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hl (飘渺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汉唐时期春节饮食习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Sep  9 09:37:35 1999), 转信

发信人: Joaquin (鹞子★我心依旧),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Mar 27 21:06:47 1999)



姚伟钧

  汉唐是由立春节庆向现代的春节大年节的过渡时期。它表现为两
个演进过程:其一为节庆日期由以立春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正月初
一为中心,如《荆楚岁时记》所云:“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
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所以汉唐人称之为元旦;其二为单一型
态的立春农事节庆逐渐过渡到复合型态的新年节庆。由此产生了一系
列以除疫、延寿为目的的饮食习俗,其主要表现就是饮椒柏酒、屠苏
酒、桃汤,吃五辛盘、胶牙饧等。

  早在汉代,元旦便与饮椒柏酒的习俗结合在一起了。椒酒在先秦
时曾是楚人享神的酒醴。到了汉代,“椒”又与寿神之一的北斗星神
挂上了钩。据东汉崔《四民月令》说:“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
身轻能(耐)老,柏是仙药。”可见,当时人们已相信元旦饮用椒花
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寿。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
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中说:元旦“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
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淤散,服却鬼
丸;各进一鸡子。”屠苏是一种药剂,南朝梁人沈约《俗说》云:
“屠苏,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遣闾里药一剂,令
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于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
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苏而已。”显然,最早的屠苏酒是预
防时疫的一种中药配剂,在元旦取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饮用,含有新
水崇拜的意味。后来,晋人葛洪曾用细辛、干姜等泡制屠苏酒,逐步
演化为用一些中药来泡制酒,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

  吃五辛盘也是为了健身。魏晋时将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
荽称为五辛,在元旦时,人们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
发五脏之气。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食忌》中说:“正月之节,
食五辛以辟疠气。”他在《养生诀》中亦云:“元旦取五辛食之,令
人开五脏,去伏热。”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元旦之际,寒尽春来,正
是易患感冒的时候。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时疫流
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吃五辛盘反映了汉唐人们把新年健康的追
求寄托在元旦这一天。

  五辛盘是后世春盘,春饼的雏形。唐代时,人们对五辛盘作了改
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号为春盘,取其生发迎春之义,
在元旦至立春期间食之。如唐代《四时宝镜》中言:“立春日春饼生
菜,号春盘。”《关中记》也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
黄韭、蓼芽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盘、春饼,春卷的名称相继
更新,其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了。

  元旦中的其它一些食物,也多寓吉祥之意,表达人们对新年美好
生活的向往。如元旦吃“胶牙饧”,这是一种饴糖,古汉语中“胶”
与“固”相通,胶牙即固牙,俗传吃了这种糖之后可以使牙齿牢固,
不脱落。

  大约自汉代起,元旦期间大吃大喝已成风气。据《汉官仪》和
《后汉书·礼仪志》等书记载,汉制规定,每年元旦,群臣都要给皇
帝朝贺,称为“正朝”,皇帝便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君臣饮宴欢度佳
节。此后,在魏晋至唐,元旦朝贺,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如曹植
《元会》诗中描写三国魏时元旦贺宴会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晋时元旦朝贺皇帝时,皇帝要给百官增禄,
每人赐醪酒二升。宴会上,“冠盖云集,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
代变。羽爵无算,穷乐极宴。”唐代宫廷元旦朝会不仅沿袭汉晋旧俗,
而且由于天下一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元旦宫廷宴会自然成为旷代
之举。元旦之日,唐朝皇帝不仅要受汉族百官朝贺,而且来自远方少
数民族和附属国的首领和使臣也来奉礼恭贺。因此,朝堂大殿筵席纷
陈,钟鼓喧天,丝竹震耳,歌舞升平,预祝新年国运亨通。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但对元宵节的起源,自古以来即有几种说法,
其中一个主要的说法是,汉武帝采纳方士谬忌的奏请,在甘泉宫中设
立“太一神祀”,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地在灯火中祭祀
“太一”天神,从此形成了这天夜里张灯结彩的习俗。东汉时,佛教
传入中国,佛教中聚集观灯的习俗又与之结合起来。这样,正月十五
灯火辉煌的活动,既有祭太一神的旧俗,又有燃灯礼佛的虔诚,成了
一个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

  汉唐时,元宵节并不是吃汤元,汤元始于宋代。魏晋南北朝时,
人们在这一天主要是喝豆粥,《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十五日作豆
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正月半宜作白粥泛糕。”

  唐代时,人们在晚上观灯之时,喜食一种粉果和焦(饣追),焦(饣
追)是一种油炸的带馅圆面点,焦(饣追)与汤圆的外形和内馅完全一样,
所以有人认为,焦(饣追)实为炸元宵,不过它是用面制作的。

  上述汉唐时的元宵节食俗,主要为一些小点心,宋代以后,元宵
节的饮食就日益丰富起来。


--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oli.bbs@bbs.net.tsi]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2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