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帝王丧葬夏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9 17:28:11 2000), 转信

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禹之子启自立为王,王位改为世袭,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从这以后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造豪华
的宫殿,还要建造死后够享乐的宏大的陵墓。
夏商开始,历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
度,集中在一个地区。在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通常还划出一定的地带作为保护、控制
的范围,称为陵区。陵区占地非常惊人,通常少则十数里,多则百多里,陵区的各种建
筑都有周密的规划布局。陵区的设置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陵区一般都选在离都城不远
的地方。
商朝从汤立国到盘庚,共经历十世十九王。这些帝王陵墓没有历史记载,至今也没有发
现。根据《史记》的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再未迁都",在
这期间共立了八世十二王。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商代后期盘庚迁都以后的帝王都埋葬
在安阳洹水以北,武官村与侯家庄一带,隔河与小屯宫殿区相对。洹河的南岸是宫殿区
、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北岸是王陵区,总面积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王陵区内已经发现的大墓有十三座,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五座,西区八座,其中一座是
建好后并没有使用的空墓。由于文献资料不足,不能够考证它们各自的墓主。这些大墓
中只有几座的墓道之间有互相打破的现象,但绝没有墓室相互打破的。由此可见,这些
大墓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在陵墓区域内还发现有少数中型墓和大量的小型墓,应
该是属于这些大墓的陪葬墓和殉葬坑。另外,还有大量的祭祀葬坑。
这些墓都属于土坑竖穴墓,按照平面形状可分为:亚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三种。亚字
形大墓的墓室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中字形大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甲字形的大墓只
发现了一座,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传说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出在这里。墓道有斜坡状
和台阶两种。墓室和墓道的面积大部分是四百到八百平方米,深度都在十米以上。其中
规模最大的是 1217 号墓,墓室平面呈亚字型,总面积达到了一千八百多平方米,规模
是同期普通墓葬的一千多倍。
墓室中放置着棺椁葬具。椁室平面是方形或亚字型。椁室的底部铺设了木板,四壁用木
板搭接,木板外面雕刻着花纹图案。
商王陵的地面上没有封土坟丘。在已经发掘的妇好墓中发现,墓口的上面有一座房基,
平面是长方形的,大小与墓口差不多,上面排列着比较规整的柱穴。推断它应该是为祭
祀墓主而建造的享堂或寝殿类建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同类建筑。
商代后期使用人牲和人殉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人牲是指把人当作牲畜杀死后祭祀祖先
和山川神灵。被杀的人是战俘和奴隶。人殉则是为王室贵族殉葬的人,有陪臣、妻妾、
侍卫、亲信和仆役等。商代王陵中使用的人牲和人殉,不但数量多,处置形式也最为残
酷。这些人牲人殉分别埋葬在墓底、椁室外和墓道和填土中。
王室祭祀祖先的公共祭祀场所在王陵区的东部,面积有数万平方米。已发现一千多座祭
祀葬坑,坑与坑之间排列有序,多数是南北向的。坑内埋的人不仅有男女还有儿童。大
多数死者被砍去头颅,有的在断肢断腰或肢解后扔在坑里。有少数女性和儿童做捆绑状
,大约是被活埋的。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是多么的残忍野蛮。
商王陵经过多次盗穴,随葬器物几乎被盗尽,其中不少精品已经流落到海外各地。随葬
品包括有青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玉、石、骨、角、象牙、白陶等,种类繁多
,制作精美,其中很多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比如,四号墓出土的鹿方鼎和牛方鼎,堪称
是王室重器;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最重的青铜器,制作精湛另人惊叹。

--
※ 修改:.zcm 于 Oct  9 17:27:48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02.38.245.238]
--
※ 转寄:.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melon.gzne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