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1771年) 

    明朝崇祯年间,漠西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晖台吉(噶尔丹之父)相处不睦,便率部众离开了原来的牧地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一带)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北与沙皇俄国为邻。最初沙俄与它进行互市,后土尔扈特部势力渐渐衰落,常受到沙俄的控制和欺压。从顺治年间起,他们不断派人到北京“奉表人贡”。康熙年间,清朝也曾派图理琛等人前往伏尔加河下游去看望这些远在西方的同胞。 

    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他们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举行反对沙俄的起义。 

    1771年1月5日(清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渥巴锡率部众17万人踏上回归祖国之路,沿途战胜了追袭阻拦的沙俄军队,于6月胜利回到祖国,并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在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中坚有《土尔扈特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石碑。它是祖国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之一。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