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六章革命(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16 16:21:42 2000), 转信

发信人: strange (狮子~跋涉在沙漠中),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Mar 26 13:14:54 2000)

拉萨事件及达赖喇嘛的出走使得中共可以名正言顺地抛弃它在《十七条协议
》中对西藏
   所做的承诺,并可以以此为契机,把总是产生麻烦的“一国两制”一举改变
为得以按自
   己意图彻底控制西藏的“一国一制”。这种社会制度的变革──从政教合一
的西藏传统
   社会一步跨入实行阶级斗争和消灭私有制的共产社会──当然是一场翻天覆
地的革命。
   不过,由中国输入西藏的这场革命,本质是被强行纳入主权体系的古老中国
在二十世纪
   做出的反弹,中共自己标榜的“解放百万农奴”,只是披在外面的意识形态
之皮──至
   少初始阶段是这样。

   对这一点,阿沛·阿旺晋美也看穿了,他对叛乱藏人做过这样的批评:“一
九五六年,
   中央已经宣布了六年不改的方针,如果认真执行这条方针,不搞叛乱,到文
化大革命
   时,整个西藏可能还没有全部进行民主改革,这样整个西藏也就没有进行文
化大革命的
   条件,那么西藏寺院以及其他方面遭到的破坏也就无从而来。”〔1〕阿沛·
阿旺晋美
   这样讲的根据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西藏凡是没有进行“民主改革”的地区都
明令不搞运
   动,从而得以避免受到文革的破坏(西藏至今还存在一部分“未改区”)。
如果当时整
   个或大部分西藏都没有搞“民主改革”,西藏也就不会搞文化大革命,那么
文革结束后
   中共改换了邓小平的开明路线,西藏的传统制度和高度自治就有可能一直延
续至今了。

   阿沛·阿旺晋美今天只能以“如果”来表达一种遗憾,他认为一步走错,西
藏被中国出
   于稳定主权的目的纳入了革命轨道,就只有在随后过程中被疯狂的中国一块
卷着走了。
   他的“如果”是否能成立,暂且不谈,不过在一九五九年以前,尽管中共已
经带进西藏
   不少新事物,但对大多数西藏人而言,对其仅仅是以猜疑和好奇的眼光旁观
而已,变化
   很少直接进入普通藏人的生活。然而拉萨事件后中共在西藏推行的革命则不
然,那是直
   接关系到每一个藏人的,彻底改变了全体藏人的生存状态。西藏民族自此从
千年宁静被
   投进连绵不断、接近毁灭的大震汤。

   1、建立红色政权

   对于在西藏确立中国的主权,没有什么会比由中国人自己来掌握西藏政权更
为可靠和更
   令他们放心的了。某种意义上,主权正是通过政权才能体现,掌握政权因此
是确立主权
   的保证。西藏是一个与中国缺乏历史和民间纽带联系的社会,这样一个“异
质”社会如
   果由一个自成一体的本民族政权领导,对中国保持离心力是必然的。所以中
国一旦有下
   手之机,第一件事就是要以自己的政权取代西藏原有的政权。拉萨事件就是
这样一个机
   会。

   一九五九年三月二十三日,达赖喇嘛出走拉萨的第六天,西藏军区宣布撤消
原属噶厦政
   府管辖的拉萨市政府,成立拉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拉萨市区的政治、
军事、民政
   等事宜。几天之后(三月二十八日),周恩来在北京发布国务院令,解散西
藏地方政
   府,由中共控制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西藏被划
分为七十二
   个县,七个专区和一个市(拉萨),解散西藏原有各级政府机构。在城镇,
建立了街道
   和居民委员会,在乡村,成立了农民协会,临时行使基层政权的职能。

   新政权的建立最初主要由中国军队完成。继拉萨市的军事管制委员会建立之
后,西藏其
   他地区也相继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军队派出五千七百多名军人组成“工作
队”,深入
   到农村和牧场去“发动群众”,废除旧政权和组织新政权,还输送了八百八
十多名军官
   去担任新建政权的官员。中共从中国内地紧急抽调了三千多名汉人干部进藏
。在此之前
   被中共送到中国内地去培养的四千多名西藏学员和干部,也随即被派遣回藏
,成为解放
   军和汉人干部的助手与翻译。〔2〕

   尽管中共内部的强硬派抱怨对西藏实行“一国两制”等于浪费了八年时间,
然而正是那
   八年使中共在西藏扎下了根,它才能在一九五九年如此迅速地控制西藏和接
管政权。从
   拉萨事件后中共在西藏的紧密日程,可以看出八年时间让它做好了充分准备


   3月20日解放军在拉萨开始“平叛”

   3月22日拉萨战斗结束

   3月23日拉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3月28日国务院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中共的西藏自治区筹委会行使西
藏地方政
   府职权

   4月5日班禅从日喀则到拉萨,取代达赖喇嘛的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主任委员职


   4月10日塔工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4月11日江孜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4月14日在拉萨市区成立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小组

   4月15日在拉萨组织了两万多人的群众集会和游行,拥护“平叛”

   4月22日昌都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4月23日新华社报导,解放军自四月八日南下,先后攻占了三十多个宗,山南
地区和喜
   马拉雅山以北的所有边境要点皆被解放军控制。

   4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班禅为全
国人大副
   委员长。大会还授权西藏自治区筹委会“逐步实现西藏的民主改革,将西藏
人民从苦难
   中解放出来,以便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的新西藏奠定基础”。

   5月1日拉萨举行三万多人的集会游行,庆祝“平叛”胜利

   5月4日山南军管会宣布:凡耕种原西藏地方政府和反对上层分子的土地,今
年谁种谁
   收。

   5月19日《西藏日报》报导,中共和解放军派出的几十个农贷工作队,已经向
各地农民
   发放了三百五十多万斤无息种子,以保证春耕生产

   5月20日已有一千一百多名在陕西西藏公学学习一年多的藏族学生分批回西藏
工作,还
   有其他的汉藏干部由内地到西藏。

   5月23日西藏各级中共组织和军管会派遣工作组陆续赴农村基层5月28日成都
民族学院四
   百多藏族毕业生回西藏

   6月9日西藏军区抽调大批官兵到西藏地方干校学藏语

   6月18日新华社报导,西藏各地农村成立了几百个“平叛生产委员会”

   7月5日成立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

   7月17日西藏自治区筹委会通过了“民主改革”的决议,第一步为“三反双减
”(反叛
   乱、反乌拉、反奴役,减租减息)

   8月10日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发布布告,以人民币限期收兑藏币。

   9月20日至22日西藏自治区筹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从“民主改革”的第一步转
到第二步
   ──重新分配土地。〔3〕

   随着新政权的逐步成型,由初期临时应急的农民协会,逐步演化出中共在西
藏的区、乡
   两级基层政府。到一九六○年四月,已经建立二百七十多个区级政权和一千
三百多个乡
   级政权〔4〕。为了发挥有效职能和得到巩固,除了以强力威慑作为后盾,新
政权还必
   须争取藏人(至少是一部分藏人)的配合。仅仅靠士兵是无法长期维持统治
的,全靠汉
   人也无法让政权发挥作用(哪怕仅从语言障碍考虑)。一九六○年四月二十
六日的《人

民日报》称“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是藏族劳动人民出身......实
现了西藏
   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树立了劳动人民的优势。”〔5〕当然,新政权中
说了算的
   肯定都是汉人,作为中共喉舌的《人民日报》不会提到这一点。但是新政权
无疑也吸收
   了大量藏人,尤其是在基层政权。

   与执行“统战”路线时把重点放在西藏上层社会不同,中共在新建政权里使
用的藏人合
   作者大都来自传统西藏社会的底层。这种变化符合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但却
不仅仅是为
   了意识形态。在“一国两制”的尝试失败、迫使中共抛弃西藏上层之后,必
须在西藏社
   会找到新的依靠对象和同盟,否则不可能在如此一片遥远、广阔并且异质的
土地上建立
   起坚实的政权和有效的控制。

   中共选择了西藏底层社会做为新的同盟。那必须首先争取底层藏人对中共的
信任和拥
   护。为了做到这一点,进行社会制度的革命就成了必要前提。擅长发动群众
的北京政权
   十分清楚,获得底层人民支持,必须给他们实际利益,而那种利益只有通过
剥夺西藏上
   层社会,把原本集中于上层手中的财富重新分配才能实现。通过那种剥夺,
重新组合西
   藏社会并使其颠倒,让底层人从此把上层人踩在脚下。那除了可以博取底层
人民的感恩
   戴德,使他们成为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基础,还可以同时摧垮威胁中国主权的
西藏上层社
   会,消灭其制造反叛的能量。中共搞这一套可谓老本行。一九五九年,他们
已经在中国
   内地搞了十年同样的事情,轻车熟路。

--
***********************
   举目四望,长天寥廓
   
   弛神八极,惟我独尊  
************************ 
 

※ 修改:·strange 於 Mar 26 13:18:08 修改本文·[FROM:  166.111.142.8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