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本纪第二十二 武宗一
------------------------------------------------------------------------
--------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剌之长子也。母曰兴圣皇太后,弘
吉剌氏。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
成宗大德三年,以宁远王阔阔出总兵北边,怠于备御,命帝即军中代之。四年
八月,与海都军战于阔别列之地,败之。十二月,军至按台山,乃蛮带部落降。五
年八月朔,与海都战于迭怯里古之地,海都军溃。越二日,海都悉合其众以来,大
战于合剌合塔之地,师失利,亲出阵力战,大败之,尽获其辎重,悉援诸王、驸马
众军以出。明日复战,军少却,海都乘之,帝挥军力战,突出敌阵后,全军而还。
海都不得志去,旋亦死。
八年十月,封帝怀宁王,赐金印,置王傅官,食瑞州六万五千户。十年七月,
自脱忽思圈之地逾按台山,追叛王斡罗思,获其妻孥辎重;执叛王也孙秃阿等及驸
马伯颜。八月,至也里的失之地,受诸降王秃满、明里铁木兒、阿鲁灰等降。海都
之子察八兒逃于都瓦部,尽俘获其家属营帐。驻冬按台山,降王秃曲灭复叛,与战
败之,北边悉平。
十一年春,闻成宗崩,三月,自按台山至于和林。诸王勋戚毕会,皆曰今阿难
答、明里铁木兒等荧惑中宫,潜有异议;诸王也只里昔尝与叛王通,今亦预谋。既
辞服伏诛,乃因阖辞劝进。帝谢曰:“吾母、吾弟在大都,俟宗亲毕会,议之。”
先是,成宗违豫日久,政出中宫,命仁宗与皇太后出居怀州。至是,仁宗闻讣,以
二月辛亥与太后俱至京师。安西王阿难答与诸王明里铁木兒已于正月庚午先至。左
丞相阿忽台,平章八都马辛,前中书平章伯颜,中政院使怯烈、道兴等潜谋推成宗
皇后伯要真氏称制,阿难答辅之。仁宗以右丞相哈剌哈孙之谋言于太后曰:“太祖
、世祖创业艰难,今大行晏驾,德寿已薨,诸王皆疏属,而怀宁王在朔方,此辈潜
有异图,变在朝夕,俟怀宁王至,恐乱生不测,不若先事而发。”遂定计,诛阿忽
台、怯列等,而遣使迎帝。
五月,至上都。乙丑,仁宗侍太后来会,左右部诸王毕至会议,乃废皇后伯要
真氏,出居东安州,赐死;执安西王阿难答、诸王明里铁木兒至上都,亦皆赐死。
甲申,皇帝即位于上都,受诸王文武百官朝于大安阁,大赦天下,诏曰:
昔我太祖皇帝以武功定天下,世祖皇帝以文德洽海内,列圣相承,丕衍无疆之
祚。朕自先朝,肃将天威,抚军朔方,殆将十年,亲御甲胄,力战却敌者屡矣。方
诸籓内附,边事以宁,遽闻宫车晏驾,乃有宗室诸王、贵戚元勋相与定策于和林,
咸以朕为世祖曾孙之嫡,裕宗正派之传,以功以贤,宜膺大宝。朕谦让未遑,至于
再三。还至上都,宗亲大臣复请于朕。间者奸臣乘隙,谋为不轨,赖祖宗之灵,母
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禀命太后,恭行天罚。内难既平,神器不可久虚,宗祧不可乏祀
,合辞劝进,诚意益坚。朕勉徇舆情,于五月二十一日即皇帝位。任大守重,若涉
渊冰。属嗣服之云初,其与民更始,可大赦天下。存恤征戍军士及供给繁重州郡,
免上都、大都、隆兴差税三年,其余路分,量重轻优免。云南八番、田杨地面,免
差发一年。其积年逋欠者,蠲之;逃移复业者,免三年。被灾之处,山场湖泊课程
,权且停罢,听贫民采取。站赤消乏者,优之。经过军马,勿得扰民。诸处铁冶,
许诸人煽办。勉励学校,蠲儒户差役;存问鳏寡孤独。
是日,追尊皇考曰皇帝,尊太母元妃曰皇太后。丁亥,升通政院秩正二品,升
仪凤司为玉宸乐院,秩从二品。壬辰,加知枢密院事朵兒朵海太傅,中书右丞相哈
剌哈孙答剌罕太保,并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塔剌海为中书左丞相,预枢密院、
宣徽院事;同知徽政院事床兀兒、也可扎鲁忽赤阿沙不花、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明里
不花,并为中书平章政事;江浙行省左丞刘正为中书左丞;遥授中书左丞钦察、福
建道宣慰使也先帖木兒,并为中书参知政事;中书右丞、行御史中丞塔思不花为御
史大夫;平章政事床兀兒为知枢密院事。特授乞台普济中书平章政事,延庆使抄兒
赤中书右丞,同知和林等处宣慰司事塔海中书右丞,阿里中书左丞,脱脱御史大夫
。以大都迤北六十二驿驿户罢乏,给钞赒之。是月,封皇太子乳母李氏为寿国夫人
,其夫燕家奴为寿国公。以中书平章政事合散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建州大雨雹,
真定、河间、顺德、保定等郡蝗。
六月癸巳朔,诏立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受金宝。升武备寺为武备院
,秩从二品。甲午,建行宫于旺兀察都之地,立宫阙为中都。丁酉,中书右丞相哈
剌哈孙答剌罕、左丞相塔剌海言:“臣等与翰林、集贤、太常老臣集议,皇帝嗣登
宝位,诏追尊皇考为皇帝,皇考大行皇帝同母兄也,大行皇帝祔庙之礼尚未举行,
二帝神主依兄弟次序祔庙为宜。今拟请谥皇考昭圣衍孝皇帝,庙号顺宗;大行皇帝
曰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太祖之室居中,睿宗西第一室,世祖西第二室,裕宗
西第三室,顺宗东第一室,成宗东第二室。先元妃弘吉剌氏失怜答里宜谥曰真慈静
懿皇后,祔成宗庙室。”制曰:“可。”又言:“前奉旨命臣等议诸王朝会赐与,
臣等议:宪宗、世祖登宝位时赏赐有数,成宗即位,承世祖府库充富,比先例,赐
金五十两者增至二百五十两,银五十两者增至百五十两。”有旨:“其遵成宗所赐
之数赐之。”戊戌,哈剌哈孙答剌罕言:“比者诸王、驸马会于和林,已蒙赐与者
,今不宜再赐。”帝曰:“和林之会,国事方殷,已赐者,其再赐之。”己亥,御
史大夫脱脱、翰林学士承旨三宝奴言:“旧制,皇太子官属,省、台参用,请以罗
罗斯宣慰使斡罗思任之中书。”诏以为中书右丞。班朝诸司,听皇太子各置一人。
以拱卫直都指挥使马谋沙角牴屡胜,遥授平章政事。壬寅,塔剌海加太保、录军国
重事、太子太师。癸卯,置詹事院。甲辰,枢密院请以军二千五百人缮治上都鹰坊
及诸官廨,有旨:“自今非奉旨,军勿辄役。”以平章政事、行和林等处宣慰使都
元帅憨剌合兒,通政使、武备卿铁木兒不花,并知枢密院事。乙巳,以金二千七百
五十两、银十二万九千二百两、钞万锭、币帛二万二千二百八十匹奉兴圣宫,赐皇
太子亦如之。中书省臣言:“中书宰臣十四员,御史大夫四员,前制所无。”诏与
翰林、集贤诸老臣议拟以闻。丙午,太阴犯南斗杓星。徽政使头等言:“拜布哈
以私钱建寺,为国祝厘。其父为诸王斡忽所害,请赐以斡忽所得岁赐。”命以五年
与之,为银四千一百余两、丝三万一千二百九十斤、织币金百两、绢七百一十匹。
戊申,特授尚乘卿孛{艹阑}奚、床兀并平章政事,大同屯储军民总管府达噜噶齐
怯里木丁中书右丞。辛亥,以中书平章政事托克托为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壬子,封
皇妹祥哥剌吉为鲁国大长公主,驸马周阿不剌为鲁王。特穆尔布哈、哈喇格尔等
言:“旧制,枢密院铨调军官,公议以闻。比者近侍自择名分,从内降旨,恐坏世
祖定制,且误国事。在成宗时尝有旨,辄奏枢密事者,许本院再陈。臣等以为自今
用人,宜一遵世祖成宪。”帝曰:“其遵前制,余人忽有辄请。”又言:“军官与
民官不同,父子兄弟许其相袭,此世祖定制。比者近侍辄有以万户、千户之职请于
上者,内降圣旨,臣等未敢奉行。”帝曰:“其依例行之。”甲寅,敕内郡、江南
、高丽、四川、云南诸寺僧诵《藏经》,为三宫祈福。乙卯,遣伊克扎尔古齐玛喇
勒赴北军,以印给之。丙辰,御史大夫塔斯布哈言:“殿中司所职:中书而下奏事
,必使随之以入;不在奏事之列者,听其引退;班朝百官朝会失仪者,得纠劾;病
故者,必以告。请如旧制。”又言:“旧制,内外风宪官有所弹劾,诸人勿预。而
近有受赃为监察御史所劾者,狱具,夤缘奏请,托言事入觐,以避其罪。臣等以为
今后有罪者,勿听至京,待其对辩事竟,果有所言,方许奏陈。”皆从之。塔思不
花又言:“皇太子有旨:有司赃罪,不须刑部定议,受敕者从廉访司处决,省、台
遣人检核廉访司文案,则私意沮格,非便。”平章阿沙不花因言:“此省、台同议
之事,台臣不宜独奏。”帝曰:“此御史台事,阿沙不花勿妄言。台臣言是也,如
所奏行之。”塔思不花、脱脱并遥授左丞相。戊午,进封高丽王王昛为沈阳王,加
太子太傅、驸马都尉。置皇太子家令司、府正司、延庆司、曲宝署、典膳署。己未
,封宁远王阔阔出为宁王,赐金印。庚申,遥授左丞相、行御史大夫塔思不花右丞
相。辛酉,汴梁、南阳、归德、江西、湖广水,保定属县蝗。
秋七月癸亥朔,封诸王秃剌为越王。诸王出伯言:“瓜州、沙州屯田逋户渐成
丁者,乞拘隶所部。”中书省臣言:“瓜州虽诸王分地,其民役于驿传,出伯言宜
勿从。”升章佩监为章佩院,秩从二品,赐阿剌纳八剌钞万锭。甲子,命御史台大
夫铁古迭兒、知枢密院事塔鲁忽带、中书平章政事床兀兒以即位告谢南郊。丙寅,
以礼店蒙古万户属土番宣慰司非便,命仍旧隶脱思麻宣慰司,防守陕州。诸王、驸
马入觐者,非奉旨不许给驿。以中书参知政事赵仁荣为太子詹事。以阿保功,授明
里大司徒,封其妻梅仙为顺国夫人。赐床兀兒军士钞六万锭、币帛二万匹。遣肥兒
牙兒迷的里及铁胳胆诣西域取佛钵、舍利,肥兒牙兒迷的里遥授宣政使,铁胳胆遥
授平章政事。以并命太傅右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太保左丞相塔剌海综理中书庶务
,诏谕中外。己巳,太阴犯亢。置宫师府,设太子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
、少保,宾客,左、右谕德,赞善,庶子,洗马,率更令、丞,司经令、丞,中允
,文学,通事舍人,校书,正字等官。壬申,命御史大夫铁古迭兒、中书平章政事
床兀兒、枢密副使孛兰奚,以即位祗谢太庙。以安西、平江、吉州三路为皇太子分
地,越州路为越王秃剌分地。赐诸王八不沙钞万锭。癸酉,罢和林宣慰司,置行中
书省及青海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和林总管府。以太师月赤察兒为和林行省右丞相
,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为和林行省左丞相,依前太傅、录军国重事。江浙水
,民饥,诏赈粮三月,酒醋、门摊、课程悉免一年。乙亥,以永平路为皇妹鲁国长
公主分地,租赋及土产悉赐之。赐越王秃剌钞万锭,诸王兀都思不花所部三万五千
二百二十锭。丙子,以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塔失海牙、知枢密院事床兀兒,并为中书
平章政事。丁丑,封诸王八不沙为齐王,朵列纳为济王,迭里哥兒不花为北宁王,
太师月赤察兒为淇阳王,加平章政事脱虎脱太尉。以中书左丞相塔剌海为中书右丞
相、监修国史,御史大夫塔思不花为中书左丞相,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教化、河南江
北行省平章政事法忽鲁丁并为中书平章政事,平章政事铁木迭兒为江西行省平章政
事。戊寅,以仪凤司大使火失海牙、铁木兒不花、教坊司达鲁花赤沙的,并遥授平
章政事,为玉宸乐院使。己卯,以集贤院使别不花为中书平章政事。庚辰,以御史
中丞只兒合郎为御史大夫。辛巳,加封至圣文宣王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右丞相塔剌
海、左丞相塔思不花言:“中书庶务,同僚一二近侍,往往不俟公议,即以上闻,
非便。今后事无大小,请共议而后奏。”帝曰:“卿等言是。自今庶政,非公议者
勿奏。”置行工部于旺兀察都。以遥授左丞相、同知枢密院事也兒吉絺知枢密院事
;御史中丞王寿、江浙行省左丞郝天挺,并为中书左丞。壬午,荧惑犯南斗。命御
史大夫铁古迭兒、知枢密院事塔鲁忽带、中书平章政事床兀兒,以即位告社稷。癸
未,升利用监为利用院,秩从二品。甲申,遣赡思丁使西域,遥授福建道宣慰使。
乙酉,赐寿宁公主钞万锭。丙戌,以内郡岁歉,令诸王卫士还大都者拣汰以入。从
和林省臣请,乞如甘肃省例,给钞二千锭,岁收子钱,以佐供给,仍以网罟赐贫民
。御史大夫月兒鲁言:“旧制,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许得自选其人,
他司悉从中书铨择,近臣不得辄奏,如此则纪纲不紊。”帝嘉纳之。以同知宣徽院
事孛罗答失为中书左丞,中书参知政事钦察为四川行省左丞。江浙、湖广、江西属
郡饥,诏行省发粟赈之。丁亥,使完泽偕乞兒乞带亦难往征乞兒吉思部秃鲁花、騬
马、鹰鹞。山东、河北蒙古军告饥,遣官赈之。赐晋王部贫民钞五万锭。己丑,塔
剌海、塔思不花言:“前乃颜叛,其系虏之人,奉世祖旨俱隶版籍。比者近臣请以
归之诸王脱脱,彼即遣人拘括。臣等以为此事具有先制,今已归脱脱所部,宜令辽
阳省臣薛阇干等往谕之,已拘之人悉还其主。”从之。安西等郡旱饥,以粮二万八
千石赈之。庚寅,置延福司,秩正三品。辛卯,诏唐兀秃鲁花户籍已定,其入诸王
、驸马各部避役之人及冒匿者,皆有罪。发卒二千人为晋王也孙铁木兒治邸舍。是
月,江浙、湖广、江西、河南、两淮属郡饥,于盐茶课钞内折粟,遣官赈之。诏富
家能以私粟赈贷者,量授以官。保定、河间、晋宁等郡水,德州蝗。
八月甲午,中书省臣言:“内降旨与官者八百八十余人,已除三百,未议者犹
五百余。请自今越奏者勿与。”帝曰:“卿等言是。自今不由中书奏者,勿与官。
”又言:“外任官带相衔非制也,请勿与。”制可。又言:“以朝会应赐者,为钞
总三百五十万锭,已给者百七十万,未给犹百八十万,两都所储已虚。自今特奏乞
赏者,宜暂停。”有旨:“自今凡以赏为请者,勿奏。”御史台臣言:“中书省、
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得自选官,具有成宪。今监察御史、廉访司官非本台公选
,而从诸臣所请,自内降旨,非祖宗成法。”帝曰:“凡若此者,卿等其勿行。”
浙东、浙西、湖北、江东郡县饥,遣官赈之。赐山后驿户钞,每驿五百锭。置掌仪
署,秩五品,设令、丞各一员。乙未,赐诸王按灰、阿鲁灰、北宁王迭里哥兒不花
金三百五十两、银三千七百两。以治书侍御史乌伯都剌为中书参知政事。戊戌,御
史大夫脱脱封秦国公。辛丑,迤北之民新附者,置传输粟以赈之。癸卯,改也里合
牙营田司为屯田运粮万户府。甲辰,以纳兰不剌所储粮万石,赈其旁近饥民。丙午
,建佛阁于五台寺。江南饥,以十道廉访司所储赃罚钞赈之。己酉,从皇太子请,
升詹事院从一品,置参议断事官如枢密院。辛亥,中书右丞孛罗铁木兒以国字译《
孝经》进,诏曰:“此乃孔子之微言,自王公达于庶民,皆当由是而行。其命中书
省刻版模印,诸王而下皆赐之。”癸丑,唐兀秃鲁花军乏食,发粟赈之。丙辰,升
阑遗监秩三品。丁巳,以中书左丞王寿为御史中丞。戊午,中书平章政事乞台普济
、床兀兒、别不花并加太尉,中书右丞塔海加太尉、平章政事,以中书左丞孛罗铁
木兒为中书右丞。东昌、汴梁、唐州、延安、潭、沅、归、澧、兴国诸郡饥,发粟
赈之。冀宁路地震,河间、真定等郡蝗,隆平、文水、平遥、祁、霍邑、靖海、容
城、束鹿等县水。九月甲子,车驾至自上都。乙丑,请谥皇考皇帝、大行皇帝于南
郊,命中书右丞相塔剌海摄太尉行事。庚午,升御史台从一品。辛未,加塔剌海、
塔思不花并太尉。壬申,命塔剌海奉玉册、玉宝,上皇考及大行皇帝尊谥、庙号,
又上先元妃弘吉烈氏尊谥,祔于成宗庙室。升尚舍监秩正三品。癸酉,太白犯右执
法。甲戌,改太常寺为太常礼仪院,秩正二品。升侍仪司秩正三品。丙子,置皇太
子位典牧监,秩正三品。中书省臣言:“内外选法,向者有旨一遵世祖成制。两宫
近侍迁叙,为上所命。比有应入常调者,夤缘骤迁;其已仕废黜及未尝入仕者,亦
复请自内降旨。臣等奏请禁止,蒙赐允从。是后所降内旨复有百余,臣等已尝铨择
奉行。第中书政务,他人又得辄请,责以整饬,其效实难。自今铨选、钱谷,请如
前制,非由中书议者,毋得越奏。”制从之。又言:“比怯来木丁献宝货,敕以盐
万引与之,仍许市引九万。臣等窃谓,所市宝货,既估其直,止宜给钞,若以引给
之,徒坏盐法。”帝曰:“此朕自言,非臣下所请,其给之,余勿视为例。”江浙
饥,中书省臣言:“请令本省官租,于九月先输三分之一,以备赈给。又两淮漕河
淤涩,官议疏浚,盐一引带收钞二贯为佣费,计钞二万八千锭,今河流已通,宜移
以赈饥民。杭州一郡,岁以酒糜米麦二十八万石,禁之便。河南、益都诸郡,亦宜
禁之。”制可。塔剌海言:“比蒙圣恩,赐臣江南田百顷。今诸王、公主、驸马赐
田还官,臣等请还所赐。”从之。仍谕诸人赐田,悉令还官。命张留孙知集贤院事
,领诸路道教事。丁丑,中书省臣言:“比议省臣员数,奉旨依旧制定为十二员,
右丞相塔剌海,左丞相塔思不花,平章床兀兒、乞台普济如故,余令臣等议。臣等
请以阿沙不花、塔失海牙为平章政事,孛罗答失、刘正为右丞,郝天挺、也先铁木
兒为左丞,于璋、兀伯都剌为参知政事。其班朝诸司冗员,并宜拣汰。”从之。己
卯,太白犯左执法。壬午,改尚乘寺为卫尉院,秩从二品。甲申,诏立尚书省,分
理财用。命塔剌海、塔思不花仍领中书。以脱虎脱、教化、法忽鲁丁任尚书省,仍
俾其自举官属,命铸尚书省印。敕弛江浙诸郡山泽之禁。丙戌,升掌谒司秩三品。
皇太子建佛寺,请买民地益之,给钞万七百锭有奇。戊子,升延庆司秩从二品。己
丑,遣使录囚。晋王也孙铁木兒以诏赐钞万锭、止给八千为言,中书省臣言:“帑
藏空竭,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常年所支止
二百七十余万锭。自陛下即位以来,已支四百二十万锭,又应求而未支者一百万锭
。臣等虑财用不给,敢以上闻。”帝曰:“卿之言然。自今赐予宜暂停,诸人毋得
奏请。可给晋王钞千锭,余移陕西省给之。”以中书平章政事别不花为江浙行省平
章政事。辛卯,御史台臣言:“至元中阿合马综理财用,立尚书省,三载并入中书
。其后桑哥用事,复立尚书省,事败又并入中书。粤自大德五年以来,四方地震水
灾,岁仍不登,百姓重困,便民之政,正在今日。顷又闻为总理财用立尚书省,如
是则必增置所司,滥设官吏,殆非益民之事也。且综理财用,在人为之,若止命中
书整饬,未见不可。臣等隐而不言,惧将获罪。”帝曰:“卿言良是。此三臣愿任
其事,姑听其行焉。”是月,襄阳霖雨,民饥,敕河南省发粟赈之。十月乙未,升
典宝署为典宝监,秩正三品。庚子,中书省奏:“初置中书省时,太保刘秉忠度其
地宜,裕宗为中书令,尝至省署敕。其后桑哥迁立尚书省,不四载而罢。今复迁中
书于旧省,乞涓吉徙中书令位,仍请皇太子一至中书。”制可。壬寅,升典瑞监为
典瑞院,秩从二品。封知枢密院事床兀兒为容国公。癸卯,以旧制诸王、驸马事务
皆内侍宰臣所领,命中书右丞孛罗铁木兒领之。乙巳,太白犯亢。敕方士、日者毋
游诸王、驸马之门。丙午,诏整饬台纲,布告中外。封御史大夫铁古迭兒为郓国公
,以中卫亲军都指挥使买奴知枢密院事。壬子,从中书省臣言,凡事不由中书,辄
遣使并移文者,禁止之。甲寅,太阴犯明堂。升集贤院秩从一品,将作院秩从二品
。丙辰,以行省平章总督军马,得佩虎符,其左丞等所佩悉追纳。中书省奏:“常
岁海漕粮百四十五万石,今江浙岁俭,不能如数,请仍旧例,湖广、江西各输五十
万石,并由海道达京师。”从之。己未,塔思不花上疏言政事,且辞太尉职,还所
降制书及印。是月,杭州、平江水,民饥,发粟赈之。
十一月癸亥,封诸王牙忽都为楚王,赐金印,置王傅。建佛寺于五台山。乙丑
,中书省臣言:“宿卫廪给及马驼刍料,父子兄弟世相袭者给之,不当给者,请令
孛可孙汰之。今会是年十月终,马驼九万三千余,至来春二月,阙刍六百万束、料
十五万石;比又增马五万余匹。此国重务,臣等敢以上闻。”有旨:“不当给者勿
给。”丙寅,帝朝隆福宫,上皇太后玉册、玉宝。丁卯,太白犯房。阔兒伯牙里言
:“更用银钞、铜钱便。”命中书与枢密院、御史台、集贤、翰林诸老臣集议以闻
。己巳,中书省臣阿沙不花、孛罗铁木兒言:“臣等与阔兒伯牙里面论,折银钞、
铜钱,非便。”有旨:“卿等以为不便,勿行可也。”诏:“中书省官十二员,脱
虎脱仍领宣政院,教化留京师,其余各任以职。”庚午,卢龙、滦河、迁安、昌黎
、抚宁等县水,民饥,给钞千锭以赈之。辛未,以塔剌海领中政院事。乙亥,中书
省臣言:“大都路供亿浩繁,概于属郡取之。其军、站、鹰坊、控鹤等户,恃其杂
徭无与,冒占编氓。请降玺书,依祖宗旧制,悉令均当。或辄奏请者,亦宜禁止。
”制可。皇太子言:“近蒙恩以安西、吉州、平江为分地,租税悉以赐臣。臣恐宗
亲昆弟援例,自五户丝外,余请输之内帑。其陕西运司岁办盐十万引,向给安西王
,以此钱斟酌与臣,惟陛下裁之。”中书计会三路租税及盐课所入,钞四十万锭。
有旨:“皇太子所思甚善,岁以十万锭给之,不足则再赐。”乐工殴人,刑部捕之
,玉宸乐院长谓玉宸与刑部秩皆三品,官皆荣禄大夫,留不遣。中书以闻,帝曰:
“凡诸司,视其资级,授之散官,不可超越。其闲冗职名官高者,遵旧制降之。”
建康路属州县饥,诏免今年酒醋课。丙子,太阴犯东井。丁丑,中书省臣言:“前
为江南大水,以茶、盐课折收米,赈饥民。今商人输米中盐,以致米价腾涌,百姓
虽获小利,终为无益。臣等议,茶、盐之课当如旧。”从之。戊寅,授皇太子玉册
。己卯,以皇太子受册礼成,帝御大明殿,受诸王、百官朝贺。庚辰,中书省臣言
:“皇太子谓臣等曰:吾之分地安西、平江、吉州三路,遵旧制,自达鲁花赤之外
,悉从常选,其常选宜速择才能。”有旨:“其择人任之。”乙酉,太阴犯亢。诏
:“皇太后军民人匠等户租赋徭役,有司勿与,并隶徽政院。”升太仆院秩从二品
。丁亥,杭州、平江等处大饥,发粮五十万一千二百石赈之。庚寅,赐太师月赤察
兒江南田四十顷。时赐田悉夺还官,中书省为言,有旨:“月赤察兒自世祖时积有
勋劳,非余人比,宜以前后所赐,合百顷与之。”仍敕行省平章别不花领其岁入。
辛卯,辰星犯岁星。从皇太子请,御史台检核詹事院文案。
十二月壬辰朔,中书省臣言:“旧制,金虎符及金银符典瑞院掌之,给则由中
书,事已则复归典瑞院。今出入多不由中书,下至商人,结托近侍奏请,以致泛滥
,出而无归。臣等请核之,自后除官及奉使应给者,非由中书省勿给。”从之。又
言:“今国用甚多,帑藏已乏,用及钞母,非宜。盐引向从运司与民为市,今权时
制宜,从户部鬻盐引八十万便。”有旨:“今岁姑从所请,后勿复行。”又言:“
太府院为内藏,世祖、成宗朝,遇重赐则取给中书,今所赐有逾千锭至万锭者,皆
取之太府。比者太府取五万锭,已支二万矣,今复以乏告。请自后内府所用数多者
,仍取之中书。”帝曰:“此朕特旨,后当从所奏。”乙未,贵赤塔塔兒等扰檀州
民,强取米粟六百余石,遣官讯之。辛丑,幸大圣寿万安寺。授吏部尚书察乃平章
政事,领工部事。癸卯,以汉军万人屯田和林,命留守司以来岁正月十五日起灯山
于大明殿后、延春阁前。庚戌,升行泉府司为泉府院,秩正二品。以蒙古万户秃监
铁木兒有平内难功,加镇国上将军。升皇太子典医署为典医监,秩正三品。山东、
河南、江浙饥,禁民酿酒。丁巳,以中书省言国用浩穰,民贫岁歉,诏宣政院并省
佛事。大都、上都二驿,设敕授官二员,余驿一员。敕诸王、公主、驸马、使臣给
玺书驿券,不许辄用圆符乘驿。中书省臣言:“驿户疲乏,宜量事给驿。今经费浩
大,其收售宝货,权宜停罢。又,陛下即位诏书不许越职奏事,比者近侍奏除官丐
赏者,皆自内降旨,请今不经中书省勿行。又,刑法者譬之权衡,不可偏重,世祖
已有定制,自元真以来,以作佛事之故,放释有罪,失于太宽,故有司无所遵守。
今请凡内外犯法之人,悉归有司依法裁决。又,各处民饥,除行宫外,工役请悉停
罢。”皆从之。又言:“律令者治国之急务,当以时损益。世祖尝有旨,金《泰和
律》勿用,令老臣通法律者,参酌古今,从新定制,至今尚未行。臣等谓律令重事
,未可轻议,请自世祖即位以来所行条格,校雠归一,遵而行之。”制可。庚申,
诏曰:
仰惟祖宗应天抚运,肇启疆宇,华夏一统,罔不率从。逮朕嗣服丕图,缵膺景
命,遵承诒训,恪慕洪规,祗扬畏兢,未知攸济。永思创业艰难之始,茕然轸念;
而守成万事之统,在予一人。故自即位以来,溥从宽大,量能授官,俾勤乃职,夙
夜以永康兆民为急务。间者岁比不登,流民未还,官吏并缘侵渔,上下因循,和气
乖戾。是以责任股肱耳目大臣,思所以尽瘁赞襄嘉猷,朝夕入告,朕命惟允,庶事
克谐,乐与率土之民,共享治安之化,迩宁远肃,顾不韪欤。可改大德十二年为至
大元年。诞布惟新之令,式孚永固之休。
存恤征戍蒙古、汉军,拯治站赤消乏。弛山场、河泊、芦荡禁。围猎飞放毋得
搔扰百姓,招诱流移人户。禁投属怯薛歹、鹰房避役,滥请钱粮。劝农桑,兴学校
,议贡举,旌赏孝弟力田,惩戒游惰。政令得失,许诸人上书陈言。僧、道、也里
可温、答失蛮,并依旧制纳税。凡选法、钱粮、刑名、造作一切公事,近侍人员毋
得隔越闻奏。敕内庭作佛事,毋释重囚,以轻囚释之。
至大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曲赦御史台见系犯赃官吏,罪止征赃、罢职。癸亥,
敕枢密院发六卫军万八千五百人,供旺兀察都建宫工役。甲子,授中书平章政事阿
沙不花右丞相、行御史大夫。丙寅,从江浙行省请,罢行都水监,以其事隶有司。
立皇太子位典幄署、承和署,秩并正五品。丁卯,以中书右丞也罕的斤为平章政事
,议陕西省事。己巳,绍兴、台州、庆元、广德、建康、镇江六路饥,死者甚众,
饥户四十六万有奇,户月给米六斗,以没入硃清、张瑄物货隶徽政院者,鬻钞三十
万锭赈之。特授乳母夫寿国公杨燕家奴开府仪同三司。己巳,缅国进驯象六。辛未
,枢密院臣言:“先奉旨以中卫亲军隶皇太子位,皇太子谓臣等曰:世祖立五卫,
以应五方,去一不可。宜各翼选汉军万人,别立一卫。”帝以为然,敕知院事铁木
兒不花等摘汉军万人,别立卫。甲戌,中书省臣言:“进海东青鹘者当乘驿,马五
百不敷,敕遣怯列、应童括民间车马,兵部请以各驿马陆续而进,勿括为便。”从
之。改徽政院人匠总管府为缮珍司,秩正三品。己卯,升中尚监为中尚院,秩从二
品。豳王出伯进玉六百一十五斤,赐金千五百两、银二万两、钞万锭,从人四万锭
;宽阇、也先孛可等,金二千三百两、银一万七百两、钞三万九千一百锭。甲申,
敕床兀兒除登极恩例外,特赐金五百两、银千两、钞二千锭。戊子,皇太子请以阿
沙不花复入中书,脱脱复入御史台。己酉,中书省臣言:“阿失铁木兒请遣教化的
诣河西地采玉,驮攻玉沙需马四十余匹,采玉人千余。臣等以为不急之务劳民,乞
罢之。”又言:“近百姓艰食,盗贼充斥,苟不严治,将至滋蔓。宜遣使巡行,遇
有罪囚,即行决遣,与随处官吏共议弭盗方略,明立赏罚,或匿盗不闻,或期会不
至,或逾期不获者,官吏连坐。”又言:“江浙行省海贼出没,杀虏军民。其已获
者,例合结案待报,宜从中书省、也可扎鲁忽赤遣官,同行省、行台、宣慰司、廉
访司审录无冤,弃之于市。其未获者,督责追捕,自首者原罪给粟,能禽其党者加
赏。”有旨:“弭盗安民,事为至重,宜即议行之。”封诸王也先铁木兒为营王,
以乳母夫斡耳朵为司徒。
二月癸巳,立鹰坊为仁虞院,秩正一品。以右丞相脱脱、遥授左丞相秃剌铁木
兒、也可扎鲁忽赤月里赤,并为仁虞院使。汝宁、归德二路旱、蝗,民饥,给钞万
锭赈之。甲午,增泉府院副使、同佥各一员。益都、济宁、般阳、济南、东平、泰
安大饥,遣山东宣慰使王佐同廉访司核实赈济,为钞十万二千二百三十七锭有奇、
粮万九千三百四十八石。乙未,中书省臣言:“陛下登极以来,锡赏诸王,恤军力
,赈百姓,及殊恩泛赐,帑藏空竭,豫卖盐引。今和林、甘肃、大同、隆兴、两都
军粮,诸所营缮,及一切供亿,合用钞八百二十余万锭。往者或遇匮急,奏支钞本
。臣等固知钞法非轻,曷敢辄动,然计无所出,今乞权支钞本七百一十余万锭,以
周急用,不急之费姑后之。”帝曰:“卿等言是。泛赐者,不以何人,毋得蒙蔽奏
请。”升尚舍监为尚舍寺,秩正三品。丙申,立甄用监,秩正三品,隶徽政院。淮
安等处饥,从河南行省言,以两浙盐引十万贸粟赈之。戊戌,以上都卫军三千人,
赴旺兀察都行宫工役。壬寅,中书省臣言:“贵赤扰害檀州民,敕遣人往讯,其辞
伏者宜加罪,有旨勿问。臣等以为非宜,已辞伏者,先为决遣。”帝曰:“俟其猎
毕治之。”从皇太子请,改詹事院使为詹事,副詹事为少詹事,院判为丞。立尚服
院,秩从二品。中书省臣言:“陕西行省言,开成路前者地震,民力重困,已免赋
二年,请再免今年。”从之。甲辰,赐国王和童金二百五十两、银七百五十两。立
皇太子卫率府,发军千五百人修五台山佛寺。命有司市邸舍一区,以赐丞相赤因铁
木兒,为钞万九千四百锭。丁未,用丞相头言,设尚冠、尚衣、尚舢鞶、尚沐、
尚辇、尚饰六奉御,秩五品,凡四十八员,隶尚服院。甲寅,和林贫民北来者众,
以钞十万锭济之,仍于大同、隆兴等处籴粮以赈,就令屯田。请内侍、太医、阴阳
、乐人,毋援常选散官。以网罟给和林饥民。戊午,遣不达达思等送瓜哇使还。己
未,以皇太子建佛寺,立营缮署,秩五品。
三月庚申朔,中书省臣言:“鄃王拙忽难人户散失,诏有司括索。臣等议,昔
阿只吉括索所失人户,成宗虑其为例,不许。今若括索,未免扰民。且诸王必多援
例,乞寝其事。”从之。又庄圣皇后及诸王忽秃秃人户散入他郡,阿都赤、脱欢降
玺书,俾括索。陕西行省及真定等路言:“百姓均在国家版籍,今所遣使,辄夺军
、驿、编民等户,非宜。”中书省臣以闻,帝曰:“彼奏误也,卿等速追以还。”
赐镇南王老章金五百两、银五千两、钞二千锭、币帛八百匹,也先不花、牙兒昔金
各二百五十两、银七百五十两、钞二千锭。乙丑,太阴犯井。以北来贫民八十六万
八千户,仰食于官,非久计,给钞百五十万锭、币帛准钞五十万锭,命太师月赤察
兒、太傅哈剌哈孙分给之,罢其廪给。赐诸王八亦忽金百五十两、银七百五十两。
丁卯,建兴圣宫,给钞五万锭、丝二万斤。遣使祀五岳四渎名山大川。赐诸王八不
沙金五百两、银五千两。复立白云宗摄所,秩从一品,设官三员。戊寅,车驾幸上
都。建佛寺于大都城南。立骥用、资武二库,秩正五品,隶府正司。升太史院秩从
二品,司天台秩正四品。封中书右丞相、行平章政事阿沙不花为康国公。以甘肃行
省右丞脱脱木兒为中书平章政事,加大司徒。赐晋王所部五百四十七人,钞五万二
千九百六十锭;定王药木忽兒,金千五百两、银三万两、钞万锭;卫士五十三人,
钞万六百锭。乙卯,命翰林国史院纂修《顺宗》、《成宗实录》。壬午,嗣汉天师
张与材来朝,加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
夏四月戊戌,中书省臣言:“请依元降诏敕,勿超越授官,泛滥赐赉。”帝曰
:“卿等言是。朕累有旨止之,又复蒙蔽以请,自今纵有旨,卿等其覆奏罪之。”
诏以永平路盐课赐祥哥剌吉公主,中书省臣执不可,从之。赐诸王木南子金五十两
、银千两、钞千锭,赐皇太子位鹰坊钞二十万锭。戊戌,封三宝奴为渤国公,香山
为宾国公;加铁木迭兒右丞相,都护买住中书右丞。立皇太子位人匠总管府,秩正
三品。癸卯,加授平章政事教化太子太保、太尉、平章军国重事、魏国公。甲辰,
升典瑞监为典瑞院,秩从二品。知枢密院事也兒吉尼遥授右丞相。辛亥,枢密院臣
言:“诸王各用其印符乘驿,使臣旁午,驿户困乏。宜准旧制,量其马数,降以玺
书。”奏可。乙卯,遣米楫等使苏鲁国。丙辰,高丽国王王昛言:“陛下令臣还国
,复设官行征东行省事。高丽岁数不登,百姓乏食,又数百人仰食其土,则民不胜
其困,且非世祖旧制。”帝曰:“先请立者以卿言,今请罢亦以卿言,其准世祖旧
制,速遣使往罢之。”五月丙寅,降英德路为州,知枢密院事塔鲁忽台遥授左丞相
。丁卯,御史台臣言:“成宗朝建国子监学,迄今未成,皇太子请毕其功。”制可
。己巳,管城县大雨雹。缅国进驯象六。乙亥,知枢密院事憨剌合兒遥授左丞相。
丙子,以诸王及西番僧从驾上都,途中扰民,禁之。禁白莲社,毁其祠宇,以其人
还隶民籍。御史台臣言:“比奉旨罢不急之役,今复为各官营私宅。臣等以为俟旺
兀察都行宫及大都、五台寺毕工,然后从事为宜。”有旨:“除头、三宝奴所居
,余悉罢之。”授右丞相塔思不花上柱国,监修国史,加左丞相乞台普济太子太傅
。辛巳,中书省臣言:“旧制,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得自选官,诸官府必由中
书省奏闻迁调,宜申严告谕。”制可。癸未,济南、般阳雨雹。甲申,立大同侍卫
亲军都指挥使司,以丞相赤因铁木兒为使,摘通惠河漕卒九百余人隶之,漕事如故
。渭源县旱饥,给粮一月。真定、大名、广平有虫食桑,宁夏府水,晋宁等处蝗,
东平、东昌、益都蝝。
六月己丑,渤国公三宝奴加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应国公、太子詹事、平
章军国重事、大司农曲出加太子太保,左丞相脱脱加上柱国、太尉,遥授参知政事
、行詹事丞大慈都加平章军国重事。甲午,改太子位承和署为典乐司,秩正三品。
丁酉,巩昌府陇西、宁远县地震,云南乌撒、乌蒙三日之中地大震者六。戊戌,大
都饥,发官廪减价粜贫民,户出印帖,委官监临,以防不均之弊。中书省臣言:“
江浙行省管内饥,赈米五十三万五千石、钞十五万四千锭、面四万斤。又,流民户
百三十三万九百五十有奇,赈米五十三万六千石、钞十九万七千锭、盐折直为引五
千。”令行省、行台遣官临视。内郡、江淮大饥,免今年常赋及夏税。益都水,民
饥,采草根树皮以食,免今岁差徭,仍以本路税课及发硃汪、利津两仓粟赈之。封
药木忽兒为定王,驸马阿失为昌王,并赐金印。以司徒、平章政事、领大司农李邦
宁遥授左丞相。辛丑,以没入硃清、张瑄田产隶中宫,立江浙财赋总管府、提举司
。己酉,减太常礼仪院官二十七员为八员。河南、山东大饥,有父食其子者,以两
道没入赃钞赈之。加乞台普济录军国重事。是月,保定、真定蝗。
秋七月庚申,流星起自勾陈,南行,圆若车轮,微有锐,经贯索灭。敕以金银
岁入数少,自今毋问何人,以金银为请奏及托之奏者,皆抵罪。又,各处行省、宣
慰司等官,多以结托来京师,今后非奉朝命毋赴阙。云南、湖广、河南、四川盗贼
窃发,谕军民官用心抚治。立广武康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以中书平章政事阿沙
不花为都指挥使。壬戌,皇子和世束请立总管府,领提举司四,括河南归德、汝
宁境内濒河荒地约六万余顷,岁收其租,令河南省臣高兴总其事。中书省臣言:“
濒河之地,出没无常,遇有退滩,则为之主。先是,有亦马罕者,妄称省委括地,
蚕食其民,以有主之田俱为荒地,所至骚动。民高荣等六百人,诉于都省,追其驿
券,方议其罪,遇赦获免,今乃献其地于皇子。且河南连岁水灾,人方阙食,若从
所请,设立官府,为害不细。”帝曰:“安用多言,其止勿行!”禁鹰坊于大同、
隆兴等处纵猎扰民。筑呼鹰台于漷州泽中,发军千五百人助其役。旺兀察都行宫成
。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丙寅,复置泰安州之新泰县。辛卯,济宁大水
入城,诏遣官以钞五千锭赈之。己巳,真定淫雨,水溢,入自南门,下及藁城,溺
死者百七十七人,发米万七百石赈之。辛未,立御香局,秩正五品。壬申,太白犯
左执法。香山加太子太傅。遣塔察兒等九人使诸王宽阇,
月鲁等十二人使诸王脱脱。癸酉,诏谕安南国曰:“惟我国家,以武功定天下
,文德怀远人,乃眷安南,自乃祖乃父,世修方贡,朕甚嘉之。迩者先皇帝晏驾,
朕方抚军朔方,为宗室诸王、贵戚、元勋之所推戴,以谓朕乃世祖嫡孙,裕皇正派
,宗籓效顺于外,臣民属望于下,人心所共,神器有归。朕俯徇舆情,大德十一年
五月二十一日即皇帝位于上都。今遣少中大夫、礼部尚书阿里灰,朝请大夫、吏部
侍郎李京,朝列大夫、兵部侍郎高复礼谕旨。尚体同仁之视,益坚事大之诚,辑宁
尔邦,以称朕意。”又以管祝思监为礼部侍郎、朵兒只为兵部侍郎使缅国。遣脱里
不花等二十人使诸王合兒班答。弛上都酒禁。壬午,置皇太子司议郎,秩正五品。
封乃蛮带为寿王。癸未,枢密院臣言:“世祖时枢密臣六员,成宗时增至十三员。
今署事者三十二员,乞省之。”敕罢塔思带等一十一人。甲申,太师淇阳王月赤察
兒请置王傅,中书省臣谓异姓王无置傅例,不许。乙酉,以豢虎人彻兒怯思为监察
御史。是月,以左丞相塔思不花为中书右丞相,太保乞台普济为中书左丞相,内外
大小事务并听中书省区处,诸王、公主、驸马、势要人等,毋得搅扰沮坏,近侍臣
员及内外诸衙门,毋得隔越闻奏。各处行省、宣慰司及在外诸衙门等官,非奉圣旨
并中书省明文,毋得擅自离职,乘驿赴京,营干私事。江南、江北水旱饥荒,已尝
遣使赈恤者,至大元年差发、官税并行除免。
八月戊子,大宁雨雹。丙申,御史台臣言:“奉敕逮监察御史撒都丁赴上都。
世祖、成宗迄于陛下,累有明旨,监察御史乃朝廷耳目,中外臣僚作奸犯科,有不
职者,听其纠劾,治事之际,诸人毋得与焉。迩者鞫问刑部尚书乌剌沙赃罪,蒙玉
音奖谕,诸御史皆被锡赉,台纲益振。今撒都丁被逮,同列皆惧,所系非小,乞寝
是命,申明台宪之制,诸人毋得与闻。”制可。辛丑,以中都行宫成,赏官吏有劳
者,工部尚书黑马而下并升二等,赐塔剌兒银二百五十两,同知察乃、通政使塔利
赤、同知留守萧珍、工部侍郎答失蛮金二百两、银一千四百两,军人金二百两、银
八百两,死于木石及病没者给钞有差。癸卯,加中书右丞、领将作院吕天麟大司徒
。戊申,立中都万亿司。宁夏立河渠司,秩五品,官二员,参以二僧为之。特授
头太师。赐诸王脱欢金二百两、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锭,阿里不花金百两、银千
两、钞千锭。己酉,大同陨霜杀禾。甲寅,李邦宁以建香殿成,赐金五十两、银四
百五十两。乙卯,中书省臣言:“外台、行省及诸人应诏言事,未敢一一上烦圣听
。请集朝臣议,择其切于事者,小则辄行,大则以闻。”从之。扬州、淮安蝗。九
月丙辰,以内郡岁不登,诸部人马之入都城者,减十之五。中书省臣言:“夏秋之
间,巩昌地震,归德暴风雨,泰安、济宁、真定大水,庐舍荡析,人畜俱被其灾。
江浙饥荒之余,疫疠大作,死者相枕籍。父卖其子,夫鬻其妻,哭声震野,有不忍
闻。臣等不才,猥当大任,虽欲竭尽心力,而闻见浅狭,思虑不广,以致政事多舛
,有乖阴阳之和,百姓被其灾殃,愿退位以避贤路。”帝曰:“灾害事有由来,非
尔所致,汝等但当慎其所行。”立怯怜口提举司,秩正五品,设官四员。高丽国王
王昛卒。命雪尼台铁木察使薛迷思干部。己未,升中政院秩从一品。辛酉,遣人使
诸王察八兒、宽阇所。壬戌,太尉脱脱奏:“泉州大商合只铁即剌进异木沉檀可构
宫室者。”敕江浙行省驿致之。癸亥,万户也列门合散来自薛迷思干等城,进呈太
祖时所造户口青册,赐银钞币帛有差。丙寅,蒲县地震。癸酉,升内史府为内史院
,秩正二品。乙亥,车驾至自上都。弛诸路酒禁。戊寅,泉州大商马合马丹的进珍
异及宝带、西域马。庚辰,以高丽国王王章嗣高丽王。诸王秃满进所藏太宗玉玺,
封秃满为阳翟王,赐金印。中书省臣言:“奉旨:连岁不登,从驾四卫,一卫约四
百人,所给刍粟自如常例,给各部者减半。臣等议,大都去岁饲马九万四千匹,今
请减为五万匹,外路饲马十一万九千余匹,今请减为六万匹,自十月十五日为始。
”又言:“薛迷思干、塔剌思、塔失玄等城,三年民赋以输县官。今因薛尼台铁木
察往彼,宜令以二年之赋与宽阇,给与元输之人,以一年者上进。”并从之。癸未
,太阴犯荧惑。立中都虎贲司,特授承务郎、直省舍人藏吉沙资善大夫、行泉府院
使。
冬十月庚寅,为太师头建第,给钞二万锭。癸巳,蒲县、陵县地震。甲午,
以阿沙不花知枢密院事。丁酉,以大都艰食,复粜米十万石,减其价以赈之,以其
钞于江南和籴。罢大都榷酤,赐皇太子金千两。辛丑,太白犯南斗。癸卯,中书省
臣请以湖广米十万石贮于扬州,江西、江浙海漕三十万石,内分五万石贮硃汪、利
津二仓,以济山东饥民,从之。敕:“凡持内降文记买河间盐及以诸王、驸马之言
至运司者,一切禁之;持内降文记不由中书者,听运司以闻。”禁奉符、长清、泗
水、章丘、沾化、利津、无棣七县民田猎。甲辰,从帝师请,以释教都总管朵兒只
八兼领囊八地产钱物,为都总管府达鲁花赤总其财赋。以西番僧教瓦班为翰林承旨
。左丞相、知枢密院事铁木兒不花加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司徒秃忽鲁,河南江
北行省右丞也速,内史脱孛花,并知枢密院事。乙巳,改护国仁王寺昭应规运总管
府为会福院,秩从二品。丙午,立兴圣宫掌医监,秩正三品。
十一月己未,中书省臣言:“世祖时,省、院、台及诸司皆有定员,后略有增
者,成宗已尝有旨并省。迩者诸司递升,四品者三品,三品者二品,二品者一品,
一司甚至二三十员,事不改旧而官日增。请依大德十年已定员数,冗滥者从各司自
与减汰。衙门既升,诸吏止从旧秩出官,果应例者,自如选格。”从之。庚申,太
白昼见。以军五千人供造寺工役。增官吏俸,以至元钞依中统钞数给之,止其禄米
,岁该四十万石。吏员以九十月出身,如旧制。诏免绍兴、庆元、台州、建康、广
德田租,绍兴被灾尤甚,今岁又旱,凡佃户止输田主十分之四。山场、河泺、商税
,截日免之。诸路小稔,审被灾者免之。乙丑,赐诸王南木忽里金印。丁卯,中书
省臣言:“今铨选、钱粮之法尽坏,廪藏空虚。中都建城,大都建寺,及为诸贵人
营私第,军民不得休息。迩者用度愈广,每赐一人,辄至万锭,惟陛下矜察。”又
言:“铨选、钱粮,诸司乞毋干预。”帝曰:“已降制书,令诸人毋干中书之政。
他日或有乘朕忽忘,持内降文记及传旨至中书省,其执之以来,朕将加罪。”以也
兒吉尼为御史大夫。己巳,以乞台普济为右丞相,脱脱为左丞相。既又从脱脱言,
以塔思不花与乞台普济俱为右丞相。中书省臣言:“国用不给,请沙汰宣徽、太府
、利用等院籍,定应给人数,其在上都、行省者,委官裁省。又,行泉院专以守宝
货为任,宜禁私献宝货者。又,天下屯田百二十余所,由所用者多非其人,以致废
弛,除四川、甘州、应昌府、云南为地绝远,余当选习农务者往,与行省、宣慰司
亲履其地,可兴者兴,可废者废,各具籍以闻。”并从之。诏:“开宁路及宣德、
云州工役,供亿浩繁,其赋税除前诏已免三年外,更免一年。”辛巳,罢益都诸处
合剌赤等狩猎。以银七百五十两、钞二千二百锭、币帛三百匹施昊天寺,为水陆大
会。癸未,皇太后造寺五台山,摘军六千五百人供其役。闰十一月己丑,以大都米
贵,发廪十万石,减其价以粜赈贫民。北来饥民有鬻子者,命有司为赎之。乙未,
赐故中书右丞相完泽妻金五百两、银千五百两。丙申,罢江南进沙糖,止富民输粟
赈饥补官。丁酉,禁江西、湖广、汴梁私捕驾鹅。己亥,罢辽阳省进雕豹。贵赤卫
受乌江县达鲁花赤献私户万,令隶县官。壬寅,乞台普济乞赐固安田二百余顷,从
之。乙巳,中书省臣言:“回回商人持玺书,佩虎符,乘驿马,名求珍异,既而以
一豹上献,复邀回赐,似此甚众。臣等议,虎符,国之信器,驿马,使臣所需,今
以畀诸商人,诚非所宜,乞一概追之。”制可。罢顺德、广平铁冶提举司,听民自
便,有司税之如旧。丁未,复立汴梁路之项城县。以杭州、绍兴、建康等路岁比饥
馑,今年酒课免十分之三。敕河西僧户准先朝定制,从军输税,一与民同。甲寅,
答剌罕哈剌哈孙卒。
十二月庚申,封和郎撒为陇王,赐金印。平江路民有隶谨的里部者,依旧制,
差赋与民一体均当。云南畏吾兒一千人居荆襄,云南省臣言:“世祖有旨使归云南
,以佐征讨。”中书省臣议发还为是,从之。中都立开宁县,降隆兴为源州,升蔚
州为蔚昌府。省河东宣慰司,以大同路隶中都留守司,冀宁、晋宁二路隶中书省。
甲戌,以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太子宾客王太亨行太子詹事,平章军国重事、
太子少詹事大慈都为太子詹事。赐御史台官及监察御史宴服。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0.0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