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inu (石弩),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上的今天-7月1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01日07:12:18 星期天), 站内信件
1864年7月1日 上海《北华捷报》改名为《字林报》
1908年7月1日 清政府改户部银行为大清银行
1917年7月1日 张勋复辟
1919年7月1日 少年中国学会成立
1923年7月1日 《前锋》创刊
1928年7月1日 汤山会议:蒋、冯、阎、李各怀心事
1931年7月1日 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围剿”
1935年7月1日 《何梅协定》正式签订
1936年7月1日 红二、红四方面军开始北上
1940年7月1日 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召开
1941年7月1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1944年7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整训军队的指示
1952年7月1日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1958年7月1日 《红旗》首次提出“人民公社”的名称
1980年7月1日 中央推行经济联合体
1983年7月1日 《邓小平文选》出版
1985年7月1日 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6年7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在改革中前进》的社论
1987年7月1日 我国人口达10.7亿
1991年7月1日 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作重要讲话
1997年7月1日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
1975年7月1日 我国与泰国建交
1990年7月1日 《两德国家条约》生效
1961年7月1日 坎坷一生的戴安娜王妃诞辰
1864年7月1日 上海《北华捷报》改名为《字林报》
1864年7月1日,上海《北华捷报》改名为《字林报》。《北华捷报》是1850年8月英
国人在上海创办的最早的英文周报。主要刊载时事新闻、商情、司法和领事公报,供外
侨阅读。后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喉舌。随着贸易中心向上海的转移,有关船舶及
商业的材料日多,7月1日改名,为日报,又称《字林西报》。《北华捷报》转成《字林
西报》的星期日附刊。《字林西报》以刊载通讯报道、时事新闻和有关中国的军事情报
为主。1949年上海解放后,因造谣破坏,受到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严重警告,1950
年3月31日停刊。
1908年7月1日 清政府改户部银行为大清银行
1908年7月1日,清政府改户部银行为大清银行。这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官办银行。户
部银行创办于1905年,设总办和副总办各一人负责。总行设北京,到光绪末所设分行有
天津、上海、汉口、济南、张家口、奉天、营口、库伦、重庆九处。除经营存贷款项、
买卖金银、折收期票、汇兑划拨公私款项、代人收存财物等一般银行业务外,还有承领
银铜铸币、发行纸币、代理部库等特权。发行的纸币,分库平银一百两、五十两、十两
、五两、一两等五种银两票和面额类似的银元票。此外,还发行市面通行平色及百两以
上的银票以及各种票据。实际上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重性质。1908年改称大清银
行,厘定《大清银行则例》二十四条,进一步确定该行的国家银行性质。总办改称监督
,并由度支部(原户部)奏派监理官二人,监理一切行务。赋予该行以代理国家发行纸
币、经理国库事务和公家一切款项收付以及代公家经理公债票和各种证券等权责。在南
昌、杭州、开封、太原、长春、福州、广州、芜湖、长沙、西安、云南(昆明)、江宁
等地增设分行。辛亥革命后,停业清理。1913年,改组成中国银行。
1917年7月1日 张勋复辟
复辟后,溥仪坐在乾清宫宝座上接受遗老们的拥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从此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
但是,封建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民国初年,继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失败之后,19
17年7月1日又发生了清廷的复辟。由于这次复辟是由封建军阀张勋一手制造的,史称“
张勋复辟”。
张勋原是清朝的江南提督,统帅江防营驻扎南京。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军进攻南
京,张勋负隅顽抗,战败后率溃兵据守徐州、兖州一带,继续与革命为敌。民国成立后
,他和他的队伍顽固地留着发辫,表示仍然效忠于清廷,人们称这个怪模怪样的军阀为
“辫帅”,他的队伍被称为“辫军”。1913年,张勋因参与镇压孙中山发起的“二次革
命”有“功”,被袁世凯提拔为长江巡阅使。从此他拥兵徐州,成为一个声势赫赫的地
方军阀。
1916年,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称帝失败,黎元洪当上大总统,实权掌握在国务院总
理段祺瑞手中。不久,黎元洪和段祺瑞在所谓“参战”问题上发生矛盾,段祺瑞主张对
德宣战,黎元洪和国会则坚决反对。张勋因德国支持他的复辟主张,而反对对德宣战,
但同时又蔑视黎元洪。因此,黎、段争相拉拢张勋,张勋却另有打算。他伪装成黎、段
之间的调解人,企图坐收渔利,同时拼凑实力,积极为复辟作准备。1917年5月下旬,当
黎、段因解散国会问题争执不下时,段祺瑞策划武力推翻黎元洪并解散国会,黎元洪得
到消息,先下令免去段祺瑞的国务院总理。张勋乘机提出“非复辟不可”的主张,于6月
7日率“辫军”北上。黎元洪被迫下令解散国会。14日张勋到达北京。
经过一阵紧张的策划,张勋于6月30日潜入清宫,决定当晚发动复辟。
1917年7月1日凌晨1时,张勋穿上蓝纱袍、黄马褂,戴上红顶花瓴,率领刘廷琛、康
有为、陈毅、沈曾植、王士珍、红朝宗及几位辫子军统领共50余人,乘车进宫。
3时许,废帝溥仪在养心殿召见张勋。张率领诸人,溥仪行三拜九叩礼。接着由张奏
请复辟说:“隆裕皇太后不忍为了一姓尊荣,让百姓遭殃,才下诏办了共和,谁知办得
民不聊生。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只有皇上复位,万民才能得救。”溥仪说:“我年龄太
小,无才无德,当不了如此大任。”张说:“皇上睿圣,天下皆知,过去圣祖皇帝也是
冲龄践祚。”12岁的溥仪说:“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同日,溥仪发布“即位
诏”,称“共和解体,补救已穷”,宣告亲临朝政,收回大权。他公布9项施政方针,一
连下了8道“上谕”,大举封官授爵,恢复清朝旧制。参加复辟的重要分子,均被授以尚
书、阁丞、侍郎等要职,康有为任弼德院副院长,张勋为政务部长兼议政大臣,并被封
为忠勇新王。张勋还通电各省,宣布已“ 奏请皇上复辟”,要求各省应即“遵用正朔,
悬挂龙旗”。
复辟消息传出后,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段
祺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组成讨逆军,防守的“辫军”一触即溃,张勋在德国人
保护下逃入荷兰使馆。复辟丑剧仅仅上演了12天,就在万人唾骂声中收场了。
1919年7月1日 少年中国学会成立
少年中国学会主要成员合影
1919年7月1日,由李大钊、王光祈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经过一年的酝
酿筹备,在北京开成立大会,推王光祈为执行部主任。该学会的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
,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要求会员恪守“奋斗、实践、坚忍、俭朴”的信
条。总会设于北京,在上海、南京、成都及法国巴黎均设有分会,会员遍及国内许多省
市以及欧美、南洋等地,影响较大。毛泽东、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曾琦、李璜、
左舜生等均加入该会。该地出版有会刊《少年中国》,其一部分内容是介绍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文学、哲学方面的论著与译文,涉及人生观、世界观及社会问题各个方面;
另一部分是发布该会日常活动消息及会员通讯等。共出4卷12期。
1923年7月1日 《前锋》创刊
《前锋》月刊在上海创刊
1923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前锋》月刊在上海创刊。
《前锋》月刊由广州平民出版社出版。主编由瞿秋白担任,陈独秀、张太雷、向警
予等为主要撰稿人。该刊主要登载分析和探讨中国革命问题的文章,辟有“寸铁”栏目
,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有很强的战斗性。《前锋》月刊仅出版发行了3期 ,19
24年2月停刊。
1928年7月1日 汤山会议:蒋、冯、阎、李各怀心事
从左至右依次为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
1928年7月1日,蒋介石邀请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在北平汤山开会,商
讨军事善后问题。
国民政府兴师北伐后,各路大军齐头并进,攻势凌厉。
随着北伐胜利结束,各新军阀因地盘分配不均带来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蒋介石第一
集团军占有广东及华东富庶之区;冯玉祥第二集团军占有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阎
锡山第三集团军占有山西、河北、察哈尔、绥远及平、津两市;李宗仁第四集团军占有
广西、湖南、湖北及汉口市。除蒋、阎占有理想地盘外,冯玉祥所占大部为贫瘠地区,
且无出海口;李宗仁则不满地盘太小。在会议上,蒋介石提出为削减庞大的军事费用,
应统一编遣全国部队,精兵简政,并从第一、二、三、四集团军中抽调最精锐各师归中
央直辖。蒋介石实际上是要削弱其他3个集团军的实力。以利统治。对此,冯、阎、李
3人各怀心事,各有主张。李、冯因对地盘分配早有埋怨,都想趁机调整,因此提出诸
多意见和要求;阎锡山则因在地盘分配中捞到了好处,颇为踌躇满志,故保持沉默以观
势变。编遣问题陷入僵局。
1931年7月1日 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围剿”
亲临南昌指挥“围剿”的蒋介石
1931年7月1日,蒋介石、何应钦坐镇南昌,指挥23师又3个旅共30万人
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发起第三次“围剿”。蒋介石亲任司令,并聘
请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以嫡系部队5个师为主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
击”的战术,分兵两路展开钳形攻势向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进攻,企图消灭红军于
赣江东岸。
1935年7月1日 《何梅协定》正式签订
1935年7月1日,日驻华使馆武官高桥将日方事先写好的通告文稿交何应钦签
字。全文是:“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提出之各事项,悉数承诺,期以自动方式实施之,
特此通知。梅津司令阁下。何应钦。”
还在5月初,日本借口中国援助东北义勇军进入滦东“非武装区”活动,破坏了《
塘沽协定》,向国民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调遣关东军入关相要挟 。
6月初,国民政府军委会东北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
郎进行秘密谈判。9日,梅津致何备忘录,提出了国民党撤销在河北境内的党、政、军
活动及有关机构,取缔一切抗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无理要求。何、梅就备忘录进行反复
密商。
7月6日,何应钦在征得汪精卫的同意后,在屈辱的通告上签了字,然后将其转送
给梅津,《何梅协定》正式出笼。《何梅协定》的签定,使中国丧失了河北及平津两市
的大部主权,为日本实现其先夺取河北与平津、然后完全吞并华北的计划提供了便利条
件。
1936年7月1日 红二、红四方面军开始北上
1936年7月1日,中共中央林育英、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68人致电朱德、张国
焘、徐向前、陈昌浩、任弼时、贺龙、萧克:“我们以无限的热忱,庆祝你们的胜利会
合,欢迎你们继续英勇地进军,北出陕甘与一方面军配合以至会合,在中国的西北建立
中国革命的大本营。”2日,红二、六军团齐集甘孜,同红四方面主力胜利会师。红二、
红六军团遵照中央指示改编为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萧克任
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委。同日,会师的红二、红四方面军开始北上。红四方面军组
成左、中、右三个纵队,分别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6日,任弼时致电中央,报告红
二方面军长征情况说:二、六军团于本月1日全部在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合,现随同四方面
军继续北进。这次远征,计时7个多月,行程1万余里 ,伤亡约530人,出发时两个军团
共17万人。到甘孜会合时,为14万人,二军团9000人,六军团5300人,武器比桑植出发
时稍有增加。
1940年7月1日 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召开
1940年7月1日,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在重庆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
察委员共133人出席。会议由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主持,全面讨论了党务、政治、外交
、财政、经济、教育 、内政、交通和各项报告,尤其是关于战时经济问题。
会议决定在中央党部中设立妇女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在行政院内增设经济作战部和
战时经济会议,以适应长期抗战;会议还决定把经济部改为工商部,专管工商业及矿业
;会议决定设立中央设计局、党政工作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等机构以建立设计、执行考
核的“行政三联制”的基础。
8日,在闭幕式上,大会发表了宣言,其纲要称:“1.暴日野心无止境,为世界
各国之公敌;2.加强奋斗,纠正缺点,切实提高工作效率;3.同胞同志积极奋起,
完成抗战大业。”
1941年7月1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其中指出:中国共
产党经过20年的革命锻炼 ,已经成为和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已
经成为全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的决定因素。然而放在全党面前的仍然是伟大而艰巨的革
命事业。这样,就要求党更进一步地成为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
守主义的党,要求全体党员和党和各个组成部分都在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和统一的
纪律下面,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没有坚强的统一的集中的党,便不能应付革
命过程中长期复杂残酷的斗争,便不能实现党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任务。因此《决定》指
出:目前巩固党的主要工作是要求全党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更加增强自已党性的锻
炼,把个别的组成部分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使全党能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决定》列举了当时党内存在诸如政治上的自由行动,组织上的自成系统,思想认识上的
个人主义等违反党性的倾向,指出如其发展,便会破坏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
纪律。《决定》强调:要坚决肃清阳奉阴违的两面派现象,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对
屡教不改者,必须加以纪律制裁。无论是普通党员或党员干部,都必须加强党性锻炼,
严格遵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要
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加强学习的方法,来改造自己以适合于党与革命的需要。从中央委
员到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参加支部组织,过一定的党的组织生活,悉心听取党员群众
对自己的批评,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这个《决定》是整风学习必读文件。延安《解放
日报》发表《加强党性锻炼》的社论,阐述了这个《决定》的精神实质。
1944年7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整训军队的指示
1944年7月1日,中共中央向全军发出《关于整训军队的指示》,要求全军在
今年秋、冬两季,在不妨碍战斗与生产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普遍的大整训。整训分军事
、政治两方面,军事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实行群众运动的练兵方法;政治贯彻古田
会议决议精神,用检讨错误和缺点,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奖励英雄模范人物等方法,
改进政治工作。还要整训民兵与自卫军,这是将来我军扩大1倍与数倍的主要兵源。训
练干部也要引起各级党委和军事、政治机关的极大注意。八路军、新四军从10月开始
,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先后开展以反对军阀主义、改善官兵关系为中心的政治整训和
尊干爱兵运动;随后又展开了以射击、投弹、刺杀3大技术(有的部队还加上爆破、土
工作业成为5大技术)为主,以游击战术和攻坚战术为辅的大练兵运动。
1952年7月1日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由成都开出的第一列火车
1952年7月1日,四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毛泽东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成渝铁路由四川成都
到重庆,全长530公里。此铁路从1950年6月16日开工兴建。成渝铁路的修建
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西南刚解放,国家财政相当困难。党中央确定修建成渝
铁路的原则是“就地取材”,发动广大军民兴建。工程以每日铺筑5公里又30尺的进
度推进,提前3个月完成。
成渝铁路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它横穿四川盆地中心,有力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物资交
流。
1958年7月1日 《红旗》首次提出“人民公社”的名称
湖南宁乡县某人民公社成立大会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人》一文中,比较
明确地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
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这是在报刊上第一次提到“人民公社”的名称。
接着在7月16日《红旗》杂志第4期《在毛泽东同志旗帜下》一文中又指出:“毛泽
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交换)
、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为我国社会
的基本单位。在这样的公社里面,工业农业交通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教育是反映这
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全世界人剥削人的制度还没有彻底消灭以前,这种全民武装
是完全必要的。”
1980年7月1日 中央推行经济联合体
1980年7月1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1.组织经
济联合体一定要从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出发,坚持自主原则,不受行业、地区和所有制
、隶属关系的限制,但不能随意改变联合各方的所有制、隶属及财务关系。2.要推进
原料产地与加工地区的联合。3.各种经济联合体都必须完成税收和利润上 交任务。4
.联合体应由各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
1983年7月1日 《邓小平文选》出版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出版发行
1983年7月1日,《邓小平文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选》收入了邓小平
从1975年至1982年9月发表的47篇文章,其中39篇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
1975年写的8篇著作反映了邓小平在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中,整顿各
方面的工作,为促进安定团结和发展国民经济所作的巨大努力。1977年以后的著作
,反映了他在推动和指导全党进行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和实现我国伟大的历史转变的过
程中,在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和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发挥的决策作用和
做出的卓越贡献。12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
《通知》指出,学习《邓小平文选》,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党的伟大转折时期的历
史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由来与发展,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主
要内容和主要保证,认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新成果。
1985年7月1日 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邓小平等领导人与出席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委员合
影
1985年7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首次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结
束时发表公报,其中指出:会议充分发扬了民主,委员们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本着协
商的精神对所讨论的主要问题取得了共同的看法。委员们在小组讨论和大会发言中,对
起草委员会的工作和基本法的内容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委员们同意姬鹏飞主任委
员提出的关于起草工作的大体规划和设想,认为在1990年上半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适宜的。大家表示有决心
、有信心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原则,起草出一部符合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
国人民意愿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会议一致认为有必要在香港成立一个民间性的、
有广泛代表性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并决定委托在香港地区的25位委员共同发起筹组。
会议召开时,邓小平等会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委员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1986年7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在改革中前进》的社论
198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在改革中前进》的社论,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65周年。社论认为,回顾党的历史,28年血与火的洗礼,37年风和雨的考
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不愧为全中国人民
的领导核心。
在充分估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作用之后,社论论述了改革的历史必
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并引用邓小平的话指出,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复杂的、艰苦的革命
。提出党为更好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 、组织建
设。
关于思想建设,社论指出,每个党员首先是党员干部,要把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改革和建设的行动中,坚决克服一切与改革不相适应的思想、旧观念
,勇敢地站在改革的前列。关于作风建设,社论强调,为了使改革健康发展,必须进一
步端正党风。党风如何,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兴衷,也关系到改革
的成败,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党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保证改革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
方向发展。关于组织建设,社论说,为了使改革少走弯路,胜利前进,必须进一步发扬
党内民主,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积极稳妥地进行干部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实现各
级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广大中青年干部和老干部在亲密地团
结合作,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葆革命的正气、朝气、锐气,不断做出新贡献。
1987年7月1日 我国人口达10.7亿
1987年7月1日,国务院在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抽选了1045
个县、市,进行了1%人口地区抽样调查。这次调查登记的人数10711652人,
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999%。与1982年普查相比,少年儿童占人口的 比重由
33.45%下降为28.68%,老年人口的比重由4.89%上升为5 .46%。
这次调查表明,全国人口文化程度有很大提高,特别是拥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增加最快;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汉族比重减少;市镇的人口比重也迅速增加,家庭人口逐步减
少。
1991年7月1日 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作重要讲话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
1991年7月1日,中共中央隆重举行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江泽民发表长篇
重要讲话。主要内容是:一、中国共产党70年的奋斗历程。简要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
70年的奋斗历程,把党领导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所做的许多事情,归纳为3件
大事:第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第二,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开创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还正在做。这3件大事,使中国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江泽民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
人的庄严使命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三、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第一、必须努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
义水平;第二,必须努力提高全党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第三,必须努力提高党的
各级组织的战斗力;第四,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1997年7月1日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月30日午夜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月1日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
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
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月30日午夜举行。23时42分,交接仪式
正式开始。
在中英仪仗队入场后,双方礼号手吹响礼号。23时46分,国家主席江泽民、国
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和香港特别行
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英国方面同时入场并登上主席台
主礼台的有查尔斯王子、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离任港督彭定康、国防参谋长查
尔斯·格思里。
在仪仗队行举枪礼之后,查尔斯王子讲话。他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
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向那些把“一国两制”构想
变为《中英联合声明》的人致敬,并对那些为谈判《联合声明》的实施细节而辛勤工作
的人们表示敬意。
查尔斯说,香港向世界表明,生机勃勃和稳定可以成为成功社会的明显特征。
他说,香港将从此交还给中国,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将继续拥有其明显
的特征,继续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国际伙伴。1984年的《联合声明》对全世
界做出庄严承诺,保证香港继续她的生活方式。对英国来说,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
《联合声明》。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
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
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
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
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
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
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
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
了香港回归祖国。江泽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
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
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江泽民说,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
变。
他说,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香港特别行政
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
项权利和自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江泽民说,香港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
运中心的作用,继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所有国家和地区
在香港的正当经济利益将受到法律保护。他希望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投资与贸易利益的
国家和地区,继续为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努力。
江泽民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
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
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江泽民主席的讲话,激起全场6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随后,中英两国领导人走到主席台前,握手合影。
凌晨0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
出席交接仪式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
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90多个国家驻香港领事机构的代表和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地
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
香港各界人士,澳门、台湾同胞,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也出
席了交接仪式。
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
1975年7月1日 我国与泰国建交
泰国国旗
泰国,全称泰王国。意为“自由之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1311
5平方公里。人口5817万(1993年10月),以泰族为主,还有佬、马来、高
棉、苗族等。泰语为国语。佛教为国教。首都曼谷。资源有锡、钾盐、褐煤、油页岩、
天然气等,森林覆盖率为20%。实行自由经济政策。人均国民收入2138美元(1
993)。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生产水稻、玉米、甘蔗、烟草、木薯等。沿
海和内河渔业发达。工业有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石油化工、建材、汽车装配
等。主要出口大米、橡胶、木薯、蔗糖、纺织品、集成电路、珠宝、加工食品等;进口
燃料、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等。公元1238年建立素可泰王朝。16世纪初葡、荷、
英、法相继入侵。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1939年改名为泰国。1941年遭
日本入侵。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改为泰王国。12月5日(1927
年,普密蓬.阿杜德国王诞辰)为国庆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继续坚持全方
位外交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经济外交,强调本区域国家间的合作。1975年7月1日
同中国建交。
1990年7月1日 《两德国家条约》生效
1990年7月1日,《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正
式生效。西德马克取代东德马克,成为东德的唯一支付手段,东德在货币、经济和社会
领域全面引入了西德的现行法律。
40年前,德国的分裂是从货币分裂开始的。40年后,东西德马克的统一又成了国家
统一的先导。两国领导人对条约的生效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民德总理德梅齐埃说:“19
90年7月1日在战后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是德国统一的
桥梁。”西德总统魏茨泽克认为《两德国家条约》是“走向德国共同未来的正确步骤”
;西德总理科尔称赞条约的生效是“通往德国统一道路上的决定性一步”。
关于《国家条约》的最初想法,可以追溯到1989年11月17日民德前总理莫德罗提出
建立两德“契约共同体”的建议。当时民德刚开放边界,两德的经济差距一下突出。为
了更好利用西德的经济力量来改善民德的情况,稳定局势,莫德罗便想用条约的形式把
两德经济合作固定下来。莫德罗提出建议后第11天,科尔接过这个建议,提出统一德国
的10点计划,并首次把民德彻底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向民德提供援助及密切两
德经济合作的前提条件。当时民德的政治、经济形势不断恶化,莫德罗一面要求科尔在
经济上援助民德,一面从政治上向西德作出让步,于1990年2月1日提出实行两德统一的
四阶段方案,其中首先表示可以考虑建立两德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莫德罗的这个朦
胧想法又被科尔立即接过去。2月7日,科尔正式提出尽快建立两德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议
。2月13日,莫德罗访问波恩,双方决定成立专家委员会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3月18日
民德大选后,双方立即开始了就此进行的正式谈判。
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关键是货币,而确定东、西德马克的合理比价又是建立货币
联盟的核心。因此,从3月下旬到5月初,两德之间以及西德各政党之间,围绕东西马克
的比价问题曾展开激烈争吵,其焦点是如何既满足民德公民尽快改善生活的要求,又不
增加西德公民的负担。民德各党和西德社民党及两德工会、团体纷纷要求多照顾民德公
民的利益,至少保障民德公民的社会福利不因建立经济、货币联盟而受到损害。鉴此,
双方又决定增加建立“社会联盟”一项,即把西德一整套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社会
福利网”也覆盖到民德。经过几个回合的紧张谈判,双方首先于5月2日就建立货币联盟
的东西马克比价问题取得一致意见,5月12日最后就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一
揽子条款达成协议,形成两德“国家条约”。
5月18日,西德财政部长魏格尔和民德财政部长龙贝格正式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
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1日,《国家条约》正式生效,它对两德统一乃
至统一后的德国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
1961年7月1日 坎坷一生的戴安娜王妃诞辰
少女时的戴安娜,天真而忧郁。
戴安娜王妃全名戴安娜·弗朗西斯·斯潘塞,1961年7月1日出生在英国富有
的伯克家族,6岁时父母离异,跟随父亲和祖母长大。从幼师毕业后,在一幼儿园任教
,1980年与王储查尔斯订婚。
1981年7月29日,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储在伦敦圣保罗教堂隆重举行婚礼。她
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生下两个王子,取名威廉和哈里。
1986年初,戴安娜不堪忍受查尔斯与情妇仍有来往,同王储开始分居。199
0年11月7日伦敦《星期日镜报》刊出偷拍的王妃穿着紧身运动衣的健身照,舆论哗
然。1992年12月9日,首相梅杰代表王室宣布戴妃与王储正式分居。
1995年7月,查尔斯王储在接受BBC电视台采访时,承认他欺骗了戴安娜,
说他与卡米拉真心相爱已20多年,与戴的感情无法弥合。11月20日,戴安娜主动
接受BBC电视台采访时,承认与詹姆斯·休伊特确有婚外情。
1995年12月20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君主政体和两位小王子的名义要求
他们尽快离婚。
1996年7月,戴安娜与查尔斯正式离婚,戴安娜不再是王室的成员,但保留戴
安娜王妃的头衔。
1997年7月,查尔斯为祝贺情妇卡米拉50岁生日举办宴会,第一次向社会公
开他们的关系。之后,戴安娜也公开了与埃及亿万富翁的儿子多迪·阿勒·法耶兹的恋
情。8月底,戴安娜与男友赴巴黎度周末,因车祸于当地时间31日凌晨4时去世,终
年仅36岁。
戴安娜在遇难前6个小时,曾接受一名英国记者的电话采访,她说:“现在,我终
于找到了真正的爱情。结婚以后,我将过一种真正的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这位自嫁入王室后牵动世人目光16载的女性,悲剧性地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0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