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帝王丧葬  北方王朝统治时期-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9 17:35:17 2000), 转信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最初活动在黑龙江境内的阿什河流域,随着金政治、军事势力的南
下,在中都(北京)大房山营建山陵,以后金代帝王均葬于此,现存帝陵遗址十七座。

金陵陵园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琉璃瓦殿堂楼阁连次栉比,汉白玉的石碑以及高大的石
像生错落在苍松古柏之中。可惜明代以后,大房山金陵连遭兵毁,清代虽经修缮,但已
不复原貌。又被兵匪多次盗掘,现已成为一片废墟。
金的典型陵墓是金太祖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完颜部的首领。十二世纪初,
他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在对辽的战争中建立了金政权。
据《金史》记载,金太祖阿骨打陵墓有三处。初葬上京会宁府北城外,称睿陵;皇统年
间改葬胡凯山,称和陵;贞元年间又改葬中都大房山,仍称睿陵。
金太祖初葬之睿陵,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西。陵冢上原建有宁神殿。
宁神殿又称太祖庙,金末完颜太平焚毁上京会宁府,陵庙亦遭火焚。今在陵上尚见有残
毁的柱础,绿琉璃瓦,灰色雕砖和布纹瓦等。
胡凯山之和陵,确切地址史书记载不详。依山而建,陵前至今仍残存龟趺、文臣武士的
石雕和石羊等。
中都大房山睿陵,位于北京市西南郊大房山。大房山金陵共有帝陵十七座,形成一个规
模宏大的陵园建筑群。可是明朝末年以后,大房山金陵连遭焚毁。清朝康熙皇帝曾下令
对金太祖和金世宗的陵殿加以修缮,并勒石立碑对大房山金陵被焚毁的原因作了说明。
从此碑文可知,大房山金陵遭到大规模的破坏,是因为明末统治者为了抵制清军入关,
采取阴阳家的说法,将房山金陵捣毁,意以所谓"厌胜之术",使其统治得以苟延残喘。
清初虽稍加修复,已非原有规模。
金花公主陵
金花公主是金代的章宗皇帝心爱的女儿。章宗皇帝经常带她到现在的横山游玩,后来 金
花公主不幸因病去世,章宗皇帝便把金花公主的墓地选定在这横山上。这里怪石嶙峋,
还有各种形状的岩洞。横山下有条河,水质清澈。古人认为死人的灵魂出来游玩的,选
在这风景美丽的地方是最恰当的。
为了防止盗墓,金花公主的坟墓采取了一种奇特的埋葬方法。章宗皇帝命人在盘山之阴
,横山左畔,沮河岸边的红石崖上,凿山为墓穴,将金花公主的棺椁,用四个大铜环,
悬挂于洞穴之上,再引沮河的水,流经于棺椁之下。现在,这里利用沮河修建了海子水
库,金花公主的墓穴在水库的下面,并没有进行挖掘。在水坝的附近,有一个坟丘,它
就是金花公主在地面上的墓。
自古传说在这金花公主的墓里面埋藏了无数的珍宝,所以很多人都在打盗墓的主意。可
是先辈人说,这金花公主的坟墓是被念了咒的,谁敢动它必死。传说有一个办法可以破
这个咒语,就是要有一家必须有十个儿子,才可以进入金花公主的墓。果然有一家,有
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已经结婚,女婿就是半子。于是女婿和九个儿子拿着挖掘的
工具进了金花公主的坟墓,大包小包的正要往外拿,不料小儿子突然叫了一声"姐夫",
这一喊不要紧,几道石门迅速的关上了。这下十个小伙子一个也没能跑出来。从此之后
,谁还赶再尝试?
由于遵奉"事死如事生"的指导思想,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墓葬都很讲究,所
以盗墓也几乎成为一个行当。相传在金花公主墓出口处不远,留有一处尸骸,根据判断
很可能是被偷盗者的同伴所害。盗墓本身就是一件玩命的行当,所以做这种买卖的人一
般都比较凶狠。盗墓洞是非常窄小的,小到一般人难以相信人怎么能进出的地步。传说
盗墓至少要有两个人,一个人进入墓地后,把珍贵的东西一件一件从洞口传递给地面上
的人。因此经常发生地面上的人想独吞财物,等到脏物送上去差不多的时候,就急忙封
死洞口。所以,从事盗墓行当的人多为父子、兄弟搭档。或者在墓中的人,把最值钱的
东西留在自己手里随身带出地面。就是这样盗墓者之间相互伤害的事件仍然无法避免。

从关于金花公主墓的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历代盛行厚葬,盗墓行为也就无法
避免了。

--
※ 修改:.zcm 于 Oct  9 17:35:00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02.38.245.238]
--
※ 转寄:.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melon.gzne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8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