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震撼世界的1926年英国总罢工(1)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r 19 05:37:39 2000), 转信

1926年5月的上半月,英国发生了一次有近600万工人参加的全国性的总罢工。这
次总罢工席卷了全国各地区和各行业,给英国资产阶级以沉重的打击,也震动了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它是英国历史上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一次最伟大的战斗。
    罢工是在英帝国衰落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我们就先从它的衰落谈起吧。
    “大英帝国”的衰落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不仅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是一个典型的“殖民
帝国主义”国家。它的本土面积不过2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000万,可是从15世
纪末以来,英国统治者对外发动了近两百次战争,运用炮舰政策,推行强权政治,掠
夺到大片殖民地领土。到1918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它的殖民地面积竟
比本土大上约150倍,所统治的人口超过了4亿。由于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五大洲,所
以英国又号称为“日不落帝国”。
    在野蛮掠夺殖民地的基础上所完成的英国工业革命,曾使资本主义生产得到飞速
的发展。早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工业生产就已占据世界首位,享有“世界工厂”
的称号。但是好景不长,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不久,大英帝国就从顶峰上跌落下来了。
19世纪80年代起,新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由于不断改进技术设备,提高生
产效率,经济实力很快便超过了英国。这种日益剧烈的竞争,使得英国不仅失去了工
业上的垄断地位,而且还在不断地衰落下去。19世纪的最后20年内,英国的工业经常
处于萧条状态,出口额大为减少;同时,农业生产也极不景气。无法克服的经济危机,
促使统治集团更加注重对外侵略和掠夺,英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虽然也以战胜国的地位,瓜分到大片殖民地,得到
不少的好处;然而,庞大的军费开支,战争带来的破坏,更伤了帝国的元气。
    在经济方面,由于战争的消耗,损失了1/3的国家财富,财政日益困难。战前,
英国是债权国,战后,却变成了债务国,不仅在国内发行了公债,还向外国借了债(
仅欠美国的债务就达50亿美元)。工业生产也长期不能恢复,别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
业,在战后四、五年就逐渐恢复和超过了战前的水平,而英国到1926年,也就是战后
的七、八年,生产仍然上不去。
    在政治方面,垄断资产阶级对国内外的统治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动摇。从1918年起,
英国工人阶级为反对政府干涉俄国革命以及要求获得政治上,经济上更多的权利所进
行的种种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所属的殖民地国家,如印度、埃及、伊拉克、阿富
汗,甚至英国身边的爱尔兰,都纷纷爆发了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
运动。
    英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逐渐下降。在一些国际会议上,遭到了美国的不断排挤。
特别是由于美国舰队的迅速扩大,英国被迫放弃了“双强标准”,从而丧失了 300多
年来的海上霸权。
    大英帝国的急剧没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反映,也是资
本主义制度腐朽性的一种表现。它说明:“整个帝国主义世界制度的衰落。帝国主义
制度内部的矛盾重重,无法克服,使帝国主义者陷入了极大的苦闷中。”
    1924年底上台的保守党鲍尔温政府,想从这个苦闷的境遇中挣脱出来。它从自己
所代表的垄断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利益出发,顽固地认为:要挽救大英帝国的没落,
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首先要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要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就得
加紧对工人的剥削。一位保守党的经济学家这样说过:“提高工业中的工作效率,减
少工资,增加工时,就能使英国重新获得它在 4年战争中所失去的大部分东西。”另
一位政府官僚说得更加露骨:“为了同世界竞争,我国工人的工作条件、劳动时间和
工资必须加以改变。”总之,统治阶级在磨刀霍霍,准备向工人下手了。
    资本家向煤矿工人开刀
    资本家和他们的代理人把打击的矛头首先指向煤矿工人。
    为什么先向煤矿工人开刀呢?这是有原因的。
    采煤工业一向是英国工业的基础,煤炭既是国内工业的粮食,又是向国外出口的
主要产品之一。战后,采煤业也出现了严重危机。19世纪40年代,英国采煤量曾占世
界的2/3,到1921年,却只占1/5了。1924年以后,煤产量下跌得更厉害,输出额大
大降低。煤矿资本家见油水越来越少,便纷纷改行。到1925年夏天,有1/5的煤矿企
业关了门,失业矿工超过了30万。
    英国采煤工业所以发生这种危机,主要是由于它的煤炭成本高,价格贵,在国际
市场上竞争不过别人,特别是受到德国的排挤。而造成煤炭成本高的原因,首先是由
于英国是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设备比较陈旧,资本家舍不得花钱改进设备,
所以机械化程度低,多用手工采煤。如1924年,德国的机器采煤已占 80%,英国还只
占9%。其次,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矿山、道路的所有权不属于资本家,而
是属于大地主贵族的。资本家开矿采煤,每年平均要向大地主贵族交付 800多万英镑
的地租;运输煤炭经过大地主贵族的道路,也得付出道路的使用费。资本家哪肯掏自
己的腰包呢?他们除了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外,就只会想出提高价格这一招了。所以,
英国煤炭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要比别的国家高得多。
    煤炭高于市价,产量少又卖不出去,就意味着煤矿资本家的利润减少。资本家当
然不甘心。他们千方百计地想通过增加工人的劳动工时、减少工人的工资等老办法,
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以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
    另一方面,既然采煤工业是英国工业的基础,煤矿工人的人数也就最多。他们有
110 多万,一直站在反对资本家斗争的最前列。战后7年,他们发动过4次罢工,为改
善工资待遇取得了一些胜利。所以资本家也处心积虑想要夺回这些成果,企图首先压
服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然后再向其它部门的工人进攻。
    1925年7月1日,资本家的攻势开始了。这天,煤矿资本家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布了
一个文告,强令矿工要接受这样三个条件:一、增加劳动时间,即从每天劳动 7小时
增加到8小时;二、普遍减少工资 13%到48%,取消最低工资限额;三、废除全国性的
工资合同,工资由各地分别决定。文告还说:如果煤矿工人不答应这些条件,那么资
本家将在8月1日关闭所有的矿井、企业,解雇所有的矿工。
    照资本家的说法,他们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煤炭工业每年都亏本,如果再维持原
来的工资、工时,就会连老本都折光。这纯粹是骗人的鬼话。事实是从1913年到1925
年这13年里,煤炭工业只有1922年这一年亏了本,其余年份都赚钱,盈利总数达 2.6
亿英镑,比煤矿业总资本额几乎多一倍。不过,利润有所减少倒是真的。资本家欲壑
难填,当然痛心。
    英国的各行各业中,煤矿工人的工资是最低的。在高工资地区,矿工每周的工资
才四、五十先令(建筑工人是70先令左右);在低工资地区,则只有30先令。工资低,
生活费用却很高。一个两口之家,每周的房租、伙食费就要花三、四十先令,还得向
政府交捐纳税。单身工和人口少的家庭都只能勉强度日,人口多的则连吃饭也混不上,
更不用谈添置衣服和供子女上学等其它需要了。矿工们住的是贫民窟,地板碎烂,墙
壁潮湿,门窗破裂;穿的是破旧衣报,吃的是黑面包、坏马铃薯。他们连最起码的生
活都难维持,怎能再减工资?
    矿工们都是在离地面几百米深的矿井里劳动。他们进入矿井后,沿着井内坑道去
掘煤。英国资本家为了省钱,坑道修得很糟。工人们在里面连身子都站不直,还得挥
动笨重的十字镐。坑道里空气污浊,呼吸困难,每天 7个钟头劳动下来,工人已经精
疲力尽了,怎能再加工时?再说,由于煤矿矿井设备旧,劳动保护条件极差,坑道倒
塌、煤气中毒、瓦斯爆炸等事故经常发生,每年都有大批矿工无辜伤亡。仅1924年一
年,就发生各种工伤事故23万多起,死亡1100余人。工人们在资本家的矿井里多留一
个钟头,就多一分生命危险。
    因此,煤矿资本家的文告,是给工人送来的一道催命符。若是接受,等于送死。
富有斗争传统的英国煤矿工人忍无可忍,非起来反抗不可了。
    “红色星期五”
    矿工们要起来反抗,那么,当时整个英国工人运动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策源地,也是早期工人运动的发祥地。19世纪30—40十年
代,这里曾爆发过以工人为主,为争取普选权而斗争的宪章运动,这是世界历史上第
一次最广泛的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
恩格斯都曾流亡到英国,长期侨居在此。他们在全面深入总结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经验
的同时,也十分关心英国工人的状况和他们的斗争。19世纪40年代,恩格斯撰写了《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谆谆告诫英国工人;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
从50年代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即对英国的工联主义进行过尖锐的批判,强调了工人
参加政治斗争和组织独立的工人政党的重要性。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系列斗争和
努力,1864年 9月,第一国际在英国首都——伦敦成立。在第一国际的直接影响和支
持下,80年代开始,英国出现了几个社会主义团体,并组成了社会民主联盟。马克思
和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的新觉醒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向前发展表示欢迎。但是,他们
也都以非常谨慎的态度指出:英国工人运动还没有摆脱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工联主义
的影响,真正的科学的共产主义革命政党还没有建立。
    19世纪的最后30年,英国逐渐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垄断资产阶级有广大的殖民
地可供剥削,他们从巨额的利润中拿出一点零头来收买和培植工人贵族,驱使他们破
坏工人运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他的晚年目睹这一情况,痛心地指出:“参与
世界市场的统治,过去是而且现在依然是英国工人在政治上消极无为的经济基础。”
然而,恩格斯也科学地预言:当工人感到英国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时,就必然
会兴起一个真正普遍的工人运动。
    列宁领导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他亲自创建的共产国际,像一盏光芒四射
的明灯,给英国工人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20年 7月,英国社会党等左派组织合
并,建立了英国共产党。1923年,工会组织中出现了反对机会主义领袖的“少数派运
动”,到1925年底,参加这一运动的有近百万工人,占英国工会会员的1/5。在少数
派的促进和推动下,受工人贵族长期控制的全国职工大会在1924年 9月召开的一次代
表会议上,不得不作出一些新决定,提出一些符合形势发展的口号,如工人要实行每
周44小时工作制,确定最低限度的工资,要求实现土地、铁路、矿山国有化等等。这
些显著的变化,说明了革命潮流不可阻挡,给矿工带来了有利的斗争条件。
    还在1925年7月4日,即煤矿资本家发出文告的第四天,矿工工会就发表声明:坚
决拒绝资本家的无理要求,号召矿工作好战斗准备。矿工工会总书记柯克,是少数派
运动的领导成员,他到处奔走,呼吁各行业的工人都来支持矿工的斗争。
    至于鲍尔温的保守党政府那一方面,则采取一切措施支持煤矿资本家实现文告的
要求。原因很简单,因为鲍尔温本人就是一个煤矿资本家。他在召见矿工首领史密斯、
柯克等人时,气焰嚣张地说:“我认为全国工人都必须接受工资的削减,以帮助国家
工业站稳脚跟。”显然,他们要减少矿工的工资只是第一炮,以后还要降低全国工人
的工资。
    矿工首领走出首相府,把这些话告诉了工人。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激起了各行各
业工人的极大愤慨。
    7月17日,拥有250万会员的煤矿、铁路、运输、机械制造四大产业工会组成了“
四业工会同盟”。7 月26日,铁路工人工会和运输工人工会发表声明,宣布支持矿工
的斗争。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工人听到英国政府的表态,也都义愤填膺,纷纷表示:如果英
国煤矿工人举行罢工,一定支持他们的战斗。
    在国内外工人同仇敌忾的呼声下,右派头目所控制的英国职工大会最高理事会(
以下简称最高理事会)不得不在7月30日发出通令说:“当煤矿工人举行罢工时,全国
各铁路、港口工人都要以同情性的罢工来支援。”
    其实,最高理事会只是迫于形势而故作姿态罢了。因为最高理事会的头目,全都
是英国工党的首领。这个在1900年成立的工党(1906年定名,以前称“工人代表委员
会”)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就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主张调和劳资矛盾,反对进行阶级
斗争,被列宁称之为“资产阶级的工人政党”。这个政党的头头,当然也都是资产阶
级化的工人贵族。他们决不会真正发动工人起来战斗,发出通令,只不过是想借此机
会吓唬一下资产阶级,以便同他们讨价还价而已。
    当时,英国的资本家和政府还没有来得及作好镇压全国工人总罢工的一切准备。
他们看到工人们群情激愤,最高理事会也似乎不留情面,一时难以应急,不得不暂时
退却。老奸巨猾的鲍尔温首相摇身一变,以和事佬的恣态出现了。7 月31日,他宣布
政府将给煤矿资本家以2400万英镑的临时津贴,让他们从1925年8月起,到1926年4月
止,在这 9个月内继续维持矿工的原有工资。同时,鲍尔温又煞有介事地宣布:要成
立“皇家煤矿调查委员会”,对煤矿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说什么以后就根据这个
调查来确定是否减少矿工的工资和增加工人的工时。
    矿工们的斗争获得了暂时胜利。工人群众为了纪念这个胜利,将7月31日(星期五)
这一天称为“红色的星期五”。

--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