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帝纪第九
----------------------------------------------------------------------------
----
简文帝 孝武帝
简文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之少子也。幼而岐嶷,为元帝所爱。郭璞见而谓
人曰:"兴晋祚者,必此人也。"及长,清虚寡欲,尤善玄言。永昌元年,元帝诏曰
:"先公武王、先考恭王君临琅邪。继世相承,国嗣未立,蒸尝靡主,朕常悼心。
子昱仁明有智度,可以虔奉宗庙,以慰罔极之恩。其封昱为琅邪王,食会稽、宣城
如旧。"咸和元年,所生郑夫人薨。帝时年七岁,号慕泣血,固请服重。成帝哀而
许之,故徙封会稽王,拜散骑常侍。九年,迁右将军,加侍中。咸康六年,进抚军
将军,领秘书监。建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康帝诏曰:"太常职奉天地,兼掌宗庙,
其为任也,可谓重矣。是以古今选建,未尝不妙简时望,兼之儒雅。会稽王叔履尚
清虚,志道无倦,优游上列,讽议朝肆。其领太常本官如故。"永和元年,崇德太
后临朝,进位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二年,骠骑何充卒,崇德太后诏帝专总
万机。八年,进位司徒,固让不拜。穆帝始冠,帝稽首归政,不许。废帝即位,以
琅邪王绝嗣,复徙封琅邪,而封王子昌明为会稽王。帝固让,故虽封琅邪而不去会
稽之号。太和元年,进位丞相、录尚书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给羽
葆鼓吹班剑六十人,又固让。及废帝废,皇太后诏曰:"丞相、录尚书、会稽王体
自中宗,明德劭令,英秀玄虚,神栖事外。以具瞻允塞,故阿衡三世。道化宣流,
人望攸归,为日已久。宜从天人之心,以统皇极。主者明依旧典,以时施行。"于
是大司马桓温率百官进太极前殿,具乘舆法驾,奉迎帝于会稽邸,于朝堂变服,著
平巾帻单衣,东向拜受玺绶。
咸安元年冬十一月己酉,即皇帝位。桓温出次中堂,令兵屯卫。乙卯,温奏废
太宰、武陵王晞及子总。诏魏郡太守毛安之帅所领宿卫殿内,改元为咸安。庚戌,
使兼太尉周颐告于太庙。辛亥,桓温遣弟秘逼新蔡王晃诣西堂,自列与太宰、武陵
王晞等谋反。帝对之流涕,温皆收付廷尉。癸丑,杀东海二子及其母。初,帝以冲
虚简贵,历宰三世,温素所敬惮。及初即位,温乃撰辞欲自陈述,帝引见,对之悲
泣,温惧不能言。至是,有司承其旨,奏诛武陵王晞,帝不许。温固执至于再三,
帝手诏报曰:"若晋祚灵长,公便宜奉行前诏。如其大运去矣,请避贤路。"温览之
,流汗变色,不复敢言。乙卯,废晞及其三子,徙于新安。丙辰,放新葵王晁于衡
阳。戊午,诏曰:"王室多故,穆哀早世,皇胤夙迁,神器无主。东海王以母弟近
属,入纂大统,嗣位经年,昏暗乱常,人伦亏丧,大祸将及,则我祖宗之灵靡知所
托。皇太后深惧皇基,时定大计。大司马因顺天人,协同神略,亲帅群后,恭承明
命。云雾既除,皇极载清,乃顾朕躬,仰承弘绪。虽伊尹之宁殷朝,博陆之安汉室
,无以尚也。朕以寡德,猥居元首,实惧眇然,不克负荷,战战兢兢,罔知攸济。
思与兆庶更始,其大赦天下,大酺五日,增文武位二等,孝顺忠贞鳏寡孤独米人五
斛。"己未,赐温军三万人,人布一匹,米一斛。庚申,加大司马桓温为丞相,不
受。辛酉,温旋自白石,因镇姑孰。以冠军将军毛武生都督荆州之沔中、扬州之义
城诸军事。十二月戊子,诏以京都有经年之储,权停一年之运。庚寅,废东海王奕
为海西公,食邑四千户。辛卯,初荐酃渌酒于太庙。
二年春正月辛丑,百济、林邑王各遣使贡方物。二月,苻坚伐慕容桓于辽东,
灭之。三月丁酉,诏曰:"朕居阿衡三世,不能济彼时雍,乃至海西失德,殆倾皇
祚。赖祖宗灵祗之德,皇太后淑体应期,籓辅忠贤,百官戮力,用能荡气务于昊苍
,耀晨辉于宇宙。遂以眇身,托于王公之上,思赖群贤,以弼其阙。夫敦本息末,
抑绝华竞,使清浊异流,能否殊贯,官无秕政,士无谤讟,不有惩劝,则德礼焉施
?且强寇未殄,劳役未息,自非军国戎祀之耍,其华饰烦费之用皆省之。夫肥遁穷
谷之贤,滑泥扬波之士,虽抗志玄霄,潜默幽岫,贪屈高尚之道,以隆协赞之美,
孰与自足山水,栖迟丘壑,徇匹夫之洁,而忘兼济之大邪?古人不借贤于曩代,朕
所以虚想于今日。内外百官,各勤所司,使善无不达,恶无不闻,令诗人元素餐之
刺,而吾获虚心之求焉。"癸丑,诏曰:"吾承祖宗洪基,而昧于政道,惧不能允厘
天工,克隆先业,夕惕惟忧,若涉泉冰。赖宰辅忠德,道济伊望,群后竭诚,协契
断金,内外尽匡翼之规,文武致匪躬之节,冀因斯道,终克弘济。每念干戈未戢,
公私疲悴,籓镇有疆理之务,征戍怀东山之勤,或白首戎阵,忠劳未叙,或行役弥
久,担石靡储,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虽未能抚而巡之,且欲达其此心。可
遣大使诣大司马,并问方伯,逮于边戍,宣诏大飨,求其所安。又筹量赐给,悉令
周普。"乙卯,诏曰:"往事故之后,百度未充,群僚常俸,并皆寡约,盖随时之义
也。然退食在朝,而禄不代耕,非经通之制。今资储渐丰,可筹量增俸。"驺虞见
豫章。夏四月,徙海西公于吴县西柴里。追贬庾后曰夫人。六月,遣使拜百济王余
句为镇东将军,领乐浪太守。戊子,前护军将军庚希举兵反,自海陵入京口,晋陵
太守卞眈奔于曲阿。秋七月壬辰,桓温遣东海内史周少孙讨希,擒之,斩于建康市
。己未,立会稽王昌明为皇太子,皇子道子为琅邪王,领会稽内史。是日,帝崩于
东堂,时年五十三。葬高平陵,庙号太宗。遗诏以桓温辅政,依诸葛亮、王导故事
。
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尝与桓
温及武陵王晞同载游版桥,温遽令鸣鼓吹角,车驰卒奔,欲观其所为。晞大恐,求
下车,而帝安然无惧色,温由此惮服。温既仗文武之任,屡建大功,加以废立,威
振内外。帝虽处尊位,拱默守道而已,常惧废黜。先是,荧惑入太微,寻而海西废
。及帝登阼,荧惑又入太微,帝甚恶焉。时中书郎郗超在直,帝乃引入,谓曰:"
命之修短,本所不计,故当无复近日事邪!"超曰:"大司马臣温方内固社稷,外恢
经略,非常之事,臣以百口保之。"及超请急省其父,帝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
之事,遂至于此!由吾不能以道匡卫,愧叹之深,言何能喻。"因咏庾阐诗云"志士
痛朝危,忠臣哀主辱",遂泣下沾襟。帝虽神识恬暢,而无济世大略,故谢安称为
惠帝之流,清谈差胜耳。沙门支道林尝言"会岙有远体而无远神"。谢灵运迹其行事
,亦以为赧献之辈云。
孝武皇帝讳曜,字昌明,简文帝第三子也。兴宁三年七月甲申,初封会稽王。
咸安二年秋七月己未,立为皇太子。是日,简文帝崩,太子即皇帝位。诏曰:"朕
以不造,奄丁闵凶,号天扣地。靡知所诉。藐然幼冲,眇若缀旒,深惟社稷之重,
大惧不克负荷。仰凭祖宗之灵,积德之祀。先帝淳风玄化,遗咏在民。宰辅英贤,
勋隆德盛。顾命之托,实赖匡训。群后率职,百僚勤政。冀孤弱之躬有寄,皇极之
基不坠。先恩遗惠,播于四海,思弘余润,以康黎庶。其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九月甲寅,追尊皇妣会稽王妃曰顺皇后。冬十月丁卯,葬简文皇帝于高平陵。十一
月甲午,妖贼卢悚晨人殿庭,游击将军毛安之等讨擒之。是岁,三吴大旱,人多饿
死,诏所在振给。苻坚陷仇池,执秦州刺史杨世。
宁康元年春正月己丑朔,改元。二月,大司马桓温来朝。三月癸丑,诏除丹阳
竹格等四桁税。夏五月,旱。秋七月己亥,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
、录尚书、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兗二州刺史、南郡公桓温薨。庚戌,进
右将军桓豁为征西将军。以江州刺史桓冲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
州刺史,镇姑孰。八月壬子,崇德太后临朝摄政。九月,苻坚将杨安寇成都。丙申
,以尚书仆射王彪之为尚书令,吏部尚书谢安为尚书仆射,吴国内史刁彝为北中郎
将、徐兗二州刺史,镇广陵。复置光禄勋、大司农、少府官。冬十月,西平公张天
锡贡方物。十一月,苻坚将杨安陷梓潼及梁、益二州,刺史周仲孙帅骑五千南遁。
二年春正月癸未朔,大赦。追封谥故会稽世子郁为临川献王。己酉,北中郎将
、徐兗二州刺史刁彝卒。二月癸丑,以丹阳尹王坦之为北中郎将、徐兗二州刺史。
丁巳,有星孛于女虚。三月丙戌,彗星见于氐。夏四月壬戌,皇太后诏曰:"顷玄
象忒愆,上天表异,仰观斯变,震惧于怀。夫因变致休,自古之道,朕敢不克意复
心,以思厥中?又三吴奥壤,股肱望郡,而水旱并臻,百姓失业,夙夜惟忧,不能
忘怀,宜时拯恤,救其雕困。三吴义兴、晋陵及会稽遭水之县尤甚者,全除一年租
布,其次听除半年,受振贷者即以赐之。"五月,蜀人张育自号蜀王,帅众围成都
,遣使称籓。秋七月,凉州地震,山崩。苻坚将邓羌攻张育,灭之。八月,以长秋
将建,权停婚姻。九月丁丑,有星孛于天市。冬十一月己酉,天门蜑贼攻郡,太守
王匪死之,征西将军桓豁遣师讨平之。长城人钱步射、钱弘等作乱,吴兴太守硃序
讨平之。癸酉,镇远将军桓石虔破苻坚将姚苌于垫江。
三年春正月辛亥,大赦。夏五月丙午,北中郎将、徐兗二州刺史、蓝田侯王坦
之卒。甲寅,以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桓冲为镇北将军、徐州刺史,镇丹徒,尚书仆
射谢安领扬州刺史。秋八月癸巳,立皇后王氏,大赦,加文武位一等。九月,帝讲
《孝经》。冬十月癸酉朔,日有蚀之。十二月癸未,神兽门灾。甲申,皇太后诏曰
:"顷日蚀告变,水旱不适,虽克己思救,未尽其方。其赐百姓穷者米,人五斛。
"癸巳,帝释奠于中堂,祠孔子,以颜回配。
太元元年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见于太庙。皇太后归政。甲辰,大赦,改
元。丙午,帝始临朝。以征西将军桓豁为征西大将军,领军将军郗愔为镇军大将军
,中军将军桓冲为车骑将军,加尚书仆射谢安中书监、录尚书事。甲子,谒建平等
四陵。夏五月癸丑,地震。甲寅,诏曰:"顷者上天垂监,谴告屡彰,朕有惧焉,
震惕于心。思所以议狱缓死,赦过宥罪,庶因大变,与之更始。"于是大赦,增文
武位各一等。六月,封河间王钦子范之为章武王。秋七月,苻坚将苟苌陷凉州,虏
刺史张天锡,尽有其地。乙巳,除度田收租之制,公王以下口税米三斛,蠲在役之
身。冬十月,移准北流人于淮南。十一月己巳朔,日有蚀之。诏太官撤膳。十二月
,苻坚使其将苻洛攻代,执代王涉翼犍。
二年春正月,继绝世,绍功臣。三月,以兗州刺史硃序为南中郎将、梁州刺史
、监沔中诸军,镇襄阳。闰月壬午,地震。甲申,暴风,折木发屋。夏四月己酉,
雨雹。五月丁丑,地震。六月己巳,暴风,扬沙石。林邑贡方物。秋七月乙卯,老
人星见。八月壬辰,四骑将军桓冲来朝。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丙辰,使
持节、都督荆梁宁益交广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桓豁卒。冬十月辛丑
,以车骑将军桓冲都督荆江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尚
书王蕴为徐州刺史、督江南晋陵诸军,征西司马谢玄为兗州刺史、广陵相、监江北
诸军。壬寅。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尚书令王彪之卒。十二月庚寅,以尚书王劭
为尚书仆射。
三年春二月乙巳,作新宫,帝移居会稽王邸。三月乙丑,雷雨,暴风,发屋折
木。夏五月庚午,陈留王曹恢薨。六月,大水。秋七月辛巳,帝入新宫。乙酉,老
人星见南方。
四年春正月辛酉,大赦,郡县遭水旱者减租税。丙子,谒建平等七陵。二月戊
午,苻坚使其子丕攻陷襄阳,执南中郎将硃序。又陷顺阳。三月,大疫。壬戌,诏
曰:"狡寇纵逸,籓守倾没,疆埸之虞,事兼平日。其内外众官,各悉心戮力,以
康庶事。又年谷不登,百姓多匮。其诏御所供,事从俭约,九亲供给,众官廪俸,
权可减半。凡诸役费,自非军国事要,皆宜停省,以周时务。"癸未,使右将军毛
武生帅师伐蜀。夏四月,苻坚将韦钟陷魏兴,太守吉挹死之。五月,苻坚将句难、
彭超陷盱眙、高密内史毛璪之为贼所执。六月,大旱。戊子,征虏将军谢玄及超、
难战于君川,大破之。秋八月丁亥,以左将军王蕴为尚书仆射。乙未,暴风,扬沙
石。九月,盗杀安太守傅湛。冬十二月己酉朔,日有蚀之。
五年春正月乙巳,谒崇平陵。夏四月,大旱。癸酉,大赦五岁刑以下。五月,
大水。以司徒谢安为卫将军、仪同三司。六月甲寅,震含章殿四柱,并杀内侍二人
。甲子,以比岁荒俭,大赦,自太元三年以前逋租宿债皆蠲除之,其鳏寡穷独孤老
不能自存者,人赐米五斛。丁卯,以骠骑将军、琅邪王道子为司徒。秋九月癸未,
皇后王氏崩。冬十月,九真太守李逊据交州反。十一月乙酉,葬定皇后于隆平陵。
六年春正月,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丁酉,以尚书谢
石为尚书仆射。初置督运御史官。夏六月庚子朔,日有蚀之。扬、荆、江三州大水
。己巳,改制度,减烦费,损吏士员七百人。秋七月丙子,赦五岁刑已下。甲午,
交址太守杜瑗斩李逊,交州平。大饥。冬十一月己亥,以镇军大将军郗愔为司空。
会稽人檀元之反,自号安东将军,镇军参军谢蔼之讨平之。十二月甲辰,苻坚遣其
襄阳太守阎震寇竟陵,襄阳太守桓石虔讨擒之。
七年春三月,林邑范熊遣使献方物。秋八月癸卯,大赦。九月,东夷五国遣使
来贡方物。苻坚将都贵焚烧沔北田谷,略襄阳百姓而去。冬十月丙子,雷。
八年春二月癸未,黄雾四塞。三月,始兴、南康、庐陵大水,平地五丈。丁巳
,大赦。夏五月,辅国将军杨亮伐蜀,拔五城,擒苻坚将魏光。秋七月,鹰扬将军
郭洽及苻坚将张崇战于武当,大败之。八月,苻坚帅众渡淮,遣征讨都督谢石、冠
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距之。九月,诏司徒、琅邪王道子录
尚书六条事。冬十月,苻坚弟融陷寿春。乙亥,诸将及苻坚战于肥水,大破之,俘
斩数万计,获坚舆辇及云母车。十一月庚申,诏卫将军谢安劳旋师于金城。壬子,
立陈留王世子灵诞为陈留王。十二月庚午,以寇难初平,大赦。以中军将军谢石为
尚书令。开酒禁。始增百姓税米,口五石。前句町王翟辽背苻坚,举兵于河南,慕
容垂自鄴与辽合,遂攻坚子晖于洛阳。仇池公杨世奔还陇右,遣使称籓。
九年春正月庚子,封武陵王孙宝为临川王。戊午,立新宁王晞子遵为新宁王。
辛亥,谒建平等四陵。龙骧将军刘牢之克谯城。车骑将军桓冲部将郭宝伐新城、魏
兴、上庸三郡,降之。二月辛巳,使持节、都督荆江梁宁益交广七州诸军事、车骑
将军、荆州刺史桓冲卒。慕容垂自洛阳与翟辽攻苻坚子丕于鄴。三月,以卫将军谢
安为太保。苻坚北地长史慕容泓、平阳太守慕容冲并起兵背坚。夏四月己卯,增置
太学生百人。封张天锡为西平公。使竟陵太守赵统伐襄阳,克之。苻坚将姚苌背坚
,起兵于北地,自立为王,国号秦。六月癸丑朔,崇德皇太后褚氏崩。慕容泓为其
叔父冲所杀,冲自称皇太弟。秋七月戊戌,遣兼司空、高密王纯之修谒洛阳五陵。
己酉,葬康献皇后于崇平陵。百济遣使来贡方物。苻坚及慕容冲战于郑西,坚师败
绩。八月戊寅,司空郗愔薨。九月辛卯,前锋都督谢玄攻苻坚将兗州刺史张崇于鄄
城,克之。甲午,加太保谢安大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兗、青、冀、幽、
并、梁、益、雍、凉十五州诸军事。冬十月辛亥朔,日有蚀之。丁巳,河间王昙之
薨。乙丑,以玄象乖度,大赦。庚午,立前新蔡王晃弟崇为新蔡王。苻坚青州刺史
苻朗帅众来降。十二月,苻坚将吕光称制于河右,自号酒泉公。慕容冲僭即皇帝位
于阿房。
十年春正月甲午,谒诸陵。二月,立国学。蜀郡太守任权斩苻坚益州刺史李平
,益州平。三月,荥阳人郑燮以郡来降。苻坚国乱,使使奉表请迎。龙骧将军刘牢
之及慕容垂战于黎阳,王师败绩。夏四月丙辰,刘牢之与沛郡太守周次及垂战于五
桥泽,王师又败绩。壬戌,太保谢安帅众救苻坚。五月,大水。苻坚留太子宏守长
安,奔于五将山。六月,宏来降,慕容冲入长安。秋七月,苻丕自枋头西走,龙骧
将军檀玄追之,为丕所败。旱,饥。丁巳,老人星见。八月甲午,大赦。丁酉,使
持节、侍中、中书监、大都督十五州诸军事、卫将军、太保谢安薨。庚子,以琅邪
王道子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是月,姚苌杀苻坚而僭即皇帝位。九月,吕光据姑臧,
自称凉州刺史。苻丕僭即皇帝位于晋阳。冬十月丁亥,论淮肥之功,追封谢安庐陵
郡公,封谢石南康公,谢玄康乐公,谢琰望蔡公,桓伊永修公,自余封拜各有差。
是岁,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秦河二州牧。
十一年春正月辛未,慕容垂僭即皇帝位于中山。壬午,翟辽袭黎阳,执太守滕
恬之。乙酉。谒诸陵。慕容冲将许木末杀慕容冲于长安。三月,大赦。太山太守张
愿以郡叛,降于翟辽。夏四月,以百济王世子余晖为使持节、都督、镇东将军、百
济王。代王拓拔圭始改称魏。癸巳,以尚书仆射陆纳为尚书左仆射,谯王恬为尚书
右仆射。六月己卯,地震。庚寅,以前辅国将军杨亮为西戎校尉、雍州刺史,镇卫
山陵。秋八月庚午,封孔靖之为奉圣亭侯,奉宣尼祀。丁亥,安平王邃之薨。翟辽
寇谯,龙骧将军硃序击走之。冬十月,慕容垂破苻丕于河东,丕走东垣,扬威将军
冯该击斩之,传首京都。甲申,海西公奕薨。十一月,苻丕将苻登僭即皇帝位于陇
东。
十二年春正月乙巳,以豫州刺史硃序为青、兗二州刺史,镇淮阴。丁未,大赦
。壬子,暴风,发屋折木。戊午,慕容垂寇河东,济北太守温详奔彭城。翟辽遣子
钊寇陈、颍,硃序击走之。夏四月戊辰,尊夫人李氏为皇太妃。己丑,雨雹。高平
人翟暢执太守徐含远,以郡降于翟辽。六月癸卯,束帛聘处士戴逵、袭玄之。秋八
月辛巳,立皇子德宗为皇太子,大赦,增文武位二等,大酺五日,赐百官布帛各有
差。九月戊午,复新宁王遵为武陵王,立梁王逢子和为梁王。冬十一月,松滋太
守王遐之讨翟辽于洛口,败之。
十三年夏四月戊午,以青兗二州刺史硃序为持节、都督雍梁沔中九郡诸军事、
雍州刺史,谯王恬之为镇北将军、青兗二州刺史。夏六月,旱。乞伏国仁死,弟乾
归嗣伪位,僭号河南王。秋七月,翟辽将翟发寇洛阳,河南太守郭给距破之。冬十
二月戊子,涛水入石头,毁大桁,杀人。乙未,大风,昼晦,延贤堂灾。丙申,螽
斯则百堂、客馆、骠骑库皆灾。己亥,加尚书令谢石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庚子
,尚书令、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谢石薨。
十四年春正月癸亥,诏淮南所获俘虏付诸作部者一皆散遣,男女自相配匹,赐
百日廪,其沿线为军赏者悉赎出之,以襄阳、淮南饶沃地各立一县以居之。彭城妖
贼刘黎僭称皇帝于皇丘,龙骧将军刘宰之讨平之。二月,扶南献方物。吕光僭号三
河王。夏四月甲辰,彭城王弘之薨。翟辽寇荥阳,执太守张卓。六月壬寅,使持节
、都督荆益宁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桓石虔卒。秋七月甲寅,宣阳门四柱灾。八月
,姚苌袭破苻登,获其伪后毛氏。丁亥,汝南王羲薨。九月庚午,以尚书左仆射陆
纳为尚书令。冬十二月乙巳,雨,木冰。
十五年春正月乙亥,镇北将军、谯王恬之薨。龙骧将军刘牢之及翟辽、张愿战
于太山,王师败绩。征虏将军硃序破慕容永于太行。二月辛己,以中书令王恭为都
督青兗幽并冀五州诸军事、前将军、青兗二州刺史。三月己酉朔,地震。戊辰,大
赦。秋七月丁巳,有星孛于北河。八月,永嘉人李耽举兵反,太守刘怀之讨平之。
己丑,京师地震。有星孛于北斗,犯紫微。沔中诸郡及兗州大水。龙骧将军硃序攻
翟辽于滑台,大败之,张愿来降。九月丁未,以吴郡太守王珣为尚书仆射。冬十二
月己未,地震。
十六年春正月庚申,改筑太庙。夏六月,慕容永寇河南,太守杨佺期击破之。
己未,章武王范之薨。秋九月癸未,以尚书右仆射王珣为尚书左仆射,以太子詹事
谢琰为尚书右仆射。新庙成。冬十一月,姚苌败苻登于安定。
十七年春正月己巳朔,大赦,除逋租宿债。夏四月,齐国内史蒋喆杀乐安太守
辟闾浚,据青州反,北平原太守辟闾浑讨平之。五月丁卯朔,日有蚀之。六月癸卯
,京师地震。甲寅,涛水入石头,毁大桁。永嘉郡潮水涌起,近海四县人多死者。
乙卯,大风,折木。戊午,梁王<龠禾>薨。慕容垂袭翟钊于黎阳,败之,钊奔于慕
容永。秋七月丁丑,太白昼见。八月,新作东宫。冬十月丁酉,太白昼见。辛亥,
都督荆益宁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王忱卒。十一月癸酉,以黄门郎殷仲堪为都督荆
益梁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庚寅,徙封琅邪王道子为会稽王,封皇子德文为琅邪
王。十二月己未,地震。是岁,自秋不雨,至于冬。
十八年春正月癸亥朔,地震。二月乙未,地又震。三月,翟钊寇河南。夏六月
己亥,始兴、南康、庐陵大水,深五丈。秋七月,旱。闰月,妖贼司马徽聚党于马
头山,刘牢之遣部将讨平之。九月丙戌,龙骧将军杨佺期击氐帅杨佛嵩于潼谷,败
之。冬十月,姚苌死,子兴嗣伪位。
十九年夏六月壬子,追尊会稽王太妃郑氏为简文宣太后。秋七月,荆、徐二州
大水,伤秋稼,遣使振恤之。八月己巳,尊皇太妃李氏为皇太后,宫曰崇训。慕容
垂击慕容永于长子,斩之。冬十月,慕容垂遣其子恶奴寇廪丘,东平太守韦简及垂
将尹国战于平陆,简死之。是岁,苻登为姚兴所杀,登太子崇奔于湟中,僭称皇帝
。
二十年春二月,作宣太后庙。甲寅,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
书令陆纳卒。三月庚辰朔,日有蚀之。夏六月,荆、徐二州大水。十一月,魏王拓
拔圭击慕容垂子宝于黍谷,败之。
二十一年春正月,造清暑殿。三月,慕容垂攻平城,拔之。夏四月,新作永安
宫。丁亥,雨雹。慕容垂死,子宝嗣伪位。五月甲子,以望蔡公谢琰为尚书左仆射
。大水。六月,吕光僭即天王位。秋九月庚申,帝崩于清暑殿,时年三十五。葬隆
平陵。
帝幼称聪悟。简文之崩也,时年十岁,至晡不临,左右进谏,答曰:"哀至则
哭,何常之有?"谢安尝叹以为精理不减先帝。既威权己出,雅有人主之量。既而
溺于酒色,殆为长夜之饮。末年长星见,帝心甚恶之,于华林园举酒祝之曰:"长
星,劝汝一杯酒,自古何有万岁天子邪!"太白连年昼见,地震水旱为变者相属。
醒日既少,而傍无正人,竟不能改焉。时张贵人有宠,年几三十,帝戏之曰:"汝
以年当废矣。"贵人潜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时道子昏惑,元显专权,竟不推
其罪人。初,简文帝见谶云:"晋祚尽昌明。"及帝之在孕也,李太后梦神人谓之曰
:"汝生男,以'昌明'为字。"及产,东方始明,因以为名焉。简文帝后悟,乃流涕
。及为清暑殿,有识者以为"清暑"反为"楚"声,哀楚之征也。俄而帝崩,晋祚自此
倾矣。
史臣曰:前史称"不有废也,吾何以兴",若乃天挺惟神,光膺嗣位,迈油云而
骧首,济沈川而能跃。少康一旅之众,所以阐帝图;成汤七十之基,所以兴王业;
静河海于既泄,补穹圆于已紊;事异于斯,则弗由也。简皇以虚白之姿,在屯如之
会,政由桓氏,祭则寡人。太宗晏驾,宁康纂业,天诱其衷,奸臣自陨。于时西逾
剑岫而跨灵山,北振长河而临清洛;荆吴战旅,啸叱成云;名贤间出,旧德斯在:
谢安可以镇雅俗,彪之足以正纪纲,桓冲之夙夜王家,谢玄之善断军事。于时上天
乃眷,强氐自泯。五尽童子,振袂临江,思所以挂旆天山,封泥函谷;而条纲弗垂
,威思罕树,道子荒乎朝政,国宝汇以小人,拜授之荣,初非天旨,鬻刑之货,自
走权门,毒赋年滋,愁民岁广。是以闻人、许荣驰书诣阙,烈宗知其抗直,而恶闻
逆耳,肆一醉于崇朝,飞千觞于长夜。虽复"昌明"表梦,安听神言?而金行颓弛,
抑亦人事,语曰"大国之政未陵夷,小邦之乱已倾覆"也。属苻坚百六之秋,弃肥水
之众,帝号为"武",不亦优哉!
赞曰:君若缀旒,道非交泰。简皇凝寂,不贻伊害。孝武登朝,奸雄自消。燕
之击路,郑叔分镳。倡临帝席,酒劝天妖。金风不竞,人事先凋。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8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