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jif (烟雨濛濛.),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上的今天 1月18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18 09:48:47 2007), 转信
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
以普鲁士为中心,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的统一的德意志国家。
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有的个邦和自由市,其中最强大的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它们不
断争夺领导权。普鲁士的经济最发达,是德意志的工业中心,同欧洲市场紧密联系。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统一,又为统一提供客观条件。
1862年,俾斯麦任普鲁士首相,推行“铁血政策”来统一德意志。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打败丹麦。结果,石勒苏益格属普鲁士,荷尔斯泰因届奥
地利。
1866年,普鲁士挑起对奥地利战争。普军在萨多瓦战役中获得决定性胜利,取得荷尔
斯泰因,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成立北德意志同盟,完成了统一事业的大部分。
1870年7月19日爆发普法战争,法军败北。南德意志的巴伐利亚、巴登、符登堡、黑
森——达姆斯塔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德国完成统一。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宣告成立德意志帝
国。
慈禧太后第一次撤帘露面,公开召见各国驻华使节(1902年)-----
1902年1月18日慈禧太后第一次撤帘露面,公开召见各国驻华使节 。
黄兴在香港设置广州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 -----
1911年1月18日,黄兴抵达香港。月底,成立统筹部,为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揽一
切计划。黄兴被举为部长,赵声为副,下设:一、调度处,运动新旧军界,以姚雨平为长
。二、储备课,购买和运送枪械,以胡毅生为长。三、交通课,联络江、浙、皖、鄂、湘
、桂、闽、滇各省,以赵声为长。四、秘书课,掌管文件,,以胡汉民为长。五、编辑课
,草定制度,以陈炯明为长。六、出纳课,掌管财政收支,以李海云为长。七、总务课,
司理一切杂务,以洪承点为长。八、调查课,调查敌方情形,以罗织扬为长。
统筹部设于跑马地35号,另于百花街设实行部,专门制造起义时所用炸弹,并准备暗
杀用具,由方声洞等负责。并将原来选定的500人敢死队扩至800人。派专人分头发动新军
、防营、巡警及联络会党、绿林。邀谭人凤来港共商联络各省策应工作。各地同盟会负责
人宋教仁、陈其美、孙武、焦达峰、方声涛等都奉命作响应的准备。
预定4月13日在广州发难,由赵声、黄兴任革命军正副总司令。
日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1915年)-----
1915年1月18日下午3时,由曹汝霖安排,日置益在怀仁堂晋见袁世凯,当面递交日文
“二十一条”1份,并逐条说明主旨及日本的立场,并说“中日两国间,近来真意殊欠疏
通,中国对日本举措既多有疑虑,且挟有无谓之误解。日本国民中的一部分,亦怀疑中国
当局的诚意,常抱反感,加以第三者挑拨中伤,对两国邦交时肇意外之危险”;“今次如
能承允所提条件,则可证明日华亲,日本政府对袁总统亦可遇事相助”;最后他要求袁政
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
袁世凯看完“二十一条”之后,惊诧无措,“殊为失望”,但他未断然拒绝。在听完
日置益的陈述后,他表情严肃地说:“本件应与外交总长会商。”当日,外交部致驻日公
使陆宗舆的密电说:“查我政府正极力讲亲善之方,不意提出此等严重条件,实使政府为
难。”袁的秘书夏寿田也说:“日置益辞出后,项城极怒,当即疾声令,所有关于帝制之
事一概停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乘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机会,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独
占中国的要求。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原来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
,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特权等等,共计21条。当时袁世凯正想当皇帝,为谋
求日本的支持,派外交官员陆征祥、曹汝霖同日本代表秘密谈判。在谈判中,袁世凯一让
再让,日本人仍不满意,最后除个别内容外,袁世凯于5月9日均予承认。日本帝国主义的
侵略和袁世凯的卖国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后来,由于中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和
各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存在矛盾,日本的这些无理要求才未能全部实现。
威尔逊提出解决战后问题的14点方案(1918年)-----
1918年1月1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他的14点方案。这是他对解决战后
问题提出的建议。他在匆忙召集起来的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但他的话是讲给整个
世界的。
他的14点方案的内容大致如下:
1.以公开方式订立公开和约。
2.无论平时或战时,有供海上航行的自由。
3.撤消各种经济障碍,贸易平等。
4.实行裁军。
5.对于殖民地的全部要求,应坦率公正地予以调整;有关居民的利益,必须予以同等
的重视。
6.从俄国领土撤军,允许俄国自愿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
7.从比利时撤军,对其所应享有的主权不能给予任何限制。
8.解放全部法国领土,把阿尔萨斯·洛林归还给法国。
9.按民族的分布重新调整意大利的边界。
10.给予奥匈帝国各民族发展自治的充分机会。
11.撤离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及黑山,并给予塞尔维亚出海口。
12.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部分仍享有主权。但属于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应享有发展
自治的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向一切国家的船只开放。
13.建立独立的波兰使其拥有安全自由的出海口。
14.成立国际组织,以保证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威尔逊的14点方案与英
国首相劳合·乔治所提出的建议相似。
巴黎和会召开(1919年)-----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就着手拟定对德和约,重新分配势力范围。1919年1
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和会,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
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作为战败国被拒之门外。
会议由美、英、法、意、日5国控制,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顾维钧参加了会议。
和会持续了半年之久,最后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于6月28日签订了《凡尔赛和
约》。
“日本和尚事件”(1932年)-----
1931年底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东三省后,于l932年初,不断地在上海制造事端,寻衅
捣乱,以便进一步侵略中国。
l月18日,日本公使馆派驻沪武官辅助官田中隆吉勾结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制造了所
谓的“日本和尚事件”。日本和尚天崎启升、水上秀雄和他们的信徒共5人,故意向三友
实业社总厂工人义勇军掷石块进行挑衅谩骂,导致“互殴”。
事后日方作称有一名僧人受伤死于日本医院,就指使数十名暴徒前往三友实业社纵火
。破坏并煽动日侨集.会、游.行、捣毁商店,杀死、击伤中国警察3名。
日本驻沪总领事于20日向上海市政府发函抗议,提出道歉、惩凶、赔偿和取缔抗日运
动等4项无理要求。
尽管上海市政府复函回本领事馆表示完全接受“四项条件”,然日军仍于28日夜12时
,在闸北分3路向中国军队进攻,发动了“一·二八事变”。
美国的世界重量级拳王阿里诞生案(1942年)-----
1942年1月18日美国的世界重量级拳王阿里诞生。
苏军终于解除了列宁格勒之围(1944年)-----
1944年1月18日,苏军突破了包围列宁格勒长达900天之久的德军严密封锁圈。在朱可
夫和伏罗希洛夫元帅的指挥下,红军突破了拉多加湖南部的纳粹阵地,重新占领了德军的
军事要地多处,包括什利谢利堡要塞。突破重围的喜讯,使举国上下松了一口气,列宁格
勒的被围困是这次大战中最悲惨的事件之一。全城的一半居民在去年冬天丧生,其他居民
能得以生存,是战士越过了冰封的拉多加湖,给他们运送物资才幸免于难。冲破重围,意
味着苏联可以利用芬兰湾和铁路线为其部队供应物资,这为斯大林进击巴尔干各国增添了
锐气。在南部,俄军已开始突破纳粹在乌克兰和高加索的防线。这个列宁格勒人手中拿的
就是他一天的口粮,墙上贴的都是贵重物品换食物的启事。最初一架名牌钢琴还能换几片
黑面包,到1941年底,就再也见不到这些启事了,活人已没力气为死者挖墓穴了,围困期
间300万列宁格勒人仅饿死者就有100万以上。
丘吉尔力劝第三帝国投降(1945年)-----
1945年1月18日,丘吉尔首相说,对于德国来说,无条件投降并不比继续一场毫无希
望的战争可怕。在他对众议院的一次讲话中,丘吉尔又呼吁同盟国在争取和平的问题上应
团结一致。他嘲笑了那种认为“无条件投降”会强化敌人的抵制的观点。“无条件投降”
是罗斯福总统和他本人在卡萨布兰卡的会晤时一致同意的。他还为英军介入希腊辩护说,
不这样做,希腊就会落入共产党的独裁政府手中。
一江山岛登陆战(1955年)-----
1955年1月18日,为了打击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实现中央军委解放浙江东南沿海岛
屿的决心,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步兵1个师、各种类型舰艇137艘、航空兵22个大队,于
1月18日发起了一江山岛登陆作战。
整个一江山岛渡登陆作战历时10个小时,共打死国民党军519人,俘虏567人,击沉军
舰3艘,击伤4艘。一江山岛被攻克后,盘踞在大陈各岛屿的国民党军失去了外围屏障,被
迫在美国武装力量掩护下裹胁岛上居民近二万人逃往台湾。
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影响深远。这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
近海岛屿之敌的联合作战,取得了非常宝贵的协同登陆作战经验,为全部解放浙江沿海岛
屿打响了胜利的第一炮。
美国制定出限制香烟广告的计划(1964年)-----
严厉限制香烟广告的计划正由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这是对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
关于吸烟会引起肺癌及其它疾病的一篇报告的响应。两天以前发表的这篇报告宣称,吸烟
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一些肺部疾病,同时会增加心脏病突发的危险性。它号召
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联邦贸易委员会提议在香烟盒上印上警告的话,并要求会议上利用
运动员做广告宣传。
英国保守党领袖爱德华·希思出任首相(1970年)-----
1970年1月18日英国保守党领袖爱德华·希思出任首相。
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1974年)-----
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批发中共中央1974年1号文件,转发了由江青主持选编的《林
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全国开始了“批林批孔”运动。
毛泽东认为林彪的右倾与林彪私下推崇孔孟之道有关,想借助“批林批孔”来统一全
党的认识。1973年5月以后,他多次提出“批孔丘”,“批尊孔反法”。江青等人接过这
个口号,指使迟群、谢静宜在清华和北大成立“大批判组”,编辑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
。
邓小平作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1979年)-----
197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理论务虚会,讨论工作重点转移后的理论工作
问题。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西南航空公司客机在距重庆5公里处失事(1988年)-----
1988年1月18日,中国民航西南航空公司222号伊尔18型客机从北京飞往四川重庆,北
京时间22时15分,在距重庆白市驿机场直线距离约5公里,东经106度18分,北纬29度33分
处坠毁。
10名机组人员、98名乘客(其中有3名来自日本、1名来自英国)全部不幸罹难。
空难发生后一个半小时,重庆市政府及公安部门负责人立即赶到现场。国务院领导极
为重视此次空难事件,李鹏代总理立即派国务院副秘书长王书明飞抵重庆组织调查并处理
善后事宜。
邓小平南巡(1992年)-----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
,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
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
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
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
左”。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上去,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四
化”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
人的逻辑是人世间的最高逻辑,强权的逻辑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最高逻辑,接受这个最
高逻辑的检验,只有这样做,强权的逐渐进化才有希望,社会进步的代价才可能减至最低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实。否则,强权没有不走向大奸大恶的。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强权,而是不承认强权的原罪,败则天不假时,成则得意忘形。
手中掌握强权时的态度永远都应该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 修改:·trijif 于 Jan 18 09:50:56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0.102]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