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列传第三十五
------------------------------------------------------------------------
--------
○裴满亨 斡勒忠 张大节子岩叟 张亨 韩锡 邓俨 巨构 贺扬庭阎公贞
焦旭 刘仲洙 李完 马百禄 杨伯珫 刘玑兄珫 康元弼移剌益
裴满亨,字仲通,本名河西,临潢府人。其先世居辽海,祖讳虎山者,天辅间
移屯东受降城,以御夏人,后徙居临潢。亨性敦敏习儒,大定间,收充奉职,世宗
谓曰:“闻尔业进士举,其勿忘为学也。”二十八年,擢第,世宗嘉之,升为奉御
。一日问以上古为治之道,亨奏:“陛下欲兴唐、虞之治,要在进贤,退不肖,信
赏罚,薄征敛而已。”章宗即位,谕之曰:“朕左右侍臣多以门第显,惟尔由科甲
进,且先朝信臣,国家利害,为朕尽言。”俄擢监察御史。内侍梁道兒恃恩骄横,
朝士侧目,亨劾奏其奸。迁镐王府尉,出为定国军节度副使,三迁同知大名府事。
先是,豪猾从衡,前政莫制,亨下车宣明约束,阖境帖然。承安四年,改河南路按
察副使,就迁本路副统军。中都、西京等路按察使。时世袭家豪夺民田,亨检其实
,悉还正之。泰和五年,改安武军节度使。岁大雪,民多冻殍,亨输己俸为之周赡
,及劝率僚属大姓同出物以济。转河东南北路按察使,卒于官。上闻而惜之,赠嘉
议大夫,赙物甚厚。
亨性尤谨密,出入宫禁数年,谠议忠言多所裨益,有稿则焚之,虽家人辈莫知
也。所历州郡,皆有政绩可纪云。
斡勒忠,本名宋浦,盖州人也。习女直、契丹字,历兵部、枢密院、尚书省令
史,再转大理寺知法,迁右三部司正。练达边事,尝奉命使北,归致马四千余匹,
诏褒谕之。大定二十六年,为监察御史,转尚书省都事。章宗立,迁尚书兵部员外
郎,出为沧州刺史。河东路提刑副使徒单移刺古举以自代,改滕州刺史。尝调发黄
河船,数以稽期听赎。授北京副留守,入为同签枢密院事,兼沂王傅。承安二年,
拜武宁军节度使,致仕。泰和三年卒,年七十一。忠性敦悫,通法律,以直自守,
不交权贵,故时誉归之。
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崞县丞。改东京市令。
世宗判留务,甚爱重之。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世宗改元于辽东,或劝赴之
,富贵可一朝遂,大节曰:“自有定分,何遽尔。”随例补尚书省令史,擢秘书郎
、大理司直。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遂授大节。俄以杖
杀豪民为有司所劾,削一阶解职。未几,授同知洺州防御使事。
入为太府丞、工部员外郎。卢沟水啮安次,承诏护视堤城。擢修内司使,推排
东京路户藉,人服其平。进工部郎中。时阜通监铸钱法弊,与吏部员外郎麻珪莅其
事。积铜皆窳恶,或欲征民先所给直,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
以其事闻,卒得免征。就改户部郎中,定襄退吏诬县民匿铜者十八村,大节廉得其
实,抵吏罪,民斫石颂之。召授工部侍郎,改户部。世宗东巡,徙太府监,谕之曰
:“侍郎与太府监品同,以从行支应籍卿办耳。”寻为宋生日使,还授横海军节度
使,过阙谒谢东宫,显宗抚慰良久,曰:“万事惟中可也。”因榜其公堂曰“惟中
”。郡境有巨盗久不获,大节以方略擒之。后河决于卫,横流而东,沧境有九河故
道,大节即相宜缮堤,水不为害。
章宗即位,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因言河东赋重宜减,议者或不同,大节以他路
田赋质之,遂命减焉。乞致仕,不许,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近
郭有男子被杀者,闻其妻哭声不哀,召而审之,果为奸夫所杀,人以为神。西山有
晋叔虞祠,旧以施钱输公使库,大节还其庙以给营缮。选授河东路提刑使,未赴,
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阅岁,移知广宁府,复请老,授震武军节度使。部有银
冶,有司以为争盗由此生,付河东、西京提刑司与州同议,皆以官榷为便,大节曰
:“山泽之利,当与民共,且贫而无业者,虽严刑能禁其窃取乎?宜明谕民,授地
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上从其议。复乞致仕,许之,仍擢其子尚
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承安五年卒,年八十。
大节素廉勤好学,能励勉后进,自以得学于任倜,待倜子如亲而加厚。又善弈
棋,当世推为第一,尝被召与礼部尚书张景仁弈。世宗尝谓宰臣曰:“人多称王翛
能官,以朕观之,凡事不肯尽心,一老奸耳。张大节赋性刚直,果于从政,远在王
翛之上,惜乎用之太晚。”又屡语近臣曰:“某某非不干,然不及张大节忠实也。
”其见知如此。
岩叟,字孟弼,大节子也。大定十九年进士,调葭州司候判官,再除雄州观察
判官,补尚书省令史,除大理评事,再迁监察御史、同知河东北路转运使事、中都
路都转运副使、刑部员外郎、忻州刺史,以父忧去官。起复大理少卿、河北东西大
名等路按察转运副使,累迁刑部侍郎,兼夔王傅,太常卿兼国子祭酒。大安三年,
朝廷欲塞诸城门以为兵备,集三品官议于尚书省,岩叟曰:“塞门所以受兵,是任
城而不任人。莫若遣兵择将,背城疾战。”时议多之。除镇西军节度使,移定国军
。贞祐二年,改昭义,复移沁南。逾年,按察司言其年老不任边要,乃致仕,退寓
洛阳,卒。
张亨,字彦通,大兴漷阴人。登皇统六年进士第,调樊山丞,以廉干闻。授弘
州军事判官,历巨鹿、宜川令。大定二年,补尚书省令史,除大理司直,累迁尚书
左司郎中,授户部侍郎,移吏部。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坐草场使邓汝霖盗草失举劾
,解职,削一官。起授户部尚书。世宗问宰臣曰:“御史中丞马惠迪与张亨人才孰
优?”平章政事张汝霖曰:“惠迪为人虽正,于事不敏,亨吏才极高。”上曰:“
如汝父浩,于事明敏少有及者,但临事多徇,若无此过则诚难得之贤相也。”时车
驾车巡,费用百出,自辽以东泉货甚少,计司患其不给,欲辇运以支调度,亨谓:
“上京距都四千里,若挽钱而行,是率三而致一也,不独枉费国用,无乃重劳民力
乎。不若行会便法,使行旅便于囊橐,国家无转输之劳而用自足矣。”出为绛阳军
节度使。已而复谓宰臣曰:“汉人三品以上官常少得人,如张亨近令补外,颇为众
议所归,以朕观之,无甚过人。小官中岂无才能之士,第未知耳。”又曰:“亨尝
为左司,奏事多有脱略,是亦谬庸人也。”章宗即位,初置九路提刑司,时方重其
选,上以亨为河东南北路提刑使,兼劝农采访事。访其利病,条为十三事以闻,上
嘉纳之。亨在职每事存大体、略苛细,御史以宽缓不事事劾之,降授蔡州防御使。
明年,迁南京路转运使,转知归德府事,致仕。泰和二年卒,年七十八。亨才识强
敏,明达吏事,终始有可称云。
韩锡,字难老,其先自析津徙蓟之渔阳。祖贻愿,辽宣徽北院使。父秉休,归
朝,领忠正军节度使。锡以廕补阁门祗候。天会中,南伐,锡从军掌礼仪,俄以母
,老乃就监差。久之,授神锐军都指挥使,入为宫苑使。天德元年,擢尚书工部员
外郎,领燕都营缮。特赐胡砺榜进士及第,四迁尚书户部侍郎,以母丧解。旋起复
旧职,付金牌一、银牌十、籍水手于山东。时苏保衡为水军都统制,趋杭州,俾锡
部船三百会广陵。适保衡败还,丧船过半,令锡补足之。时水浅,船不得进,海陵
遣使急责之,众稍亡,锡召诸豪谕之曰:“今连保法严,逃将安往,纵一身偶脱,
其如妻子何?”众悟,亡者稍止。大定改元于辽东,锡奔赴行在,诏复前职。明年
,授同知河间府事,引见于香阁,诫之曰:“闻皇族居彼者纵甚,卿当以法绳之。
”锡下车宣布诏言,后无有挠政害民者。迁孟州防御使,累拜绛阳军节度使,改知
济南府事。告老,许之。明昌五年卒,年八十三。
邓俨,字子威,懿州宜民人也。天德三年,擢进士第。大定中,为左司员外郎
、右司郎中,寻转左司,掌机务者数年。有司奏使宋者,世宗命选汉官一人,参知
政事梁肃以户部侍郎王翛、工部侍郎张大节、左司郎中邓俨对,世宗曰:“王翛、
张大节苦无资历,与左右司官辛苦不同,其命俨往。”尝谓宰臣曰:“人言邓俨用
心不正,朕视俨奏事其心识甚明,在太府监心亦向公。”宰臣因奏俨明事机、有心
力,于是擢户部侍郎。翌日,复谓宰臣曰:“吏部掌铨选,当得通练人,可置俨于
吏部。”因改命焉。累迁中都路都转运使。明昌初,为户部尚书。上命尚书省集百
官议,如何使民弃末务本以广储蓄。俨言:“今之风俗竞为侈靡,莫若定立制度,
使贵贱、上下、衣冠、车马、室宇、器用各有等差,裁抑婚姻丧葬过度之礼,罢去
乡社追逐无名之费,用度有节则蓄积日广矣。”寻知归德府事,致仕,卒。
初,俨致仕复夤缘求进,上问左右:“邓俨可复用乎?”平章政事完颜守贞曰
:“俨有才力,第以谋身为心。”上曰:“朕亦知之。然俨可以谁比?”守贞曰:
“临事则不后于人,但多务自便耳。俨前乞致仕,陛下以其颇黠故许之,甚合众议
。今使复列于朝,恐风化从此坏矣。”上然之,遂不复用云。
巨构,字子成,蓟州平谷人。幼笃学,年二十登进士第。由信都丞察廉为石城
令,补尚书省令史,授振武军节度副使。改同提举解盐司事,以课增入为少府监丞
。再迁知登闻检院,兼都水少监。时右司郎中段珪卒,世宗曰:“是人甚明正可用
,如巨构每事但委顺而已。”二十五年,除南京副留守,上谓宰臣曰:“巨构外淳
质而内明悟,第乏刚鲠耳。佐贰之任贵能与长官辨正,恐此人不能尔。若任以长官
,必有可称。”章宗即位,擢横海军节度使。承安五年致仕,卒。
构性宽厚寡言,所治以镇静称,性尤恬退,故人既贵不复往来,先遗以书则裁
答寒温而已。大定中,诏与近臣同经营香山行宫及佛舍,其近臣私谓构曰:“公今
之德人,我欲举奏,公行将大任矣。”构辞之。以廉慎守法在考功籍,始终无过云
。
贺扬庭,字公叟,曹州济阴人也。登天德三年经义进士第,调范县主簿兼尉,
籍有治声。大定十三年,由安肃令补尚书省令史,授沁南军节度副使,入为监察御
史,历右司都事、户部员外郎、侍御史、右司员外郎。世宗喜其刚果,谓扬庭曰:
“南人矿直敢为,汉人性奸,临事多避难。异时南人不习词赋,故中第者少,近年
河南、山东人中第者多,殆胜汉人为官。”俄以廉能迁户部郎中,进官二阶。顷之
,授左司郎中,改刑部侍郎、山东东路转运使。章宗即位,初置九路提刑司,驿召
赴阙,授山东东西路提刑使。扬庭性疾恶,纤介不少容。明昌改元,诏诸路提刑使
入见,亲问所察事条,至扬庭则斥之曰:“尔何治之烦也。”明年,下除洺州防御
使,时岁歉民饥,扬庭谕蓄积之家令出所余以粜之,饥者获济,洺人为之立石颂德
。改陕西西路转运使,表乞致仕,上曰:“扬庭能干者也,当何如?”右丞刘玮言
其疾,遂许之 。卒年六十七。
赞曰:裴满亨以进士选奉御,能陈唐、虞致治之道于宫庭燕私之地,又能斥中
贵梁道兒之奸。斡勒忠以吏道致身,始终不交权贵。世宗自立于辽东,归者如市,
张大节独守正不赴。韩锡出守河间,面谕皇族之居彼者恣睢不道,俾绳以法,佞者
必希旨以市权,锡下车宣布告戒而已。是皆有识之士,不为富贵所移者也。巨构骫
骳,贺扬庭骨鲠,大定于二人而屡评南北士习之优劣,亶其然乎。张亨始以缪庸见
薄,晚以论列称赏,亦砥砺之功欤。邓俨专务谋身,上下称黠,致仕又求进用,弗
可改也夫。
阎公贞,字正之,大兴宛平人。大定七年擢进士第,调朝邑主簿。由普润令补
尚书省令史,察廉,升同知亳州防御事,改中都左警巡使。以政绩闻,迁同知武定
军节度使。明昌初,召为大理正,累进大理卿。承安元年,迁翰林侍读学士,仍兼
前职,命与登闻检院贾益同看读陈言文字。公贞居法寺几十年,详慎周密,未尝有
过举。被命校定律令,多所是正,金人以为法家之祖云。
焦旭,字明锐,沃州柏乡人。第进士,调安喜主簿。再转大兴令,摄左警巡事
,以杖亲军百人长,有司议其罪当杖决,世宗曰:“旭亲民吏也,若因杖有官人复
行杖之,何以行事?其令收赎。”改良乡令。世宗幸春水,见石城、玉田令皆年老
不治,谓宰臣曰:“县令最亲民,当得贤才。畿甸尚如此,天下可知矣。”平章政
事石琚荐旭干能可甄用,上然之,召为右警巡使。旭为人刚果自任,不避权势。初
,旭部民诉良,旭以无文据付本主,道逢监察御史诉其事,语涉讹乱,即收付旭,
旭释之不问,为御史所劾,削官两阶,杖百八十,出为大名府推官。寻授右三部检
法司正,代韩天和为监察御史。时御史台言:“监察纠弹之司,天和诸科出身,难
居是职。”上命别举,中丞李晏荐旭刚正可任,遂授之,而改天和获鹿令。章宗初
即位,太傅克宁、右丞相襄请上出猎,旭劾奏其非,上慰谕之,为罢猎。明昌元年
,登闻鼓院初设官,宰执奏司谏郭安民、补阙许安仁及旭皆堪擢用。改侍御史,四
迁都水监,以治河防劳进官一阶,授西京路转运使,卒。旭性警敏,练达时政,与
王翛,刘仲洙辈世称能吏云。
刘仲洙,字师鲁,大兴宛平人。大定三年,登进士第。历龙门主簿、香河酒税
使,再调深泽令。县近滹沱河,时秋成,水忽暴溢,仲洙极力护塞,竟无害。有盗
夜发,居民震惊,仲洙率县卒生执其一,余众遂溃,旦日掩捕皆获。寻以廉能进官
一阶,升河北西路转运司支度判官,入为刑部主事,六迁右司员外郎,俄转吏部。
世宗谓宰臣曰:“人有言语敏辩而庸常不正者,有语言拙讷而才智通达、存心向正
者,如刘仲洙颇以才行见称,然而口语甚讷也。”右丞张汝霖曰:“人之若是者多
矣,愿陛下深察之。”二十九年,出为祁州刺史,以六善为教,民化之。章宗即位
,除中都、西京等路提刑副使。先是,田珏等以党罪废锢者三十余家,仲洙知其冤
,上书力辨,帝从之,乃复珏官爵而党禁遂解。明昌二年,授并王傅、兼同知大同
府事,寻改平阳,移德州防御使。转运郭邦杰、节度李晏皆举仲洙以自代。升为定
海军节度使。岁饥,仲洙表请开仓,未报,先为赈贷,有司劾之,罪以赎论。时仲
洙兄仲渊以罪责石州,仲洙上书请以莱易石,朝廷义而不许。久之,以年老乞致仕
,累表方听。泰和八年卒,年七十五。
仲洙性刚直,果于从政,尤长于治民,所在皆有功迹,盖一时之能吏云。
李完,字全道,朔州马邑人。经童出身,复登词赋进士第。调澄城主簿,有遗
爱,民为立祠。用廉,迁定襄令,召补尚书省令史。时以县令阙人廉问,世宗选能
吏八人按行天下,完其一也。明昌初,为监察御史。故事,台令史以六部令史久次
者补,吏皆同类,莫肯举劾。完言:“尚书省令史,正隆间用杂流,大定初以太师
张浩奏请,始纯取进士,天下以为当。令乞以三品官子孙及终场举人,委台官辟用
。”上纳其言。擢尚书省都事,出为同知横海军节度使事、河间府治中。提刑司言
:“完习法律,有治剧才,军民无间语。”升沁州刺史,仍以玺书褒谕。迁同知广
宁府。初,辽滨民崔元入城饮不归,求得尸于水中。有司执同饮者讯之,皆诬服,
提刑司疑其冤,以狱畀完。完廉得其贼乃舟师也,遂免同饮人。改北京临潢路提刑
副使。承安二年,迁陕西西路转运使,寻授南京路按察使,卒。完长于吏治,所至
奸恶屏迹,民皆便之。
马百禄,字天锡,通州三河人。父柔德,天会初第进士,累迁翰林修撰,坐田
珏党免官,迨世宗朝解党禁,复召用焉。百禄幼志学,事继母以孝闻,登大定三年
词赋进士第,调武清主簿。由龙山令召补尚书省令史,不就,改榷货副使、平阳府
判官,入为国子博士。朝廷以宰县日清白有治迹,特迁官一阶,升同知北京路转运
事。委录南北路刑狱,所至无冤。召为尚书户部员外郎,与同知河北东路转运事李
京为中都等路推排使。明昌初,迁耀州刺史,吏民畏爱。提刑司以状闻,授韩王傅
、同知安武军节度事。俄改兼同知兴平军,以提刑司复举廉,升孟州防御使,再迁
南京路提刑使。御史台以刚直能干闻,转知河中府。承安四年致仕,卒。谥曰贞忠
。
杨伯元,字长卿,开封尉氏人。登大定三年进士第,调郾城主簿。升榆次令,
召为大理评事,累除定海军节度副使,用廉,超授同知河东北路转运事,入为尚书
刑部员外郎,以忧免,起为辽州刺史。明昌元年,移涿州。久之,擢工部侍郎,四
迁安武军节度使。泰和三年致仕,卒。
伯元以才干多被委注,凡两为推排定课使,累为审录官,人称其平。每有疑狱
,必专遣决,明辩多中理。赐谥曰达。
刘玑,字仲璋,益都人也。登天德三年进士第。大定初,为太常博士,改左拾
遗,兼许王府文学。玑奏王府事,世宗责之曰:“汝职掌教道,何预奏事!”因命
近侍谕旨永中曰:“卿有长史,而令文学奏事何也?后勿复尔。”累除同知漕运司
事,尝奏言:“漕户顾直太高,虚费官物,宜约量裁损。若减三之一,岁可省官钱
一十五万余贯。”世宗是其言。授户部员外郎,条上便宜数事,世宗谓宰臣曰:“
玑言河堤种柳可省每岁堤防之费,及言官钱利害,甚可取。前后户部官往往偷延岁
月,如玑者不可多得,卿等议其可者行之。玑向言漕运省费事,尽心公家,不厚赏
无以劝来者。”乃赐钱三千贯。擢潍州刺史,徙知济州。未几,迁同知北京留守事
,坐曲法放免奴婢诉良者,左降管州刺史。世宗谓宰臣曰:“玑为人何如?”参知
政事程辉曰:“玑执强跋扈,尝追济南府官钱,以至委曲生意而害及平民。”上曰
:“朕闻玑在北京,凡奴隶诉良,不问契券真伪,辄放为良,意欲徼福于冥冥,则
在己之奴何为不放?”又曰:“玑放朕之家奴,意欲以此邀福,存心若是,不宜再
用。”明昌二年,入为国子司业,乞致仕不许,转国子祭酒,寻擢太常卿,以昏耄
不任职为御史台所纠罢。承安二年卒。年八十二。兄珫。
珫字伯玉,幼名太平。以功臣子补阁门祗候,遭父丧求终制,会海陵篡立,不
许,改充护卫。海陵忌宗室,珫坐与往来,斥居乡里。世宗即位,珫昼夜兼驰上谒
,世宗大悦,以为护卫十人长。往招宗叙、白彦敬、纥石烈志宁,皆相继来附。还
报,上喜其有功,呼其小字而谓之曰:“太平所至,庶几能赞朕致太平矣。”改御
院通进。与乌居仁等往南京发遣六宫百司,珫建议留尚书右丞纥石烈良弼经略淮右
,余皆北来,诏从之。丁母忧,起复,三迁武库署令。车驾幸西京,留珫为中都总
管判官。再转近侍局使,迁太子少詹事,兼引进使,赐袭衣。未几,为陕西统军都
监,赐厩马、金带,皇太子以马与币为赆。召为同知宣徽院事,迁太子詹事、右宣
徽使,与张仅言典领昭德皇后园陵,襄事,太子赠以厩马。转左宣徽使,以疾求补
外,除定海军节度使,以其弟太府监玮为同知宣徽院事。珫朝辞,上曰:“卿旧臣
,今补外,宁不恻然。东莱濒海,风物亦佳,卿到必得调养。朕用卿弟在近密,如
见卿也。”仍赐厩马、金带、彩十端、绢百匹。卒官,年五十七。珫柩过京畿,敕
有司致祭,赙银三百两、重彩三十端。
康元弼,字辅之,大同云中人。幼敏学,善属文,登正隆二年进士第。调汝阳
簿,改崇义军节度判官。由垣曲县令补尚书省令史,累迁同知河北西路转运使事,
召为大理丞。
大定二十七年,河决曹、濮间,濒水者多垫溺,朝延遣元弼往视,相其地如盎
,而城在盎中,水易为害,请命于朝以徙之,卒改筑于北原,曹人赖焉。出为弘州
刺史,阅岁授大理少卿。先是,卫州为河所坏,增筑苏门以寓州治。水既退,民不
乐迁,欲复归卫,于是遣元弼按视,还言治故城便,遂复其旧。转秘书少监,兼著
作郎,改通州刺史,兼领漕事。章宗立,尊孝懿皇后为皇太后,以元弼旧臣诏充副
卫尉。再转大理卿,以丧去,起复为尚书刑部侍郎,兼郓王傅,迁南京路转运使。
承安三年致仕,卒。
移剌益,字子迁,本名特末阿不,中都路胡鲁土猛安人也。以廕补国史院书写
,积劳调徐州录事,召为枢密院知法,三迁翰林修撰。时北边有警,诏百官集尚书
省议之,太尉克宁锐意用兵,益言天时未利,宜俟后图。御史台举益刚正可任,遂
兼监察御史。未几,改户部员外郎。明昌三年,畿内饥,擢授霸州刺史,同授刺史
者十一人,既入谢,诏谕之曰:“亲民之职,惟在守令,比岁民饥,故遣卿等往抚
育之。其资序有过者有弗及者,朕不计此,但以材选,尔其知之。”既至,首出俸
粟以食饥者,于是倅以下及郡人递出粟以佐之,且命属县视以为法,多所全活。郡
东南有堤久颓圮,水屡为害,益增修之,民以为便,为益立祠。升辽东路提刑副使
。五年,宋主新立,诏以泗州当使客所经,守臣宜择人,宰臣进拟数人,皆不合上
意,上曰:“特末阿不安在?此人可也。”即授防御使。召为尚书户部侍郎,寻转
兵部。属群牧人叛,命益同殿前都点检兗往招降之。承安二年,边鄙弗宁,上御便
殿,召朝官四品以上入议,益谓“守为便。天子之兵当取万全,若王师轻出,少有
不利,非惟损大国之威,恐启敌人侵玩之心。”出为山东西路转运使。有敕使按鹰
于山东,益奏:“乞止令调于近甸,何必惊远方耳目。”书闻,上命有司治使者罪
。迁河东南北路按察使。旧制,在位官有不任职,委所属上司体访。州府长贰幕职
,许互相举申。益上言以为:“伤礼让之风,亦恐同官因之不睦,别生奸弊。乞止
令按察司纠劾,似为得体”。又言:“随路点军官与富人饮会,公通献遗,宜依准
监临官于所部内犯罪究治。”上皆纳焉。泰和二年,卒于官。
赞曰:阎公贞定金律令,杨伯元定金推排,人皆以平称之,难矣。焦旭畿内小
官,听断不受御史风指,遂罹深宪。大臣请人主游猎,劾奏其非,为之罢猎,诚有
古人之风焉。李完、康元弼无他足称,完论台令史一事,元弼论曹、卫两城,各当
其可。马百禄初坐党废,晚著治迹。刘玑初以理财得幸,晚以曲法得罪,人有前后
遭遇不同,而百禄求福不回,非玑所及也。刘珫以大定之立驰赴行在,虽终身荣宠
,盖一趋时之士耳。刘仲洙刚而讷于言,移剌益刚而敢言。益以志宁北伐为不可,
仲洙释田珏党祸三十家。《语》曰:“刚毅木讷近仁。”岂不信哉!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8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