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inu (石弩),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上的今天-6月27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6日14:38:4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1858年6月27日 《中法天津条约》签署
  1858年6月27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后,进逼天津,清政府
即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今日签订城下之盟——《中法天
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共42款。另附《和约章程补遗》。主要内容:一、法国
公使驻北京,在通商各口设领事馆。二、增开琼州、潮州(后改汕头)、台湾(台南)、淡
水、登州(后改烟台)、南京为通商口岸。三、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四、法国
人可在内地游历,可在通商口岸任意租地盖房,设立教堂、医院、学校、坟地、仓库等
,中国地方官对破坏法人的中国人应予严惩。五、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
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六、法国兵船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七、确定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八、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1895年6月27日 傅作义将军诞辰
  1895年6月27日,傅作义出生在山西临漪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在“整军经武
、救亡图存”的思潮影响下,他走上了戎马生涯。1918年他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
,在阎锡山的晋军系统任职,参加过北伐战争,阎、冯反蒋战争,抗日战争。
  9·18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傅作义对此痛恨之极,他提出“宁做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的口号,并规定部队早晚点名时,要高呼“不惜牺牲,以雪耻辱”的誓词
。1933年5月,傅将军率59军在北平外围的密云、怀柔一线,同日军西义一师团6000余人
展开恶战,敌人凭借装备的优势,在飞机、大炮、坦克的配合下,日夜狂攻,中国军队
也愈战愈勇。但此时坐镇北平的何应钦,奉南京政府之命,勒令傅作义部队停止战斗,
撤出阵地。傅将军闻此极其愤怒,他说“只有日方先撤,我们才能撤,否则,我军决不
后撤”。是役,除重创日军外,傅将军指挥的59军也有很大伤亡。1936年,他不顾蒋介
石、阎锡山“不可轻启战端”的阻挠,提出“守土有责,不容坐视”,毅然决然进行了
威震中外的绥远抗战,一举收复了被日伪军占领的红格尔图、百灵庙等北疆战略要地,
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气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战意志和救亡热情。
  北平和平解放是傅作义将军在十分困难而又复杂的情况下,克服重重阻力,扫除大
量障碍,冒着生命危险实现的。
  北平和平解放的最大阻力来自蒋介石。早在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刚结束,在南
京政府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蒋介石用封官许愿的伎俩,拉傅将军南撤,对傅将军慰勉有
加,并表示要安排傅将军任东南军政长官,此后所有军队都归傅将军指挥。对于蒋介石
这种安排,傅将军心中清楚,但他不能断然拒绝,只能装出满有信心的样子,对蒋介石
说:“我对华北局势不像别人那么悲观,我自信还有扭转华北危局的办法。坚守华北是
全局,退守东南是偏安。南撤方案非万不得已时不宜实行”。蒋介石同意了傅将军的说
法,傅将军安全返回北平。回来后,傅将军立即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商谈和平合作
事宜。
  1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此时,蒋介石并不知道傅将军与共产党已
有联系,先后派徐永昌、郑介民、蒋纬国到北平劝傅将军南撤,这一切都被傅将军拒绝
了。傅将军的又一大障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遍布北平城内要害防地,为了防止意外
,他果断地将蒋系部队的建制打乱,调整要害防地的部署,用自己的部队替换蒋系部队
。1941年1月傅将军率部起义,顺利地实现了北平和平解放。从而免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
重大损失,完整地保存了北京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
1964年6月27日 文艺界再遭毛泽东严厉指责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对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
况的报告》作了指示。2月3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在政协礼堂举行“迎春晚会”,参加
的有北京的和外地的戏剧工作者约2000多人。事后有的人对演出不满,写信提出意
见。中宣部立即向剧协党组作了传达,责成他们的检查,并于3月下旬召集文联和各协
会党组成员、总支和支部书记50多人,连续开了3次会,进行讨论。随后,全国文联
、作协、音协、美协、舞协、民间文艺研究会和摄影学会等10个单位的全体干部集中
20多天时间进行整风。中宣部将情况向中央作了汇报。毛泽东批示说:这些协会和他
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是好的),15年来,基本上(是一切人)
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
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象
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毛泽东的这个批示也被称作“关于文艺问题的第二个
批示。”
1970年6月27日 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
请示报告》。
  《报告》提出:经过三年来的文化大革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具备了招生条
件。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具体规定:学制,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分别为2至
3年。另办一年左右的进修班。学习内容,设置“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
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业务课;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各科学生都要
参加生产劳动。学生条件为选拔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
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
。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还要注意招收上山
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
  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10月15日,国务
院向各地发出电报:1970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按中央批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报告提出的意见进行。全国首批招收的工农兵学员共4万余人。
1980年6月27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
  1980年6月27~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有中央
委员195人、候补中央委员114人。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53人列席。全会通过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
上的拨乱反正。全会一致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
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胡耀帮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增选习仲勋
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全会最后通过公报。在闭幕会上,胡耀邦、陈云、邓小平都作了重
要讲话,要求全党集中主要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中央和全党都必须兢兢业业地工
作。
1980年6月27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0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决议》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
胡耀邦主持进行的。集中了全党的集体智慧。邓小平在同起草小组的谈话中,一开始就
提出了对《决议》的三个基本要求:第一,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包括对中央一些负责人的
功过是非,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作出公正的评价。第三,对过去的事情作一个基本的
总结,以统一全党思想,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整个《决议》3万余言,分为8个
部分,体现了上述指导思想。《决议》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
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
,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
史地位,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
二位的;并且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
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
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