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hl (飘渺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0 探索进化足迹的巨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5 12:03:23 1999), 转信
发信人: nhh (千纸鹤--千山独行),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Jun 24 21:24:55 1999), 站内信件
被宗教界称为“英国最危险人物”
的科学家和探险家查尔斯·达尔文,将
在本周内出版新书《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在这本新书中,达尔文提出一个有
关物种起源的大胆理论——它不是神创
的,而是自然进化的!
一直以来,人类从传说和宗教上的
认知,都认为人是根据上帝的意思创造
的,人比其他生物高一等。达尔文的进
化论却对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他甚至
暗示人类的祖先是猿猴。
针对“进化”概念,他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变化,动植物随
着时间变化。”
“在自然界里,动植物为了适应生活环境,争取食物、生活空间
、配偶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必须发展出一些更能适应周围环境,以增
加生存和繁殖机会的特征。”
他说:“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物种也不断求变以进行适应,久而
久之,新物种便产生了。”
很快就会面市的《物种起源》,是根据他和自然科学家阿尔弗雷
德·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去年6月在伦敦林耐学会上宣
读的论文编写的,共有8章。
不过这之前,达尔文对进化的研究,已有超过20年的光阴。最初
的理念,是1831年他到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考察5年时触动的。
达尔文新书尚未推出,但他大胆和耸动的理论,已引起各界人士
的议论纷纷。有人甚至抨击他散播邪恶思想,并称他为“英国最危险
的人物”。
不过,赞许的人也很多。自然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就认为达尔
文的理论具有科学价值,至少从理论上,解释了生物为什么会以某种
特殊形式出现并生存下来。
他说:“我支持书的出版,必要的话,我愿意为这本书发表讲话
。”
达尔文对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反舌雀产生莫大的兴趣
。这些土褐色的鸟都很小,雀嘴的形状和大小各异,以便用来啄食不
同的食物。达尔文因此得出结论:这些反舌雀都是由一种鸟的祖先进
化而来的。
群岛上的反舌雀共有13种,这里刊载的只是其中四种,但都是因
环境需求而逐渐进化出来的,每种都有它们自己赖以生存的食物。
1. 大嘴地雀:大而有力的嘴,适合在坚硬的岩石上觅食硬食物。
2. 中等地雀:嘴稍小但也很有力,适合啄较小的硬食物。
3. 舍契雀:尖细的长嘴适合啄食虫子。
4. 小地嘴雀:很小但很有力的嘴,适合啄食小的硬食物。
从牧师到叛逆上帝的科学家
这是肯特郡的一个宁静的居所,距伦敦市中心仅16英里,却远离
尘嚣。树木虽然错杂,却仿佛遵守某种秩序。红色的屋瓦,木制的门
楣,偶尔还能听到马车隆隆驶过的声音……这里景色之美,是一个再
粗心的人也不会错过的。
这就是近日名声响亮,但充满争议性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的居所
兼实验室,称为唐府(Down House)。
现年50岁的达尔文,外表斯文,不时露出腼腆表情,让人难以把
他跟惊世骇俗的进化观点联想起来。
但他今天似乎很兴奋。才说明来意,他就激动地送上新书,请我
给予意见。采访时,他也激情满面,还不时把书凑到鼻前,嗅吸那书
页透出来的香味。
也难怪,这是他辛劳了20年的智慧结晶,他等这一天也够久了。
我略略翻阅了新书,发现他从庭院的观察开始,包括鸽子、马和
花朵……讲述了自然界中各种的变化,也解释了后代与其父母相似却
不完全相同的原因。他说,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异,使物种有更多的机
会繁殖和生活下去。
“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物种也不断求变以进行适应,久而久之,
新物种便产生了。”他尝试用最浅显的话,让我明白什么是“进化”。
他还半开玩笑说,自己拖慢生物学研究20年。原来,早在1831年
,他随着小猎犬号(Beagle)出航,探究大自然的神奇时,就已萌升
进化论的概念了。
“哇,二十多年前!为什么你迟迟不发表呢?”我好奇问。
他沉思了一会,解释说:“很长的时间,我一直犹豫不决。如果
发表,意味着承认动植物都是自然进化的,不是神创的。但许多人,
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接受《圣经》中的神创论。要公开发表与这根深
蒂固的思想相悖的观点,必然会冒犯某些人,招来攻击。”
达尔文的忧虑并非没有由来。虽然已是19世纪,距离哥白尼和伽
利略已有300多年,但神学力量依然强大,诸如进化的说法一定被视
为异端邪说,并受到思想箝制。
讽刺的是,达尔文曾想过当牧师。年少时期,他受到父亲的压力
,到爱丁堡医院学医,后来又上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准备成为牧师。
回忆往事,达尔文说:“当时我一点也不怀疑《圣经》里的一切,相
信物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提出进化论时,我的感觉就像承认谋杀
一样。”
他坦言,如果不是小猎犬号的探险,他可能已是虔诚的牧师,而
不是“叛神”的科学家了。
在历时5年的航程中,达尔文的任务是记录所到之处,并收集各
种植物、动物、岩石和化石的标本进行研究。
谈到航程,他脸上露出陶醉不已的表情:“这真的是收获丰富的
旅程!”
特别是来到靠近赤道,物种丰盛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他印象最深
刻的是岛上的13种反舌雀(finch),它们嘴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也各有用处。例如最大的大嘴地雀,很能够在坚硬的岩石上面觅食
硬食物;舍契雀那尖细的嘴,则适合于啄缝觅食虫子。
“显然地,13种反舌雀都是由一种鸟的祖先演变的,观察它们,
仿佛就是进化在我眼前出现!”
进化理论能够问世,除了有实际证据支撑外,达尔文也很感激英
国自然科学家华莱士的鼓励。
华莱士知道达尔文对进化感兴趣,于是1858年6月从马来亚把自
己的《论变种无限地偏离原形的倾向》一文的摘要,寄给他参阅。
达尔文说:“我真得很惊讶,华莱士的许多看法与我20年来的研
究结论有惊人的相似,他的术语甚至可作为我的章节的标题。”
“与其说巧合,倒不如说英雄所见略同。”我笑说。
采访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回到1999年的报馆里,正当我叹服达
尔文的无私精神和勇气时,忽然想起一件事——哎呀,忘记了拿他的
新书和签名。
我赶紧翻查资料,发现:《物种起源》第一版1250册很快就销售
一空,到1872年已出到第六版。达尔文也没有落至伽利略的下场,论
说迅速被学术界接受,反对他的只有教会和少数一两位学者。
事实上,达尔文的晚年可说是幸福的。在《物种起源》之后,达
尔文接着以三篇论著总结了《进化论》学说。他一生是57个国内外学
术团体的会员,备受英国社会推崇。1882年4月19日逝世后,被视为
民族英雄,在国会请愿下,厚葬于西敏寺教堂,与伟大的科学家牛顿
长眠一起,让后世景仰。
隐约间,我想起采访时,达尔文说的一句话:“我必须承认,幸
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仿佛他有神秘的预知能力,看到自己的未来
。正如我问起他最重要、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人类的起源时,他露
出神秘的笑容,以书里的话回应:“智慧之光将开始照耀人类起源及
其发展历史这幽暗的领域。”
学术界眼中的进化论
“虽然进化论是用粗糙的英国方式来申论,但它对自然史的基本
观点,却完全符合了我的社会主义主张。”
——社会学家马克思
他等着拜读达尔文的著作,并透露和达尔文曾通过信,还送了一
本自己签名的《资本论》给他。
“在经济放任政策下,个人为了求存,就会努力展现他潜在的能
力,并不断自我改善;相对的,偷懒和依赖国家社会者,其结果是无
法生存。”
——社会学家斯宾塞
他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不但能应用到自然界,也能应
用到人类社会。
“为什么有些人有某些特征,他的孩子却没有相同的特征呢?”
——自然科学家理查德·欧文
他在小猎犬号帮达尔文收集标本,却是达尔文最大的反对
者。他认为,进化论纯属理论,没有实验证实。
未来人说:进化论被现代人扭曲
哈哈!人类终于知道,他和所有动植物一样,都是由小小的细胞
进化而来的。当然,在整个进化长河中,人类也是我这个未来人的老
祖宗。
达尔文可真了不起,他的物种起源说是根基,加上后来孟德尔的
遗传理论,以及更后来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发现,人类对自身
的奥秘,是摸得越来越透了。
就当时来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带来新思潮,人们渐渐相信世界
的出现没有任何神的计划,有人甚至公开讨论上帝的死亡。
当然也有不幸。一些人把这个新观点扭曲,认为社会也是一个自
然成长、进化的的生命。这种观点无限延伸,就会把“弱肉强食”行
为视为天经地义,甚至在煽动战争火焰时,也搬出达尔文的名字来合
理化。
这,对自然学一代宗师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冤枉。
--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 修改:.coco 于 Jul 5 00:02:57 修改本文.[FROM: 202.97.]
--
※ 转寄:.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202.9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oco.bbs@bbs.m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4.8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