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lfmoon (simpl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故事-尘封十三年的海难(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15日14:56:2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使命要求他们活下去,2人终于在24天以后被日本商船搭救5个人中,只有张周生和郭德
胜最终活了下来。他们在海上漂泊了整整200多个小时,约9天时间。这段时间内,他们
喝不到一滴水。全船31个人,此刻活着的,大概只有他们两个人了。
    让他们死不瞑目的是,假如他们俩死了,将不会再有人能把沉船的真相告诉人们。
因为在此之后,罗马尼亚布拉伊拉造船厂还有7条船,正等着向中国方面交货。后来他们
才得知,正当他们漂流在大海上,为了求生苦苦地与风浪做斗争时,国内各种传言却已
纷纷扬扬地播散开来,有人说他们已经叛逃了,也有人说他们遭到了海盗,人也被杀了
,更多的人倒是想到他们也许遭到了海难,船也许是沉了……尽管有很多人猜到他们已
经遇难,但令他们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宁愿坐在那里胡思乱想,却看不
到任何人想到要出来寻找他们。究竟是国内已经派人找过但没有找到呢,还是根本就没
有派员找过?这个问题,迄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其实他们当然也不会知道,就在“
德堡轮”出事以后的第8天,国内船运公司才把“德堡轮”失踪的消息报告给交通部,当
时,他们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四、五百海里。
    到了第9天时,他们以最大的努力,好不容易才排出一点点尿液,那尿只有一小酒杯
的量,颜色就像浓浓的红茶,散发出一股呛人的氨水味,但为了活命,他们还是毫不犹
豫地喝了下去。
    半夜,突然一阵暴雨袭来,粗大的雨滴击打着筏子的篷布,发出砰砰的声响,将他
们从迷蒙中敲醒。他们撩开篷布,雨水顺着篷顶漏斗状的管子流下来,使他们突然看到
了生的希望,他们嘴对着管子,贪婪地往嗓子眼里灌,喝够了,又找来一只塑料袋,把
雨水收集起来以备后用。这只大塑料袋可以装下5公斤的水,这样,他们至少可以再支撑
一个星期。
    到了第18天的时候,真正威胁也随之而来。他们最后的一块压缩饼干也吃完了,茫
茫大海上,他们彻底地弹尽粮绝了。空旷的胃需要填充,实在饿极了,他们就吃饼干盒
上的包装纸。包装纸吃光了,就把橡皮筏上用来充气的皮老虎(一种护垫装置)上的一小
块牛皮扯下来,分成两块,生嚼着咽了下去。橡皮筏上还有几个用来堵漏水的木塞子,
他们将塞子抠剥成木屑,然后一点点用水混合着吞下去。最后,凡是筏子上能够嚼得动
的东西,全被他们吃光了。实在饿得受不了时,两人就以水充饥,瘦得只剩下一把嶙峋
的骨头,连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此刻,周围依然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几条
将鳍露出水面的大鲨鱼,连续七八天尾随着他们,他们感到了极度的绝望。
    这天夜里,水手长张周生做了一个梦。梦见全家正在给他办丧事,妻子让年仅3岁的
女儿捧着他的照片,走在前来悼唁的人群最前面。女儿却把他的照片一把推开,说:“
你们都在胡说,我爸爸没有死,他肯定还活着,他的船坏了,只要修好就能回来。”
    他被女儿的叫声惊醒,久久地沉浸在刚才的梦魇之中。女儿尚处在浑沌未开的年龄
,是他的掌上明珠,女儿那甜甜的笑脸,总会在他的心头漾起阵阵幸福的涟漪,陪伴他
度过一次又一次寂寞的航程。他觉得这一次一定是女儿在托梦给他,告诉他只要努力,
就一定能平安回家。女儿的话,给了他拼死也要活下去的勇气。7月10日,他们已经在海
上整整漂泊了24天。两人昏昏沉沉地躺在筏子里,生命已处在一种弥留状态。
    下午5点多钟,他们突然听到几声汽笛声。这是一艘日本滚装货轮,“三井丸”号,
运送完汽车,此时正走在从欧洲返航的路上。两名中国海员绝处逢生。直到后来他们才
知道,此刻,他们正漂流在离马尔代夫领海不远的洋面上,距离出事地点已有1000多海
里。
    日本船长名叫白木昭治,50多岁的年纪,他亲切地照料着两位落水后身体处于极度
虚脱的中国海员,并立即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联系。中方希望“三井丸”号能够在新加
坡停靠,以便使两名中国海员从新加坡尽快回国。
    7月15日,“三井丸”号终于到达新加坡港。全体船员为两名中国同行举行了隆重的
欢送会。中国驻新加坡商务处的代表和中国远洋公司的船运代表来到船上接他们。
    生还者带来的消息,挽救了下一艘罗马尼亚制造的正要返航回国的“柳堡轮”
    至此,张周生和郭德胜二人终于看到了祖国的亲人,他们的泪水汹涌而出……经过
了九死一生的劫难,他们急切地想见到正在广州等待他们的亲人。
    船运公司的陈代表说,交通部钱永昌部长想尽快知道他们遇难的详细经过,希望他
们先到北京去。
    7月18日,他们到了北京。在首都机场,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第二天一早,他
们向钱永昌部长讲述了遇难的经过。
    7月21日傍晚,他们回到了广州,张周生终于见到了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张周生紧紧
地抱着女儿,他想到正是在自己最最艰难的时候,女儿将自己对父亲的深爱通过梦境传
递给他,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三井丸”号驶抵日本之后,中国大使馆举行了盛大的答谢酒会,宴请该船所有的
船员和他们的亲属,向他们表达了中国政府最诚挚的谢意。
    为了表彰张周生不畏艰险、战胜死亡的顽强精神,交通部特召开表彰大会,并授予
他一枚银质海员荣誉纪念章。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月以后,由罗马尼亚布拉伊拉造船厂建造的另一艘5000吨级货
轮“柳堡轮”号也要起航回国了。中国方面汲取了“德堡轮”的惨痛教训,中国航运公
司特别派出两艘拖轮护航。轮船在驶过印度洋的时候,船员们纷纷将罐头和水果抛向海
中,以祭祀那些遇难的亡灵,也祈求他们保佑“柳堡轮”能够平安回国。也许是船员们
的真诚祈祷最终感动了上苍,船终于平安地渡过了印度洋。当“柳堡轮”到达新加坡后
,大家都以为不会再出事了,两艘拖轮便取消了护航。没想到,轮船在海上行驶了还不
到一天时间,主机就出了故障。失去动力的“柳堡轮”也和“德堡轮”一样,开始在海
面上颠来簸去,面临着将要重蹈“德堡轮”的覆辙的危险。幸好,就在此时他们通过电
台,找到了正在附近航行的一艘中国远洋货轮,对方以最快速度赶往出事地点,在这艘
大吨位货轮的护航下,“柳堡轮”最后被拖回广州,总算免除了一场灭顶之灾。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4.161.1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