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lfmoon (simpl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故事-林则徐澳门巡阅记(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15日14:54:58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澳门历史上中葡合作的首次正式人口普查
    林则徐为了“一体查办”澳门鸦片,切实维护澳门主权,十分重视加强对澳门的户
口管理,行使行政主权。
    澳门究竟当时有多少户口?根据关天培在1835年1月(道光十四年十二月)的统计,住
在澳门的我国人共五百余家,男丁一千余人,黑夷奴二百余人,英国人十九人,美国一
、二人,法国七、八人。
    4年之后有什么变化呢?林则徐在巡阅澳门之前,委派佛山同知刘开域、澳门同知蒋
立昂、香山县知县三福、香山县县丞彭邦晦等,在澳门“仿照编查保甲之法,将通澳华
一体按户编查,毋许遗漏,并请同该夷目(指葡澳当局)搜查夷楼有无囤贮鸦片。”全澳
进行户口登记得到了葡澳当局的积极配合,经过认真仔细普查,当时全澳共有华人1772
户,7033人;葡萄牙人727户、5612人。此外还有英国人57户,因流动性大,没有统计出
人口实数。合起来,澳门人口总数为12000余人至13000人之间。这是澳门历史上的首次
正式人口普查。
    林则徐在掌握基本情况后,于1839年6月5日关于《杜绝鸦片章程》中议定:“照得
本大臣,部党昨将澳门华夷一体编查保甲,业经派委该丞等会同妥办在案。”
    林则徐亲临澳门巡视,抽查户口,责禁鸦片,自然是个重点。9月3日上午9时再次从
莲峰庙出发后,入三巴门,经关前街、妈阁庙到夷商聚居的南湾一带,林则徐“督率随
关抽查夷楼民屋”,看户口是否与登记的相符。林则徐这种点面结合,重点抽查的结果
,其实际情况,均与册造相符。后又复加访察,该西洋夷楼实无存贮烟土情事。
    这是一系列精确的数字,不但在当年禁烟运动中有实用价值,时至今日,也是中、
外研究澳门历史者不能忽视的数据。是中葡合法的一次具有历史价值的人口普查。
    为了进一步搞好对澳门的行政管理,林则徐根据澳门人口普查的经验,还计划今后
“于每年秋间,照查现在编查之法,激饬澳门同知,督同香山驻澳县丞,编查一次,造
册通详,再由督抚两司(总督、巡抚、按察使、布政布)分年轮替,前往抽查”。
    林则徐强化中国对澳门的户籍管理,是行使国家主权具有深远意义的措施。他给道
光帝的《巡阅澳门情形折》中,把自己的上述想法报告给了道光帝。可惜的是,道光帝
认为“该处华夷杂丛,保甲之法难以施之,夷人且由日知县丞每岁编查,恐有名无实,
易滋流弊。至督抚两司分年轮往抽查之外,亦涉烦锁。”未予批准。
    视察澳门的城市风貌,体会澳门的风土人情
    林则徐巡视澳门所经过的地方,除了当年外国人居住的集中地区,也是鸦片走私贩
卖的中心地域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是澳门当年主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譬如花王堂、三
巴门教堂、风顺堂。大炮台是当年澳葡最有名的宗教建筑,军事设施。三巴门教堂即圣
保禄教堂,曾被誉为“东方的梵蒂冈”,1835年大火之后留下的牌坊仍是那么气势雄伟
。澳门是天主教东方传布的中心,这些宗教及军事建筑是澳葡和外国人举行重大活动和
仪式的场所。又如英前街等澳门的商业枢纽,昔日名行府店云集,四方行旅出入,车水
马龙,熙来攘往。
    林则徐要了解澳门,就得视察澳门最主要的、最具表象的城市风貌,体会澳门的风
土人情。9月3日通过巡阅,他对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在日记中写道:“凡夷楼大都在目矣。夷人好治宅,重楼叠层,多至三层,纟肃
闼绿牌,望如金碧。是日无论男妇,皆倚填衢而观,惜夷服太觉不类。其男浑身包裹紧
密,短褐长腿,如演剧扮作狐、兔等兽之形。其帽圆而长,颇似皂役,虽暑月亦多用毛
绒之类为之,帽里每藏汗巾数条,见所尊则摘帽敛手为礼。其发多卷,又剪去长者,仅
留数寸。须本多鬓,乃或其中,而留一道卷毛,骤见能令人骇,粤人呼为鬼子,良非
诋。更有一种鬼奴,谓之黑鬼,乃谟鲁国人,皆供夷人使用者,其黑有过于漆,天生
使然也。妇女头发或分梳两道,或三道,皆无高鬓。衣则上面露胸,下面重裙。婚配皆
由男女同择,不避同姓,真夷俗也。”可见,林则徐充分利用亲自巡阅澳门的机会,对
西方人的屋寓、服色、发式装饰、礼仪、婚配等情况,无不一一认真观察,可谓细致而
周详。
    林则徐在巡视澳门过程中及其在此前后,充分利用澳门这个窗口,开启近代中国开
眼看世界的新思潮。这也是他“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的一次重要的实践。他自
己说过:“所得夷情,实为不少,制驭准备之方,多因此出。”当年,澳门出版的《广
州周报》评论道:“中国官府全不知道外国之政事,又少有人告知外国事务”,“至今
仍旧不知西边”,“骄傲自足,推慢各种蛮夷,不加考究。惟林总督行事全考上相反”

    林则徐巡阅澳门,从上午8时至11时,前后共3个小时,整个视查中,葡方的一一合
作,3小时之巡视极一时之盛,林则徐等由南湾返前山,澳葡首领恭送玉关闸。林则徐等
回到前山寨用午饭。饭后他们沿着同样的路线往北走,但不久就被暴风雨所阻。他们在
离前山寨40里远的郑氏祠避雨。由于大雨使山路难以通行,林则徐、邓廷桢便在雍陌林
中留宿了一夜,次日返回香山县。
    林公丰功伟绩,永远值得人们纪念和崇敬
    林则徐巡阅澳门后,及时于9月18日写了《巡阅澳门情形折》,向道光帝汇报了“巡
视澳之实在情形”,“此次因查办鸦片,执法綦严,澳夷震慑天威,是以倍形逊顺。”
10月11日,奏折送到了北京,道光帝看过之后,批“知道了”3个字。
    林则徐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以钦差大臣身份巡阅澳门的官员。前后时间虽仅有3小时,
但他以清朝皇帝代表的身份,体现了当时中国政府对澳门主权管理的高度重视。同时还
起到了争取澳葡当局中立服从中国法律、孤立打击英国侵略者、增强中国在外交上是一
次成功的突破。在巡阅澳门期间,他拒绝一切礼品,在澳门葡人和其他外国人中间留下
了极为深刻的良好印象。澳门炮台鸣礼炮19响,表达了极为尊重的“大礼”。当地中国
居民,更是“感恩戴德”,“夹道欢呼”,大大增强了向心力和热爱祖国之情。
    为了缅怀林则徐的丰功伟绩,1989年,在纪念林则徐巡阅澳门150周年的日子里,经
澳门新闻文化界人士倡仪,莲峰庙值理会主席龚树根在众值理的支持下,在当年林则徐
驻节,会见澳葡当局官员的莲峰庙前,建立了林则徐像,以供后人瞻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4.161.1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