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帝王丧葬   五代十国<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9 17:35:39 2000), 转信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中原地区的王朝不断更替,前后有梁、唐
、晋、汉、周五代。其他地区主要在南方则有十个割据的王国:长江下游的吴、南唐、
浙江一带的吴越、福建一带的闽、四川一带的前蜀、后蜀,两湖地区的楚、南平,两广
地区的南汉和山西境内的北汉。这一时期由于军阀混战,连年不息,政权更迭频繁。五
代前后七十多年共有十三个皇帝,死于非命的就有八个。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寝建筑所
剩无几,在陵寝制度上也基本没有建树。
与五代的纷乱局面相比,较为偏安的十国的"前唐和前蜀"。南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据长江天险,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封建文化制度较为完备的地方。"南唐二陵"指的是
永陵和顺陵。前蜀建都于,位于长江下游的四川成都。高祖王建的陵,规模宏大,气势
不凡。在五代十国的帝王陵墓中是罕见的。尤其是墓中的一组音乐舞蹈形象的精美浮雕
,是这一时期灿烂的艺术珍品。
后周帝陵
后周皇陵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北的郭店,包括后周太祖郭威的嵩陵、世宗柴荣的庆陵和
恭帝柴宗训的懿陵,是五代时期中原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较为完整的陵墓群。
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时期将官田归民耕种。减轻农民的徭役,生产得到了
发展,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后周皇陵是封土的陵冢,三冢并立。嵩陵在郭店南的同家庄,陵园规置简约。原来有石
柱、石人、石兽、不修不宫。据《旧五代史》载:郭威临终前谓柴荣曰:"我若不起此疾
,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检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
计远近,不得差配百姓。"
后周皇陵是封土的陵冢,三冢并立。嵩陵在郭店南的同家庄,陵园规置简约。原来有石
柱、石人、石兽、不修不宫。据《旧五代史》载:郭威临终前谓柴荣曰:"我若不起此疾
,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检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
计远近,不得差配百姓。"
顺陵在庆陵之侧。因恭帝是亡国之君,被宋降封为郑王,死后又由湖北归葬此地,故陵
冢卑小,仅高四米,周长四十米。实际与庆陵为同一陵园。
近年来后周皇陵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修缮。今陵区内碑刻和古柏相映,为这座难得保留下
来的五代陵墓区增添了新的意境。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是南唐烈祖李弁的钦陵和他的儿子李憬的顺陵,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郊的牛首
山下。这两个陵相互毗邻,东依红山,北靠白山,西临山谷,而南面是开阔的山坡地。

钦陵和顺陵均封土为陵,陵冢呈现圆形。当地百姓称作"太子墩"。顺陵位于钦陵西北,
相距五十余米,其北、西面都与山麓相连,隆起不甚显著。二陵的陵园原地面建筑,今
均已无存。近年来,在陵园地面废墟上,曾挖掘出精工雕镂的柱础石,可见当时地面建
筑是较宏丽的。钦陵和顺陵的墓室规制基本相同,沿墓道而进,有前、中、后三室,室
顶和四面全用青砖叠砌成穹窿状,各室之间有短过道相连。中室放置棺椁,装饰比较讲
究。钦陵的中室和东西便房柱都用石灰粉饰,上面绘满艳丽的牡丹花纹,四壁涂以朱彩
。北面壁顶上还横着双龙夺珠和头戴盔胄、身披细甲、手持长剑、足踏祥云的大型武士
浮雕像。今浮雕像还残留有敷金涂彩的痕迹。由此可见,当年地宫建筑十分豪华。顺陵
虽与钦陵形制略同,但墓内的结构装饰和绘画艺术已失去南唐初年雄伟富丽的气魄,反
映了这位没落君主"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吞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的政
治生涯。
南唐二陵曾经多次被盗。五十年代,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二陵进行发掘清理
时,在钦陵前室西南墙顶发现了盗洞,当年随葬的金银珠宝早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只
剩下男女陶俑和玉制、石制的衰册。

--
※ 修改:.zcm 于 Oct  9 17:35:23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202.38.245.238]
--
※ 转寄:.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melon.gzne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