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hl (飘渺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赵堡太极拳简介(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Sep  9 09:23:21 1999), 转信

发信人: nathan (珊儿~情侣香水~我爱你~For Ever),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Jun 28 12:26:44 1998)

赵 堡 太 极 拳 简 介
 太极拳为中华民族独具风格的拳术,渊源於「周易」太极学说。
 其始自何人?众说纷云,大多缺乏历史考证及事实依据;系因早
 年武术门派分明,各家所擅长之技能,视为求生保命及科举武将
 之本,除子孙外秘不传人,即使授徒亦极严谨。且武人大多不懂
 文墨,以口授心传为主,原著拳经、拳谱或要诀,由於年代久远
 ,散失颇多,查考困难。惟纵合各家之说,太极拳出处有二:
 (一)依据赵堡太极拳第八代传人杜育万先生所著「太极拳正宗
     」一书中「太极拳溯源」乙节所述,太极拳源自明朝万历二
     年,河南省温县小留村人蒋发先生,学拳於山西省太谷县王
     宗岳先生,蒋艺成返乡传赵堡镇邢怀喜先生始,後又蒋传陈
     家沟第十四世陈长兴先生。赵堡镇邢怀喜先生传张楚臣先生
     ,张楚臣先生传陈敬柏先生,陈敬柏先生传张宗禹先生,张
     宗禹先生传其孙张  彦先生,张  彦先生传陈清平先生,陈
     清平先生传其子及李景延等多人至今。
 (二)依据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第十六世陈鑫先生所著「陈式太极
     拳图说」,创自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先生,传至第十四世陈长
     兴先生除传陈氏弟子外并传惟一外姓徒弟杨露禅先生(杨氏
     太极拳鼻祖),杨学成後行走大江南北与各门派验证武术,
     从未失败而名声大噪,後为清朝王府聘请教拳,删除陈氏太
     极中困难动作,改为易教易学之架式,太极拳始广为世人知
     悉。

 早期太极拳极为保守绝不妄传,清朝末年杨露禅在北京教授太极
 拳,由於其太极功夫高超,所向无敌,从学者众多,因而流传甚
 广,除上述赵堡、陈氏、杨氏外,学者精於是技後,再加以各人
 心得,或其它门派所长,自成一家者亦有多人,唯为世人推崇,
 具代表性之派别,为吴派、武派、郝派、孙派及现代所流行之郑
 派简易太极拳。
 赵堡系河南省温县赵堡镇是古代怀庆府一大名镇自明朝万历二年
 (一五七四年),蒋发先生学艺返乡,在赵堡镇传授太极拳起,
 五传後传陈清平先生,陈先生拳艺绝伦,享誉当时,为一代宗师
 ,求艺者众多;弟子中以和兆元先生、任长春先生、李景延先生
 拳艺较佳,而以李景延先生功夫最为精湛。李景延先生幼名李盾
 (又名碓),河南省温县辛堂村人,曾学拳於陈家沟陈有纶兼师
 陈仲 先生,因陈家不外传之传统观念遂不得要领,後改从赵堡
 镇陈清平先生学拳;李景延先生天资聪颖,出身寒微,众学生中
 最能勤学苦练,深得陈清平先生真传,拳法精妙超绝,功达灵劲
 ,一生以保镖为业行走江湖,晚年在原架基础上创编更精致独特
 的忽灵架太极拳(大陆称为忽雷架;注:徐纪著《千里不留行》
 五洲出版社印行,其中叙及李景延创编忽雷架)。其特点是在全
 身完整走圈的动作上,锻练周身的协调性、一致性、及柔韧性;
 柔劲练习至相当阶段,及时换为以柔促刚的内劲发劲阶段,内劲
 发劲的练习特别讲究丹田运转与外形一致,势起势落之间劲的接
 续以忽灵劲(以内劲使身法忽然灵动)引动,发劲时丹田配合外
 形缠丝走圈,使身、手、眼、步、法一齐俱到。也即是在动即走
 圈的动作中如弹簧之缠蓄和弹发内劲。俟功夫纯熟,势势紧凑如
 轮转,招招起步轻灵,落步沉稳。一动即发劲,劲发时身形似弹
 簧,又如颤栗,一圈发数劲,劲出如雷击闪电,刚劲精巧,人称
 「 颤架」或称「忽灵架」。
 李景延先生授徒严谨门徒不多,以同村之杨书文先生、张国栋先
 生及李之子李火焰先生三人功夫最杰出;尤以杨书文先生之拳艺
 精巧出众。杨书文先生授徒陈应德先生、谢功吉先生、陈名彪先
 生及子杨绍舜先生等人;陈应德先生为人厚实,始终随侍其师杨
 书文先生,深得杨先生拳艺真传,德艺均臻上乘。後经杨师授意
 於温县程村、内都、沁阳等地教拳,由於教学认真,为当地闻名
 拳师;陈应德先生授徒王晋让先生、崔德中先生等多人,以王晋
 让先生功夫最精纯,武德最佳。
 王晋让老师民前六年出生,世居河南省沁阳县,距赵堡镇及陈家
 沟各约二十华里;二十一岁时於河南师范学校念书,因常受当地
 土匪之欺凌;经长辈商议聘请陈应德先生,拜师学习太极拳,王
 师资质优异,记忆力特强,当学拳入门後,勤学苦练,每日二十
 余遍,三年如一日,并常得师祖杨书文先生、师叔谢功吉先生亲
 自指点,功夫深厚扎实。民国三十九年随政府迁台,寓居高雄,
 任职联勤兵工厂少校预财官;虽具高深武艺却深藏不露,同事、
 邻居均不知其练武之事;退休後经同乡发掘,再三敦促,为传授
 健身技击之民族优异之拳艺於不绝,仅答应登门求教者之教授,
 从不公开教学。王老师为一谦谦君子,保守内敛平易近人;教学
 三十余年慕名求教或造访者无数;教授学生数十人,总是「来者
 不拒去者不留」;从不批评别人,德高望重,为识者所敬服,近
 年海峡两岸开放交流,大陆赵堡及陈家沟太极拳界均对王师之拳
 艺及传授正宗太极拳推崇备至;民国八十五年七月十一日以九十
 二之高龄无疾仙逝。

 赵堡太极拳之特点是:
 第一阶段:先在架式上讲求手脚腰胯於画圈中逐步协调一致,由
   单独招式的标准与熟练,串连至全套套路的熟练,每式圈圈相
   扣,外圆内方,变圆为方,动作练习上,要求以手领身,脚随
   手动,起步轻灵,落步沉稳,上下相随。第二阶段:庚续纠正
   动作至标准後,由大圈收至小圈讲究忽灵劲、摺叠劲、及转关
   劲的训练,身法上要求全身贯串,周身关节缠转,手动浑身俱
   动,势到全身俱到,松柔轻灵,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
   有不静」,由刚入柔之指标。

 第三阶段:讲求丹田内劲的锻练,在发劲上,训练丹田的灵动,
   促使全身柔劲带刚,动即发劲,再进步到一圈数发,劲出如电
   ,一闪即逝,所发为刚劲精巧之寸劲。
 第四阶段:为推手训练,系在拳架达到一定的水准时,即为锻练
   身体灵敏、技击技巧、速度、耐力、内劲运用等训练,亦即用
   触觉感应对手力之大小、轻重、刚柔、上下、左右、前後;以
   长期训练所具备之身法、内劲,培养化发对方的高级竞技技术
   。
 学习赵堡太极拳之优点:
 (一)不须特殊服装、道具。
 (二)不须特定场地。
 (三)不须运动对象。
 (四)不受天候影响。
 (五)不受时间限制。
 (六)不受年龄限制。
 (七)易於养成运动习惯。
 (八)健身防身之最佳运动。

--



你 问 我 要 去 向 何 方
我 指 着 大海 的 方 向
你 的 惊 奇 象 是 给 我 噢 … … 赞 扬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oli.bbs@bbs.net.tsi]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