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列传第三十二
------------------------------------------------------------------------
--------
○夹谷清臣 内族襄 夹谷冲 完颜安国 瑶里孛迭
夹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也。姿状雄伟,善骑谢。皇统八年,
袭祖驳达猛安。大定元年,闻世宗即位,率本部军六千赴中都会之,以功迁昭武大
将军。从右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为管押万户,接应左都监完颜思敬,逐窝斡余党,败
之柔远,至抹拔里达悉获之。贼平,迁镇国上将军,知颍顺军事。会宋兵二万袭陷
汝州,杀刺史乌古孙麻发及汉军二千。河南统军宗尹遣万户孛术鲁定方与清臣等领
骑兵四千往击之。宋人弃城遁,遂复汝州。三年五月,从志宁复取宿州,宋将李世
辅大败遁去,志宁复遣清臣等以兵追袭,又败之。捷闻,授宿州防御使。移博州,
改西北路招讨都监,迁乌古十垒部族节度使。十二年,授右副都点检,迁左副都点
检,出为陕西路统军使,兼知京兆府事。朝辞,赐以金带厩马,仍谕之曰:“卿典
禁兵,日侍左右,勤劳久矣,故以是授卿,宜益思勉。”二十六年,改西京留守。
阅三岁,迁枢密副使。明昌元年,初议出师,以本职充东北路兵马都统制使,既而
诏止之。俄以其女为昭仪,眷倚益重。二年,拜尚书左丞。顷之,进平章政事,封
芮国公,赐同本朝人。四年,迁右丞相,监修国史。
时议签军戍边,上问:“汉人与夏人孰勇?”清臣曰:“汉人勇。”上曰:“
昔元昊扰边,宋终不能制,何也?”清臣曰:“宋驭军法不可得知,今西南路人殊
胜彼也。”未几,迁崇进,改封戴。一日,上谓宰臣曰:“人有以《八阵图》来上
者,其图果何如?朕尝观宋白所集《武经》,然其载攻守之法亦多难行。”清臣曰
:“兵书皆定法,难以应变。本朝行兵之术,惟用正奇二军,临敌制变,以正为奇
,以奇为正,故无往不克。”上曰:“自古用兵亦不出奇正二法耳。且学古兵法如
学弈棋,未能自得于心,而欲用旧阵势以接敌,亦以疏矣。”
寻上表丐闲,不许。固请,乃赐告省亲,谕之曰:“闻卿母老,欲令归省,故
特给假五十日,驰驿以往,至彼可为一月留也。”五年二月,上御凝和殿,清臣省
觐还,谒上。上问:“卿母健否?其寿几何?相别几年矣?”清臣对曰:“臣母年
八十三矣,别十年,幸颇强健。”上曰:“何不来此?”曰:“急于家务,故不欲
离耳。”上曰:“老人多如是,所谓‘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也。”复谓清臣:“
胡里改路风俗何如?”对曰:“视旧则稍知礼貌,而勇劲不及矣。”因言西南、西
北等路军人,其闲习弓矢,亦非复曩时。
六年,迁仪同三司,进拜左丞相,改封密。受命出师,行尚书省事于临潢府。
清臣遣人侦知虚实,以轻骑八千,令宣徽使移剌敏为都统,左卫将军充、招讨使完
颜安国为左右翼,分领前队,自选精兵一万以当后队。进至合勒河,前队敏等于栲
栳泺攻营十四,下之,回迎大军,属部斜出掩其所获羊马资物以归。清臣遣人责其
赕罚,北阻珝由此叛去,大侵掠。上遣责清臣,命右丞相襄代之。承安五年,降授
横海军节度使兼沧州管内观察使。
初,上谕宰臣曰:“清臣旧有劳效,罪状未甚明,若降授,应须告致仕耳。”
初拟知广宁府,上曰:“姑与沧州。”既而又曰:“与则与之,第恐有人言也。”
寻复致仕。泰和二年薨,年七十。子么查剌袭猛安。初议征讨,清臣主其事,既而
领军出征,虽屡获捷,而贪小利,遂致北边不宁者数岁,天下尤之。
丞相襄,本名唵,昭祖五世孙也。祖什古乃从太祖平辽,以功授上京世袭猛安
,历东京留守。父阿鲁带,皇统初北伐有功,拜参知政事。襄幼有志节,善骑射,
多勇略,年十八袭世爵。大定初,契丹叛,从左副元帅谋衍以本部兵讨贼,战于肇
州之长泺。襄先登鏖击,足中流矢,裹创以战,气愈厉,七战皆胜。谋衍握其手曰
:“今日之捷,皆公力也。”贼走渡霿{松}河,追及之。所驻地多草,贼乘风纵
火,襄亦纵火,立空地以俟。战十余合,贼益困。襄谓谋衍曰:“今不乘此平殄,
后将有悔。”谋衍然之。襄率众搏战。大败之,俘获万计。会朝廷遣平章政事仆散
忠义代谋衍将,襄复从忠义追贼至袅岭西之陷泉,及之,率右翼身先奋击,贼大溃
,人马相蹂而死,陷泉几平。贼酉窝斡仅与数十骑遁去,卒就擒,论功为第一。有
司拟淄州刺史,诏特授亳州防御使,时年二十三。
宋人犯南鄙,襄为颍、寿都统,率甲士二千人渡颍水,败敌兵五千,复颍州,
生擒宋帅杨思。次濠州,宋将郭太尉退保横涧山,襄攻之,伏弩射中其膝,督攻愈
急,拔之,获郭太尉。既而趋滁州,襄为先锋,将至清流关,得宋侦者,知敌欲三
道夜出,掩我不备。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问计。襄曰:“今兵少地隘,傥不得关,
敌至,我无所据,必先取之。”曰:“我与若孰往?”襄曰:“元帅国家大臣,讵
宜轻动?襄当为公往取。”志宁韪之。襄率骑二千,分二道,一由冲路,自以千兵
间道潜登。既近,敌始觉。襄攻克之,据其关,志宁履行战地,顾谓曰:“克敌于
不可胜之地,真天下英杰也。”及宋乞盟,班师,召为拱卫直都指挥使,改殿前右
卫将军,转左卫,出为东北路招讨都监,迁速频路节度使,移曷懒路兵马都总管。
左丞相志宁疾甚,世宗临问之,志宁荐襄“智勇兼济,有经世才,他人莫及,
异时任用,殆胜于臣”。即召授殿前左副都点检。为宋生日使,宋方祈免亲接国书
,襄至,宋人屡来议,皆折之,迄成礼而还。授陕西路统军使,赐之尚服、厩马、
鞍勒、佩刀。改河南统军使。
入为吏部尚书,转都点检,赐钱千万。世宗谓宰执曰:“襄为人甚蕴藉,非直
日,亦入宫规画诸事,事有所付乃退,其公勤如此。若襄之才岂多得哉!”擢御史
大夫。逾月,拜尚书右丞,谕之曰:“卿在河南经制边事,甚有统纪,及在吏部,
至为点检,尤奉公守法,朕甚嘉之。近长宪台,亦以刚直闻,是用委以机政,其益
勉之!”未几,进拜左丞。襄在外任,治有异效,至是朝廷以褒赏廉吏诏天下,列
其名以示奖励。二十三年,进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
世宗以金源郡王世嫡皇孙,将加王爵,诏择国号。襄曰:“为天下大计,必先
正其本,原者本也,请封原。”从之。故事,诸部族节度使及其僚属多用飐人,而
颇有私纵不法者,议改用诸色人。襄曰:“北边虽无事,恆须经略之,若杜此门,
其后有劳绩,何以处之?请如旧。”他日,议及古有监军之事。襄曰:“汉、唐初
无监军,将得专任,故战必胜,攻必克。及叔世始以内臣监其军,动为所制,故多
败而少功。若将得其人,监军诚不必置。”并嘉纳之。诏受北部进贡。使还,世宗
问边事,具图以进,因上羁縻属部、镇服大石之策,诏悉行之。进拜右丞相,徙封
戴。
世宗不豫,与太尉徒单克宁、平章政事张汝霖宿内殿,同受顾命。章宗初即政
,议罢僧道奴婢。太尉克宁奏曰:“此盖成俗日久,若遽更之,于人情不安。陛下
如恶其数多,宜严立格法,以防滥度,则自少矣。”襄曰:“出家之人安用仆隶?
乞不问从初如何所得,悉放为良。若寺观物力元系奴婢之数推定者,并合除免。”
诏从襄言。由是二税户多为良者。
明昌元年,同知棣州防御使䴙上封事,历诋宰执。太傅克宁奏,膏所言襄预知
之。于是诏䴙还本猛安,而襄出知平阳府事。移知凤翔,历西京留守,召授同判大
睦亲府事,进枢密使,复拜右丞相,改封任。时左丞相夹谷清臣北御边,措画乖方
,属边事急,命襄代将其众,佩金牌,便宜从事。临宴慰遣,赐以貂裘、鞍山、细
铠及战马二。时胡里飐亦叛,啸聚北京、临潢之间。襄至,遣人招之,即降,遂屯
临潢。顷之,出师大盐泺,复遣右卫将军完颜充进军斡鲁速城,欲屯守,俟隙进兵
。绘图以闻,议者异同,即召面论,厚赐遣还。
未几,遣西北路招讨使完颜安国等趋多泉子。密诏进讨,乃命支军出东道,襄
由西道。而东军至龙驹河为阻珝所围,三日不得出,求援甚急,或请俟诸军集乃发
。襄曰:“我军被围数日,驰救之犹恐不及,岂可后时?”即鸣鼓夜发。或请先遣
人报围中,使知援至。襄曰:“所遣者傥为敌得,使知我兵寡而粮在后,则吾事败
矣。”乃益疾驰。迟明,距敌近,众请少憩。襄曰:“吾所以乘夜疾驰者,欲掩其
不备尔。缓则不及。”向晨压敌,突击之,围中将士亦鼓噪出,大战,获舆帐牛羊
。众皆奔斡里札河。遣安国追蹑之。众散走,会大雨,冻死者十八九,降其部长,
遂勒勋九峰石壁。捷闻,上遣使厚赐以劳之,别诏许便宜赏赉士卒。九月,赴阙,
拜左丞相,监修国史,封常山郡王。宴庆和殿,上亲举酒饮,解所服玉具佩刀以赐
,俾即服之。
十月,阻珝复叛,襄出屯北京,会群牧契丹德寿、陀锁等据信州叛,伪建元曰
身圣,众号数十万,远近震骇。襄闲暇如平日,人心乃安。初,襄之出镇也,至石
门镇,密谓僚属曰:“北部犯塞奚足虑。第恐奸人乘隙而动。北京近地军少,当预
为之备。”即遣官发上京等军六千,至是果得其用。临潢总管乌古论道远、咸平总
管蒲察守纯分道进讨,擒德寿等送京师。
契丹之乱,廷臣议罢郊祀,又欲改用正月上辛,上遣使问之,对曰:”郊为重
礼,且先期诏天下,又籓国已报表贺,今若中罢,何以副四方倾望之意?若改用正
月上辛,乃祈谷之礼,非郊见上帝之本意也。大礼不可轻废,请决行之,臣乞于祀
前灭贼。”既而贼破,果如所料。郊礼成,进封南阳郡王。始讨契丹,自龙虎卫上
将军、节度使以下许承制授之。襄以为赏罚之柄非人臣所预,不敢奉诏。贼平,请
委近臣谕旨将士,使知上恩。乃遣李仁惠持宣三十、敕百五十,视功给之。
方德寿之叛,诸飐亦剽略为民患,襄虑其与之合,乃移诸飐居之近京地,抚慰
之。或曰:“飐人与北俗无异,今置内地,或生变奈何?”襄笑曰:“飐虽杂类,
亦我之边民,若抚以恩,焉能无感?我在此,必不敢动。”后果无患。寻诏参知政
事裔代领其军。入见,赐钱五千万。明年,以内艰免。翌日,起复视事。时议以契
丹户之驱奴尚众,乞尽鬻以散其党,襄以为非便,奏请量存口数,余悉官赎为良,
上纳之。
北部复叛,裔战失律,复命襄为左副元帅莅师,寻拜枢密使兼平章政事,屯北
京。民方艰食,乃减价出粜仓粟以济之。或以兵食方阙为言,襄曰:“乌有民足而
兵不足者?”卒行之,民皆悦服。时议北讨,襄奏遣同判大睦亲府事宗浩出军泰州
,又请左丞衡于抚州行枢密院,出军西北路以邀阻珝,而自帅兵出临潢。上从其策
,赐内库物即军中用之。其后斜出部族诣抚州降,上专使问襄,襄以为受之便。赐
宝剑,诏度宜穷讨。乃令士自赍粮以省挽运,进屯于沔移剌烈、乌满扫等山以逼之
。因请就用步卒穿壕筑障,起临潢左界北京路以为阻塞。言者多异同,诏问方略。
襄曰:“今兹之费虽百万贯,然功一成则边防固而戍兵可减半,岁省三百万贯,且
宽民转输之力,实为永利。”诏可。襄亲督视之,军民并役,又募饥民以佣即事,
五旬而毕。于是西北、西南路亦治塞如所请。无何,泰州军与敌接战,宗浩督其后
,杀获过半,诸部相率送款,襄纳之。自是北陲遂定。
襄还临潢,减屯兵四万、马二万疋。上以信符召还,遣近臣迎劳于途。既至,
复抚问于第,入献边机十事,皆为施行,仍厚赐之,复拜左丞相。初,襄至自军,
上谕宰臣曰:“枢密使襄筑立边堡完固。古来立一城一邑,尚有赏赉,即欲拜三公
,三公非赏功官,如左丞相亦非赏功者,虽然可特授之。”遣左司郎中阿勒根阿海
降诏褒谕。四年正月,进拜司空,领左丞相如故。
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每掾有所禀,必问曰:“诸相云何?”掾对某相
如是,某相如是。襄曰:“从某议。”其事无有异者。识者谓襄诚得相体。时上颇
更定制度,初置提刑司,又议设清闲职位,如宋朝宫观使,以待年高致仕之官。襄
言:“年老致仕,朝廷养以俸廪,恩礼至渥。老不为退,复有省会之法,所以抑贪
冒,长廉节。若拟别设,恐涉于滥。”又言:“省事不如省官,今提刑官吏,多无
益于治,徒乱有司事。议者以谓斯乃外台,不宜罢。臣恐混淆之辞,徒烦圣听。且
宪台所掌者察官吏非违,正下民冤枉,亦无提点刑狱、举荐之权。若已设难以遽更
,其采访廉能不宜隶本司,宜令监察御史岁终体究,仍不时选官廉访。”上皆听纳
。俄乞致仕,不许。
时方旱,命有司祈雨,襄及平章政事张万公、参政仆散揆等上表待罪。上召翰
林学士党怀英草罪己诏,仍慰谕襄等视事。泰和元年春,承命驰祷于亳州太清宫及
后土方岳。以其世封远,特改授河间府路算术海猛安。明年,皇子生,襄复自请报
谢。既祀嵩岳,还次芝田之府店,遂以疾薨,年六十三。讣闻,辍朝,遣使祭于路
,葬礼依太师淄王克宁。谥曰武昭。命张行简铭其碑。
襄明敏,才武过人,上亲待之厚,故所至有功。其驻军临潢也,有以伪书遗西
京留守徒单镒,欲构以罪。书闻,上以书还畀襄,其明信如此。既而果获为伪书者
。在政府二十年,明练故事,简重能断,器局尤宽大,待掾吏尽礼,用人各得所长
,为当世名将相。大安间,配享章宗庙廷。
夹谷衡,本名阿里不,山东西路三土猛安益打把谋克人也。大定十三年,创设
女直进士举,衡中第四人,补东平府教授。调范阳簿,选充国史院编修官,改应奉
翰林文字。世宗尝谓宰臣曰:“女直进士中才杰之士盖亦难得,如徒单镒、夹谷衡
、尼庞古鉴,皆有用材也。”迁修起居注。章宗立,为侍御史,转右司员外郎,敷
奏称旨,升左司郎中。明昌二年,擢御史中丞,未几,拜参知政事。三年八月,以
病,表乞致仕,诏抚慰不许。
衡久在告,承诏始出,上见其羸瘠,复赐告一月。四年,诏赐今名,谕之曰:
“朕选大臣,俾参机务,必资谋画,协赞治平。其或得失晦而未形,利害胶而未决
,正须识见纯直,方能去取合公。比来议事之臣,鲜有一定之论,盖以内无所守,
故临事而惑,致有中失,朕将何赖?卿忠实公方,审其是则执而不回,见其非则去
而能果,度其事势,有若权衡。汝之所长,衡实似之,可赐名衡。古者命名,将以
责实,汝先有实,可谓称名,行之克终,乃副朕意。”
参知政事胥持国言区种法。衡曰:“若苟有利,古已行之,且用功多而所种少
,复恐荒废土田,徒劳民,无益也。”进尚书右丞。旧制,久历随朝职任者,得奉
使江表。衡未使而拜执政,特赐钱六千贯。六年,迁尚书左丞,寻出行省于抚州。
洎还入朝,闻父忧去,上亟召回,起复本职。承安二年,出为上京留守,寻改枢密
副使,行院规画边事。三年,以修完封界,赐诏褒谕。四年正月,就拜平章政事,
封英国公。薨,年五十一。上闻之恻然,为辍朝,命官致祭,赙赠有加。遣使敕葬
,谥曰贞献。
完颜安国,字正臣,本名阇母。其先占籍上京,世有战功。祖斜婆,授西南路
世袭合札谋克。安国沉雄有谋画,尤善骑射。正隆元年,从军为谋克,常以少击众
。大定中,为常山簿,转虹县令。会王府新建,选充虞王府掾。再迁仪鸾局副使。
明昌元年,改本局使。会大石部长有乞修岁贡者,朝廷许其请,诏安国往使之。至
则率众远迓至帐,望阙罗拜,执礼无惰容。
时北阻珝迫近塞垣,邻部欲立功以夸雄上国,议邀安国俱行讨之。安国以未奉
诏为辞。强之,不可。或以危言怵之,安国曰:“大丈夫岂以生死易节。暴骨边庭
,不犹愈于病死牖下。”众壮其言,馈赆如礼。既还,以奉使称旨,升武卫军都指
挥使。出为东北路副招讨,未赴,改西北路副招讨。
六年,左丞相夹谷清臣用兵,以安国为先锋都统。适临潢、泰州属部叛,安国
先讨定之,以功迁本路招讨使,兼威远军节度使。承安元年,大盐泺之战,杀获甚
众,诏赐金币。既而右丞相襄总大军进,安国为两路都统,大捷于多泉子。襄遣安
国追敌,佥言粮道继,不可行也。安国曰:“人得一羊可食十余日,不如驱羊以袭
之便。”遂从其计。安国统所部万人疾驱以薄之,降其部长。捷闻,进官四级,迁
左翼都统。
承安二年,以营边堡功,召签枢密院事。赐虎符还边,得以便宜从事。时并塞
诸部降,谕使输贡如初。进拜枢密副使。泰和元年,特授世袭西南路延晏河猛安,
兼合札谋克。帝幸庆宁宫,命安国严饬边备。奏西南路边戍私窜者乞招诱以安人心
,上是其言。三年,以疾致仕,封道国公。四年,起复前职,卒。上闻之,辍朝。
敕有司葬以执政礼。赠特进。
安国在军旅几十五年,号令严明,指麾卒伍如左右手。又善伺知敌人虚实及山
川险易,战必身先士卒,故所向辄克。诸部入贡,安国能一一呼其祖先弟侄名字以
戒谕之,诸部皆震悚,甚为邻国所畏服。
瑶里孛迭,北京路窟白猛安陀罗山谋克人也。以军功历海滨令,迁徐王府掾。
以称职,再任御史台。察廉,升同知震武军节度使事。明昌初,为唐州刺史,寻授
西北路招讨副使。未几,改东北路。六年正月,北边有警,聚兵围庆州急,孛迭率
本路军往救,敌解去,州竟无患。承安元年,丞相襄北伐,孛迭为先锋副统,进军
至龙驹河,受围,会襄引大军至,得解。后授镇宁军节度使,以六群牧人叛,改宁
昌军。孛迭为都统,领步骑万次懿州,敌数万来逆战,兵势甚张,孛迭亲陷阵,奋
力鏖击却之,身中二创,捷闻,迁一官。承安二年,飐军千余出没剽掠锦、懿间,
孛迭追败之,复获所掠,悉还本户。三年,从同判大睦亲府事宗浩为左翼都统,战
移密河,胜;战骨堡子西,杀获甚众。五年,授知广宁府事,俄改东北路招讨使。
以捍边有功,赐诏褒谕,三迁为崇义军节度使。泰和六年,卒。讣闻,遣官致祭,
赐银五百两,赠金紫光禄大夫。
孛迭勇决善战,自幼以军功显,任兵镇十余年,所向克捷,凡再迁官,赐金币
,甚为上倚注云。
赞曰:《易·师》之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盖初为师之始,出师之道
,当慎其始。清臣首议出师,遽以贪小利败。襄虽贤,竭力而后胜其任。衡、安国
、孛迭之功又亚于襄者也。然而兵连祸结,以终金世。故兵无常胜,制胜在势。势
制兵者强,兵制势者亡。迹襄之开筑壕堑以自固,其犹元魏、北齐之长城欤?金之
势可知矣。势屈而兵胜,亡国之道也。金以兵始,亦以兵终。呜呼!用兵之始,可
不慎欤,可不慎欤!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