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inu (石弩),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7 09:58:51 2000), 转信
发信人: victd (扎伦图布札萨克),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2)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Aug 18 12:37:39 2000)
对过去的研究和描述;是现代人取得的一项杰出成就,不过其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认识。
古人对在他们之前发生的事了解甚少。希腊历史学家中最无偏界的修昔底德开始研究伯
罗奔尼撒战争时曾说过,在他所处的时代之前,没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对历史的不了
解,使他对雅典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和光荣不能有所认识。相比之下,我们这一时代比过
去任何时代更注重历史。对埃及人、希腊人和中国人的早期历史,我们比他们自己知道
得还多。而且,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古生物学和生物学诸领域的科学家们,已把
我们的知识应用到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之前的史前时期。这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人
类只是在大约5000年前刚学会书写,而人类的祖先即原人的起源却可以追溯到约200万年
前。在这一章里,我们将研究文明史之前的十万年。人类的真正形成;就发生在这一漫
长的岁月里。不过,那时的人还不象其后裔那样,以耕种务农为生;而是如同周围的其
他动物一般,靠到处寻找、采集植物谋生。
一、人类的起源
我们所在的地球是一颗在小小的银河系中不停地旋转的小行星,与整个宇宙相比,小得
出奇,就象太平洋上的一粒灰尘。地球形成于 45亿年以前,约 15亿年后地球上才出现
最早的生命,即原生的单细胞生物。人们历来都认为生物与非生物有质的区别;不过,
现在的科学家们已不再接受这种将生物与非生物截然分开的设想,而把生物看作是由非
生物自然进化而来的。他们按组织的分类等级标准将所有的物质加以分类;非生物就是
在这一组织的某一等级转变为生物的。说得具体些,电子、质子和中子相结合,形成各
种原子;各种原子相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再组成有机化程度不等的聚合体,
其中某一类构成了生物。
生物又从低等级不断地向高等级进化:由微生物进化到原始植物,如海藻;继而进化到
无脊椎动物,如水母、蠕虫;再进化到脊椎动物。这些脊椎动物约于三亿年前,和其旁
系中的某些无脊椎动物、植物一起,开始成功地适应陆上生活。最早适应陆上生活的是
两栖动物,接着是史前时期的大批爬行动物、鸟,最后是哺乳类动物。哺乳类动物在地
球生物界居统治地位已达6000万年。
科学家们都毫无疑问地赞同这一说法:人类属于动物王国——明确地说,属于灵长类这
一目;和人类一起同属于灵长类的,还有树鼩、狐猴、眼镜猴、猴子及类人猿。好几个
研究领域都为这一说法提供了大量证据。解剖学家发现,从总体来看,人类与其他高级
动物在骨骼、肌肉和器官构造方面,有不少基本相似处。胚胎学家注意到,人类的胚胎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显示出某些低等生物的特征,如:胚胎一个月时有半圆形的鳃,胚
胎二个月时出现发育不全的尾巴。人类学家指出,对人类化石的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普
通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其他科学家也发现了许多可表明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联系的
类似迹象,如:猿类血液的化学成份和人类的极其相似;猿类和人类身上有共同的寄生
物;猿类和人类学习的方式也很相似。
人类祖先的演变发生在有四次大冰期和三次间冰期的更新世时代。当时急剧的环境变化
迫使所有的动物必须能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能否适应的关键不是取决于蛮力,也不取
决于耐寒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智力的不断增长,取决于能否运用其智力使自己较好地适
应环境的需要。当然,这也就是人类所以能在地球上居于无可争辩的首位的秘密。首先
,人类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人类与长臂猿或北极熊不同:长臂猿双臂柔软细长,只适应
森林生活;北极熊白色的毛皮很厚,只适应北极环境;而人类,决不是只适应一种环境
,相反,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是通过自己的大脑,人类利用自己的大脑能适应一切环境。
有一时期,曾假定人类和类人猿起于同一祖先,人类学家的任务就在于找出它们两者间
的“过渡环节”。现在已一致同意:在人类的祖先即近似人形的原人中,有一部分已能
使用简单的石制工具和武器;而人类就是好多代原人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后的产物。原人
中出现最早的是现已绝种的灵长类。一般认为,它们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热带
草原上,距今约250万年。不过,最近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一日期还可
往前推,推至距今约400万年。这种灵长类的骨盆和腿与现代人极为相似,只是其脑容量
只有人类的三分之一,几乎还不及现存的类人猿的脑容量大。因之,这种与人相象的两
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与猿脑般的大脑结合在一起的。智力水平低,语言和创造工具的水
平自然也相应地低。这一调查结果的意义就在于,它说明,不是先有了人类大脑,然后
才开始创造人类文化;相反,这两者是不断地相互影响的,语言和工具是大脑发展的原
因,也是大脑发展的结果。
对处于这种发展水平的灵长类来说,非洲大草原是很理想的环境。那里气候温和,即使
缺衣少穿。也能很好地生活下去。而且,辽阔的大草原与茂密的森林和荒凉的沙漠不同
,那里有水源,也有可供食用的动物。因此,尽管更新世灵长类动物的工具很简单,只
是些一端尖锐、一端厚钝的石器,但它们的食物却很丰富,有蛋、蟹、龟、鸟和兔、鼠
之类的啮齿动物,还有小羚羊。小羚羊一遇危险便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所以是很易捕
食的动物。
约在50万年前,人类的直系祖先——直立人取代了更新世灵长类动物。他们的大脑比他
们的前辈大一倍,是现代人的三分之二。普遍采用的石器是手斧,比过去的石器复杂,
是最早经过精心设计的一种工具。通常呈杏核状,长六至八英寸,宽数英寸,厚一英寸
。炳端是圆的,可抓在手掌里;另一端呈尖状,尖端的一面锋刃锐利。这种手斧具有多
种用途。既可用作手斧、刀、刮削器,又可当作锥子。现发掘到的大量被屠宰的大动物
——鹿、犀牛、猪、象、水牛、河马、马、羚羊和瞪羚——的遗骨可以证实,这种工具
卓有成效。对大动物的大规模狩猎也反映了集团组织和集体行动的高效率以及当时的语
言交际水平。社会生活的另一标志是,那时对死者已有了尊敬的表示。在覆盖死者的泥
土上常可见到一些赭石或赤铁矿。几乎可以断定,这代表某种宗教葬礼。装饰的观念也
开始萌芽,在化石中常可见到一些有孔小珠、穿孔的兽牙和贝壳。而最重要的是,那时
已学会人工取火,泥地上直径五至六英吋的黑圆圈可说明这一点。
火的控制产生了根本而深远的影响。把人类祖先从本身能量供应极有限的束缚中解放出
来,使人类祖先得以经历冰河时代而幸存下来。火的使用使大量过去不能吃的块根植物
和植物种子成为熟食,从而大大增加了食物来源。火的使用也使原人有可能冲出过去无
法离开的温暖的大草原,分散到全球各地。——火的使用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直至今日仍可感觉到。
二、人类一词的含义
人类祖先在距今约35000年时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整个进化过程,而转变为人类——“能进
行思维的人类”。从各方面看,这一转变可视作地球上事态发展的第二个大转折点;而
生命从无机物中脱胎而出则是第一个大转折点。在完成极其重要的第一个大转折点之后
,各种生物的进化是在通过突变和自然选择而适应各自环境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
,是通过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实现的;这在更新世气候剧烈变动的时期,表现得特别明
显。但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转向相反方向。不再是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
是人类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遗传因子。今天,第三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即将来临。随着
人类对遗传因子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日益加深,不久就有可能做到,在改造环境的同时
,改变自己的遗传因子。
人类,只有人类能创造预定的环境,即今日所谓的文化。其原因在于,对于此时此地的
现实中所不存在的事物和观念,只有人类能予以想象或表示。只有人类会笑,只有人类
知道自己将死。也只有人类极想认识宇宙及其起源,极想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将
来的处境。
由于人类具备独特的、彻底变革环境的能力,所以不用经过生理上的突变便能很好地应
付周围的环境。生活在北极离不开毛皮,生活在沙漠地带需有水源,生活在水中要靠鳍
;所有这些,通过人类创造的文化,也就是经过新的非生物学的途径,都能得到解决。
具体地说,人类文化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和习
俗。所有这一切使人类能适应自然环境和相互间的关系。实际上,后面各章所述的历史
,也就是人类自旧石器时代诞生起,直至今日世世代代所创造的文化史。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02.38.240.17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hinu.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