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本纪第十六
      神宗三
      三年春正月乙丑朔,以大行太皇太后在殡,不视朝。癸酉,升许州为颖昌府
。丙子,降颖昌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戊寅,上太皇太后溢曰慈圣光献。戊子,
诏审刑院、刑部断议官失入者,岁具数罚之。己丑,高丽国遣使来贡。白虹贯日。
辛卯,于间国大首领阿令颠颗温等来贡。癸已,白虹贯日。
      二月丙午,以翰林学士章淳参知政事。丙辰,始御崇政殿视朝。丁已,命辅
臣祷雨。
      '三月乙丑,工部恃郎同平章事吴充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癸酉
,葬慈圣光献皇后于永昭陵。丙子,南丹州人贡,以刺史印赐之。乙酉,柑慈圣光
献皇后神主于太庙。戊子,降两京、河阳囚罪一等,民缘山陵役者,阉其赋。己丑
,以慈圣光献皇后弟昭德军节度使曹情为司徒兼中书令,改护国军节度使,余亲属
加恩有差。
      夏四月乙未,观文殿大学士吴充豪。丁酉,封宗晖为淄阳郡王,泼安舵王子
孙皆进官一等。己亥,辽遣耶律永芳等来贺同天节。乙已,以沪州夷乞弟侵扰,诏
边将讨之。戊申,乞弟寇戎州,兵官王宣等战殁。甲寅,罢群牧行司,复置提举买
马监牧司。乙卯,令御史分案诸路监司。庚申,诏御史台六察以纠劾多寡为殿最,
任满取旨升黜。辛酉,增国子监岁赐钱六千缉。
      五月乙丑,诏:自今三伏内,五日一御前殿。辛已,以颖昌进士刘堂上制盗
十策,授徐州萧县尉。甲申,复命韩存宝经制沪夷。诏改都大提举导洛通沛司为都
提举沛河堤岸司。是月,青州临胸、益都石化为面。
      六月甲午,日有五色云。戊戌,诏省宗室教授,存十三员。丙午,诏中书详
定官制。罢兵部勾当公事官。诏河北、河东、陕西路各选文武官一员提举义勇保甲
。王子,诏罢中书门下省主判官,归其事于中书。是月,安州、临江军产芝及连理
麦。
      秋七月庚午,河决擅州。甲戌,诏自今遇大礼罢上尊号。癸未,替出太微垣
。丙戌,避殿减膳,诏求直言。丁亥,罢群神从把明堂。戊子,太白昼见。
      八月乙已,罢省、寺、监官领空名者。癸丑,遣王存等贺辽主生辰、正旦。
戊午,替不见。
      九月王戌,增宣祖定州东安坟地二十顷及守园户。丙寅,御殿复膳。乙亥,
正官名。以开府仪同三司易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特进易左右仆射,自是以下
至承务郎易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有差,检校仆射以下及阶散宪衔并罢
,详在《职官志》。辛已,大飨明堂,以英宗配,赦天下。癸未,薛向、孙固并为
枢密副使。乙酉,诏即景灵宫作十一殿,以时王礼伺祖宗。以王安石为特进,改封
荆国公。丙戌,进封歧王颐为雍王,嘉王额为曹王,并为司空。文彦博为大尉。封
曹情为济阳郡王,宗旦为华阴郡玉。冯京为枢密使。薛向罢知颖州。了亥,以吕公
著为枢密副使。
      闰九月乙卯,加文彦博河东、永兴军节度使,以富强为司徒。
      十一月己丑朔,日当食,云阴不见。
      十二月甲辰,辽遣萧伟等来贺正旦。
      四年春正月乙未,命步军都虞候林广代韩存宝经制沪夷。庚子,诏试进士加
律义。辛亥,于闽来贡。冯京罢知河阳。孙固知枢密院,龙图阁直学士韩缤同知枢
密院事。
      二月辛未,置秦州铸钱监。己卯,分东南团结诸军为十三将。
      三月乙未,诏在京官毋举辟执政有服亲。癸卯,章谆罢知蔡州。甲辰,以翰
林学士张蜈参知政事。乙已,命官阅九军营阵法于京城南。戊申,大阅。丙辰,董
毡遣使来贡。
      夏四月癸亥,辽遣耶律桔等来贺同天节,御延和殿阅试保甲。己已,诏罢南
郊合祭天地,自今亲把北郊如南郊仪,有故不行则以上公摄事。王申,虑囚。山阴
县主簿余行之谋反伏诛。乙酉,河决擅州小吴竭。
      五月丁酉,诏河东路提点刑狱刘定专振被水民。戊申,封晋程婴为成信侯,
公孙柞臼为忠智侯,立庙于练州。
      六月戊午,河北诸郡蝗生。癸未,命提点开封府界诸县公事杨景略、提举开
封府界常平等事王得臣督诸县捕蝗。
      秋七月己丑,大自昼见。庚寅,西边守臣盲夏人囚其主秉常,诏陕西、河东
路讨之。甲午,邮延、径原、环庆、熙河、磷府路各赐金银带、绵袄、银器、鞍辔
、象饬。甲辰,韩存宝坐逗留无功伏诛。丁未,大军进攻米脂苔。己酉,诏曾巩充
史馆修撰,专典史事。诏内外官司举官悉罢。令大理卿崔台符同尚书吏部,审官东
西、三班院议选格。
      八月乙卯朔,罢中书堂选,悉归有司。丙辰,诏阉河北东路灾伤州军今年夏
料役钱。辛酉,夏人寇临川堡,诏董毡会兵伐之。以金州刺史燕达为武康军节度使
。己已,复置滑州。了丑,熙河经制李宪败夏人于西市新城,获酋首三人、首领二
十余人。庚辰,又袭破于女遮谷,斩获甚众。辛已,司马光、赵彦若上所修《百官
公卿年表》十卷,《宗室世表》三卷。
      九月乙酉,董毡遣使来贡,且言已遣首领洛施军笃乔阿公等将兵三万会击夏
国,李宪复兰州古城。戊子,兰州新顺首领巴令谒等三族率所部兵攻夏人撒通宗城
,败之。己亥,王法上《国朝会要》。王寅,阅河北保甲干崇政殿,官其优者三十
六人。甲辰,详定郊庙奉把礼仪。丙午,诏谕夏主左右并鬼名部族诸部首领,并许
自归。戊申,太白犯斗。庚戌,夏兵救米脂碧,郴延经略副使种愕率众击破之。辛
亥,种愕又败夏人于无定川。
      十月丁已,米脂岩降。己未,拂释国来贡。庚申,熙河兵至女遮谷,与夏人
遇,战败之。乙丑,径原兵至磨哆隘,遇夏人,与其统军梁大王战,败之。追奔二
十里,斩大首领没罗卧沙、监军使梁格鬼等十五级,获首领统军侄讫多埋等二十二
人。己已,人银州。庚午,环庆行营经略使高遵裕复清远军。种愕遣曲珍等领兵通
黑水安定堡路,遇夏人,与战破之。斩获甚众。癸酉,复韦州。乙亥,李宪败夏人
于屈吴山。丁丑,曲珍与夏人战于蒲桃山。败之。戊寅,种愕入夏州。诏诸将存抚
降人,辛已,史馆修撰曾巩乞收采名臣高士事迹遗文,诏从之。径原节制王中正入
肴州。
      十一月癸未朔,日有食之。丁亥,诸军合攻灵州,种愕败夏人于黑水。己丑
,李宪败夏人于罗速川。辛卯,种愕降横河平人户,破石堡城,斩获甚众。辛丑,
师还。癸卯,种愕至夏州索家平,兵众三万人,以无食而溃。丙午,高遵裕以师还
,夏人来追,遂溃。
      十二月辛未,林广破乞弟于纳江。乙亥,慈圣光献皇后谭祭,宰臣王哇等上
表请听乐,不许,自是五表,乃从之。戊寅,辽遣萧福全等来贺正旦。
      五年春正月癸未朔,不受朝。丙申,御宣德门观灯。己亥,白虹贯日。庚子
,责授高遵裕郑州团炼副使,本州安置。乙已,作新浑仪、浮漏。辛亥,诏再议西
讨,以熙河经制李宪为烃原、熙河兰会安抚制置使,李浩权安抚副使。
      二月癸丑朔,颁三省、枢密、六曹条制。诏邯延军士病不能归者,赐其家绢
十匹。丙辰,以乞弟平班师。辛酉,诏:董毡首领结邻死,其朝辞物给其子董油支
简毡,增赐绢百匹。癸亥,华阴郡王宗旦亮。了卯,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宗惠为
江夏郡王,癸酉,以出师赦粹州路,减囚罪一等,民缘军事役者阉其赋。封董毡为
武威郡王。丙子,渤泥来贡。
      三月王辰,亲策进士。甲午,策武举。己亥,以日当食,避殿减膳,赦天下
,降死罪一等,流以下原之。诏杭州岁修吴越王坟庙。王寅,邯延路副总管曲珍败
夏人于金汤。乙已,赐进士、诸科出身千四百二十八人。丙午,雨土。
      夏四月王子朔,日食不见。甲寅,御殿复膳。丁已,辽遣耶律永端等来贺同
天节。己未,沈括奏遣曲珍将兵绥德城,应援讨霞芦寨左右见聚羌落,诏从之。乙
丑,以直龙图阁徐槽知制浩、权御史中丞。癸酉,官制成。以王硅为尚书左仆射兼
门下侍郎,蔡确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甲戌,太中大夫章停为门下侍郎,张操
为中书恃郎,翰林学士蒲宗孟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王安礼为尚书右丞。录唐段秀
实后,复其家。丁丑,同知枢密院吕公著罢知定州。
      五月辛已朔,行官制。丁亥,赏平蛮将士有差。癸已,丰州卒张世矩等作乱
伏诛。其党王安以母老,诏特原之。作尚书省,戊戌,诏两省官人举可任御史者各
二人。甲辰,遣给事中徐槽治部延边事。
      六月辛亥朔,环庆经略司遣将与夏人战,破之,斩其统军鬼名妹精鬼、副统
军讹勃遇。甲寅,王硅上《两朝史》。戊午,诏修《两朝宝训》。诏以成都路供给
沪州边事,曲赦,免二税。甲子,改翰林医官院为医官局。王申,交址献驯犀二。
癸酉,豫章郡王宗愕蓖。戊寅,曲珍等败夏人于明堂川。作天源河。
      秋七月辛已,广西经略司言知宜州王奇与贼战,败绩。王午,诏罢大理寺官
赴中书省漱案。戊子,诏御史中丞舒直举任言事或察官十人。辛卯,诏尚书考功员
外郎蔡京编手诏。庚子,以蔡京为起居郎,仍同详定官制。丁未,垂拱殿宴修史官
。己酉,始建零坛把上帝,以太宗配。
      八月庚戌朔,封御侍武氏为才人。王子,进封均国公佣为延安郡王。以昭容
朱氏为贤妃。庚申,帝有疾。诏岁以四盂月朝献景灵宫。辛未,遣韩忠彦等贺辽主
生辰、正旦。凤州团练使种愕以行军迂道,降授文州刺史。王申,诏罢增减幕职、
州县官奉。甲戌,城永乐。戊寅,河决原武。
      九月丁亥,夏人三十万众寇永乐,曲珍战不利,神将寇伟等死之,夏人迷围
城。己丑,帝以疾俞,降京殷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王辰,遣使行视践县民被水
患者。乙未,诏张世矩等将兵救永乐岩。戊戌,永乐陷,给事中徐橹、内侍李舜举
、陕西转运判官李稷死之。己亥,诏客省、引进、四方馆、东西上阁门各置使、副
等职。庚子,安化蛮寇宜州,知州王奇死之,诏赠忠州防御使。辛丑,赏董毡将士
有差。癸卯,滑州河水溢。
      冬十月辛亥,洛口、广武大河溢。甲寅,知延州沈括以措置乖方,责授均州
团练副使,随州安置;梆延路副都总管曲珍以城陷败走,降授皇城使。丙辰,修定
景灵宫仪。乙丑,诏赠永乐死事臣徐橹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李舜举昭化军节
度使,并赐溢忠憋,李稷朝奉大夫、工部侍郎。人内高品张禹勤皇城使。各推恩赐
赠有差。癸酉,贬知太原府、资政殿大学士吕惠卿知单州。
      十一月戊寅朔,罢御史察诸路。王午,景灵宫成,告迁祖宗神御。癸未,初
行酌献礼.乙酉,以奉安神御赦天下,官与享大臣子若孙一人。庚寅,紫哀殿宴侍
词官。
      十二月丁已,新乐成。以贤妃周氏为德妃。辛酉,塞原武决河,丙寅,休日
御延和殿,引进对官十人。辛未,西南龙著来贡。王申,辽遣耶律仪等来贺正旦,
丙子,录永乐死事将皇城使寇伟等十三人及东上阁门副使景思谊等九十人,赠赐有
差。
      六年春正月丁丑朔,御大庆殿受朝,始用新乐。仪鸳司撤幕屋坏,毁玉格。
甲申,白虹贯日。了亥,朝献景灵宫。己丑,层檀人贡。庚寅,御宣德门观灯。癸
已,诏御史六察罢上下半年更易法。乙未,诏修周、汉以来陵庙。乙已,御崇政殿
阅武士。丙午,封楚三间大夫屈平为忠洁侯。
      二月丁未,夏人数十万众攻兰州,铃辖王文郁率死士七百余人击走之。丙辰
,以夏人犯兰州,贬熙河经略使李宪为经略安抚都总管,以王文郁为西上阁门使、
知兰州,副使李浩为四方馆使。甲子,诏供备库使高遵治、西京左藏库副使张寿各
降一官。
      三月辛卯,夏人寇兰州,副总管李浩以卫城有功,复陇州团练使。乙未,休
日御延和殿,引进对官八人。丙申,河东将薛义败夏人于天蓖芦西岭。戊戌,以检
校大尉、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王拱辰为武安军节度使。鳞、府州将郭忠诏等败夏
人于包离抑部,诏行赏有差。己亥,河东将高永翼败夏人于真卿流部。
      夏四月己酉,朝献景灵宫。辛亥,辽遣萧固等来贺同天节。甲子,礼部郎中
林希上《两朝宝训》。李浩败夏人于巴义溪。辛未,雨土。王申,御逸英阁。蔡卞
进讲《周礼》。
      五月丙子朔,于阅入贡。甲申,以时暑趣决开封大理狱。庚寅,以旱虑囚。
甲午,夏人寇阑州,右恃禁韦定死之。癸卯,诏赐资州孝子支渐粟帛。是月,夏人
寇腆州,知州皆虎败女
        六月乙已朔,诏御史台六察各置御史一··员。癸丑,诏御史中丞、两省
官各举可任言事或监察御史五人。
      闰月乙亥朔,夏主秉常请修贡,许之。戊寅,诏陕西、河东毋辄出兵。丙戌
,诏内外文武各举应武举一人。洋水溢。丙申,大师、守司徒、韩国公富招募,溢
文忠。
      秋七月乙卯,柑孝惠、孝章、淑德、章怀皇后于庙。丙辰,以四后柑庙,降
京浅囚罪一等,流以下原之。孙固罢知河阳。以同知枢密院韩缤知枢密院,户部尚
书安氛同知枢密院。戊午,朝献景灵宫。
      八月丙子,赐升柑陪词官宴于尚书省。乙卯,大白昼见。乙酉,遣蔡京等贺
辽主生辰、正旦。辛卯,蒲宗孟罢,王安礼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李清臣为尚书右
丞。
      九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癸酉朔,秉常遣使上表,请复修职贡,乞还旧疆)戊子,封孟辄为邹
国公。癸已,会稽郡王世清尧。庚子,尚书省成。,辛丑,封马极为忠显王。
      十一月癸卯,加上仁宗溢曰体夭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英宗
曰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神宣孝皇帝。甲辰,朝献景灵宫。乙已,朝享大庙
。丙午,把吴天上帝于园丘,赦天下。甲寅,文彦博以太师致仕。乙卯,以观文殿
大学士韩绦为建雄军节度使。庚申,幸尚书省,官执政五眼内未仕者一人,进尚书
以下官一等。
      七年春正月丙午,封铭州防御使世准为安定郡王。癸丑,夏人寇兰州,李宪
等击走之。甲寅,以贤妃朱氏为德妃。
      二月甲戌,大师文彦博入觐,置酒垂拱殿。癸未,进封淮阳郡王宗晖为嗣淄
王,封宗最为高密郡王,宗绰为建安郡王,宗隐为安康郡王,宗毅为汉东郡王,宗
愈为华原郡王。
      三月辛丑,赐文彦博宴于琼林苑,帝制诗以赐之,庚申,御崇政殿大阅。王
戌,诏赐鬼章写经纸,还其所献马。癸亥,白虹贯日。
      夏四月辛未,大食国来贡。乙亥,辽遣萧泱等来贺同天节。丁丑,赐饶州童
子朱天锡五经出身。丙戌,景灵宫夭元殿门生芝草六本。王辰,朝献景灵宫。癸已
,夏人寇延州安塞堡,将官吕真败之。
      五月王子,虑囚,降死罪一等,杖以下释之。辛酉,白虹贯日。王戌,以孟
柯配食文宣王,封苟况、杨雄、韩愈为伯,并从把。诏诸路帅臣、监司等举大使臣
为将领。
      六月丙子,夏人寇德顺军,巡检王友死之。辛卯,江夏郡王宗惠亮。
      秋七月甲辰,伊、洛溢,河决元城。丙午,遣使振恤,赐溺死者家钱,王子
,朝献景灵宫。甲寅,王安礼罢。
      八月庚午,诏王光祖遣人招谕乞弟,许出降兔罪补官,是岁乞弟死。辛已,
遣陈睦等贺辽主生辰、正旦。
      九月王寅,西南龙著来贡。乙已,三佛齐来贡。乙丑,夏人围定西城,熙河
将秦贵败之。
      冬十月乙亥,夏人寇熙河。庚辰,饶州童子朱天申对于睿思殿,赐五经出身
,辛已,朝献景灵宫。戊子,诏分画交址界,以六县二炯赐之。乙未,夏人寇静边
岩,径原将彭孙败之。
      十一月丁酉朔,寇清边岩,队将白玉、李贵死之。甲辰,夏国主秉常遣使来
贡。乙卯,大白昼见。
      十二月戊辰,端明殿学士司马光上《资治通鉴》,以光为资政殿学士,降诏
奖谕。庚寅,诏门下、中书外省官同举言事御史。辛卯,辽遣耶律襄等来贺正旦。

      是岁,河东饥,河北水,坏泊州庐舍,阉其税。
      八年春正月戊戌,帝不豫。甲辰,赦天下。乙已,命辅臣代祷景灵宫,乙卯
,分遣群臣祷于夭地、宗庙、社稷。
      二月辛已,开室寺贡院火。丁亥,命礼部锁试别所。癸已,上疾甚,迁御福
宁殿,三省、枢密院入见,请立皇太子及请皇太后权同听政,许之。
      三月甲午朔,立延安郡王佣为皇太子,赐名煦,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乙
未,赦天下,遣官告于天地、宗庙、社稷、诸陵。丁酉,皇太后命吏部尚书曾孝宽
为册立皇太子礼仪使。戊戌,上崩于福宁殿,年三十有八。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
太后为大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大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九月己亥,上大行皇帝溢曰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庙号神宗。
      十月乙酉,葬于永裕陵。
      赞曰:帝天性孝友,其人事两宫,必侍立终日,虽寒暑不变。尝与歧、嘉二
王读书东宫,侍讲王陶讲论经史,辄相率拜之,由是中外贪然称贤,其即位也,小
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省者,振匾乏;不治富室,不事
游幸,励精图治,将大有为。未几,王安石人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
吞幽苏、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
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励哭流涕者接遁
而至。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
(变坏能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2.6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