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gam (断情),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五四之魂(下)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4日21:13:0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自由主义者往何处去?”一九四七至一九四八年间,《观察》杂志围绕这个
问题展开过一场松散的争论。这个问题,牵涉到对国共两党斗争的前途的看法。所
谓“天下不归杨,则归墨”,知识者是必须从中做出选择的。“自由主义者”对共
产党心存疑虑,当然也与对国民党尚怀希望是有联系的。发起争论的杨人楩教授声read
ing
称,中共根本上是否定自由的,它的干预比国民党更为严厉。张东荪说:“至于中
共,我们觉得它的组织太强大,不适于一个民主国家。”储安平则认为,从经济的
准则来说,中共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共产党人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
在时间的峡谷里,没有任何从容思考的余地。无论信仰也好,抗拒也好,疑虑
也好,时代列车的巨轮是轰隆轰隆地开过来了!
思想:地面状态与地下状态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国大典,正是在发生五四
运动的古老而年轻的天安门广场举行。在五万万人中间,所有的知识分子,怀着期
待的、兴奋的、间或焦虑的心情,都听到了喧天的礼炮,和毛泽东的宏伟坚定的声
音:“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土改。镇反。三五反。各个领域,以异常的速度进行毁坏和重建的工作。知识
分子队伍也在重新整合,从生活到思想,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局外。首先是进入
“单位”。美国著名记者巴特菲尔德以他在中国的体验,总结说:“单位是中国社
会的高楼大厦的砖瓦,几乎是中国人仅次于国籍的身份证。”(5 )单位教会知识
分子认识:“组织”是什么东西,这个从纺织物那里引伸出来的语词是何等严密。
通过单位,他们领取工资;通过单位,他们认识自己的同行、领导、同志和敌人,
同社会发生关系;甚至通过单位,认识自己的思想。单位是一个巨物,无所不包,
每个人都可以感觉到其神秘而威严的存在。作为“单位人”,他们被赋予一种集体read
ing
感、归属感;惟其如此,才觉得自己的渺小,任何独立的企图,转瞬之间就会变得
孤立无援。他们被“分子化”了。他们害怕为组织所抛弃。这种依附关系和危机感
的产生,使他们从外部到内部,从被动到自觉,变得十分顺从。
在组织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知识分子得不到平等的关怀与尊重。“解放
区”与“国统区”,党内与党外,组织与非组织,所受到的信任和使用的程度是不
同的。在这里,从档案管理到日常生活,都产生了一种对“身份”的普遍的重视与
认同。在这个基础上,随之萌生种种的优越感或自卑感,萌生依靠组织谋取身份的
欲望,同时也萌生着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求。
知识分子所在的单位:大学、报社、杂志社、出版机构,剧团等等,全部国有
化。社会上不再出现个人组织的社团,职业性团体如“作协”、“文联”,实际上
也都成为了“国家组织”。作品必须经过审查,不能随意发表。上海书店通知沈从
文,即称:你的作品已经过时,凡在开明的已印未印各书稿及纸型,已全部代为焚
毁。其实,这种文艺禁令,此前早就成文或不成文地存在了。丁玲的《太阳照在桑
干河上》完稿后,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因为曾经有人指责为“同情地主”、“反
映的是富农路线”等,难以获准出版。连根据茅盾小说《腐蚀》改编的电影,刚刚
问世,也因被指责为有同情特务等立场问题,被公安部下令禁演。萧也牧的小说《
我们夫妇之间》受到批判,同名电影曾经电影界负责人夏衍的推荐,同样因受批判
而停映。夏衍本人写的剧本《考验》,被柯庆施下令停演。建国初,禁区已经相当
森严。这是为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所决定了的。长期以来,由战争培养起来的敌
情观念和军事化作风对文化的介入,沿袭下来而成了一种常态。所谓“运动”,不read
ing
过是在此基础上的集中强化而已。
的确,“运动”是一种可怕的体验。运动依赖组织又高出于组织之上,有它独
特的规律和形态。由于权力趋于集中,缺乏制衡,各级组织都存在着可能的凹陷和
缝隙,于是政治思想运动成了必要的补充。“思想改造”运动,是知识分子建国后
经历的第一次运动。运动发生很早,始于一九五一年,首先深入学习毛泽东著作,
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地阐述了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小
资产阶级性质,“世界观”的转变,以及任务问题。因为知识分子必须同工农相结
合,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必须放弃独立的一切,知识分子不成其为知识分子。后来,
毛泽东陆续提出的“知识分子劳动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
“五七指示”等等,都是这种普及化、一体化的思想。这场运动波及所有重要城市
地区,使用了从延安整风时期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包括群众大会、“小
组斗争会”、公开批判、口头或书面表态、坦白交代并承认“错误思想”等。运动
从文艺界及大学的知识分子开始,然后扩展到中小学教师,甚至波及学生,于一九
五二年结束。比起“土改”和“镇反”,(6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显得较为温
和,但是,精神的威慑力仍然是强大的。
在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层中,毛泽东特别注重意识形态问题。在政治斗争和经
济建设以压倒的优势向前进行的时候,他不时出现在文化前哨,独自指挥一场又一
场战役。其中包括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梁漱溟,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
胡适思想,批判《文艺报》,直到批判乃至整肃“胡风反革命集团”。在胡风“集
团”案中,私人通信被当成罪证,而且加了“钦批”由党报率先发表,逮捕也是不read
ing
“钦准”的,无须任何法律程序。刚刚通过的宪法成了一张废纸。
此间,知识分子心理发生了极其复杂微妙的变化。作家萧乾有一段话描述说:
“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由白区投奔来的知识分子,都是以浪子回头的心情力图补上革
命这一课。搞文艺的,热切地捧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向喝过延河水
的老同志打听一九四二年整风的盛况,批《武训传》时,我们这些留过洋的,赶紧
聚在一起检查自己的改良主义思想,三反五反本来同知识分子不大沾边儿,大家也
主动认真地深挖起灵魂里的资产阶级根子。那时的报刊经常可以看到学术界文艺界
非党人士的长篇自我检讨,批判自己的超阶级思想,寻找在感情上同工农兵的差距,
反省过去对西方文艺的盲目崇拜,同时歌颂斯大林,歌颂苏联,歌颂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检讨”,或称“思想汇报”,作为一种群体性行为,一种流行文体,在
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世界知识分子历史上,也不失为一种奇观。他
们紧张、忧虑、恐惧,像沈从文就因为无法接受这种精神压力--郭沫若称他“一
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而一度精神失常。有人因此改变多年形成
的生活习惯,如萧乾所自述的,即在胡风等人因信函获罪入狱后,写信和讲话都懂
得了克制。他说,“只要能口头或电话上说的,我就不写。即使写,也只限于事务
性的干干巴巴的几句话。这种心态我一直严守到一九七九年。”有人因此改变自己
的职业和工作,如作家骆宾基,在胡风事件后,从此转向古金文甲骨文研究。一些
在国民党退离大陆时坚持留下来的知识分子,徐訏、张爱玲等,则先后奔赴香港。
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里,自卑是最普遍的心理。一批著名学者以同样的话语形式否
定自己,哲学家冯友兰一九四九年十月写信给毛泽东,说自己是“犯错误的人”,
同时表示“愿为社会主义做点工作”;稍后出访印度,说:“中国革命成功,我认read
ing
识到我过去的著作都是没有价值的。”贺麟一九五一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参加
土改改变了我的思想》,表示赞同唯物论。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人民日报》发表文
章说:“恨不得把过去的历史用粉刷在黑板上擦得干干净净,然后重新一笔一笔写
过一遍。”政治学家钱端升发表文章,以《为改造自己更好地服务祖国而学习》为
题发表文章,在完全否定自己的同时,否定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说:“北京
大学的自由散漫,蔡元培先生是要负一部分责任,而将他在北京大学的主要教育思
想 D―所谓‘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长期地保留在北京大学之中的老一辈
的教师们,包括我自己在内,则应负更大的责任。”五四时代的那份尊严,那份自
信,那份浪漫主义激情,至今已是迢遥的记忆,不复见诸于知识分子及其文本之中。
经济的繁荣,国力的上升,掩盖了严重的知识分子问题。本来,在一个小农国
家里,文化和文化人是得不到重视的,毛泽东后来发动文化大革命,正是利用了这
种习惯心理,把一场意想中的重大政治运动称作“文化大革命”,借以遮蔽目标,
尽可能减少来自政治方面的阻力。总之,知识分子命运与社会无关,即使出现胡风
案,也不曾引起足够的关注。对于公然违宪的行为,人们不加谴责和制止;大约在
他们看来,只要是阶级敌人,动用怎样的惩罚手段是无关紧要的,何况是极少数。
直至“右派翻天”,他们才赫然发现:共和国竟然有这么多有文化的敌人!
如何管理中国?如何创造现代经济?这是一个问题。随着工业化的进行,规范
化科学化的要求愈来愈明显,行政机构也变得愈加庞大、臃肿,指挥不便。这些对
于一个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且习惯于游击式行动的人来说,构成相当的心
理压力是无疑的。毛泽东决心走自己的路。一九五六年,国际大气候不佳,赫鲁晓read
ing
夫在苏联二十大作了一个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匈牙利事件发生。毛泽东不愧为辩
证法大师,善于变化,随时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此时,则决定利用民主党派和
知识分子力量,解决党内矛盾。经过一阵短暂的云雨低迷,风雷过处,果然出现了
中国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
一九五七年四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五月,又发出毛泽
东起草的《关于请党外人士帮助整风的指示》。此前,周恩来总理作过《关于知识
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双百”口号作了题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毛泽东本人也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报告。这些报告,不断给知识分子以鼓舞,尤其是“双百”口号,那关于科学、
民主与自由的五四式的潜号召,恢复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在经过一番“动员”之
后,他们果然大胆地“鸣放”起来了。
最激进的是大学生。以“大学风暴”闻名于世的活动,于五月十九日在北京大
学开始,也称“五一九民主运动”。一份学生刊物《广场》的发刊词写道:
北京大学是五四的故乡,北大儿女是五四的后裔,我们的血管里流着五四的血
液,在社会主义的五四时代,我们要学会五四先辈们的大胆提问、大胆创造的精神,
去争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文化!
我们的刊物──“广场”便为此而诞生,“广场”的含义在于:北大民主广场
是五四举火的地方!泽东决心走自己的路。一九五六年,国际大气候不佳,赫鲁晓read
ing
ing
五四的先辈们曾在民主广场上集会点火与誓师高歌!……先辈们的广场已经荒
芜了,我们艰难地把它打扫干净,我们愿爱讲话爱唱歌的人们一起来打扫它,整理
它,使它开出一万朵美丽的花!……
学生将批评性意见写成大字报,贴在学校的建筑物和教室的墙上;大字报的集
中地称为民主墙,正是在这里出现了 章 晓夫的秘密报告的第 份译稿。运动发展
成为群众大会、游行示威和露天集会,这些活动都集中在校园内重新命名的民主广
场上。自发组织的团体开始涌现出来,散发传单和油印小报,讨论会,辩论会,没
有平静的地方。从校内到校外,从中国到苏联,从减少学校党委会的职权到反对官
僚主义,从反对个人迷信到历次政治运动的再评价,从人事档案制度到民主选举,
甚至到所谓“新阶级”制度,他们纵意谈论,无所顾忌,公开亵渎神圣之物。从拥
护党的立场出发批评党,从社会主义本身寻找标准批评社会主义,这种被称为“体
制内的批评”,自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六月初,学生运动进入高潮。这时,野火
从大学向中学蔓延,而且愈来愈猛烈。
参加鸣放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属于党外人士。他们没有青年学生的过激行为,
只是在座谈会上发言,在报上写写文章;但是言辞是激烈的,批评也显得更系统,
更广泛,更集中。其中,知识分子和民主问题尤其突出。在这里,民主总是同党连
在一起。章伯钧著名的“政治设计院”,还有关于党与非党、党与政府、党与群众
等诸多的批评意见,被看作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的挑战,不是没有根由
的。储安平分明把共产党同国民党混同起来,所以才会在一个近于亮相的重要场合,ad
ing
重复使用罗隆基当年自造的语词:“党天下”。
“鸣放”的一群实在走得太远了。毛泽东开始叫停。六月八日,一直带头鼓吹
鸣放的《人民日报》社论突然变调:《这是为什么?》;同一天,中共中央发出由
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反击”一词,
用语未免过于夸大;右派“进攻”惟用言论做炮弹,用毛泽东的话说,“事情好办,
剥夺他们的言论自由就行了。”当整风运动一旦被宣告转为反右斗争之后,那些高
举“义旗”的鸣放人物,便纷纷扯起白旗,换了跟储安平同样的模式检讨自己:
“我真诚地承认我的错误,向人民请罪,向人民投降。”
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分子”的,按照官方统计的数字,共五十五万余人,
占知识分子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对于知识分子的政策,由来是“团结,利用,改造”,
“改造”是最后的。接着,这些戴了帽子――“戴帽”或者“摘帽”,在世界通用
的政治大辞典中是查不到的――的人,便分别留在原单位监督劳动或被遣返乡下,
押送到劳改营,或者投荒万里作“流囚”。他们的经历,完全可以用一个右派分子
回忆录的名字来概括:“九死一生”。
这次反右运动,大体上被认为是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的起点,就像邓小平
说的,“一九五七年以前,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一九五七年反右派的斗争
以后,错误就越来越多了。”(7 )同样的逻辑,也就被认为是“左”的指导思想
“偏离”“八大路线”的转折点,如薄一波所说(8 )。在这里,我们不妨转换一
个思想文化的角度。五四传统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源头,科学理性、自由民主、人,ad
ing
道主义的源头,就外部而言,早为群众性政治运动所中断,为战争所中断,为国民
党一党专政所中断。一九四九年以后,在和平建国的新阶段,这个传统没有得到合
理的承续;在某种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指导下,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斗争从不间
断,使它蒙受损害。反右斗争以言治罪,株连家属,覆盖面如此之大,是世所罕见
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对五四传统的全面背弃。背弃这一传统,其后果之严重,
正如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所形容的:“其结果等于砍了中国人的头,使中国最精贵稀
少的人才,丧失了活力。就是在这样谴责和反知识主义气氛中,‘大跃进’开始了。”
接着他说:“革命的理想是解放人民,不是控制人民。然而这些理想主义者在革命
成功后都受了罪。在成千成万这类事件中,我们看到革命开始吞蚀革命者了。”(9)
大跃进是毛泽东独出心裁的尝试,然而这个尝试遭到惨败。虽然在庐山会议的斗争
中,他始终是赢家,却无疑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在此后几年间,他曾发起过类
似“四清”之类的运动,试图释放这种压力,结果没有成功。他必须找到一种彻底
解决的办法。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在他那里,政治斗争目标已经变得非常明确,理
论上也形成了自成系统的一套;就在这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概念被
提了出来。可是,在他的同志中间,这个危险的思想并没有引起普遍的警觉。这样,
一个号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运动,就像一枚重磅炸弹,于一九六六年通过
一出历史剧突然引爆了。
挥 引起普遍的警觉。这样,
一个号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运动,就像一枚
重磅炸弹,于一九六六年通过
一出历史剧突然引爆了。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