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志六十九
------------------------------------------------------------------------------
--
乐一
记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也者,考神纳宾,类
物表庸,以其德馨殷荐上帝者也。圣道四达,声与政通,于是有缀兆之容,箾籥之音,被
服其光辉,膏润其猷烈,以与民康之,民无憔瘁揫伤之嗟,放僻嫚荡之志,夫然后雅颂作
焉。盖三苗格而韶舞,十一税而颂讴,玄鸟歌而商祚兴,灵台奏而周道昌。王官失守,神
不降祉。移及春秋,脊脊大乱。仲尼序诗,列黍离于国风,齐王德于邦君,明其不能复雅
。中更暴秦,乐经埃灭,音之郑卫,自此而阶,郊庙登歌,声不逮下。扰民齐教,无闻焉
尔。然而历代创兴,莫不铺陈南雅,自制郊辞,绳祖业之维艰,颂帝功之有赫,考较钟悬
,裁定缛典。虽浑灝三五,炳焉同风,而寤想闻韶,跂之弥卲。是则前诰所讥,邻于夜诵
者也。
清起僻远,迎神祭天,初沿边俗。及太祖受命,始习华风。天命、崇德中,征瓦尔喀
,臣朝鲜,平定察哈尔,得其宫悬,以备四裔燕乐。世祖入关,修明之旧,有中和韶乐,
郊庙朝会用之。有丹陛大乐,王公百僚庆贺用之。有中和清乐、丹陛清乐,宫中筵宴用之
。有卤簿导迎乐,巡跸用之。又制铙歌法曲,奋武敌忾,宣鬯八风,以俪汉世短箫。而满
洲旧舞,是曰莽式,率以兰锜世裔充选,所陈皆辽沈故事,作麾旄弢矢跃马涖阵之容,屈
伸进反轻蹻俯仰之节,歌辞异汉,不颁太常,所谓缵业垂统,前王不忘者欤?
圣祖、高宗,制作自任,臣匪师旷之聪,君逾姬旦之美。考音谐金石,昭德摛天汉,
帝秩皇造,于斯为盛。但观其命伶伦使协律。召咸黑以赓歌,非不陶英铸茎,四隅率同,
而继体再传,颂声浸废。魏文听之而思卧,季札观之而无讥,是知乐之为懿,觇国隆洿,
讴歌在民,匪所自致,而三古承流,曾靡先觉,可为惋欷者也。
稽清之乐,式遵明故,六间七始,实绍古亡,布咫(艹剽)禾,譣气灰琯。斯乃神瞽以
之塞(流玉),隶首由其踠步。将欲起元音之废,复淳朴之真,弘我夏声,秕乞西奏。澹
欲缮性,一綖庶几,有庇经诰,其或在此。必监前宪,我则优矣。国宬所书,声容器数之
次第,管律弦度之讨论,焕乎秩秩,可谓有文。今掇其要,以备简籍。
太祖肇启东陲,戡乱用武,声物弇朴,率缘辽旧。天命元年,即尊位沈阳,诸贝勒群
臣廷贺上寿,始制卤簿用乐。八年,定凯旋拜天行礼筵宴乐制。太宗天聪八年,又定出师
谒堂子拜天行礼乐制、元旦朝贺乐制。九年,停止元旦杂剧。先是梅勒章京张存仁上言:
“元旦朝贺,大体所关,杂剧戏谑,不宜陈殿陛。故事,八旗设宴,惟用雅乐。”从之。
十年,建国号曰清,改元崇德。其明年,遂有事太庙,追尊列祖,四孟时享、岁暮祫
祭并奏乐。皇帝冬至、万寿二节与元旦同。御前仪仗乐器,锣二,鼓二,画角四,箫二,
笙二,架鼓四,横笛二,龙头横笛二,檀板二,大鼓二,小铜钹四,小铜锣二,大铜锣四
,云锣二,唢呐四。乐人绿衣黄褂红带,六瓣红绒帽,铜顶上缀黄翎,从内院官奏请也。
又诏公主册封、诸王家祭、受降献馘皆用乐。
世祖顺治元年,摄政睿亲王多尔衮既定燕都,将于十月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大学士冯
铨、洪承畴等言:“郊庙及社稷乐章,前代各取嘉名,以昭一代之制,梁用‘雅’,北齐
及隋用‘夏’,唐用‘和’,宋用‘安’,金用‘宁’,元宗庙用‘宁’、郊社用‘咸’
,前明用‘和’。我朝削平寇乱,以有天下,宜改用‘平’。郊社九奏,宗庙六奏,社稷
七奏。”从之。于是定圜丘大祀,皇帝出宫,午门声钟,不作乐。致祭燔柴迎神奏始平,
奠玉帛奏景平,进俎奏咸平,初献奏寿平,亚献奏嘉平,终献奏雍平,彻馔奏熙平,送神
奏太平,望燎奏安平。礼成,教坊司导迎,乐奏祐平。午门钟作,还宫。方泽大祀,皇帝
出宫,午门声钟,不作乐。致祭瘗毛血迎神奏中平,奠玉帛奏广平,进俎奏咸平,初献奏
寿平,亚献奏安平,终献奏时平,彻馔奏贞平,送神望瘗奏宁平。礼成,教坊司导迎,乐
奏祐平。午门钟作,还宫。祈穀,皇帝出宫,午门声钟,不作乐。燔柴迎神奏中平,奠玉
帛奏肃平,进俎奏咸平,初献奏寿平,亚献奏景平,终献奏永平,彻馔奏凝平,送神奏清
平,望燎奏太平。馀与圜丘、方泽同。太庙时享,皇帝出宫,钟止,不作乐。致祭迎神奏
开平,奠帛初献奏寿平,亚献奏嘉平,终献奏雍平,彻馔奏熙平,送神望燎奏成平。礼成
,教坊司导迎奏禧平,声钟还宫。社稷坛,皇帝出宫,声钟,不作乐。致祭瘗毛血迎神奏
广平,奠玉帛初献奏寿平,亚献奏嘉平,终献奏雍平,彻馔奏熙平,送神望瘗奏成平。礼
成,教坊司导迎奏祐平,声钟还宫。
舞皆八佾,初献武舞,亚献、终献文舞,文武舞生各六十四人,执干戚羽籥于乐悬之
次,引舞旌节四,舞生四人司之。祭之日,初献乐作,司乐执旌节,引武舞生执干戚进,
奏武功之舞。亚献、终献乐作,司乐执旌节,引文舞生执羽籥进,奏文德之舞。惟先师庙
祗文舞六佾。
其三大节、常朝及皇帝升殿、还宫,俱奏中和韶乐,群臣行礼,奏丹陛大乐。亲祭坛
庙,乘舆出入,用导迎乐,乐章均用“平”字。宴享清乐,则以乐词之首为章名。
是年世祖至京行受宝礼,先期锦衣卫设卤簿仪仗,旗手卫设金鼓旗帜,教坊司设大乐
于行殿西前导。时龟鼎初奠,官悬备物,未遑润色,沿明旧制杂用之。教坊司置奉銮一人
,左右韶舞各一人,协同官十有五人,俳长二十人,色长十七人,歌工九十八人。宫内宴
礼,领乐官妻四人,领教坊女乐二十四人。祠祭诸乐,则太常寺神乐观司之。以协律郎教
习乐生,月三、六、九日演于凝禧殿。
二年,从有司言,春秋上丁释奠先师,乐六奏,迎神奏咸平,奠帛初献奏宁平,亚献
奏安平,终献奏景平,彻馔送神奏咸平。
祭历代帝王乐六奏,迎神奏雍平,奠帛初献奏安平,亚献奏中平,终献奏肃平,彻馔
奏凝平,送神望燎奏寿平。
八年,制:朝日七奏,乐章用“曦”,迎神奏寅曦,奠玉帛奏朝曦,初献奏清曦,亚
献奏咸曦,终献奏纯曦,彻馔奏延曦,送神奏归曦。
夕月六奏,乐章用“光”,迎神奏迎光,奠玉帛初献奏升光,亚献奏瑶光,终献奏瑞
光,彻馔奏涵光,送神奏保光,皆中和韶乐。
皇太后、皇后三大节庆贺,皇帝大婚行礼,皆丹陛大乐。
祭真武、东岳、城隍庙,教坊司作乐如群祀。
是年又允礼部请,更定乐舞、乐章、乐器之数,享庙大乐于殿内奏之,文武佾舞备列
乐章卒歌乐器俱设,补舞生旧额五百七十人。
其后又定常朝升殿中和韶乐奏隆平,王公百官行礼丹陛大乐奏庆平,外籓行礼丹陛大
乐奏治平,还宫中和韶乐奏显平。耤田飨先农,乐章七奏,用“丰”,迎神奏永丰,奠帛
初献奏时丰,亚献奏咸丰,终献奏大丰,彻馔奏屡丰,送神奏报丰,望瘗奏庆丰。
礼成,御斋宫,导迎大乐奏天下乐,升座奏万岁乐,群臣行礼丹陛大乐奏朝天子,筵
宴上寿奏三月韶光,进馔清乐奏太清歌。
太庙祫祭迎神奏贞平,奠帛初献奏寿平,亚献奏嘉平,终献奏雍平,彻馔奏熙平,送
神奏清平。
大享殿合祀天地百神,乐章九奏,用“和”,迎神奏元和,奠玉帛奏景和,进俎奏肃
和,初献奏寿和,亚献奏安和,终献奏永和,彻馔奏协和,送神奏泰和,望燎瘗奏清和。
其上皇太后徽号册宝、尊封太妃、册立中宫、太和殿策士诸庆典,皆特诏用乐。自后
幸盛京、谒陵,进实录、玉牒亦如之。
康熙初,圣祖践阼幼冲,率承旧宪,无所改作。八年,惟诏定皇帝、太皇太后、皇太
后、皇后三大节朝贺乐,皇帝元旦升座中和韶乐奏元平,还宫奏和平,冬至升座奏遂平,
还宫奏允平,万寿节升座奏乾平,还宫奏太平,群臣行礼丹陛大乐奏庆平,外籓奏治平,
太皇太后升座奏升平,还宫奏恆平,行礼奏晋平,皇太后升座奏豫平,还宫奏履平,行礼
奏益平,皇后升座奏淑平,还宫奏顺平,行礼奏正平。而有司肄习日久,乐句律度,凌厉
失所,伶伦应官,比于制氏,但纪铿锵鼓舞而已。
自世祖时,已屡饬典乐官演习乐舞声容仪节,尝谕大学士等曰:“各处祭祀,太常寺
所奏乐俱未和谐。乐乃祭祀之大典,必声容仪节尽合歌章,始臻美善。其召太常寺官严饬
之。”至十一年,圣祖亦谕礼臣:“慎重禋祀,勤加习练,勿仍前怠,亵越明典。”
二十一年,三籓削平,天下无事,左副都御史余国柱首请釐正郊庙、朝贺、宴享乐章
,上曰:“享祀乐章,一代制作所系,礼部、翰林院其集议以闻。”寻奏:“自古庙乐,
原以颂述祖宗功德,本朝郊坛庙祀乐章,曲名曰‘平’,遵奉已久。太祖、太宗、世祖同
于太庙致祭,宜如旧。惟朝会、宴享等乐曲调,风雅未备,宜敕所司酌古准今,求声律之
原,定雅奏之节。”从之。因命大学士陈廷敬重撰燕乐诸章,然犹袭明故,虽务典蔚,有
似徒歌,五声二变,踵讹夺伦,黄锺为万事根本,臣工无能言之者。帝方谦让,亦未暇革
也。
二十三年,东巡谒阙里,躬祭孔林,陈卤簿,奏导迎大乐乐章、乐舞,先期命太常寺
遣司乐官前往肄习,与太学先师庙同。二十九年,以喀尔喀新附,特行会阅礼,陈卤簿,
奏铙歌大乐,于是帝感礼乐崩隤,始有志制作之事。
三十一年,御乾清宫,召大学士九卿前,指五声八风图示之曰:“古人谓十二律定,
而后被之八音,则八音和,奏之天地,则八风和,诸福之物,可致之祥,无不毕至,言乐
律所关者大也。而十二律之所从出,其义不可知。律吕新书所言算数,专用径一围三之法
,此法若合,则所算皆合;若舛,则无所不舛矣。朕观径一围三之法,必不能合,盖径一
尺,则围当三尺一寸四分一釐有奇,若积累至于百丈,所差当十四丈有奇,等而上之,舛
错可胜言耶?”因取方圆诸图谓群臣曰:“所言径一围三,但可算六角之数,若围圆必有
奇零。朕观八线表中半径句股之法极精微,凡圆者可以方算,开方之术,即从此出。若黄
锺之管九寸,空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是为律本,此旧说也。其分寸若以尺言,则古今
尺制不同,当以天地之度数为准。惟隔八相生之说,声音高下,循环相生,复还本音,必
须隔八,乃一定之理也。”随命乐人取笛和瑟次第审音,至第八声,仍还本音。上曰:“
此非隔八相生之义耶?”群臣皆曰:“诚如圣训,非臣等闻见所及。”
三十四年,定大阅鸣角击鼓声金之制。
四十九年正月,孝惠章皇后七十万寿,又谕礼部曰:“玛克式舞,乃满洲筵宴大礼,
典至隆重,故事皆王大臣行之。今岁皇太后七旬大庆,朕亦五十有七,欲亲舞称觞。”是
日皇太后宫进宴奏乐,上前舞蹈奉爵,极懽乃罢。
帝既妙揅锺律,时李光地为文渊阁大学士,以耆硕被顾问,会进所纂大司乐释义及乐
律论辨,因上言曰:“礼乐不可斯臾去身,亦不可以一日不行于天下。自汉以来,礼乐崩
坏,不合于三代之意者二千馀年,而乐尤甚。盖自诸经所载节奏、篇章、器数、律吕之昭
然者,而纷纷之说,终不能以相一,又况乎精微之旨,与天地同其和者哉!今四海靡靡,
风声颓敝,等威无辨,而奢僭不可止;联属无法,而斗争不可禁。记曰:‘无本不立,无
文不行。’神而明之者,本也;举而措之者,文也。谓宜搜召名儒,以至淹洽古今之士,
上监于夏、商,近稽自汉、唐以降,考定斟酌,成一代大典,以淑天下而范万世。”大学
士张玉书亦言:“乐律算数之学,失传已久,承譌袭舛,莫摘其非;奥义微机,莫探其蕴
。臣等躬聆训诲,犹且一时省寤,而覆算迷蒙;中外臣民,何由共喻?宜特赐裁定,编次
成书,颁示四方,共相传习。正历来积算之差讹,垂万世和声之善法,学术政事,均有裨
益。”
帝重违臣下请,五十二年,遂诏修律吕诸书,于蒙养斋立馆,求海内暢晓乐律者,光
地荐景州魏廷珍、宁国梅成、交河王兰生任编纂。兰生故光地所拔士,乐律有神契,硃
子琴律图说,字多譌谬,兰生以意是正,了然可晓。及被诏入直,所与编校者皆淹雅士,
而兰生学独深,亦时时折中于帝,遇有疑义,亲临决焉。
其法首明黄锺为十二律吕根源,以纵黍横黍定古今尺度,今尺八寸一分,当古尺十寸
,横黍百粒,当纵黍八十一粒。汉志:“黄锺之长,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
十分黄锺之长,一为一分。”广者横也,九十分为黄锺之长,则黄锺为九十横黍所累明矣
。即以横黍之度比纵黍,为古尺之比今尺,以古尺为一率,今尺为二率,黄锺古尺九寸为
三率,推得四率七寸二分九釐,即黄锺今尺之度。律吕新书:黄锺九寸,空围九分,积八
百一十分,再置古尺,积八百一十分,以九十分归之,得面冪九方分,用比例相求,面线
相等,面积不同。定数圆面积一十万为一率,方面积一十二万七千三百二十四为二率,今
面冪九方分为三率,推得四率一十一分四十五釐九十豪,开平方得三分三釐八豪五丝一忽
,为黄锺古尺径数。求周,得十分六釐三豪四丝六忽。即以古尺之积比今尺之积,古尺一
百分,自乘再乘得一百万分为一率,今尺八十一分,自乘再乘得五十三万一千四十一分为
二率,黄锺积八百一十分为三率,推得四率四百三十分四百六十七釐二百十一豪,即黄锺
今尺之积。以今尺长七寸二分九釐归之,得面冪五分九十釐四十九豪,求径得二分七釐四
豪一丝九忽,而黄锺管之纵长体积面径定矣。
黄锺既定,于是制律吕同径之法,以积实容黍为数,三分损益以覈之,黄锺三分损一
,下生林锺,林锺三分益一,上生太簇,太簇三分损一,下生南吕,南吕三分益一,上生
姑洗,姑洗三分损一,下生应锺,应锺三分益一,上生蕤宾,蕤宾三分益一,上生大吕,
大吕三分损一,下生夷则,夷则三分益一,上生夹锺,夹锺三分损一,下生无射,无射三
分益一,上生仲吕。又倍之,自蕤宾以下至应锺,半之,自黄锺以下至仲吕,皆六。不用
京房变律之说,定宫声在黄锺、大吕之间。
黄锺为宫,次太簇以商应,次姑洗以角应,次蕤宾以变徵应,次夷则以徵应,次无射
以羽应,次半黄锺以变宫应,所谓阳律五声二变也。至半太簇为清宫,仍应黄锺焉。大吕
为宫,次夹锺以商应,次仲吕以角应,次林锺以变徵应,次南吕以徵应,次应锺以羽应,
次半大吕以变宫应,所谓阴吕五声二变也。至半夹锺为清宫,仍应大吕焉。旋相为宫,折
中取声,类而不杂。验之箫笛,工为宫,则凡应商,六应角,五应变徵,乙应徵,上应羽
,尺应变宫。
黄锺为低工,大吕为高工,而分清浊。太簇为低凡,夹锺为高凡,而分清浊。姑洗为
低六,仲吕为高六,而分清浊。蕤宾为低五,林锺为高五,而分清浊。夷则为低乙,南吕
为高乙,而分清浊。无射为低上,应锺为高上,而分清浊。倍之,则倍无射、倍应锺为宫
声之右变宫尺字,而分清浊。倍夷则、倍南吕为变宫之右下羽上字,而分清浊。倍蕤宾、
倍林锺为下羽之右下徵乙字,而分清浊。半之,则半黄锺、半大吕为羽声之左变宫尺字,
而分清浊。半太簇、半夹锺为变宫之左少宫工字,而分清浊。半姑洗、半仲吕为少宫之左
少商凡字,而分清浊。古乐所以起下徵而终清商也。
黄锺一径,别其长短,为十二律吕,复助以倍半,而得五声二变之全,由是制以乐器
,以黄锺之积为本,加分减分,皆用黄锺之长与径相比,大加至八倍,则长与径亦加一倍
,小减至八分之一,则长与径亦减其半。正律吕管十二,倍管六,半管六。黄锺同形管五
十六,亦倍管六,半管六。同形管又生同径管十一,凡一千三百六十八管。依数立制,以
考其度,以审其音。八倍黄锺之管,声应正黄锺之律浊宫低工。七倍黄锺之管,应大吕之
吕清宫高工。六倍黄锺之管,应太簇之律浊商低凡。五倍黄锺之管,应夹锺之吕清商高凡
。四倍黄锺之管,应姑洗之律浊角低六。三倍半黄锺之管,应仲吕之吕清角高六。三倍黄
锺之管,应蕤宾之律浊变徵低五。三倍宜应仲吕,今高半音而应蕤宾,盖管体渐小,声音
易别。必于三倍之积,复加正黄锺之半积,始应仲吕之吕清角高六。半积之理,由此生也
。二倍半黄锺之管,应林锺之吕清变徵高五。二倍加四分之一黄锺之管,应夷则之律浊徵
低乙。二倍黄锺之管,不应夷则,而二倍半二倍之间始应之。必以半积复半之,为四分之
一,加于二倍之内,其分乃合。四分之一之理,由此生焉。二倍黄锺之管,应南吕之吕清
徵高乙。正加四分之三黄锺之管,应无射之律浊羽低上。正加四分之二黄锺之管,应应锺
之吕清羽高上。正加四分之一黄锺之管,应半黄锺之律浊变宫低尺。正加八分之一黄锺之
管,应半大吕之吕清变宫高尺。此管与正黄锺最近,欲取合清宫之分,则以四分之一复半
之,为八分之一,加于正黄锺之分,其声始应。八分之一之理,由此生焉。
继此则正黄锺管声应半太簇之律,浊宫低工乃与八倍黄锺之管相和同声矣。递减之,
黄锺正积八分之七之管,应大吕之吕。八分之六之管,应太簇之律。八分之五之管,应夹
锺之吕。八分之四之管,应姑洗之律。八分之三分有半之管,应仲吕之吕。八分之三之管
,应蕤宾之律。八分之二分有半之管,应林锺之吕。八分之二又加一分之四分之一之管,
应夷则之律。此一分之四分之一,乃正黄锺三十二分之一,至此三十二分之理生焉。八分
之二之管,应南吕之吕。八分之一又加一分之四分之三之管,应无射之律。八分之一又加
一分之四分之二之管,应应锺之吕。八分之一又加一分之四分之一之管,应半黄锺之律。
八分之一又加一分之八分之一之管,应半大吕之吕。此一分之八分之一,乃正黄锺六十四
分之一,至此六十四分之理生焉。而八分之一之管,又应正黄锺,而为正黄锺长与径之半
。
自八倍黄锺至黄锺八分之一,皆具同径之十二律吕,皆成一调之五声二变。推而演之
,加黄锺之积至六十四倍,则同形管长径皆四倍于正黄锺,减黄锺之积至六十四分之一,
则同形管长径皆得正黄锺四分之一。六十四倍积同形管应正黄锺,五十六倍积同形管与六
十四分之七同形管应大吕,四十八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六同形管应太簇,四十倍积同
形管与六十四分之五同形管应夹锺,三十二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四同形管应姑洗,二
十八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三加半同形管应仲吕,二十四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三同
形管应蕤宾,二十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二加半同形管应林锺,十八倍积同形管与六十
四分之二加一分四之一同形管应夷则,十六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二同形管应南吕,十
四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一加一分四之三同形管应无射,十二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
一加一分四之二同形管应应锺,十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一加一分四之一同形管应半黄
锺,九倍积同形管与六十四分之一加一分八之一同形管应半大吕,六十四分之一同形管仍
应正黄锺,于是十二律吕之同径异形者,合长短倍半以成旋宫之用。而黄锺之同形异径者
,因加减实积,亦成旋宫之用。制器求声,齐于此矣。
虽然,五声二变管律与弦度又各不同,汉、唐以后,皆宗司马、淮南之说,以三分损
益之术,误为管音五声二变之次,复执管子弦音五声度分,而牵合于十二律吕之中。试截
竹为管吹之,黄锺半律,不与黄锺合,而合黄锺者为太簇之半律,则倍半相应之说,在弦
音而非管音也。又黄锺为宫,其徵声不应于林锺而应于夷则,则三分损益宫下生徵之说,
在弦度而非管律也。以弦度取声,全弦与半弦之音相应,而半律较全律则下一音。盖弦之
体,实藉人力鼓动而生声,全弦长,故得音缓,半弦短,故得音急,长短缓急之间,全半
相应之理寓焉。管之体虚,假人气入之以生声,故管之径同者,其全半不相应,求其相应
,必径减半始得,所以正黄锺与黄锺八分之一之管相应同声也。
因全半之不同,于是管律弦度首音至八音,其间所生五声二变之度分亦异。管律黄锺
之全为宫声首音,则太簇之半为少宫八音,其间太簇之全为商声二音,姑洗为角声三音,
蕤宾为变徵四音,夷则为徵声五音,无射为羽声六音,黄锺之半为变宫七音。自首音至第
八音,得七全分。若弦度假借黄锺全分为宫声首音,则黄锺之半为少宫八音,其间太簇之
分为商声二音,姑洗之分为角声三音,蕤宾之分为变徵四音,而林锺之分乃为徵声五音,
南吕之分为羽声六音,应锺之分为变宫七音。各弦之分,宫至商,商至角,角至变徵,徵
至羽,羽至变宫,皆得全分,而变徵至徵,变宫至少宫,祗得半分。自首音至八音,合为
六全分,故弦音不可以十二律吕之度取分。如以倍无射变宫尺字定弦,则得下徵之分。倍
无射变宫尺字,即今笛与头管之合字也。凡品乐居首一弦,必得下徵之分,而五音之位始
正。故世以头管合字定琴之一弦为黄锺之宫者,盖一弦不得不定以合字,正为取下徵之分
也。
黄锺宫声工字定弦,得下羽之分;太簇商声凡字定弦,得变宫之分;姑洗角声六字定
弦,得宫弦之分;蕤宾变徵五字定弦,得商弦之分;夷则徵声乙字定弦,得角弦之分;无
射羽声上字定弦,得变徵之分;而半黄锺变宫尺字定弦,仍得徵弦之分焉。今借黄锺之分
为宫弦全分,其首音仍定以黄锺之律,则二音限于太簇之分,而声亦应太簇之律,三音则
变为夹锺之分,而声始应姑洗之律。如仍取姑洗之分,则声必变而应于仲吕之吕,四音复
变为仲吕之分,而声应蕤宾之律。如仍取蕤宾之分,则声必变而应于林锺之吕,五音则为
林锺之分而应夷则之律,六音则为南吕之分而应无射之律,七音又变为无射之分而声始应
半黄锺之律。如仍取应锺之分,则声必变而应于半大吕之吕。此宫弦之分因全弦首音定黄
锺之律,而变为羽弦之分者也。或以黄锺之分为宫弦全分,而本弦七音欲各限以宫弦内七
音之分,则首音必定以姑洗之律。以次分之,此宫弦之分因全弦首音定姑洗之律,而得宫
弦之分者也。又或以笛与头管合字为今所定倍无射之律为宫弦全分,首音依次分之,得下
徵弦之分,此宫弦之分因全弦首音定以笛之合字而变为徵弦之分者也。依律吕而定弦音,
则弦度之分随之潜移,依弦度之分命为七音之次,则声音宫调不与律吕相协。此由管律、
弦度全、半生声取分之不同,于是丝乐弦音之旋宫转调,与竹乐管音亦异。
清浊二均各七调,中与管乐有同者,有可同者,有不可同者。同者惟宫调一调,五声
二变皆正应。可同者,商调、徵调五声正、应二变借用;不可同者,角调、变徵调、羽调
、变宫调五声之内清浊相淆。如但以弦音奏之,而不和以管音,祗有四调,馀三调皆转入
弦音宫调。故周礼大司乐三宫,汉志三统,皆以三调为准。所谓三统,其一天统,黄锺为
宫,乃黄锺宫声位羽起调,姑洗角声立宫,主调是为宫调也。其一人统,太簇为宫,乃太
簇商声位羽起调,蕤宾变徵立宫,主调是为商调也。其一地统,林锺为宫,乃弦音徵分位
羽,实管音夷则徵声位羽起调,半黄锺变宫立宫,主调是为徵调也。隋志郑译云:考寻律
吕,七声之内,三声乖应。当时考较声律,或以管音考核弦音,或以弦音考核管音,故得
四调相和,三调乖应,即二变调与角调也。变徵调与羽调五正声内祗一声乖应,然羽调犹
能自立一调,变徵调则转入宫调声字。至角调变宫调,五声之内二三声乖应,与宫调声字
雷同,皆不能成一调也。唐志载四宫二十八调,率以弦音之分定为十二律吕之度,故有正
宫大食、高大食之名。今即弦音、管音之和不和,以辨阳律、阴吕之分用、合用,乃知唐
书之二十八调独取弦音,不在管律。而古人所用三统,实取管音、弦音之相和者用之也。
是以弦音诸乐,其要有四:一,定弦音应某律吕之声字,即得某弦之度分。一,弦音
转调不能依次递迁,故以宫调为准,有几弦不移,而他弦或紧一音,或慢半音,遂成一调
,而各弦七声之分因之而变。一,弦音诸调虽无二变,而定弦取音,必审二变之声,必计
二变之分,始能得其条贯,不然,宫调无所取准。一,弦音宫调,惟宫与商徵得与律吕相
和为用,馀四调阴阳乖应,或淆入宫调声字,不得自成一调。即此四者,条分缕析,则弦
音旋宫转调之法备矣。
乐之学既微,自古言者又歧说繁滋,莫衷一是。子长、孟坚时已异同,隋、唐登歌,
杂苏祗婆龟兹乐,以律吕文之,神瞽弗世,等于诗亡。宋人李照、和岘、范镇、蔡元定之
徒,稍有志于复古,然但资肊验,或且饰以阴阳郛廓之说,明郑世子载堉始以勾股谭律度
。
帝本长畴人术,加之以密率,基之以实测,管音弦分千载之袭缪,至是乃定。明年书
成,分三编:曰正律审音,发明黄锺起数,及纵长、体积、面冪、周径律吕损益之理,管
弦律度旋宫之法;曰和声定乐,明八音制器之要,详考古今之同异;曰协均度曲,取波尔
都哈兒国人徐日升及意大里亚国人德里格所讲声律节度,证以经史所载律吕宫调诸法,分
配阴阳二均字谱,赐名曰律吕正义。兰生、廷珍等皆赐及第,进官有差。
既又谕改订中和乐章声调,曰:“殿陛所奏中和乐章,皆沿明代,句有长短,体制类
词,曾因不雅,命大学士陈廷敬等改撰,章法皆以四字为句,而乐人未娴声调,仍以长短
句凑拍歌之。今考旧调已得,宫商节奏甚为和平,必使歌章字句亦随韵逗,则章明而宫声
谐,其著南书房翰林同大学士详定以闻。”是年十一月冬至,躬祀圜丘,遂用新定乐律。
五十四年,改造圜丘坛,金钟玉磬,各十有六。五十五年,颁中和韶乐于直省文庙。
初,乐章既改用“平”,而直省仍沿用“和”,至是从礼部请,始颁行焉。
世宗雍正二年,定耕耤三十六禾词,耕耤筵宴乐制,进筵,丹陛乐奏雨旸时若之章,
进酒,管弦乐奏五穀丰登之章,进馔,清乐奏家给人足之章,其辞皆大学士蒋廷锡撰。后
又定祭时应宫、祭风伯庙、教坊司作乐,祭雷师、云师庙,和声署作乐,官民婚嫁,品官
鼓乐人不得过十二,生、监、军、民不得过八人,著为令。
高宗即位,锐意制作,庄亲王允禄自圣祖时监修律算三书,至是仍典乐事。乾隆六年
,殿陛奏中和韶乐,帝觉音律节奏与乐章不协,因命和亲王弘昼同允禄奏试,允禄因言:
“明代旧制,乐章以五、六、七字为句,而音律之节奏随之,乐章音律俱八句,故长短相
协。今殿陛乐若定以四字为句,则与坛庙无殊,惟乐章更定,大典攸关,谓宜会同大学士
、礼部将乐章十二成详议,令翰林改拟进览。”寻大学士鄂尔泰等议:“乐章十二成内,
惟淑平、顺平二成每章八句,其十成乐章每章各十句,句四字,而按之音律,则每章八句
,每句六、七、八字,以十句四字乐章,和以八句六、七、八字之音律,长短抑扬,宜不
尽协。应将乐章字句,按音律之节奏以调和之,章酌从八句,句无拘四言。”奏可。
旧中和乐编钟内倍夷则四钟在黄锺正律之前,帝疑其舛,兼询编钟倍律及设而不作之
故于臣工,时张照以刑部侍郎副允禄管部,名知乐,奏言:“编钟之制,以十六钟为一架
,阳律八为一悬,在上;阴律八为一悬,在下。阳自阳,阴自阴。律吕之法,必有倍、半
,然后高低清浊具备,以成旋宫之用。故阳律有倍蕤宾、倍夷则、倍无射在黄锺之前,有
半黄锺、半太簇、半姑洗在无射之后。阴律则有倍林锺、倍南吕、倍应锺在大吕之前,有
半大吕、半夹锺、半仲吕在应锺之后。倍蕤宾以还,则声过低而哑,半仲吕以还,则声过
高而促,故不用。编钟无倍蕤宾、倍林锺,亦无六半律,以编钟具八,其音中和,已足于
用。低不至倍蕤宾、倍林锺,高不至六半律,其序以从低至高,浊至清,排列为次。倍夷
则、倍无射当在黄锺之前,倍南吕、倍应锺当在大吕之前,与箫管之长短,琴弦之巨细为
一例。排箫倍夷则、倍无射二管在黄锺之前,倍南吕、倍应锺二管在大吕之前。★A9之倍
徵、倍羽二弦在宫弦之前,若琴弦箫管易位,则音不可谐,是以编钟之次第同于弦管。”
又奏:“编钟一架,上八下八,上阳律,下阴吕。考击之节,南郊、庙祀及临朝大典,皆
用黄锺为宫,北郊、月坛,则用大吕为宫。用黄锺为宫,则击上钟,用大吕为宫,则击下
钟。临朝以下钟易置于上而击之,非下八钟不击也。又八钟原祗七音,姑洗为宫,黄锺起
调为工字,倍夷则、无射为变徵,太簇为变宫,三钟不入调,是以不击。工字调外,则惟
二钟不击。如以太簇为宫,倍无射起调为尺字,则倍夷则、无射、太簇三钟皆击,而黄锺
为变宫,夷则为变徵,二钟又当不击矣。因相沿俱以黄锺调为黄锺宫,儒生不知音律,谓
黄锺为声气之元,万物之母,郊庙、朝廷用之吉,否则凶。不知黄锺为宫,其第一声便是
下羽,除变宫、变徵不入调,商、角、徵、羽必须迭用。若声声皆是黄锺,晏子所谓琴瑟
专一,谁能听之。况大武之乐,即是无射为宫,载之国语。无射乃阳律之穷,而武王用之
,则十二月各以其律为宫,无所不可,亦明矣。”上是之,命如故。
当是时,清兴百馀年矣,古学萌芽,儒者毛奇龄、李恭、胡彦升、江永辈多著书言
乐事,考证益邃密。帝亦慕箫韶九成之盛,剬诗缉颂,勇于改为,欲以文致太平。圣祖时
虽编定乐书,大抵稽于音律,而乐章句逗无谱,不与音相应。有协律高万霖者,耆年审音
,改定宫谱,然祗坛庙之乐。朝会清歌,仍踵前缪。照遂请续纂律吕书,谓“前代坠典,
宜见刊正”,许之。开馆纂修,仍命允禄监其事。未几,馆臣上议:“坛庙乐章字谱,天
坛、太庙、朝日坛俱黄锺为宫,地坛、夕月坛大吕为宫,近于南齐祗用黄锺之说,而兼清
浊二均。及于大吕,虽义有可取,但编钟器内必有设而不作者,同于隋以前哑钟之诮。我
皇上制作定世,继述休明,允宜博考详稽,以襄盛典。夫言礼乐必宗成周,顾周代遥邈,
文不足徵,所可考者,莫如周礼。而周礼所载圜钟为宫祭天、函钟为宫祭地、黄锺为宫祭
宗庙之说,圜钟、函钟不知何律。郑康成以圜钟为夹锺,函钟为林锺,祭地用林锺,义则
善矣。然林锺何以又称函钟,则亦无所据也。惟准六乐次第论之,有函钟而无林锺,则知
函钟即林锺,然六乐又有夹锺无圜钟,其以圜钟为夹锺,谓夹锺生于房、心之间,房、心
大辰,天帝之明堂,则用甘公、石申战代星家之言,以解七百年前周公之制度,诚非笃诂
。李光地谓祭天以黄锺为宫,祭宗庙以圜钟为宫,圜黄互错,诸儒相承而不知改。揆以春
禘之文,则夹锺之月也,虽若近理,然亦出于肊见。周礼本言祭天以圜钟为宫,其下即云
黄锺为角,一章之乐,断无黄锺既为宫,而又为角之理。六乐次第,清浊各一均,黄锺与
大吕配祀天神,太簇与应锺配祭地祗,姑洗与南吕配祀四望,蕤宾与函钟配祭山川,夷则
与仲吕配享姜嫄,无射与夹锺配享先祖,以律之次第分神之尊卑。顾律吕同用,而清浊之
间,有同均者,有不同均者,见诸实用,难于施行。是以历代皆欲仰法周制,而苦无所凭
。惟唐贞观时祖孝孙定为祭圜丘以黄锺为宫,方泽以林锺为宫,宗庙以太簇为宫,朝贺宴
飨则随月用吕为宫,最为通论。盖黄锺子位,天之统也。乾位在亥,亥前为子,十二辰之
始。黄锺下生林锺,林钟未位,地之统也。坤位在申,阳顺阴逆,申前为未。自子至午七
律,而天之道备,自未至丑七律,而地之道备。故黄锺属天,林锺属地,林锺上生太簇,
太簇寅位,人之统也。故以祀宗庙,先儒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之义也。光地亦称祖
孝孙特有远识,而历代用乐,此最近古。臣等愚见,谓宜遵圣祖律吕正义所定旋宫转调之
法,将地坛乐章改林锺为宫,太庙乐章改太簇为宫,社稷坛亦地也,亦宜改用林锺为宫。
月生于西,酉,西方正位也。又秋分夕月,建酉之月也。夕月坛宜改用南吕为宫,朝日坛
若以日东月西、日卯月酉论,应用夹锺为宫,但夹锺阴而日阳,衷以人心属日之义,宜改
用太簇为宫。其朝会宴享,并应依唐祖孝孙之说,各以其月之律为宫。先农坛,农事也,
宜以姑洗为宫。历代帝王庙、孔子庙祭以春秋,春夹锺、秋南吕为宫,太岁坛宜以岁始之
律太簇为宫。”奏上,而皇太后、皇后升座、还宫乐章律吕未定,因命礼臣集议。允禄议
曰:“皇太后、皇后乐章应用律吕,博考前典,并无明文。惟十二律吕皆生于黄锺,故黄
锺为声气之元,但既专用于南郊以尊上帝,自不便拟用。且律协于乾,吕协于坤,坤元允
宜用吕。大吕为黄锺之吕,拟皇太后乐以大吕为宫。礼记:天子日也,日月东西相从而不
已,天道也。酉为月之正位,援后月之义,拟皇后乐以南吕为宫。”履亲王允祹议曰:“
馆臣拟皇太后乐以大吕为宫,皇后乐以南吕为宫,臣愚以为大吕、南吕并是阴吕,皇上曾
有‘凡庆贺大典,皇太后宫应用阳律’之旨,旧制一切大典,俱以黄锺为宫,请仍循旧制
。皇上冬至、元旦、万寿三大节,皇太后、皇后三大节,并以黄锺为宫。”帝以“大吕者
,黄锺之吕也。既用黄锺尊上帝,林锺尊后土,太簇尊宗庙,而议皇太后乐用大吕,大吕
之序,乃在南吕后,皇后乐已用南吕,是先于皇太后也。又方泽坛用蕤宾之吕,林锺为宫
,而社稷亦宜有别”。因命重议。于是馆臣请定皇太后乐用南吕为宫,社稷坛祭以春秋二
仲月上戊,宜以夹锺南吕为宫。从之。七年,允禄等又奏:“太皇太后升座、还宫用中和
韶乐,行礼用丹陛乐,与皇帝同,而皇太后、皇后俱用丹陛乐。考诸掌仪司,自来升座、
还宫并用中和韶乐,缘陈廷敬撰拟乐章之时,以皇太后、皇后不敢同于太皇太后,便以丹
陛名之。请仍复旧,各为乐章。”寻定皇太后御慈宁宫升座中和韶乐奏豫平;皇帝率诸王
群臣行礼丹陛大乐奏益平,还宫中和韶乐奏履平,皇后率皇贵妃、贵妃、妃、嫔及公主、
福晋、命妇至宫行礼并同。皇帝三大节临轩、还宫、御内殿升座中和韶乐奏元平,皇后率
皇贵妃、贵妃、妃、嫔行礼丹陛大乐奏雍平,降座中和韶乐奏和平,皇后三大节升座中和
韶乐奏淑平,行礼丹陛大乐奏正平,降座中和韶乐奏顺平。皇帝筵宴、进茶、赐茶丹陛清
乐奏海宇升平日,进酒、赐酒奏玉殿云开,进馔、赐食中和清乐奏万象清宁。皇太后三大
节升座、还宫行礼与庆贺同,筵宴进茶、进酒、进馔所奏歌词与皇帝同。
时山东道监察御史徐以升奏言:“古有雩祭之典,所以为百穀祈膏雨也。其制,则为
坛于南郊之旁。我朝礼制具备,惟雩祭未有坛壝,乞敕下礼臣博求典故,详考制度,仿古
龙见而雩之礼,择地立坛。”帝下其章,大学士鄂尔泰等议曰:“孟夏之月,苍龙宿见东
方,为百穀祈膏雨,故龙见而雩。晋永和中,依郊坛制为雩坛,祈上帝百辟,旱则祈雨。
唐时雩祀于南郊,后行雩礼于圜丘。历代京师孟夏后旱雩之礼,皆七日一祈,唐制斟酌最
善,臣等酌议宜仿其制。古大雩用舞童二佾,衣玄衣,各执羽翳,歌云汉之诗。今皇上仿
云汉体御制诗歌八章,圣念恳诚,宸章剀切,应用舞童十六人,玄衣,八列,执羽翳,终
献乐止,赞者赞:‘舞童歌诗。’歌毕,乃望燎。令掌仪司选声音清亮者充之,羽翳依周
礼皇舞之式,礼仪与孟夏常雩同。上帝、社稷、宗庙、太岁坛俱旧有乐章,惟神祗坛阙,
应敕律吕馆撰进。”乃定雩祀天神从圜丘,以黄锺为宫;地祇从方泽,以林锺为宫。乐用
七成,迎神奏祈丰,奠帛奏华丰,初献奏安丰,亚献奏兴丰,终献奏仪丰,彻馔奏和丰,
送神奏锡丰。是年始专设乐部,凡太常寺、神乐观所司祭祀之乐,和声署、掌仪司所司朝
会宴飨之乐,銮仪卫所司卤簿诸乐,均隶焉。以礼部内务府大臣及各部院大臣谙晓音律者
总理之,设署正、署丞、侍从、待诏、供奉、供用官、鼓手、乐工,总曰署吏,而以所司
乐器别其目。钟曰司钟,磬曰司磬,琴、瑟、笙、箫亦如之。又禁道士充太常寺乐员。初
,明乐舞生多选道童,世祖定都,沿而用之,羽流慢亵,识者慨焉,至是其弊始革。
既又从馆臣言,定耕耤之乐。耕耤前期进种,导迎乐前导,至日,和声署率属鹄立采
棚南,采棚之制,后二十三年裁。歌禾辞者十四人,司锣、司鼓、司版、司笛、笙、箫者
各六人,搴采旗者五十人。祭毕,行耕耤礼。礼成,导迎乐作,驾涖斋宫内门,乐止,中
和韶乐作。皇帝御后殿,乐止,报终亩,中和韶乐作。皇帝御斋宫,升座,乐止,群臣庆
贺行礼,丹陛大乐作。进茶、赐茶中和韶乐作。皇帝乘辇出宫,和声署卤簿大乐并作。筵
宴、进茶、赐茶改雨旸时若为喜春光。进酒、赐酒改五穀丰登为云和迭奏。进馔、赐馔改
家给人足为风和日丽,升座、还宫乐章与三月常朝同。群臣行礼丹陛乐章与元旦同。又定
祀先蚕乐章器用方响十有六,云锣、瑟、杖鼓、拍版各二,琴四,箫、笛、笙各六,建鼓
一。皇后采桑歌器用金鼓、拍版二,箫、笛、笙六。遣官致祭乐章与群祀同。
又定赐衍圣公宴乐章奏洙泗发源长。正一真人宴奏上清碧落。文进士宴奏启天门。武
进士奏和气洽。乡饮酒礼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章,笙御制补南陔、白华、华黍三章
,閒歌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三章,笙御制补由庚、崇丘、由仪三章,合乐周南关雎
、葛覃、卷耳三章,召南鹊巢、采蘩、采蘋三章。
八年九月,高宗东巡狩至盛京,仪仗具,马上鼓吹导引,翼日设丹陛大乐于两乐亭,
礼部设龙亭,置庆贺表,用导迎乐。上御崇政殿,升座中和韶乐奏元平,诸王大臣行礼、
宣表丹陛大乐奏庆平,朝鲜陪臣朝贺丹陛大乐奏治平,颁诏、赐茶中和韶乐奏和平。是日
崇政殿筵宴所奏中和丹陛清乐与太和殿筵宴同。改玛克式舞为庆隆之舞,又增世德之舞。
旋定乐舞内大小马护为扬烈舞,舞人所骑竹马为禺马,马护为面具。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
舞。歌章者曰司章,骑竹马曰司舞,搊琵琶曰司琵琶,弹弦子曰司三弦,弹筝曰司筝,划
节曰司节,拍版曰司拍,拍掌曰司抃。
九年,亲幸翰林院,诏乐部设乐,升座奏隆平,掌院大学士率百官行礼奏庆平,进茶
、赐茶奏文物京华盛,进御筵宴奏玉署延英、进酒、赐酒奏延阁云浓,百官谢恩奏庆平,
还官奏显平。
是年裁太常寺司乐人六,增设天神地祇坛乐器,谕礼臣,除夕保和殿筵宴蒙古王等,
先进蒙古乐曲,次庆隆舞,元旦太和殿筵宴王大臣,互易用之,著为令。
帝自御宇,乐制屡易,因革损益,悉出睿裁,群臣希旨,务为补苴,非有张乾龟、万
宝常之识也。帝思隆巍焕,遂特诏釐定朝会宴飨诸乐章,自七年定郊庙祭祀诸乐章,至十
一年始成。朝会,皇帝元旦中和乐,升座元平,还宫和平。冬至中和乐,升座遂平,还宫
允平。万寿中和乐,升座乾平,还宫泰平。上元中和乐,升座怡平,还宫升平,常朝中和
乐,升座隆平,还宫显平。内廷行礼丹陛乐雝平,诸王百官行礼丹陛乐庆平,外籓丹陛乐
治平。皇太后三大节中和乐,升座豫平,还宫履平,丹陛乐益平。皇后三大节中和乐,升
座淑平,还宫顺平,丹陛乐正平。郊庙圜丘迎神始平,奠玉帛景平,进俎咸平,初献寿平
,亚献嘉平,终献永平,彻馔熙平,送神清平,望燎太平。方泽迎神中平,奠玉帛广平,
进俎含平,初献大平,亚献安平,终献时平,彻馔贞平,送神、望瘗宁平。祈穀迎神祈平
,奠玉帛绥平,进俎万平,初献宝平,亚献穰平,终献瑞平,彻馔渥平,送神滋平,望燎
穀平。雩祭迎神霭平,奠玉帛云平,进俎需平,初献霖平,亚献露平,终献霑平,彻馔灵
平,送神霮平,望燎霈平。太庙时飨,迎神贻平,奠帛、初献敉平,亚献敷平,终献绍平
,彻馔光平,送神、还宫、望燎乂平。祫祭迎神开平,奠帛、初献肃平,亚献协平,终献
裕平,彻馔諴平,送神、还宫、望燎成平。社稷迎神登平,奠帛、初献茂平,亚献育平,
终献敦平,彻馔博平,送神乐平,望瘗徵平。社稷坛祈雨报祀迎神延丰,奠帛、初献介丰
,亚献滋丰,终献霈丰,彻馔绥丰,送神贻丰,望瘗博丰。朝日迎神寅曦,奠玉帛朝曦,
初献清曦,亚献咸曦,终献纯曦,彻馔延曦,送神归曦。夕月迎神迎光,奠帛、初献升光
,亚献瑶光,终献瑞光,彻馔涵光,送神保光。历代帝王迎神肇平,奠帛、初献兴平,亚
献崇平,终献恬平,彻馔淳平,送神、望燎匡平。先师迎神昭平,奠帛、初献宣平,亚献
秩平,终献叙平,彻馔懿平,送神德平。先农迎神永丰,奠帛、初献时丰,亚献咸丰,终
献大丰,彻馔屡丰,送神报丰,望瘗庆丰。先蚕迎神庥平,奠帛、初献承平,亚献均平,
终献齐平,彻馔柔平,送神洽平,天神地祇迎神祈丰,奠帛、初献华丰,亚献兴丰,终献
仪丰,彻馔和丰,送神锡丰。太岁迎神保平,奠帛、初献定平,亚献嘏平,终献富平,彻
馔盈平,送神丰平。太岁坛祈雨、报祀迎神需丰,奠帛、初献宜丰,亚献晋丰,终献协丰
,彻馔应丰,送神洽丰。皇帝祭坛庙还宫导迎乐祐平,庆典导迎乐禧平。其词皆命儒臣重
撰,天子亲裁之,分刌而节比,合则仍其故,不合则易其辞、更其调,视旧章增损有加,
而律吕正义后编亦于是年书成。曰祭祀乐,曰朝会乐,曰宴飨乐,曰导迎乐,曰行幸乐。
更参稽前代因革损益之异,为乐器考、乐制考、乐章考、度量权衡考。复推阐圣祖所以审
音定乐制器协均者,为乐问三十五篇。大抵详于宫谱,而于律吕之原,管音弦度之分合,
一遵圣祖,无所创也。帝自制序以冠之。
十三年二月,东巡山左,祭岱岳,大学士等上言:“泰山向不用乐,考周礼大司乐‘
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今特举盛典,秩于岱宗,请遵古用乐,乐章饬部撰
拟。”于是诏乐章六奏,用“丰”。十月,张广泗、讷亲讨金川久无功,上特命大学士傅
恆为经略,出师,行授钺礼。是日御太和殿,陈法驾卤簿乐器如常仪。升座,中和韶乐奏
隆平,经略跪受敕印行礼,丹陛大乐奏庆平,经略随奉敕印大臣由东阶下,乐止,上还宫
中和韶乐奏显平。禡日建八旗大纛于堂子内门外之南,军士执螺角列竣,上舆出宫,乐陈
而不作。至红椿,声螺角,上入自街门降舆,螺止。行礼,复声螺。纛前行礼毕,出至红
椿,螺止,导迎乐作。驾至东长安门外,御武帐,升座,赐经略酒,从征官皆櫜鞬,辞,
启行。还宫,导迎乐作。明年凯旋,赐宴丰泽园,驾御帐殿,进茶、赐茶奏景运乾坤泰,
掌仪捧台盏卮壶奏圣德诞敷,进馔奏日耀中天。其后兆惠平定西域,阿桂再克金川,凯旋
皆用此礼,改景运乾坤泰为圣武光昭世,圣德诞敷为禹甸遐通,日耀中天为圣治遐昌。改
德隆舞为德胜之舞。中和乐章皆增武成庆语,以夸肤绩。上又自作凯歌三十章,增铙歌十
六章,郊劳时奏之。声容矞厖,迈隆古矣。
二十六年,江西抚臣奏得古钟十一,图以进,上示廷臣,定为鎛钟,命依锺律尺度,
铸造十二律鎛钟,备中和特悬。既成,帝自制铭,允禄等又请造特磬十二虡,与鎛钟配,
凿和阗玉为之。三十三年,定关帝庙乐章,迎神、送神三献章各一。四十五年八月,高宗
七旬万寿,增喜起舞乐九章。自是凡有大庆典,则增制乐章以为常……
五十二年,命皇子永瑢与邹奕孝、庄存与重定诗经乐谱,纠郑世子载堉之谬。五十八
年,又命乐部肄演安南、廓尔喀、粗缅甸、细缅甸诸乐,故清之乐,终帝之世凡数变。
仁宗嘉庆元年,增制太上皇帝三大节御殿中和韶乐二章,丹陛大乐一章,宫中行礼丹
陛大乐一章,筵宴中和清乐一章、丹陛清乐二章、庆隆舞乐九章,又增皇极殿千叟宴太上
皇帝御殿中和韶乐二章。自后临雍,幸翰林院、文昌庙祀,社稷坛祈晴及万寿节,皆增制
乐章。八年,命筵宴停止安南乐。十四年元旦,太和殿筵宴,命演朝鲜、回部、金川、缅
甸乐舞等项,遇庆隆舞、喜起舞,即以承应。又增队舞大臣四人,岁如故事。
宣、文之世,垂衣而治,宫悬徒为具文,虽有增创,无关宏典。德宗光绪末年,仿欧
罗巴、美利坚诸邦制军乐,又升先师大祀,增佾舞之数,及更定国歌,制作屡载不定,以
讫于逊国,多未施行。
------------------
国学网站推出
------------------------------------------------------------------------------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6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