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lfmoon (simpl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故事-韩愈投书苍龙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15日14:47:3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苍龙岭乃西岳华山上一处著名景观。是从云台峰通往“天外三峰”的一条险径。远远望
去,像一条直冲云霄的游龙,游行在两山之间,龙脊突兀,宽不足三尺,两边皆为万丈
深渊。云涌华山之时,若隐若现,十分神奇险峻。苍龙岭的顶端有一“逸神崖”,上刻
“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这处遗迹其中蕴含了一段唐朝杰出文学家韩愈游览华山的
有趣故事。
    唐朝后期,韩愈被贬,心情十分不好,刚好遇到他的侄子韩湘子和华山修道士吕洞
宾,二人劝说韩愈去华山一游,以解心头之闷。韩愈对名川大山一贯比较感兴趣,但因
以往政务冗忙,没有闲余时间,苦不得游,今日,经他俩一提,正合其意。便道:“也
好,只是道路崎岖,如何去得?”韩湘子道:“这有何难?”于是两个道人夹着韩愈瓢
至山顶,然后两人离去。
    韩愈立于峰头上,放眼环视,只见华山层峦叠嶂,苍松郁郁,小径通幽,奇鸟鸣丛
,悦耳动听,好似天外仙境一般。他漫步山上,观赏了镇岳宫、玉井楼、二十八宿潭。
他纵目西峰,气势磅礴,莲叶覆顶,开石为洞,庙宇依山势而建,道路凿巨石而成,山
日天光,光辉相映,翠草绿树,互为衬托,无限奇景佳境引得韩愈诗兴打发,遂吟道:
“太华峰顶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冷比霜雪甘比密,一片入口沉疴痊。我欲求之不
惮远,青壁无路难寅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吟罢,他又兴致勃勃地登
上极顶仰天池,享受一下那“可通帝座”的最高点。他又来到南天门,观看了凌空高撑
的长空栈道。他怀着欲罢难舍的心情,走遍了东峰,领略了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
”。下了金锁关,来到五云峰,心想:上山容易下山难,变迈开脚步往下走,转眼来到
“苍龙岭”顶端,往下一看,天际茫茫,苍龙岭形似云雾中的一座独桥,两边深不见底
。面对此景,韩愈不由得目瞪口呆,身软腿颤,一步也不敢迈了(唐时的华山,不象现
在这样凿石为阶,设栏护路,履险如夷。唐时不过是在“龙”的脊背上粗凿了几个石窝
而已,游人到此,只能手脚并用攀爬而上下,象这样的险境,怎能不使善习文弄墨的韩
愈胆战心惊呢?)。但不下山不行,当时的华山非今日可比,荒寂无人,虫兽出没,不
是久留之地。韩愈鼓足勇气向下走,但走不了几步又退回来,脚下还不时打滑,真是一
走退两步,紧张的冷汗直流,浑身颤抖。为减轻行李,他把所带的书籍都丢下岭去,但
还是不能前行半步,被困多时的他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不由得放声大哭。并悲叹道:
“难道我韩愈就葬身于此了?!”
    但韩愈毕竟是位大智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愿望使他急中生智,便拿出随
身携带的笔墨砚台,很快写好了一峰求救信仍下山去,不久,华山采药者将此信报告了
华阴县令,县令既派人将韩愈救下山去。
    后来,有山西百岁老人赵文备游到“韩退之投书处”,有感韩愈的逸事,遂大笑不
止。后人又于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以后清代李柏登山
至此,面对一哭一笑,又表现出另一种心态,并做诗云:“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
赵老笑,一苦一笑传二妙。李柏不笑也不哭,独立岭上但长啸。”
    韩愈在苍龙岭留下的这段逸事,为我们增添了许多情趣和遐想。而苍龙岭之险俊和
神奇迷人的魅力将深深地吸引着世人的心。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4.161.1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