社会主义的、实
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来抵制李卜克内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当艾伯特知道了谢德
曼大喊共和国万岁之后,气得脸色灰白,两手发抖,立即把谢德曼叫了去,并用拳头
猛击桌子对谢德曼咆哮说:“真的吗?你真的高呼共和吗?你没有权利那样做!”但是,
不管艾伯特如何大发雷霆,已不可能挽救德国的君主政体了。在柏林工人、士兵起义
的打击下,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太子等已狼狈地逃亡荷兰。从此,德国的君主制被推翻,
统治德国人民长达217年之久的霍亨索伦王朝完蛋了。
--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3.8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