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ge (金雕),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我们这1000年 (7)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Jan  3 12:05:18 2000), 转信

天·地
作者: 满志敏 (12/30/1999)
  地球是人类历史的舞台,在这一千年,人类对这一舞台的认识和改造有些什么? 
 
  “苞物众者,莫大于天地,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中国古代哲人早就用最初的
观察和思辨试图认识和概括我们居住的空间。近千年前的北宋中叶,著名的改革家王安
石曾谈到“灾异皆天数,非人事得失所致”。从现在看来,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可在
“天人合一”思想为正统的当时,提出“天变不足惧”,确实需要有足够的勇气。但王
安石的底气并不是十足,他没有充足的理由辨析他的命题,在宋神宗问起外面沸沸扬扬
的“不足”之论时,只好说了个“不闻”。这个命题对他确实太艰难了,当时的关于天
地事物关系的认识尚不足以支持这个艰深的问题。马可波罗带着他的商队跨海渡漠,从
遥远的欧洲来到中国,一书游记又把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带到了欧洲,对欧洲人认识这
个东方世界的真实情景,起了巨大的作用。尽管马可波罗或其欧洲及亚洲的同类,进行
这种长途商业活动最初的动力在于经济利益,财富现已烟消云散,但留给后人的却是对
我们这个世界的认知。
  15世纪开始,世界探险活动突然出现增长,这是人类历史上对世界认识的一个重
要转折。在中国,郑和带着他的船队七次远征,直抵非洲东岸。在欧洲,由政府和商业
公司计划并出资组织探险队,向更广阔的海洋进军。动机是什么?向未知世界挑战、传
布基督教的热诚、满足对贵金属的需求,这些目标在当时很容易互不干涉地混合在一起
。但更重要的是人类对天地空间的认识进入一个大发现时代。带着地球是圆的信念,哥
伦布用航海实践去证实远方存在的大陆,尽管他没有看到如马可波罗所报道的东方高度
文明,但一个新大陆展现在人们的眼中。麦哲伦是个幸运的人,在一个很偶然出现的弱
风季节,他那破旧的船队得以安全地通过美洲大陆南端狂风咆哮的海峡。他成了第一个
环航地球的人,也成了今天经常出现在教科书上的名字,人们以他的名字标志着对球形
地球的真实了解。
  从15世纪初期以来,地理大发现带来源源不断的新资料,成为欧洲知识界争论的
源泉。最初他们以传统的方式,去追求天命论的证据,以使关于地球的新知识能与《圣
经·创世纪》中所说的内容相适应。很快这个企图变得越来越困难,地球的科学知识顽
强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海陆起源、地形起源、动植物分类方法、地图绘制等就是其中
主要的内容。这里特别需要提到两位被公认为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的德国地理学大师:洪
堡和李特尔,他们利用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大量新资料,各自按他们自己的方法,汇集
成综合性巨著,科学地阐述了人类生存所依赖的世界。然而到19世纪中叶,关于世界
的知识扩大了数千倍,一个专业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没有一个学者有能力囊括一切知识
,因而也不会再有另一个洪堡或李特尔,古典时代已经结束了。
  追寻地球系统的变化,人们更注意近千年以来的过程。1000年的历史对人类认
识天地来说是个漫长的时间,但对天地本身的运动而言,只是简短的瞬间,不过这个简
短的瞬间中,自然界同样充满丰富的变化。从全球意义上说,最有戏剧性的变化,就是
气候系统本身了。在1000年前,全球的气候正处在所谓的“中世纪温暖期”,这个
温暖期大约从10世纪初期开始,结束于13世纪末。从世界各地的证据来看,这个时
期主要时段的气候比现代略为温暖,如11世纪后期和13世纪,当时我国冬小麦种植
和柑橘生长的北界都要比现代更偏北些。但需要知道的是,在“中世纪温暖期”中并不
是所有时段都是温暖的,如在公元985年的冬天长江九江段曾出现严重的冰冻,而1
2世纪的前期,太湖一带冬天河湖也经常冻结。
  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我国也
称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之所以成为“小冰期”是因为世界
上许多地方的冰川又开始了发育。小冰期时的气候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就我国而言,至
少存在三个寒冷的阶段,分别位于15世纪、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以及19世纪
。在这些寒冷的阶段中,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果树柑橘,经常出现大面积的冻死。就
拿上海来说,姚廷遴曾在日记中记录了1655、1676、1683、1690年黄
埔江冰冻的现象,如1690年“十二月发大冷,黄浦内俱结冰,条条河俱连底冻紧”
。这是我们现代人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现象。20世纪后小冰期结束,全球气候开始回
暖,加上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的作用,到80—90年代,全球气温出现大幅度的
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近20年的全球气温是这1000年时间中前所未有的。

  不仅是全球的温度已在悄然升高,先进的观察手段还告诉我们:南极上空又出现很
大的臭氧空洞,沿海海平面正在持续上升。尽管人们对这些信息的可靠程度仍有一定的
疑惑,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这些变化现象。这些变化就是当前很热门的一个名词—
———“全球变化"。全球变化对我们这个已经很拥挤的地球来讲并不是好消息。温度
升高会带来降水格局的变化,也许前些年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大旱就是对此后果最好的注
解。臭氧空洞使地球大气失去屏蔽紫外线的能力。海面升高又威胁着岛屿和沿海平原的
城市。造成这些后果的根源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工业化革命以来,化石燃料释放的大量
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其二是地球表面的原始植被大量被改造成农田和其它用途。

  全球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客观现实,是长期以来人类过高估计(或无意识地施行
)主观作用的的严重后果。面对这样的后果,面对我们子孙后代生存的问题,任何一个
有责任心的人都会扪心自问:我们该做些什么,如何使我们的生存空间得以可持续的发
展?当然在行动之前,首要的问题就是需要知道我们该如何做,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
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全球变化已经在我们的周围悄然发生,并已经在改变我们的生存
空间。人类要想完全改变全球变化的趋势,至少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是做不到的,因为全
球变化的滞后效应在左右着客观的变化。因此留给我们的唯一思考余地只有两个:一是
这一切复杂的变化在地球系统中是如何发生的?二是我们人类将如何适应这个变化着的
世界?这个意义是全球性的,中国自然不能例外。
  正是这样的变化事实,我们有理由关注这些变化对全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需要认
真考虑人类本身与自然协调的问题,因为全球变化已经不是纯自然科学的研究。前政府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B.Bolin曾这样说:“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地了
解气候变化的细节,但可预见到将来要认真对待的威胁,这些威胁有多严重呢?这不仅
是科学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正因为气候变化的现实意义,导致各国科学
家和政府官员加入全球变化的领域,针对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尖锐,工业家和各国的政
治领袖已相继提出种种应急措施,1987年制定的蒙特利尔协定,1989年的伦敦
补充协定,以及1992年的里约日内卢地球公约,就是这种形势的产物。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5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