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jif (比干湖),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上的今天 1月22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22 07:01:38 2007), 转信

陈朝灭亡(589年) -----

    隋文帝即位后,就怀有统一全国的雄心。他任命韩擒虎和贺若弼镇守与陈朝相接壤的
庐江(今安徽合肥)、广陵(今江苏扬州),并叫他们筹划伐陈的战略。同时,隋文帝在
永安(今四川奉节)造大型战舰,“高百余尺,起楼五层,左右前后,置六柏竿,各高50
尺,可容战士800人。”积极准备伐陈。
    公元588年秋,隋军51万人分8路出师,水陆并进。可是,陈朝的君臣们则妄图依仗“
金陵王气”和“长江天堑”,依然“奏伎纵酒,赋诗不辍。陈将屡请迎战,陈后主都没有
答应,只是一个人日夜啼哭。直到隋军已形成包围金陵之势,陈后主才轻率决战。当韩擒
虎从新林进军,任忠迎降,引韩擒虎的部队直人朱雀门。陈后主仓皇随10多名官人出景阳
殿,自投于桔井之中。“既而军人窥并,呼之,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出
”,被俘投降,589年1月22日(祯明二年五月初一日)陈亡。


英国哲学家培根诞生(1561年)-----

    1561年1月22日诞生于一个官僚家庭。曾在剑桥神学院学习,历任英国议会下议院议
员、詹姆士一世的掌玺大臣和大法官。
    1620年受封为子爵。晚年辞去官职,从事哲学和科学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和当时流行
的经院哲学相对立,肯定世界是物质所构成的,提出只有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
才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他强调发
展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培根的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认
识自然和发展生产的要求,具有进步性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是“英国略物主义和
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但他未能与神学彻底决裂,还承认神和灵魂不死,他的
唯物论是不彻底的。
    主要著作有《学术的进步》等。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诞生(1788年)-----

    英国19世纪上半叶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由于他的卓越的诗歌创作有力地支持了
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主民族革命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
弊端,它是欧洲文学界的一面光辉旗帜。恩格斯赞赏他对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
    拜伦生于1788年1月22日,在英国的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成年后,适逢欧洲各国民
主民族革命兴起的时代,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20岁,他出国游历
,先后去许多国家。1811年回国。这次旅行大开他的眼界,使他看到西班牙人民抗击拿破
仑侵略军的壮烈景象和希腊人民在土耳其奴役下的痛苦生活。在旅途中写下的长诗《哈罗
尔德游记》,震动了欧洲的诗坛。
    1811年,英国发生了破坏机器的群众运动,当局要把破坏机器者一律处死。拜伦在上
议院发表演说为工人辩护,并发表了政治讽刺诗《织机法案编制者颂》。拜伦在意大利期
间,不仅参加了烧炭党的斗争,而且站在反对神圣同盟为代表的欧洲反动势力的最前列,
作了长诗《青铜纪事》。烧炭党失败后,他又前往希腊参加那里的民族解放斗争,直至
1824年 4月19日逝世。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逝世(1902年)-----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逝世,爱德华七世继位维多利亚,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印度女王
1901年1月22日,一个历史朝代结束了,维多利亚女王在怀特岛的考斯逝世,享年82岁。
在她弥留之际,守护在她身边的有她的儿子,也是她的继承人威尔士亲王,当时他已决定
以爱德华七世之名继承王位。在女王床前的还有包括她的孙子德皇威廉二世在内的其他后
代。
    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在海外不断扩张新国土,形成了“日不落”大
英帝国,并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印度女皇。在她的统治下,国家的稳定和尊严使君主制又
得人心。她在全世界的大多数臣民差不多都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不列颠出生的。
    1837年当维多利亚继位时,她还是一位年轻的少女。婚后她对丈夫艾伯(萨克森·科
堡·哥达亲王)爱情弥笃,她依赖他并采纳他的意见。1861年丈夫去世,她悲痛欲绝。在
其后的40年中,她始终怀念著他。
    德皇威廉二世和爱德华七世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上爱德华七世继位时已59岁。他只
统治了9年就因猝发肺炎去世维多利亚女王逝世时的英国及殖民地 。

俄国1905年革命(1905年)-----

    1905年1月22日,帷幕在圣彼得堡10万名工人平静的游.行中拉开。
    工人们和他们的家属向沙皇请愿以改善生活条件。可这一天的帷幕却是在极度恐怖中
降下的。沙皇不愿听从游.行者的要求,而是命令他的军队向手无寸铁的抗议者们开枪,
打死打伤4600多人,约1000人惨遭杀害。
    游.行是从中午开始的。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游.行的组织者,激进的戈邦神甫。他今
年多次领导罢工。戈邦神甫身穿法衣,手持十字架,率领工人向冬宫进发。他们准备在那
里向沙皇递交一份请愿书。即使在看到荷枪实弹的士兵时,游.行者们仍然继续前进。他
们不相信士兵们会向俄罗斯同胞们开枪,而且他们相信沙皇是愿意倾听他们的要求的。可
沙皇并不在冬宫。他的军队得到命令,坚决驱散一切人群。当游.行队伍拒不后退时,政府
当局便惊慌起来。他们认为这是革命的第一个征兆,而只有通过显示武力才能最有效地遏
止住这批“暴民”不断增长的势头。士兵们便从马上开枪射击,用战刀乱砍惊慌失措的游
行群众。
    为抗议这场屠杀,在许多城市发生了一系列罢工,沙俄被震撼了。同时,工人和校政
治社团提出了实行某种形式的议会制的要求。农民开始夺取地主的土地。沙皇需要不断派
军队到农村去镇压农民的反抗。军队中的某些部队也显示了革命的热情。战列舰“波将金
”号的全体水兵发生哗变,把战舰驶向黑海,绕海游弋。
    俄国1905年革命在俄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列宁说:“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
就不可能有1917年10月革命的胜利”。

英国工党首次执政(1924年)-----

    英国工党成立于1906年,但1924年以前的英国一直是由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1923年大选中保守党失败,工党获得比自由党更多的席位。
    1924年1月22日工党领袖麦克唐纳组成英国历史上首届工党政府。麦克唐纳任首相兼
外交大臣,内阁成员多数是工人出身。工党执政期间,对内通过了“惠特利住宅计划“,
增加国家补助金用于住宅建设,还改善了保障制度,增加养老金和失业补助,废除了保护
关税的原则。在外交上, 1924年2月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并签订贸易协定。1924年的伦敦
会议上麦克唐纳从中调停,使法德接受道威斯计划。工党政府执行的这些较激进的政策受
到保守党和自由党的攻击。他们抓妆坎贝尔案“反对麦克唐纳,说他有同情共产主义的嫌
疑,麦克唐纳被迫于1924年10月辞职,第一届工党政府结束。

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1928年)-----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2000余人,转战到达湖南南部,在湘
南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组织当地农民,于22日举行了湘南起义。
    起义军队占领了宜章,成立了宜章工农民主政府。南昌起义余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并组建了宜章农民自卫军。1月下
旬,起义部队又歼灭前来进攻的国民党军队大部,缴枪千余支。接著迅速北移,连续击溃
桂军和湘军,仅十余天便连续攻占了郴州、永兴、资兴、耒阳等,并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
府。各县农民武装也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3月底,由于敌军重兵围攻,加之党的“左”
倾盲动主义的干扰,起义失败。不久,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农军到
达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湘南起义
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方志敏在弋阳、横峰发动起义(1928年)-----

    1928年1月22日,方志敏、邹式平、黄道等在江西东北部的弋阳、横峰两县领导农民
举行武装起义,接着转入山区进行游击战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6月间,方志敏在方胜峰召开了弋阳、横峰两县的干部会议,坚定了斗争的意志。会
议后不久,取得了金鸡山大捷,打败了3倍于游击队的敌人,扩大了游击根据地。
    12月,成立了信江工农民主政府。
    从1928年6月到1929年6月,起义部队连续打退了敌人的4次进攻,扩大了革命武装,
发展为近千人的部队,成立了江西红军独立团。根据地扩大到信江区域的贵溪、上饶、余
江、万年、德兴、铅山等县。
    1930年春,赣东北的红军利用蒋、冯、阎军阀大混战的有利形势,实行对敌人的奔袭
,迅速地扩大了根据地。
    5月,赣东北独立团北上打下了景德镇,根据地矿大到乐平、浮梁、鄱阳、婺源和浙
江开化一带,部队扩充到数千人,成立了红军独立师,不久,成立了赣东北工农民主政府


二战期间盟军在安齐奥登陆(1944年)-----

    1944年1月22日,美军两个师在离敌战线后方60英里处的安齐奥强击登陆,给在意大
利的德军一个突然袭击。他们在袭击中没有遇到多少阻力。因为德国军队正在向南撤退,
以此来巩固蒙特卡西诺附近的防御工事。

廖承志获释(1946年)-----

    1946年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界人士的强烈要求下,国民党被迫释放廖承
志出狱。

中国共产党接管北平(1949年)-----

    1949年1月22日,国民党军队放弃了对北平的控制,而由中国共产党接管。这表明持
续已久的内战正接近尾声。
    这个中国传统的首都被围困了一个多月。国民党将领傅作义与正在华北努力实现和平
的中国共产党达成协议,几乎是礼貌地交出北平。
    根据这个协议,成立了一个联合委员会,以便监督向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过渡。同时
,在国民党首府,同共产党打了20多年仗的蒋介石宣布,他将辞去总统职务,以期结束双
方的敌对行为。
    被任命为代总统的李宗仁宣称,他的看守政府随时准备根据毛泽东在1月早些时候提
出的条件进行和平谈判。在青岛,据称8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将撤走。

李宗仁接受中共谈判条件(1949年)-----

    1949年1月22日,李宗仁在担任代总统的第二天,就发表文告,表示愿以中国共产党
所提八项条件作为和谈基础。并表示“决本和平建国方针,为民主自由而努力”。并派邵
力子、张治中等五人为和谈代表。

法国联邦德国合作条约签订(1963年)-----

    1963年1月22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于在巴黎签订了《法国联邦
德国合作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国防部长、教育及青年问题的主
管部长以及总参谋长定期举行会议,以协调两国的外交政策,加强两国在防务政策和青年
问题方面的合作,扩大相互间的往来和交流。条约的签订,标志著法德合作进入一个新阶
段。

甲壳虫乐队开始风靡英国(1963年)-----

    1963年1月22日,甲壳虫乐队推出他们的第二张唱片专辑《请愉悦我(please
please me)》,奇迹般地盘踞英国排行榜榜首6个月之久。此后,他们一发不可收拾,连
夺年度“单曲第一名”、“专辑第一名”、“持久不衰的唱片销售纪录”等奖项。
    甲壳虫乐队在美国发展时,创造了在美国发行的第一张唱片5天销售20万张的新纪录
,在美国的第一场演唱会也创造了7000万人收看的电视收视纪录,由此引发了美国歌曲排
行榜上英国歌曲一统天下的怪现象。
    人们不会忘记甲壳虫乐队,因为他们不仅创造了美妙的音乐和一段欢愉的时光,而且
这四位摇滚乐高手(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把摇
滚乐带到每一个普通人中间,然后,又把所有热爱摇滚乐的人们同摇滚乐及摇滚文化一同
推向未来。

英国、爱尔兰、丹麦和挪威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72年)-----

    经过10年艰难谈判,欧洲共同市场今天又得到了扩大,吸收了新的成员国:英国、爱
尔兰、丹麦和挪威。随著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这个由10个成员国组成的共同体大体上会
成为世界上的经济组织。被扩大了的共同体现有人口已经超过美国或苏联,贸易额占世界
贸易额的41%,每年国民生产总值达7000亿美元。
    现在欧洲经济共同体还缺少一个集中的政治力量,因此发起国希望这项条约,特别是
大不列颠进入共同体本身,将说明共同体在实现战后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这一理想的进程
中又迈出了一大步。

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去世(1973年)-----

    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去世,终年64岁。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被流放到高尔基市(1980年)-----

    1980年1月22日,核原子物理学家、持不同政见者安德烈·萨哈罗夫被驱逐出莫斯科
流放到高尔基城,有关方面还限制萨哈罗夫与他的妻子叶列娜·鲍纳尔只有两小时时间收
拾行装离开。下午6点他们被赶上一架运输机,飞往250英里以东的高尔基市。
    本月初,萨哈罗夫公开指责苏联出兵阿富汗,并要求美国迫使苏联撤军。


--
    正如政府的意志并不必然是真理一样,民意也有它的盲目性,有着不可尽信的一面。民
意具有情绪性,有时并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二战前的希特勒就曾获得德国绝大多数民众的
民意支持;而几乎为全世界所反对的美国的反恐战争,却获得了美国民众的广泛支持。民意
还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其《回顾——越战的经验与教训》一书中,
所说的一个事实耐人寻味:在越南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70%以上的美国人支持战争,但到
战争相持不下时,却有70%以上的人开始反对战争。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