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五章“一国两制”的失败(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16 16:19:23 2000), 转信

发信人: strange (狮子~跋涉在沙漠中),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Mar 26 13:04:29 2000)

   3、西藏的反抗

   《十七条协议》有一个模糊之处——其所规定的“西藏的现行政治制度,中
央不予变更”,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一个
   西藏,是文明覆盖意义上的大西藏呢,还是当时西藏政府实际管辖的地域(
卫藏)。不过在当时情景下,事情也许
   是不言自明的。作为战败和弱小的一方,西藏能保住自己管辖的区域就已不
错,不可能对已经被中共占领的区域提
   要求。当时康区和安多都在中共控制下。中共在那些藏区的活动,应该不受
《十七条协议》的约束。

   根据这样的标准,中共认为它很好地遵守了《十七条协议》,西方学者也认
为:“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九年中国人搞
   的一些建设项目和经济改革对西藏社会的某些方面有著明显的影响,但大部
分影响是非正式的、间接的,它们只能
   触及西藏生活的表层,没有渗入到社会传统的深处......共产党中国法律的
主体部分从未在西藏实施。”〔43〕然而
   中共对分属于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的藏区,却按照等同于中国内地一样
的方式进行统治。一九五五年下半年开
   始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扩展到那些藏区。从法律角度看,中共在其管
辖区域有贯彻其法律的权力,不过问题也
   就出在这,合法不一定合理。那些藏区虽然在行政上不属拉萨管辖,但是自
古以来的传统、信仰、风俗、生产方式
   和生活方式都一样,血缘密切,来往频繁,却突然有一天,让他们进入完全
不同的另一种社会制度,去过完全不同
   的生活,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失衡和震荡,可想而知。

   典型例子如位于昌都东部的德格地区,以前其境跨金沙江两岸,都归德格土
司管辖。后因民国二十一年四川军阀与
   西藏政府争夺康区,交战的结果暂划金沙江为界休战,自此德格在行政上变
成分江而治。尽管如此,两岸的民间社
   会是千百年形成的,仍然保持一体。签署《十七条协议》后,北京沿袭了民
国的行政划分,金沙江以东地区归其管
   辖,进行与内地相同的改革,执行内地法律,而仅一江之隔,金沙江以西却
没有任何变化,完全保留西藏原有的制
   度。用一位后来随达赖流亡的藏人的话说,西岸的人“可以为所欲为,包括
杀了中国人也没有受到惩处。”〔44〕

   与现在的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不同,五十年代中共统治的四省藏区与拉萨
管辖的西藏有几千公里不设防的接壤地
   带,地理上无法实现隔绝,“两制”之间时时刻刻地相互渗透和影响,结果
必然会导致“两制”的失败,并成为激发藏
   人进行武装反抗的重要因素。

   叛乱起于中共控制的藏区,首先是在康区和云南藏区开始,然后扩大到青海
和甘肃藏区。藏人对汉人根深蒂固的不
   信任,使得汉人即使是真做好事也往往被认为居心叵测,例如进行人口调查
被认为是准备逮捕;为保护牧场消灭地
   鼠或派医生为藏人清除虱子,会被认为违反佛教的杀生禁令;开山修路或蓄
水发电则是亵渎神山圣湖......小事尚如
   此猜忌,涉及到藏民族千年传统的巨大社会改革,如何可能不让他们疑虑重
重呢?

   不过将发端于中共控制区的藏人暴动一言以蔽之地说成是“藏族人民”集体
起义,似乎也失之简单。事实表明,暴动
   的发动者和指挥核心主要是上层人士,中共改革威胁到他们的传统特权,使
他们铤而走险。同时,毗邻的卫藏不进
   行改革,在对比之下产生的失衡感显然也是刺激反抗的重要因素。虽然下层
藏民本是有可能在改革中得到好处的,
   他们之所以也大量卷进叛乱,一定程度是由于中共此前政策以“统战”为主
,工作重心放在上层,下层社会没有得到
   动员,与上层的传统关系也没有被分化瓦解。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于传统,不
可能很快地理解和接受汉人给他们指出
   的新生活,他们肯定也惧怕背叛传统所遭到的“神谴”,尤其是西藏中心地
区(西藏的神大都集中在那里)不进行改
   革,更会使他们对眼前变化更加迷惑不解和不敢信任。

   另外,藏族社会既有政教合一的传统,还有相当多的部族成分,寺院和部落
都在发挥指挥作用。对于全民信教的藏
   民族来讲,以宗教名义向他们发出号召,一般是没有人能够拒绝的。普通农
牧民世世代代服从僧侣和头人,很容易
   听信他们,受到裹挟。当年康区的叛乱首领之一恩珠仓后来承认,他为叛乱
捐献了四十六名“雇工”,并且都配备了
   武器和马匹,再加上一百匹驮物的骡马〔45〕。在这种并列中,四十六名雇
工与武器马匹是同等的,都是属于主人
   可以支配的财物。另一个叛乱首领顿堆曲英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提到,当时叛
军首领曾开会决定在民众中抽兵,每户
   一丁。〔46〕

   以行政区划搞两种不同的制度,还给在四省进行武装反抗的藏人提供了可进
可退的根据地和后方支援,他们随时可
   以退到没有从事改革的卫藏地区进行休整和获取补充,那也是促使叛乱此起
彼伏、层出不穷并且不断扩大的原因。

   有些研究者认为,如果不是以武断的政治边界对待当时在拉萨控制以外的西
藏人,西藏叛乱可能就不会发生。我同
   意以行政界线实行不同政治制度是导致叛乱的主要因素,但是很难设想中共
当时有别的办法。把全部藏区都交给拉
   萨统治,可以避免在藏人社会实行“两制”导致的失衡,然而由于那个区域
过于巨大,从主权控制角度是中共不能接
   受的,那么共产党中国与传统西藏的“两制”还能以什么划分呢?是否能以
民族划分——对汉族人实行内地法律,
   对藏人放任自流呢?其他少数民族怎么办?汉藏杂居的地区怎么办?藏人犯
了法怎么办?汉藏发生冲突怎么
   办?......仔细想下去,结论就是只要是实行“两制”,只能划界区分。而
划界的问题就在于,除非所划的界可以确保
   封闭,杜绝“两制”在民间层面互相渗透,只由“两制”的高层面保持理智
往来,否则,“一国两制”是不可能获得成功
   的。

   世界对西藏问题瞩目,是在一九五九年三月发生拉萨事件、达赖喇嘛及数万
西藏难民流亡印度以后,其实在那之
   前,反抗者的游击战已经持续了好几年2。藏人的反抗以驱逐汉人为目标,军
事行动一般都是攻打中共机关和杀死
   中共干部。一位青海藏区的汉人官员向我回忆,他那时在县政府办公室当秘
书,为了防备“叛匪”的进攻,男性干部
   职工全部编成连队,吃住都在一起,女干部凡有孩子可以回内地,没结婚的
则留下搞后勤。当时他让妻子带著刚一
   岁的孩子回了老家上海,他留在藏区打了一年多的仗。他在的县城曾经受到
叛乱者包围猛攻,他们死守多天,直到
   解放军赶到才解了围。

   中共派遣大批军队进行“平叛”,逐步在四省藏区肃清藏人反抗者。残酷性
不断升级。那位青海官员向我描述他当年
   的战友被“叛匪”活捉,如何被一条条割下身上的肉,蘸上盐巴强迫他自己
吃下去。他们打下那个“叛匪”窝时,绑在
   柱子上的战友已死,身上多处只剩白骨。战友嘴里塞满了自己的肉。他是一
九五三年自愿报名到青海藏区的,“我们
   一块来青海的人不少都在叛乱时被杀了,有的开膛,有的割球、挖眼,只要
被叛匪抓住就没好,所以个个都拼了。”
   他说的“球”是西北土语,指睾丸及生殖器。

   当时进藏的汉人基本全部被武装,只要见到带枪的藏人就打。一位青藏公路
上的老司机告诉我,他们有一次打死了
   解放军的侦察兵,就是因为那个侦察组穿著藏人服装。侦察兵见到给拉萨送
物资的车队并不防备,而车队在没有受
   到攻击的情况下,却专门停车狙击他们所看见的“藏人”。

   武器落后的乌合之众不是中共正规军的对手,四省藏区的叛乱藏人在解放军
围剿之下纷纷逃进西藏境内,以西藏为
   基地继续进行反抗。据说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八年,至少有五六万人逃亡
西藏,恐慌如同疫病一样在西藏到处蔓
   延。中共军队追剿“叛匪”,随之把“平叛”扩展到了西藏,进一步刺激了
拉萨与中共的对立情绪。

   由于缺乏可信材料,现在无法断定当时噶厦政府在藏人的武装反抗中起了什
么样的作用。不过有一点可以相信,拉
   萨政府一样强烈地反对中共对西藏的“改革”,在这一点上,它与武装反抗
者的立场完全一致,即使有区别,也只在
   于怎么做更为稳妥的考虑。

--
***********************
   举目四望,长天寥廓
   
   弛神八极,惟我独尊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0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