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gam (断情),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五四之魂(下)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4日21:09:0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鲁迅是特异者。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始终是一个孤独的战士。虽然,他也曾参
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声援运动的先驱者而做过“遵命文学”,但从来没有
个人的圈子。他很少从事组织活动,很少做宣言似的文字,但也论战,论战时经常
使用匕首般的短文,随感而发,很有点像古代的独行侠--就像他关于复仇的小说
中的“黑色人”--的作风。然而,更多时候采用独语的方式,记叙着他的记忆和
梦境。他是听从一个其实很空洞虚无的历史的指示--他笔下的过客听到的那个
“前面的声音”--其实是内心的指示写作的。即使是这样一个惯于担负黑暗的重readin
g
担的人,在他曾经寄予希望的运动一旦烟消云散之后,也不能不深感彷徨: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离开,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
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
漠中走来走去,……新的战友在哪里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境遇,确乎损伤了他的内心,却使灵魂更加粗砺。集体溃散后的空缺,固
然使个体变得孤独,但也可以因此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他是撒旦的化身,不惮神
的打击。且看他稍后记录的另一幅情景:仍然站在沙漠上,但看飞沙走石,乐则大
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身上
的凝血,犹自喜欢这伤创的斑斓……
五四退潮之后,鲁迅以自己的方式,坚持自由、民主、科学的思想观念,从不
考虑政党或者政府的立场,因为这是与五四无缘的。尤其是宪政之类的玩艺,由于
它完全以现存的专制秩序为基础,所以什么立法,都是旨在膨大和加强国家权力,
限制和剥夺个体的一种政治建设,而非壮大民间社会的文化建设。他要破坏这偶像,
破坏与官方利益相关的一切。在他那里,始终清楚地存在着一个身份问题,界限问
题;从来不曾偏离作为一个民间知识者的边缘的立场,不致堕落知识界自行设置的
多元/ 宽容之网而放弃斗争,相反执著于战斗的一元态度。没有一元也就没有了多
元。他所要的是“在场”,而不是自我逃逸--所谓“缺席的权利”。
对于鲁迅,权力和权力者是一生攻击的主要目标。他抗议他们赤裸裸的屠杀罪read
ing
行,揭露独裁、专制、卖国,种种的欺骗性政策,嘲笑他们的无知。他攻击传统文
化,也主要是历代统治者所着意保留的部分,各种神圣的经典,万世一系的训谕,
最毒辣的手段和最巧妙的戏法。譬如反孔,他反对的就是“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而不仅仅是僵尸。他批判国民性,也都是为统治者所渗透所改造的改变中的性质。
其实仍然是“治绩”。包括自我批判,他追踪“毒气”和“鬼气”至自己体内,因
此必须割除与统治者有任何沾缠的东西,哪怕切肤之痛。这是一种彻底,一种五四
式的洁癖。他坚持自由思想、自由写作的权利,而与权力者相周旋,原因就在于,
权力者始终是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死敌。他对待大批的知识界同行,尤其学者,甚
至不惜在自己的周围树立“私敌”,都因为他们不同程度地为权力者及其意识形态
所同化,从根本上背弃了五四的立场。在表达中间,他不避“褊狭”、“刻毒”的
恶名,直击猛人、阔人、流氓,形形色色的小丑,捣毁“文明”的面具;然而,也
不断变换笔名,使用反语,曲曲折折,吞吞吐吐。说到底,他要在已经被大量侵吞,
而且将继续被侵吞的话语空间中,护卫自己的独立性;在夹缝中左冲右突,亦唯在
伸张内心的自由而已。他是弱势者,独战者,是后五四时期的唐吉诃德。
关于启蒙,五四以后不断遭到来自知识分子的攻诋。他们认为,知识分子实在
只配关心知识专业问题;什么启蒙,都是狂妄的表现,一种自我扩张的行为,甚至
是反角色的。于是,他们叫嚷回到知识分子自身。但是,鲁迅不然,他站在广大的
哑默中间,却无时不觉得权力的压迫,无时不觉得有一股黑暗之流贯穿自身,从而
产生本能的反弹和对抗是必然的。他无法与一个专制社会安然相守,因为诉诸痛觉
的现实的东西是那般巨大、深刻和尖锐。在压力面前,当被压迫者不能已于言时,
其话语形态一定是不平的,阴郁的,反拨的,击刺的,动荡的,粗犷的。他就是这read
ing
样。世上有所谓恬静的、精致的、旷达的、隽逸的、典雅的话语,其实那是变态,
一种卑怯的风格。
当革命或者救亡成为一种主体话语的时候,启蒙是否成为必要?如何启蒙?启
蒙是否有可能深入目标明确的群众性运动,并产生持久性影响?至少,从鲁迅的身
上可以看到,无论环境如何迁流,他仍然坚持作为一个启蒙战士的立场。对于一些
革命论者提出的关于他的思想“突变”之说,他是不以为然的,甚至是反感的。一
九三六年,日本侵略军攻占我国东北,民族存亡迫在眉睫,这时,左联领导人周扬
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以使文学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在这个口号已经在文
艺界产生很大影响的情况下,鲁迅却支持胡风提出另一个口号:“民族革命战争的
大众文学”。长期以来,文学界一直把“两个口号”之争看成是宗派主义之争,或
者无谓的纠缠,其实不然。由于“国防”这个概念容易产生障蔽,“一切通过国防”,
“国防”也就成了政府的一个代名词,通过国防的最高机构,最高统帅,这是鲁迅
所不愿意认同的,虽然从形式方面的判断完全有可能如此。救亡是大众的,这是他
的思想。民族问题往往掩盖阶级压迫问题。战争需要一种集中制强化的群体形式,
这是专制政治的最好保证;正如齐美尔指出的,外部冲突将使群体的内聚力和中央
集权得到加强。因此,民族主义的宣扬永远是有利于统治者的,尤其在战争时期。
“与其做外国人的奴隶,倒不如做本国人的奴隶好”,这就是当时流行的民族主义
论调的内核。问题是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奴隶的命运,而不问主人为谁。因此,鲁迅
强调“大众”在民族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质仍然是一个民主性问题。民主思想,
是五四的遗产。在国民党通过杀戮夺取国家政权之后,鲁迅倾向于同情共产党,这
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自然的延伸。但是,上海文化界的共产党人拒绝了他。革命是什read
ing
么呢?他继续着从留日时期以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痛苦的思考。革命有可能从反对一
种霸权过渡到形成另一种霸权。在与这些共产党人的论争中,鲁迅明确地表示他对
他们的不信任态度,强调说:“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他把革命同
人的生存权,自由权,也即人权联系起来,注重的是政治中的人性。后来他加入左
联,本意是支持进步的文学青年,乐于被青年--青年是五四的标志--所利用;
结果悖论般地遭到来自它的领导核心,党组书记周扬及所谓“四条汉子”的打击。
这时,“奴隶”,在他的文本中再度成为一个被反复使用的中心性字眼。从本来意
义上说,革命就是奴隶解放运动。奴隶的背面是人,解放奴隶就是“立人”。无论
何种革命,它所以成为必要就在于确立人作为独立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鲁迅正
是带着“立人”的不改的初衷,加入五四文化启蒙运动中去的。他说过,他有过受
骗的经验:在民元革命以前,他是奴隶,革命以后变成奴隶的奴隶了。不料辗转而
至无产阶级“革命营垒内部”,居然还会如此!
正如陈独秀组党以实现社会革命,终于进入一个控制之网一样,胡适也因宪政
主义计划而将自由主义倒押在政权的保护之下,终于丧失自由。两人一生的活动都
同权力/ 组织密切相关。 ┞逞复永床 曾加入党派组织,对政治权力也是取对立态
度的。他固然“不愿意在有权者的刀下,颂扬他的威权”,但也深恶那些“手执皮
鞭”的“革命的大人物”,而终至于夺他们的鞭子。然而,就处境而言,他是一直
没有自由的。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活跃在五四运动前沿的其他人物如何呢?一九
三0 年,鲁迅重返北京,感慨万端:“旧朋友是变化多端,几乎不剩一个了。”又read
ing
说,“昔之称为战士者,今已蓄意险仄,或则气息奄奄,甚至举止言语,皆非常庸
鄙可笑,与为伍则难堪,与战斗则不得,归根结蒂,令人如陷泥坑中。”不到十年,
一个旨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启蒙运动,结果为社会革命所淹没。由于缺乏足够的后援
力量,特别是知识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力量,运动不但在短期内无法为继,就在本
世纪,长达数十年间也未曾兴起类似的波澜。伯林说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
都为启蒙的先驱者们分别争取过,捍卫过,结果所得到的惟有鲁迅所称的“伪自由”。
格里德对欧洲和中国的启蒙人物作过这样的比较,他说:“十八世纪的欧洲和二十
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是大不相同的。启蒙哲学家所进入的是一个与他们的目标十分相
宜的环境,而他们的中国模仿者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盖伊告诉我们,启蒙哲学家
‘向之讲道的欧洲,是一个已做好了一半准备来听他们讲道的欧洲……它们所进行
的战争是一场在他们参战之前已取得了一半胜利的战争。’就二三十年代自由主义
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这个精妙的判断却是不适用的。……当他们在五四时代精神
的鼓舞下勇猛向前的时候,它们所寻求的胜利很近了,然而,当他们退却的时候,
胜利却又随之远去。一个世代以后,死亡,革命,把他们的队伍缩小了。”卢梭等
人的思想引发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倒过来,法国大革命推动了这些启蒙思想家的影
响。五四不同,它的原则一直没有结果,而革命的发生,尤其是统一的“党国”的
建立,则基本上消灭了植根于知识分子之中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五四意识形态。
而北京学界,前此固亦有其光荣,这就是五四运动的策动。现在虽然还有历史
上的光辉,但当时的战士,却‘功成,名遂,身退’者有之,‘身隐’者有之,‘
身升’者更有之,好好的一场恶斗,几乎令人有‘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之感。
经历过种种风波,可以理解一位启蒙老战士的内心的怆痛。(3) 不剩一个了。”又read
ing
价值领域中的诸神斗争
在二十年代,列宁主义和苏共制度对中国国共两党均起着支配的作用。一九二
七年,蒋介石背弃“国共合作”,以大规模的屠杀清除异己,糅合苏联的党治经验
和传统的帝王霸术,推行“一党专政”,“以党治国”。党的领袖统领军队,支配
全党乃至全国;党和政府密不可分,从中央到各级党部,凌驾于政府之上,通过政
权把它的组织和影响力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过去曾经发动和组织群众团体支持国
民革命,而现在对于游行示威,学生运动和群众集会等等,则必须有效地加以控制
和禁止了。蒋介石公开宣称:“以后各社会团体一定要养成党化、军队化的习惯”,
“谋中国人思想统一”。他提出“一个主义”、“一个政党”的口号,扬言“再不
许有第二个思想,来扰乱中国”。还强调说,必要时“就得于人民集会、结社、言
论、出版等自由,在法律范围内加以限制”。南京政权首创中国新闻审查制度,三
十年代对书刊审查愈加严厉;此外,通过行政手段,使党的意识形态社会化,以抵
御其他意识形态对权力中心的威胁。
作为政治家,“国父”孙中山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现代意义便缺乏认识,只是
就如何利用知识分子和群众力量方面作权宜的考虑。五四事件后,他曾写信给北大
校长蒋梦麟,要他“率领二千子弟,助我革命”,也即要求他们脱离独立的文化批
判立场,转化为党性立场。新文化运动中的全面反传统的态度,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他跟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说,他的革命思想的基础,是由孔子集大成的中国“道统”。
他认为,中国人的自由已经很充分了,构成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祸害。欧洲是因为没read
ing
有自由而革命,中国则相反,是自由太多,所以要革命。他认为中国所有的是坚固
的家族和宗教团体,而没有民族团体,缺乏国家观念,所以强调国家的自由,整体
的自由,而主张限制和牺牲个人的自由,甚至说:“中国人用不着自由!”他对卢
梭的天赋人权论,以及法国大革命持基本否定态度,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为个人争取
自由的,与他的旨在争取民族自由的自由思想并不一致。以这样一种政治哲学作为
基础的“三民主义”,与五四精神是相去很远的。自由首先是个人的自由,如果民
主不是有意识地与个人自由联系到一起,便势必沦为独裁统治的牺牲品。蒋介石借
助孙中山的名义上台,在孙中山故世之后,仍然打着三民主义的理论旗帜,实际上
坚持的是其中的权威主义/ 国家主义的内容,以此强化对党和个人的向心力。他无
限期延长国民党政纲所规定的“训政”阶段而延缓“宪政”建设,民主改革,目的
仍在于将中国置于极权主义的铁掌之下。
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是一个“自维生”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它已经不可
能从外部环境连续输入自由能和输出熵了。这时候,党化的环境切断了交换的渠道,
非平衡态无法维持,代谢反应消失,自我更新中止。从国民革命到“党国”的建成,
就是新文化运动从开放到闭合的过程。正如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中指
出的:“在自由条件下必须有几个党,至少有两个。从概念上及语义上,党派只意
味着一个部分。在自由条件下,一个党无疑要求一党执政。但一党要求独裁主义,
是与自由相抵触的。它的胜利就意味着自由的结束。”
严格说起来,国民党政权只是形式上统一中国,各地军阀仍然纷争不已,在政
治上不能说是稳定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的自由精神的氛围,在短时期内未及消read
ing
失。思想文化界的各种论争,依照知识者的特质和惯性,在专制政权的有限度的容
忍之下继续进行。
可是,比起五四时期,后来的论争好像已不复具有那种主题的纯粹性和个人的
独立性,而是带上浓郁的政治色彩,与当时的政治斗争产生相当密切的联系。因此,
相应地,论战的双方因为存在党派和背景,而分别代表了各自的政治利益。有一个
很清楚的倾向是:代表五四的科学民主思想的力量,在论争中受到压制和削弱,也
就是说,反对新文化新思想的势力逐渐增强。
一九二三年二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关于人生哲学的讲话,引起丁文江等一
批知识者和科学家的激烈的批评反应,由此展开了长达一年多的“科学与人生观”
论战。论战结束后,出版了《科学与人生观》论文集,胡适为之作序,称作中国与
西方文化接触三十年以来的第一次大论战。张君劢接受梁启超和梁漱溟的影响,认
为孔孟以迄宋明的理学侧重内心修养,成就了中国的精神文明,并给予高度评价。
相反认为,科学解决人生观是无能为力的,它没有精神价值,只能导致人生的机械
化。不能说张君劢的命题没有一定的启发性,如注重生命本体,注重精神,以及科
学的有限性等;但是,由于他使用梁启超的“中国精神文明,西方物质文明”的二
分法,而又坚持精神优于物质,因此其实质是否定科学化/ 现代化的必要性。在论
战中,有的科学家支持“科学的人生观”,而不同意“人生观的科学”的提法,这
与胡适等人对科学的态度是不同的。文化运动的领袖对科学持一种人文主义的理解,
一种哲学的理解;但是,由于“科学”的概念涵盖面大,这种力倡科学的态度往往
被概括为“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其实,这种态度的着眼点并不在科学本read
ing
身,而是利用科学,对全体社会包括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改造。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科学派大获全胜,实际上没有反映出他们的持续力。正如
美国学者费侠莉所观察到的,首先从中国的知识舞台上隐退的是科学派,他们的进
化自然论在二十年代末败给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派是暂时的退守,等到三十年代
后期兴起了“中国文化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时,他们就又从传统文化的掩体
中跑出来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