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天葬》八(8)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16 16:29:27 2000), 转信

发信人: purohol (醇工作室),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Apr  6 13:00:33 2000)

 《天葬》  王力雄 著


第八章神界轮回(8)



【多维连载】

不是,我们这儿没有一个内地汉人来,都是去咸阳民院上学的本地学生。他们一
共回来了十六个人,包括现在日喀则军分区的副司令江洋次仁。现在他们都是大
官了。他们是六六年底回来的。那时县上的领导干部都成了走资派,不能控制局
面了。县上也成立了红卫兵。他们先动员县上的红卫兵,县上的红卫兵再分头到
各乡动员。我那年十六岁,在多尤乡小学上五年级。县上红卫兵把材料发给我们
,让我们到群众中去念,我们还在墙上到处写毛主席语录。

六七年的一月还是二月我记不清了,反正是在春节快到的时候,一天晚上骨干分
子开会布置了第二天砸寺庙。我那时是毛主席语录宣传员,也参加了会。不过当
时在会上的决定是只砸扎仓,不砸经堂。第二天两个村的贫农小组一共十几个人
去砸寺庙。带头的是乡长索朗次仁和贫农协会主任江布罗藏。他们在旧社会都是
非常穷的。索朗次仁后来当过九大代表和区委书记。江布罗藏的儿子是那十六个
咸阳民院红卫兵中间的一个。他儿子现在是地区交通局的副局长。

(你问咸阳回来的红卫兵去没去砸庙?没有。他们动员群众去砸,自己没去。)
寺庙的和尚那时大部分都不在,民主改革时不少跑到印度和尼泊尔去了,还有自
杀的,只剩下几个和尚看庙。他们不给我们开门,我们就把门给砸开了。进去之
后我们先扔佛像,然后开始砸扎仓的房子,还砸寺庙过去用来关人的监狱。

砸房子土大,像冒烟一样,远远就能看见。其他村子的贫农小组也都赶来参加了
。开始只有我们乡的人,到中午时,其他乡的人也都来了。人一多就控制不住了
,从砸扎仓发展到砸经堂,最后乾脆全砸了。后来连几十里地以外的科加乡、西
地乡都来人参加砸庙。多的时候达到五六百人,前前后后砸了一个多月,全部砸
光了。

我们这里对寺庙的破坏最严重,其他地方有的还留下了文物和房子,我们这什么
都没了。

没有,群众没有拿文物的,当时对那些东西都恨得很。群众拿的主要是生活用品
和家具什么的。还有抢木料的。一些老百姓参加砸庙是为了要木料。你知道,我
们这的木料很缺。金的银的那些东西先是各乡分,后来县上银行来人收走了。有
些铜的东西散在老百姓手里,每斤三四毛钱卖给了县上的收购部门。

我后来在普兰的科加寺看见两座高达两米多的银佛像,就是文革期间被银行运走
的。当时阿里地区归新疆“代管”,佛像被运到新疆,一直放在银行保险库里。
直到邓小平时代重建科加寺才归还回来。科加寺的僧人给我掀开佛像的衣服,让
我看佛像银腿上的有一块凹坑,那就是当年被砸庙者用大锤砸的。不知道为什么
只砸一锤就中止了,我想也许是在场的银行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了制止?

我与很多藏人谈到文革情况,他们都承认砸庙主要是藏人进行的,而且是群众自
发的,但是像尼玛次仁那样谈及自己如何参与其中的就很少见了。我访问过一个
名叫吾金次仁的藏人,文革开始时他在日土县。他讲了日土寺被当地藏人砸掉的
过程。我问到他当时怎么做时,他回答他在一旁看。陪我去访问的当地驻军军官
跟他关系很熟,以开玩笑的口气说他当时肯定也动手砸了,他才不好意思地笑著
说:“那会儿都年轻嘛!”

西方著作对西藏文革期间寺庙被砸的描述大都缺乏细节,只是笼统地归于红卫兵
。即使谈到了藏人砸庙,也附加上一些并不确切的事实。如董尼德书中的说法是
:“西藏人民在枪管的逼迫下,身体力行地参加了寺庙的拆除工程。”〔34〕既
然宗教是西藏社会与文化千年发展的核心,人们很难解释藏人为何会自己动手对
其加以毁灭,于是就只有想当然地相信“枪管逼迫”那种理由,或者乾脆就视而
不见。

不错,当时确实存在高压氛围,没有人敢发表不同意见。然而一种社会氛围并非
仅仅由执政者造成,还必须有群众的配合。有时后者的作用更大。其实当时的中
共的西藏政权常常想阻止过激行为,例如西藏的中共军队就一直支持群众中比较
保守的一方,而不是支持更激进的“造反派”。事实表明,凡是在当局尚能控制
的中心城市和地区,寺庙都得到相对较好的保护,而同为西藏黄教三大寺之一的
甘丹寺,只因为离拉萨有六十公里距离,就被毁坏得只剩下一片废墟。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当年藏人自发地起来砸庙,的确是一个令人难堪的事实,尤
其在全世界都天经地义地认定藏人是受害者的情况下。西藏以外了解这个事实的
人很少。中共当局虽然清楚,却不会涉及这个话题,因为不管西藏寺庙是谁砸的
,责任都在于它掀起的“文化大革命”。对藏人而言,随著时过境迁,当年的行
为成了今天的心病,于是宁愿闭眼不看过去的事实,或者希望缄默能够改变事实
。而流亡在外的藏人即使知道真实的情况,也要坚持把砸庙说成是汉人所为,以
在国际舆论中维护他们对西藏问题的描述。如此下去,再过一二代人,那段历史
的真相也许真地会被改写成另外一个样子。

我说明西藏寺庙主要是藏人自己动手砸的,而且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目的不在
于为汉人开脱,把责任推给藏人。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责任的问题,除了需要
正视历史事实以外,还应该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为什么千百年把宗教视为生命
的西藏人会亲自动手砸碎佛像?为什么他们敢于从寺庙拆下木料去盖自己的房子
?为什么寺庙里物品被他们毫不在乎地毁坏?又是为什么他们曾在那时大声地否
定神灵、虐待喇嘛活佛而不怕遭到报应?在这些行动中,除了看到被蛊惑的疯狂
以外,是不是也可以看到一旦藏人认识到能够自己把握命运,就会以彻底解放的
姿态抛弃千百年压在头顶的“来世”,他们是不是更愿意做现世的人而非来世的
魂呢?

目前的一般观点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中共暴政强加给中国人民的,那是一种事
后的观点。以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的苦难推断当初人民一定反对,是过高地
估计了人民的理性和预见能力。实际上理性和预见能力正是人民最缺乏的。在中
国内地,普通人民对官僚主义及当权者的不满,以及长期严厉管制所造成的压抑
,使相当一部分人在文革初期是欢欣鼓舞地投入的。西藏也是一样。甚至在某些
方面,我认为文化大革命在西藏的群众基础甚至比中国内地还充分。内地的文化
大革命矛头所指主要是中共当权派,而在西藏,文化大革命既可以表达对中共当
权派的不满,也可以发泄已经被煽动起来的对西藏传统社会的仇恨。群众获得解
放的感觉是空前的。

固然,毛泽东并没有真的给藏人以解放和他允诺的“现世天堂”。前面已经谈了
很多西藏人民在中共统治下遭受的苦难。不过我们同时需要慎重地对待另一种判
断:中共的统治不好,因此被中共打倒的西藏传统社会就是好的。即使在藏人对
中共的信仰和敬畏已经荡然无存的今天,仍旧可以在一些藏人家里发现毛泽东的
画像,与达赖和班禅的像挂在一起。共产党曾经给了“翻身农奴”解放的理想,
即使没给他们真实的解放,那理想也已经在他们心中扎根,再也不能拔除。就像
当年的朗生次仁拉姆在文革期间被抓去“隔离审查”前,对家人说出这样的话:
“就是进了监狱,也比旧社会好。”〔35〕

总之,在六、七十年代,毛泽东的宗教在西藏取得全胜。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控制
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和稳定。今天让中共经常寝食不安的“民族问题”那时几乎
可以不考虑。藏人对汉人的态度也普遍融洽友好。而达赖喇嘛,那时默默无闻地
呆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心里一定非常地寒冷。

注释〔1〕图齐等,《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218。

〔2〕R.A.石泰安,《西藏的文明》,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
印,1985年,页140。〔3〕白冰(新华社记者)《揭开达赖“善人”的真面目—
—再访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见《光明日报》1996年4月11日。

〔4〕埃德蒙.坎德勒(EdwudnCandler),《拉萨真面目》(TheUnveilingofLhas
a),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186-188。

〔5〕《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290。

〔6〕Pierre-AntoineDonnet,《西藏生与死——雪域的民族主义》,时报文化
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页85。

〔7〕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上海书店,1984年,页493—497。

〔8〕马丽华,《灵魂像风》,作家出版社,1994年,页193。

〔9〕马丽华,《灵魂像风》,作家出版社,1994年,页149。

〔10〕“汉蒙藏对话——民族问题座谈会”纪要,《北京之春》电子版54期。

〔11〕苗凡卒,《布达拉宫藏宝揭密》,载《雪域文化》1991年冬季号,页52。

〔12〕马丽华,《灵魂像风》,作家出版社,1994年,页211-212。

〔13〕达赖喇嘛,《流亡中的自在:达赖喇嘛自传》,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0年,页1。

〔14〕达赖喇嘛,《流亡中的自在:达赖喇嘛自传》,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0年,页2-3。

〔15〕梅.戈德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页23。

〔16〕李安宅,《李安宅藏学论文选》,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页270。

〔17〕《中国人口.西藏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页57-58。

〔18〕《中国人口.西藏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页47-48。

〔19〕拉巴次仁、罗布次仁,《宗教、历史与民族精神》载《西藏青年论文选》
页232。

〔20〕查尔斯.贝尔,《十三世达赖喇嘛传》,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
编辑室,1985年,页163。

〔21〕王森,《宗喀巴传论》,载《西藏史研究论文选》,西藏人民出版社,19
84年,页198-199。

〔22〕黄奋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5年,页347-348。〔23〕Pierr
e-AntoineDonnet,《西藏生与死——雪域的民族主义》,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
限公司,1994年,页87。

〔24〕梅.戈德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时事出版社,1994年,页379自印
度事务部档案。

〔25〕江中.扎西多吉、降村班觉,《西藏文史资料.第六辑》,页43。

〔26〕黄慕松,《使藏纪程》,载《西藏学汉文文献丛书第二辑》,全国图书馆
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年,页79。

〔27〕香港《开放》杂志,1997年2月号,页36。

〔28〕香港《开放》杂志,1997年2月号,页33。

〔29〕Pierre-AntoineDonnet:《西藏生与死——雪域的民族主义》,时报文化
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页130。

〔30〕Pierre-AntoineDonnet:《西藏生与死——雪域的民族主义》,时报文化
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页131、133。

〔31〕Pierre-AntoineDonnet:《西藏生与死——雪域的民族主义》,时报文化
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页132。

〔32〕谭.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页273。

〔33〕达瓦才仁,《谁在制造西藏的神话》,《北京之春》一九九七年二月号。

〔34〕Pierre-AntoineDonnet:《西藏生与死——雪域的民族主义》,时报文化
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页132。

〔35〕《雪域文化.1992年春季号》,页39。 
--
闲着没事, 上清华来转转.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