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inu (石弩),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上的今天-7月7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07日09:45:4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1902年7月7日 清政府就英印军队进犯西藏照会英国
1906年7月7日 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40年7月7日 八路军发布三年来抗日政绩
1941年7月7日 中共中央发表纪念抗战四周年宣言
1942年7月7日 中共中央发表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
1945年7月7日 中共中央纪念抗战八周年
1993年7月7日 江泽民在接受墨西哥《至上报》社采访
1647年7月7日 意大利马萨尼洛起义爆发
1887年7月7日 俄国画家夏加尔诞辰
1967年7月7日 世界著名电影演员费雯丽逝世
1972年7月7日 田中当选为日本首相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1995年7月7日 法国超级间谍卫星出山
1902年7月7日 清政府就英印军队进犯西藏照会英国
西藏拉萨
  1902年7月7日,清政府驻藏大臣裕钢就6月26日英印军队100余人强占
藏边要地甲冈等处,照会英国驻印度总督寇松,提出严厉质询。甲冈事件系由寇松一手
策划。寇松系狂热的殖民主义者,他于1899年1月上任以来,竭力推行英国的西藏
政策。英国1888年2月19日首次发兵西藏,虽然两年后签订的《中英会议藏印条
约 》,使其得到了哲孟雄《锡金》的保护权,但野心并未满足。英国高层甚至公开主张
,在列强瓜分中国时强行吞并西藏。同时,沙俄对西藏也居心叵测,他们的以友善姿态
博得了西藏上层贵族的好感,令英国人极度不安。1899年6月,寇松接到来自他的
首相的两点指示:一、把市场从亚东移至接近西藏腹地的帕里;二、开辟和西藏地方当
局直接交涉的途径。3年来,十三世达赖的亲俄倾向日益明显。因此,英国对西藏的军
事行动开始了。
1906年7月7日 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
启新洋灰公司外景
  1906年7月7日,周学熙将唐山细棉土(水泥)厂赎回自办,成立启新洋灰股
份有限公司。
  唐山细棉土厂原由粤人唐廷枢奉李鸿章之命于1889年建成。后来,开平矿务局
督办张翼将开平矿权卖出,同时将细棉土厂产业作为借款抵押。1906年,周学熙担负收
回开平矿权交涉任务,他还建议袁世凯将细棉土厂赎回自办,可是德特林一再拖延。后
经英国驻京公使及天津总领事干涉,周又声明该公司“无论何人不能干预”,才收回经
营权。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向丹麦订购卧式旋转钢窑与钢磨,当年出产洋灰24万桶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日本军队向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
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从1937
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日军借
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
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驻防在卢沟桥一带的29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旧部。这支部队擅长刀术,每个战
士都身背一口大刀。每当日寇接近阵地时,战士们就跃出战壕,抡刀同敌人搏斗。日本
军队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卢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铁桥曾一度失守,驻守铁桥的一个连
仅4人幸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29军将士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经过4小时激战,又从日
寇手里夺回了铁桥。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
桥头,而中国守军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卢沟桥的炮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
发出通电,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
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抗战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工农大众和
各界爱国人士以募捐、劳军、宣传等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日前线。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
一条消极的抗战路线,他们不敢动员民众,在日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犹豫动摇,致使北
京、天津等地在7月底相继沦陷。
  由于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的压力,以及日军的侵略严重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直
接威胁到蒋介石等四大家族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于8月中旬发表《自卫宣言》,起来
抗战,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时,南京国民党政
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
总指挥。不久以后,南方各地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抗日战
争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从此,一场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中
坚力量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1940年7月7日 八路军发布三年来抗日政绩
  1940年7月7日,八路军总部公布:3年来八路军收复县城150座,毙、伤
、俘敌伪40万人。抗战第二、三年中敌对华北千人以上“扫荡”190次之 多,使用
兵力在50万以上。其中1万人至2万人的大“扫荡”有7次,3万人以上的大“扫荡
”2次,6万人的大“扫荡”1次。抗日以来八路军正规部队已由3年前的4万多人发
展到50万人,创造了包括将近1亿人口的解放区和游击区,共产党员也由战前的4万
余人发展到80万人。这个广大的解放区战场,抗击的日军达40万,占侵华日军总人
数的58%,并抗击了全部伪军。
1941年7月7日 中共中央发表纪念抗战四周年宣言
  1941年7月7日,中共中央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发表宣言。中共中央认为,国民
政府从外交以至内政,皆宜有新的改革与建树,方足以适应目前的形势,以新国人面目
,达成抗战建国的目的,并提出内政外交的10条基本方针:拥护国际反法西斯战线;
加强反对汪逆傀儡政府的斗争;加紧全部国军的整理训练,接济敌后抗日部队军饷弹药
;加强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设施;加强各抗日党派的合作,调整国共关系,解
决新四军问题,承认各抗日党派的合法活动,停止逮捕共产党员及一切爱国分子,消弥
内部摩擦;给一切爱国人民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改革政治机构,罢免贪官污吏
,引用开明人员,从政府机关中淘汰亲日分子;禁止贪官污吏奸商劣绅囤积居奇,以苏
民困;改革兵役动员制度;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任用本地人才, 团结少数民族。
1942年7月7日 中共中央发表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
  1942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中共中央分析了
抗战进入第六个年头的国内外形势,认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已处在胜利的前夜,在这
样的国际形势下,摆在我国抗战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争取时间,克服困难,以
达到抗日的最后胜利;二是如何对目前的抗战及对战后中国的建设取得多党派的一致意
见,以便更好的团结抗战,团结建国。在时间问题上,苏、英、美三国有打败希特勒的
把握,中、英、美国也有打败日寇的把握。然而中国抗战的第六年是存在着更大困难的
一年,稍一不慎,稍一松懈,我们已往的成绩就有丧失的危险。中国人民已经与日本帝
国主义苦战了5年,还须以排除万难、坚韧卓绝的精神熬过今明两年,胜利就在前面;
在团结问题上,中国各抗日党派不但在抗日中应是团结的,而且在抗战后也应是团结的
。战后的中国应当是独立的与各友邦发生平等互惠关系的中国,而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
或附庸国。战后的中国应当是统一的和平的中国,而不是分裂的内部互相战争的中国。
战后中国应是民主的中国。既不是专制的半封建的中国,也不是苏维埃的或社会主义的
中国。战后的中国应当是民主幸福的经济繁荣的中国,既不是只顾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
,而使大多数人受苦的中国,也不是以暴力没收土地没收工厂的中国。战后的中国应当
是各党派合作经过人民普选的民主共和国,而不是少数人专政、多数人无权的中国。
  总之,战后中国的新秩序的建议,应当依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国民党的抗战
建国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与社会政策。
1945年7月7日 中共中央纪念抗战八周年
  1945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抗战8周年口号。这次提出的口号共22
条,强调立即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动员、统一和扩大全国人民的一切
抗日力量,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要求英美政府和各同盟国政府认识中国人民伟大民主
力量,给中国人民抗战民主事业以有效帮助。坚决反对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要求立即释放张学良、杨虎诚、叶挺等被捕的抗日将士和在狱
的共产党员;中国解放区军队要继续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并准备随时粉碎敌之进
攻等。同日,《解放日报》发表《纪念抗日8周年》的社论。还综合报道了国民党消极
抗战、积极反共的情况以及日伪军近年来为实行“准备大陆决战体系”方针所采取的军
事部署。
1993年7月7日 江泽民在接受墨西哥《至上报》社采访
江泽民主席在中南海接受墨西哥《至上报》社长雷希诺·迪亚斯·雷东多采访
  1993年7月7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接受了墨西哥《至上报》社长雷希诺·迪
亚斯·雷东多的采访,就中国的经济形势和改革、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香港问题、中墨关系及中国和拉美关系、国际形势和世界前途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论述

  江泽民在谈到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改革问题时说,我们正在建立和实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符合中国的国情。它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可以把效率和公平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效率,又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逐
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是一个拥有11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
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我们现阶段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其他一切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们正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我国现行
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是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它促进了
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安居乐业。当然,我们的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我们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就是为
了使这一政治制度逐步完善。
  在回答关于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时,江泽民指出,这个问题中国
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已有专门的决定。这在全党认识上是一致的。毛泽东思想是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
著作中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引我们
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的十四大确立这一理论的指导地位,确定用
这一理论武装全党。
  在回答如何评价中墨及中国和拉美关系时,江泽民指出,中墨两国关系很好,是令
人满意的。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双方保持着高层接触,
墨西哥三届总统先后访问过我国,中国不少领导人也访问过墨西哥。近年来,两国在经
贸、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也在逐步扩大。中墨都是发展中国家,在重大国际问
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积极合作。我相信,在双方的共
同努力下,中墨友好合作关系必将不断发展。
  在谈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问题时,江泽民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国际一
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特别是区域性经济合作已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据不
完全统计,全世界大大小小的经济集团和自由贸易区已有20多个。这两种趋势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区域集团对内实行不同程度的统一政策,对全球经
济增长和经济一体化也起积极推动作用。但同时,区域集团应注意避免对外实行带歧视
性的政策,防止贸易保护倾向,以免影响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回答如何评价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前途时,江泽民说,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天下并不太平。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某些热点尚
未解决,又爆发了一些新的热点。一些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危机深重,民族分
裂,武装冲突,领土争端,宗教纷争愈演愈烈。一些国家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世界范
围的经济竞争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更加贫困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以“
民主”、“人权”等问题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向别国施加压力、侵犯别国主权的事
件时有发生。现实表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这种形势下,建立一个和
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尽管世界形势中面临着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但
我们坚信,人类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世界的前途是光明的。
  《至上报》是墨西哥最有影响的报纸,也是拉美主要报纸之一。《至上报》社长雷
希诺·迪亚斯·雷东多自8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采访过8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政界
知名人士。他曾在1978年和1986年访华。
1647年7月7日 意大利马萨尼洛起义爆发
  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在意大利征收深重的军费,用繁琐的工业法规限制商品输出,致
使意大利的工商业一落千丈。商业资产阶级无利可图,开始收购没落贵族的土地,采用
对分制剥削佃农。农民在对分制地租、高利贷和捐税的压榨之下,生活极端贫困,其实
际地位等于农奴。他们大批逃出山林,组织武装队伍,举行起义。
  那不勒斯人民在西班牙强征水果蔬菜税时,于1647年7月7日爆发了起义。领导者是
渔夫马萨尼洛,其队伍由手工业者、小商人和工人组成。起义这一天,他们捣毁税局,
驱逐税吏和西班牙总督。他们还夺取城市政权,着手组织民主管理机构。一星期后,西
班牙总督利用那不勒斯大主教从中调停,佯作妥协,承认马萨尼洛为司令,并允许取消
几种捐税。西班牙总督获得喘息后,用诡计把马萨尼落刺死。这种阴险毒辣的行为激起
了人民更大的愤怒,他们为马萨尼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后在兵器工场场主安尼斯领
导下成立了那不勒斯共和国。西班牙总督调集军舰炮轰那不勒斯城,起义者很快就被西
班牙军队击败。1648年春,西班牙重新占领那不勒斯,安尼斯和其他领袖都被处绞刑。
起义失败了,但它为未来的斗争埋下了火种。
1887年7月7日 俄国画家夏加尔诞辰
夏加尔正在给第一个妻子贝拉作画的情景
  夏加尔,1887年7月7日生。1908在圣彼得堡学画,师从巴克斯特。1910年在巴黎结
识前卫艺术家。1914年在柏林举办个人画展。1915—1922年在俄国曾任维捷布斯克造型
艺术委员会的人民委员。1923年移居巴黎。擅长风俗画,吸收白俄罗斯犹太人民间艺术
因素,采取立体派变体、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手法,经常表现克居巴黎的画家对故乡风情
的梦幻式回忆,想象自由奇特,造型稚拙怪诞,色彩浓艳明朗。代表作有《我和我的村
庄》(1911)、《有7个手指的自画像》(1912)、《透过窗子看巴黎》(1913)、《生
日》(1915-1923)等。
1967年7月7日 世界著名电影演员费雯丽逝世
青年时代的费雯·丽疯狂的迷恋着演戏
  费雯丽,1913年出生在印度大吉岭镇的一个英国股票经纪人家中,母亲是爱尔兰人
。1920年她随父亲回到英国,后在教会学校学习。其中她对艺术最为感兴趣。15岁那年
,她随父亲到欧洲旅行。1931年,她要求进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在学校认识了温文
尔雅的男青年霍尔曼,经常与之约会。1932年费雯丽与霍尔曼结婚。婚后她一度很幸福
,但她执着的献身艺术,不愿意被家庭所束缚,生下一个孩子后,她就忍不住要求演电
影。偶然的一个机会,她在《贞洁的面纱》中的表演被舆论认为是一颗新星的出现。突
然的成功使她下定决心弃家从影。1940年8月,费雯丽在拍完《魂断蓝桥》后与著名演员
奥里佛结婚。婚后他们过了幸福的20年。费雯丽始终一往情深地爱着奥立佛,但奥立佛
背叛了她。1960年12月,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费雯丽因此受到重重地打击。1967年7月
7日病逝于伦敦的公寓中。按她的遗愿,她的角膜捐献出来,遗体火化。
费雯·丽在经典影片《飘》中的镜头
《飘》中的镜头
银幕上的郝思嘉与白瑞德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美好印象
1972年7月7日 田中当选为日本首相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周总理向田中首相敬酒
  1972年7月7日,田中当选为日本首相。随后他马上宣布: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
化。7月9日,周总理在欢迎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宴会上的讲话中说:“田中
内阁7日成立,在外交方面声明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中国反
应之快,大大出乎日本的预料,给田中内阁极大的鼓舞。7月12日,周总理授权姬鹏飞发
表声明:中国总理欢迎并邀请田中首相来中国访问,会谈并解决中日邦交问题。这进一
步坚定了田中访华的决心。
  与此同时,周总理事事向毛主席报告,得到毛主席的支持。为使工作万无一失,总
理指定姬鹏飞、乔冠华、廖承志、韩念龙等人组成日本组。总理白天接见外宾,那时到
中国访问的日本朋友特别多,夜晚将姬鹏飞等人找到西花厅或钓鱼台开会研究中日建交
问题,或一起到中南海毛主席住处开会,向主席汇报。在主席那里决定了大政方针后,
回来总理又同姬鹏飞等一起研究、安排,事无巨细,总理都一一过问,一一想到。
  由于政策明确,方法得当,从7月7日起只用了81天的时间就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
声明,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不仅大大出乎美苏的意料之外,而
且为世界各国观察家叹为观止。周总理把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办事缜密周
到,无可挑剔,令人折服。
  9月25日上午11时半,田中首相、大平外相到达北京机场,受到周总理的欢迎。下午
1点50分周总理和田中首相在人大会堂接见厅举行第一次会谈。田中谈到中午的茅台酒很
好喝。总理说:茅台酒比“伏特加”好,不上头,疲劳的时候喝一点能起振奋作用。你
觉得好喝我们送一点给你,把你的“威士忌”改成茅台。大家都知道伏特加是苏联产的
酒,威士忌是美国产的酒,总理的话一下子把大家说笑了。会谈在轻松、亲切的气氛中
进行。这是周总理一贯的作风,首先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
   后来,周总理明白简要地阐明了中国的立场。日本首相表示:完全明白了。9月27日
,毛主席会见了田中首相。29日,顺利地在人大会堂签订了中日联合公报。中日关系揭
开了新的篇章。
  1992年8月27日,已退下首相岗位的田中角荣乘专机到北京访问。按照田中提出的希
望,他乘坐的是20年前坐过的红旗牌轿车,仍然下榻钓鱼台国宾馆。由机场到钓鱼台的
一路上,田中前首相红光满面,目不转睛地看着车窗外沿途的一切。汽车行驶到天安门
广场,田中前首相不断用手指着人民大会堂,这是20年前他同周恩来总理举行历史性会
谈,并于9月29日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宣告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地方。汽车开到
钓鱼台12号楼,田中前首相环顾屋内屋外,表情十分激动。休息片刻,他即在家人陪同
下乘坐轮椅到院内重览钓鱼台院内的碧水绿树,楼台亭阁。由于7年前他患脑血管病留
下语言障碍的后遗症,不能用言语表达他的心情,但从他的表情、手势和他的反应来看
,完全可以看出这位当年在中日关系发展进程中扭转乾坤的一代大政治家的心情是多么
激动。
  8月28日下午,李鹏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田中前首相和夫人一行。同日下午
,田中前首相十分高兴地见到国家副主席、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两人高兴得手握手
长时间不肯松开。
  8月29日下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亲切会见田中前首相一行。
   1993年12月16日,田中角荣因病在东京逝世,终年75岁。
1995年7月7日 法国超级间谍卫星出山
  经过多年苦心研制,法国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太阳神——1A”于1995年7月7日由
“阿里亚娜”火箭发射升空,从而使法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之后,第四个拥
有侦察卫星的国家。
  “太阳神——1A”的研制成功,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可以帮助法国乃
至欧洲在侦察领域摆脱美国的控制,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
  侦察卫星在现代战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就是最好
的例子:当时美国动用了几乎所有类型的侦察卫星,把包括“飞毛腿”导弹在内的伊拉
克部队的一举一动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能轻而易举地赢得这场战争。
  其实,法国早在1960年就曾考虑研制侦察卫星,用以观测和分析机场、港口、公路
等具有军事意义的场所情况。法国国防部于1977年正式提出“萨姆罗”照相侦察卫星计
划,1986年将其改为“太阳神”。
  经验证明,过去两个超级大国提供的信息和情报经常残缺不全而且无法经常依靠,
比如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曾向法国出示了一组由美国侦察卫星拍摄的有关伊拉
克军事目标的照片,但拒绝将这些照片留给法方使用。此举深深刺痛了法国,从而更坚
定了研制自己的侦察卫星的决心。
  “太阳神——1A”正是法国庞大的太空监视网的第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法国第一代
照相侦察卫星系统,由两颗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和图像数据分析系统组成,总投资为10
0亿法郎。西班牙和意大利参加了投资。不久后,“太阳神——1B”也将升空。
  “太阳神——1A”属于照相侦察卫星,重2.5吨,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定时飞行地
球各地上空,飞行高度为400—800公里。它利用了民用卫星技术,比如它使用“斯波特
—4”地球资源卫星的多用途平台和磁带记录器等,为法国节约了10亿法郎。
  它的“火眼金睛”是一台全色图像分辨率优于一米的照相机。相机的指向设计有30
°的倾斜,可以观测950公里地面幅宽内的任何一点,而且每两天半左右就能侦察到同一
地区。这种称为“偏离天底点”的观测技术,可对同一景物以不同角度来观测,对军备
核实中的照相判读大有裨益。
  太阳神卫星能观察到地球上的铁路、公路和禁止人们进入某地的栅栏,还能分辨出
卡车和马车、民用车辆和军用吉普以及战斗机和货船。与美俄侦察卫星那种将在太空拍
摄到的照片装入密封盒投回地面的方式不同,太阳神卫星是一种“视频卫星”,它借助
记录光线强度的敏感摄影控制器进行观测,由地面接收站对观测结果实行信息化处理,
这样得到的图像的清晰度会大大提高。
  从2001年开始,法国将继续发射4颗第二代太阳神卫星。“太阳神—2”卫星的性能
更高,它除装有可见光相机外,还载一台红外线相机,因而可进行昼夜观测。
  此外,法国还正在研制电子侦察卫星和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照相侦察卫星,后者可
实现全天候、全天时侦察,与太阳神卫星互为补充。
  法国正在迅速成为军事航天大国,而太空舞台上的军事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2.9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