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ayar (亚),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一部纷争的《南明史》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Jan 27 20:23:31 2007)

所谓乱世出英雄,喜读历史,尤其喜欢乱世历史。近来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南明史
》读完了。读完一部纷争的历史,以前很多我为之顶礼膜拜的人物形象轰然倒塌!如史可
法,郑成功,东林党人。 
原来一直感觉明朝一下子被满清取代了,看了才知道从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到1662年
南明永历皇帝被俘杀,尽管南明朝廷几经更迭,历经弘光隆武永历三朝,但也风雨飘摇了
18年。期间它所控制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满清不相上下,但是南明文官武将降清的络绎不绝
,一再败退,最终一败涂地。跟抗日战争何其相似! 
崇祯自杀后,在南京陪都的明朝官员推举以福王为皇帝,建立弘光新朝廷,下辖江苏、安
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和云南,均为财赋重地。期间东林党人为党争
所左右歧视本应身继大统的福王,最终福王求助于马士英属下四镇军阀,最终导致弘光一
朝武将飞扬跋扈,东林党人之代表人物史可法也由此失势。弘光朝廷除了继承明王朝的党
争腐败,最大的失误在于执行”借虏平寇“的策略,偏居江南一隅,妄图效法南宋,没有
意识到民族矛盾已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坐视清军集中力量消灭李自成的大顺军,怕激怒
清军不敢派军队收复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力量存在的河南山东。唇亡齿寒,李自成被灭了,
接下来就轮到了南明朝廷,弘光朝廷仅一年即被清军摧毁。 
弘光之后就是隆武政权,隆武皇帝朱聿键自七岁起就历经磨难,是乱世时充当最高统治者
的有利条件,朱聿键的确雄才大略,联合农民军对抗满清是由他确立的,平息党争也是由
他提出来的。但是他由军阀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策立,缺乏自己的力量,受制于人,
无法实施自己的抱负。尽管他历经风雨,但是他缺乏一点品种那就是勇敢,没有胆量御驾
亲征,前线励士。后来郑芝龙降清,隆武皇帝被杀。 
1646年永历朝廷建立到1662年永历帝被俘杀历经16年,是时间最长的。个人认为他身居深
宫,缺乏历练,难以担当重任,在朝廷建立后东奔西逃,没有一丝坚决抗争的意志。到广
东被占后,南明自身已经没有任何可依赖的力量,只能完全依靠孙可望的大西军,只是树
立起一面复明的旗帜。孙可望反叛,云南失守,永历帝出奔缅甸,旗帜陨落。 
纵观南明一朝,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南明朝廷自身的腐败,内部纷争离析,名义上从属朝
廷的各种抗清力量之间,以至于某一个抗清团体的内部,总是矛盾重重,相当大一部分可
以用于抗清的力量在内部冲突中被消耗了,从来没有一个能够调动全部抗清力量的权威核
心。清廷内部虽然也常有勾心斗角,但大体上能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清胜明败,根
本原因不是强弱异形,而是内部凝聚力的差异。1654 年南明发动的两场战役都是有可能取
胜的。在南线的广东战场上是西打,东不动;北线的长江战役是东打,西不动。仗打成这
个样子,还谈什么胜券? 
史可法在扬州城破后被俘后就义,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
,不顾史实作了过分的渲染。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
业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时期。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
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
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
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
由此可见。很多人盛赞他在扬州的杀敌功绩,实际上扬州他只守了一天。 
郑成功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海盗,我不认同他的民族英雄地位,尽管他把台湾从荷兰人手中
夺回来了,最终台湾回归到了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满清手里。他打着复明的旗号,凭借强大
的海军在福建沿岸大肆搜掠粮食屠杀民众,干的却是海盗的行径,在李定国出兵广东,欲
与郑成功东西夹击,颠覆明清之态势,但是郑成功号称拥有数十万大军(最起码有十万)
却迟迟不发兵,导致李定国在广东孤立无援战败,南明复兴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郑成功
无疑是一位怀有大志的人,他以选人和驾驭将领著称。在明、清对峙,国土分裂的情形下
,他鉴于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在政治影响上也无法同明、清两个并存的政权争夺民心(包
括官绅),因此,他的策略是明、清两方谁能让他独断专行,或者说割地自雄,他就奉谁
“正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纵横而所之”的“凤凰”,不愿成为
“槛阱之中”的“虎豹”。所以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清朝若能信儿,则为清人;果不信
儿言,则为明臣而已。”总之,只能“遥奉”,不能“受制于人”。这就是他和后来的郑
经一贯提出的“比于高丽”的思想根源。清廷多次招抚(郑方称为“和议”)之所以失败
,正是因为只给他高爵厚禄,决不答应给他以相对的独立性。在这种条件下,郑成功只能
做一个“明臣”。同样的道理,他的“始终为明”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服从明朝的调遣,恪守臣节。他的夺取台湾也只是打着明朝收复旧土的旗号为郑氏集团谋取利益,对复明大业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以前所学过的历史书上对东林党人赞誉颇多,最显著的功绩就是革除了魏忠贤的阉党。但
是东林党人以君子自居,其实在治绩上法善可陈,都是一些政治侏儒,缺乏大局观念,降
清的东林党人大有人在。 
国人内斗在南明一朝上可见一斑,贯穿始终的党争,各路军阀之间的斗争与自保,朱明宗
室为皇位的斗争,朱明王朝对农民军从始至终的敌视。 
佩服两人:李定国和张煌言 


--
http://www.yini.com/li3.net/touxiang/2710.jpg

※ 修改:·yayar 於 Jan 27 21:57:40 2007 修改本文·[FROM: 210.46.79.148]
※ 修改:·yayar 於 Jan 27 22:02:01 2007 修改本文·[FROM: 210.46.79.148]
※ 修改:·yayar 於 Jan 27 22:04:31 2007 修改本文·[FROM: 210.46.79.148]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79.14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