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hl (飘渺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哈尔滨早期音乐史略(1898一-193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Sep 9 09:40:06 1999), 转信
发信人: nathan (珊儿~毕业生),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un 26 22:19:56 1999)
一、西洋音乐流人哈尔滨
    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方老中国的门户,也拉开了帝园主义列
强瓜分我大好河山的序幕。 1896年6月3日一纸丧权辱国的《中俄条约》使沙俄攫取了在
我国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 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广袤而富庶的东三省。
    1898阵,哈尔滨--这座松花江畔美丽的城市便成为中东铁路
的枢纽而沦为沙俄的殖民地。 随着铁路的延伸,一批批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
人、美国人、日本人、“犹太人等形
形色色的外国洋人,如潮水般涌入了这个东方的“冒险家乐园”。在这些沙石惧下、鱼龙
混杂 的外侨中不乏具有音乐才华的艺术家、学者、贵族和平民。而钢琴、小提琴、手风
琴、曼陀林、 吉它等各种各样的西洋乐器也随之流人了这个新兴的都会。尤其是那些能
歌善舞的异国民族的
音乐在这个“百花园”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展和交流,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
巴黎” 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平日里,从那些光怪陆离的洋楼、别墅、学校、敛堂里常常会
传出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曲、 高雅的室内乐或庄严的圣咏,令行人不禁驻足烩听,为
之陶醉。而每逢节假日和庆典活动,热情、
豪爽的各国人民便相邀聚集在公园、江畔、庭院或广场,一起尽情地歌舞。这不仅增进了
相互的 了解、加深了彼此的感情,更凝聚了他们对这块热土的眷恋。
    1898年,与中东铁路开工兴建的同时,哈尔滨历史上第一个文
化娱乐中心——“中东铁路总 工厂俱乐部”(现道里区经纬街北端的哈尔滨车辆工厂俱
乐部),它为数以千计的铁路员工提供
了一个固定的业余活动场所。翌年,它开始扩建成一个综合性的俱乐部。1902年,交付使
用。这 是一幢外观非常典雅的双层欧式建筑,内部装修得十分精美,分设剧场、舞厅、
咖啡屋和餐厅等。
剧场里有1030个座位。舞台为514平方米,可供中小型剧团演出。哈埠早期的许多音乐活
动都是在 这里进行的。
    1903年6月,俄国贵族希尔科夫在哈尔滨“市公园”(现兆麟
公园)里开设了本埠历史上第一 座营业性的欧式剧场——希尔料夫戏厅。它以丰富多彩
的演出吸引了众多好奇而热心的观众,从 而导致了其它同类剧场的兴起。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从她的诞生之日
起,音乐便一直忠实地伴随着 她,给她以力量,给她以欢乐。
    1907年,哈尔滨市的数千名工人群众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
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 庆祝活动,据记载,当时“中俄工人还唱歌,跳舞,呈现
出一升欢腾景象”.这次历史性的活动 再次有力地证明音乐是人民的精神食粮和斗争武器
。
    1908年,“敖连特”(现南岗区和平电影院)等电影院在哈埠
出现,不仅用电影开阔了 人们的视野,也为音乐团体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演出场所.
    2909年6月17日,哈尔滨市公议会举办了一次官方音乐会。由
此可以看出,当年哈埠上层 社会对高雅音乐的偏爱和渴求。
    1909年12月9日,“恢萨阔”剧团举办了哈尔滨历史上第一次
欧式综合音乐会,演奏了俄罗斯 音乐大师结合柴科夫斯基的《悲沧交响曲》和鲍罗丁的
交响音乐画『在中亚细亚草原》等作品。
这次较高水平的演出赢得了哈埠音乐爱好者的好评,为以后莫斯科艺术剧院、莫斯歌剧院
等著名 音乐团体来哈演出铺平了道路。
    从1898年“中东铁路”开建到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不儿
不到20年的时间,哈尔滨就 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0余万外侨、8个领事馆的国际都市。她的
上流杜会已不再满足于低俗豹音乐
形式和外来团体走马灯式的巡回演出。他们渴望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本埠自己的“御用”
音乐 队伍,一榨可以端足其音乐生活的日常之需要,二可借以炫耀其“高度的”文明。
在这种前提下,哈尔滨历史上第一个外籍音乐家组成的、隶属于侨民会的职业音乐团体
--哈尔滨交响乐团及其附属的吹奏乐队和哥舞剧团便应运而生了。“哈响”一的音乐首
席 指挥丘沃克 夫斯基是位有才华的音乐家。他的指挥热情、朴实而严谨。该团经常演出
的曲目 有贝多芬,柴科夫斯基、李斯特、格林卡和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等音乐大师的交
响曲,莫扎特
的弦乐四重奏,肖邦的钢琴独奏曲等。“哈响”等音乐团体的频繁活动和定期演出不仅大
大 丰富了本埠的音乐生活,提高了哈尔滨人的音乐素质,迈培养、造就了不少优秀的音
乐人才。 当年“哈响”成员近70人,“哈尔滨管弦协会”和“音乐会会员协会”的会员
均数以百计,还有
“俄侨音乐讲习所”(后改名“苏联音乐学校”)的众多学员,可以想见当年哈埠音乐星
河之 灿烂。
    1924年,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家协会音乐团”来哈慰问中东铁
路的员工。该团以其精彩的 演出令哈尔滨人大开跟界,耳目一新,为中俄音乐交流史留
下了可喜的一页。值得一提的是该
团的主要成员之、煎苏联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兼声乐教育家马拉迪米尔。苏石林后来留在我
国, 从事声乐教育长达30余年,先后受聘于上海园立音乐专科学校、南京国立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 学院华东分院(现上海音乐学院),并在。上海创办过“苏石林音乐学校”
,为我国培养了
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其中名见经传的就有约50位之多,如饮誉中外的黄友葵、郎毓秀
、高 芝兰、斯义桂、李志曙、魏启贤、沈湘、孙策馨、温可铮、刘漱芳等,为中国现代
声乐事业的 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中国西洋美声唱法教学之开山鼻祖。
    1926年8月,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在其展览性播音实验节目中
特邀哈尔滨交响乐团演播了 管弦乐曲。哈埠广播电台与音乐团体密切合作使更多的听众
领赂到了西洋音乐的风采,加速了 西乐在哈市的传播、普及和发展。
    1931年,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的创办使哈埠的音乐
专业教育更上了一个新高度, 为其音乐队伍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训练有素的生力军。 至
此,哈尔滨以其光彩照人的丰姿崛起于世界的东方,并在国际上赢得了“东方莫斯科”、
“东方小巴黎”和东方音乐城的美名。
二、民族戏曲音乐在哈尔滨的兴起
    19世绍末20世绍初的哈尔滨是多灾多难的!日中国的缩影,劳
苦大众在三座大山”的压迫 下挣扎、呻吟、反抗、斗争。
    民乐大师刘天华先生说过:“在这样音乐奇荒的中国,而又适
值民穷财尽的时候,不论哪 种乐器哪种音乐,只要能给人们精神上些少的安慰,能表现
人们一些艺术的思想,都是可贵的。”
这时期,哈埠中国居民的音乐生活主要是土生土长的“二人转”(又称“蹦蹦戏”)、民
歌、 大秧歌、东北大鼓等地方歌舞和书曲说唱等形式。
    1900年,“义和团”在哈尔滨活动期间,二人转艺人在傅家店
(1907年,改称傅家甸,即现 道外区)、上号和田家烧锅(现香坊区)及顾乡屯一带的
演出十分活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
扶植,并对评剧(又称“落子”)等民族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08年
,哈尔滨最早演唱中国戏曲的营业性剧场“辅和茶园”率先在傅家甸的老北市场内 (现
道外区北三道街100号)开业。随之,同类的大小剧场便接二连三地在哈埠各中国居民区
涌现,
为民族戏曲音乐的成长提供了一块沃土。
    评剧——中国的第二大剧种,便是由关内的“莲花落”发展起
来的。当年哈埠评剧界可称得 上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1914年,著名的评剧艺人金菊花第二次来哈,演出《王少安赶
船》、《双吊》等戏。他演唱的 《双吊孝》中《哭灵》一场的大悲调令观众声泪俱下,
最为有名。当时中东铁路的官报《远东报》
曾专文评论,称“熟悉`溶于’的看客,无人不知金菊花大号的”。金菊花先后在哈埠演
唱了16年 之久,并培养了芙蓉花等第一代评剧女演员。
    1919年,傅家甸“庆丰茶圆”以高价从营口请来了“警世戏社
”红极一时的评剧艺人月明珠 等,演出《书囊记》,名振哈埠。
    同年秋,素有“民间戏圣”之称的成兆才(1874一1929)根据
当时真人真事创作的第一部有 影响的现代评剧《杨三姐告状》首演于“庆丰茶园”。由
金开芳主演杨三姐,月明珠饰杨二姐,
成兆才亲自演高拐子。这出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戏一炮打响,在哈埠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此后, 该剧久演不衰,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保留剧目。
    评剧等民族戏曲在哈埠的兴旺活跃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高
了其艺术品位。传统的小茶园、 茶社已无法满足高水平的演出团体和戏迷们的需要了,
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大型剧场。
1920年2月24日,由本埠红十字会会长王精一、富商胡仁泽等合资在东四家子“荟芳里”
(现道外区十六道街)兴建的“大舞台”开业。“大舞台”以演彩头戏而闻名。当时《远
东报》 曾以醒目的版面报道:“道外大舞台为本埠破天荒之事业,自开幕后又值各界放
假之际,故每日
前往观戏皆人山人海。每日得票价千余元大洋。”足见当年其盛况。
    翌年9月,胡仁泽又筹资兴建了另一座大型剧场——“华乐茶
园”,亦称华乐舞台(现遣外区 十六道街市评剧院)。胡仁泽责成其子亲往天津请来了
150人的评剧大班,赶在中秋节前开台。
此后,凡来哈的京、评、梆子等戏曲名流都以能在华乐“打炮”为荣。梅兰芳、周信芳、
白玉民、 赵松樵等京剧艺术大师和名优等都曾在此登台演出过。哈市戏迷至今津津乐道
的李万春与李少春 “姐丈与内弟俩对擂”的趣闻和“李金顺艺冠六班”的殊事都是从这
儿传出的。
李金顺(1896-1952)是20年代哈埠评剧界“大口落子”的杰出代表。她的声音纯正、吐
字 清晰,唱腔新颖、粗犷,富于激情,演技娴熟、自然,今人叫绝。当时《滨江时报》
、《小午报》
等主要报刊均大书而特书,盛赞其卓越的演唱艺术,誉之为本埠的“落子名星”、“评剧
呈屑”筹。 1921年,她主演《王少安赶船》,连演3个月场场爆满。1928年,当戏曲界一
度出现不景气之时, 她又首演了由曹欣悦编剧的具有反帝、爱国思想的时装戏《爱国娇
》。
    京剧在20年代的哈尔滨也曾有过一度辉煌。名优名伶的精湛痪
唱艺术不仅令戏迷们大饱眼福、 耳福,还促进了本埠戏曲教育的发展。
    1922年,京剧前辈明海山(1866——1955)受中东铁路管理局
之邀,由上海来哈传艺,在道外 大舞台创办了哈埠最早的京剧科班义字班,并倡议创建
了“正乐育化会”等戏曲同人组织。
义字班的班主是李祥阁,明海山任教务长,教师有程永隆、马德成、马武成、杨瑞亭、大
七岁 红、彼九霄、马春奎等。1923年,该班招了首批艺徒30名;1925年,又招了50名。
艺徒们经常登
台参加演出,成了大舞台出“大操”、打“群档子”等不可缺少的群体乙一。可惜义字班
在1930年 因大舞台失火而停办。
    1921年,哈尔滨中东铁路总工厂的京剧票友们创建了自己的业
余京剧团,经常在俱乐部孩动、 演出,不仅抒发了他们对“国粹”的珍爱和对美好生活
的渴望,池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哈尔滨早期民族戏曲的繁荣加速了本埠中西音乐的交流,开创了其音乐史上的新时期。
三、中西音乐在哈尔滨的并迸与合流
    1927年6月,刘天华先生在《园乐改进社缘起》一文中强调:
“发展国乐断然不能抄袭外国的 皮毛以算数,也不能死守老法,固执己见”,而应该是
“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而容纳 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会作之中,打
出一条路来。”
    清末民初是哈尔滨音乐史上兼收并蓄的开拓时期。各种各样土
的、洋的、老的、新的音乐形式 都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生存、发展的最侯位
置。到了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这个东、
西文化并存的新兴国际都会的音乐生活便进入了她的“黄金时代”。洋人的“哈响”乐团
声名显 赫、如日中天,国民的京、评大戏争妍斗艳、如火如荼。大大小小、异彩纷呈的
国乐、西乐团体
把东方音乐名城的星空点缀得格外绚丽、辉煌。中、西音乐在这块神奇的热土上演绎成了
一部初 始分庭抗礼,继而和平共处,终则并进合流的哈尔滨音乐发展支响曲。 1928年,
由哈尔滨“三江闽道同乡会”中爱好笙、管、箫、笛、二胡、琵琶、月琴等民族乐器
的10余名会员组建了“文明乐社”,宣告了哈尔滨国乐界的兴起。
    同年,哈尔滨同记商场总经理武百祥创建了以其商场部分职工
和一些基督教友为主的“颂主诗 歌合唱团”,演唱圣咏诗歌。他还亲自从《圣经》中选
出了100首诗歌,亲自谱曲、亲自教唱,并
汇集出版,名为《诗篇百首国韵歌本》。他还特邀大连百代唱片公司专程来哈,为其会暇
团录音, 灌制了一些圣歌唱片,以传播福音。
    1929年末,著名副作家塞克从上海重返哈尔滨,自编、自导、
自演了两幕话剧《北归》。其中 由当时年仅16岁、在中东铁路横道河子车站当检车员的
王洛宾作曲的主题歌《离情别薏》以悠扬、
深沉的旋律抒发了大革命失败后一代青年的迷恫和苦闷。这首歌很快就传唱开来,成了一
首为 群众所喜爱的流行歌曲。
    20年代末,在哈埠的各区各界内还出现过一些由中国人组建的
西洋小乐队。道外“三道街 乐社”便是其中较有名气的一个。该社是由两位会吹西洋乐
器的百乐爱好者自费和马玉宝创办
的一个营业性的乐队,主要为红白喜事和商业广告服务。经常参加其活动的有7、8人;乐
器有 小号、长号、低音号、单簧管和大小军鼓等,他们身穿镶红色的蓝色军礼服,头戴
饰有缨穗的 圆筒帽,常坐在洋马车或汽车上,一路上神气十足地吹吹打打,甚是威风,
颇有点英国皇家仪
仗队的派头。
    这些在哈埠民间活跃一时的中国“洋乐队”不仅为本埠平添了
一些新奇、热闹的气氛,更为 哈尔滨西乐的“中国化”开了先河,显示了中华民族对优
秀的外来音乐的强大同化力。
30年代伊始,哈市中西音乐的并迸合流之势已露端倪,这为跃跃欲飞的哈尔滨增添了一对
丰满 而有力的翅膀。
    然而,不幸的是,1932年8月5日,日寇侵占了哈尔滨。从此,
哈尔滨音乐便伴随着中华民族 可歌可泣的伟大抗日救国斗争而进入了其次史上最艰苦复
杂的时期。
--
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了五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使馆严重毁坏。
迄今为止,已有三人死亡、二十余人受伤。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oli.bbs@bbs.net.tsi]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8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