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十二章被供养的现代化(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16 16:34:21 2000), 转信
发信人: bambi (动脑筋爷爷), 信区: History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Apr 12 20:06:21 2000)
4、昂贵的稳定成本
在"建立边防的代价"一节,已经从边防角度涉及了稳定成本的问题。这一节再看除边防以
外其他方面的稳定成本,以及随时代变化,稳定成本所发生的"通货膨胀"。
毛泽东时代,西藏的稳定成本虽然高于中国内地,相对来讲却被压到了最低。那时有一整
套激励机制及相应的社会氛围,压抑欲望和个人主义追求,提倡"艰苦奋斗"与"无私奉献"
。到邓小平时代,那一套完全失去了作用,人们再不肯亏待自己。过去的人坐卡车进藏,
还要打着红旗唱革命歌
曲;现在的进藏者不坐飞机是不会动身的;过去干部下乡靠骑马,现在换成了汽车,其中
绝大部分是日本进口车,动辄一辆几十万元。西藏官场车多车好是有名的。每到开大型会
议的时候,官员们开来的车停在一起,就像高档车荟萃的汽车博览会。可以想象,仅此一
项就会使中共在西藏的
稳定成本提高多少。
贡嘎机场距拉萨九十多公里,过去路不好时汽车要跑三个小时,现在缩短为一个多小时。
不知为什么,多年来从拉萨飞往中国内地的飞机总是早晨起飞,而拉萨的航空公司只在前
一天下午提供去机场的班车,因此旅客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提前一天坐民航的班车去机场
,在机场旅馆住一夜,
要么就是自己有专车第二天一早去机场。事实上,坐民航班车去机场旅馆过夜的人从来不
多,大部分只限于自费旅游者。多年来,每天黎明时分从拉萨开往贡嘎机场的车流已经成
了一道固定景观。那车流犹如一条不见首尾的长龙,白色和红色的车灯衔接在一起,在拉
萨河谷黑暗的山脚下蜿
蜒飞驰。我也曾置身过那车龙之中。那年一位西藏朋友派他属下的一辆福特车送我。由于
那车速度快,一路不停超过其他汽车,使我得以直观地感受车龙的全貌。大多数的车都很
好,价格昂贵,每辆车送一个或两个去机场的乘客,像我一样,有专门的司机给开车。但
是几乎没有一辆车是私
车,也基本不见出租车,全是公车。可想而知,那车龙载的乘客绝大多数都是"稳定集团"
的成员或与"稳定集团"有关系的人。送我的车在那一路超过了很多车。到机场时,天刚亮
,停车场上已经停了更多送人的车。过不多久,整条车龙就将调转头,从贡嘎机场再奔驰
回拉萨。
这是一件每天发生的小事,但是不难想象每天需要为这件小事付出的成本。车、油、驾驶
员的人工(由于起早还要休息半天),天天如此,日积月累是多少?一件上飞机的小事都
需要如此成本,其他事又该如何?
从小见大,我曾见过军官们一次喝掉十几瓶四川名酒"泸州老窖",每瓶76元,还有成箱瓶
装的"青岛啤酒",对深知西藏交通之难的人,那价钱已经不好算,仅运费一项该算多少?
那些钱都是军费,名义上都是被用于西藏的稳定。前线的边防战士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是
12.85元,军官们喝一顿
酒,够士兵吃多少天?不过从稳定"稳定集团"的角度,把军官喝酒的钱打入稳定成本也应
该。那的确是为稳定不能不付的代价。因为问题在于,在已经失去了信仰支持的年代,凭
什么让人在西藏坚持下去?比起内地的物欲横流,纸醉金迷,喝点酒仅是最起码的要求。
驻藏军队常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官不在部队,除了休假,就是以开会、看病、出差、学
习等各种理由逗留内地。那些理由很多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目的是军官们需要去内地享
受和放松。那已经形成默契,军官们你来我走,轮流出山,费用自然都是在军费中报销。
"稳定集团"的地方官员
也是一样。阿里地区1996年一个冬季,以治病名义回内地的干部就有一百多人,平均每人
的花费至少在一万元以上,都由公款报销。其中不少人并没有非回内地治的病,只不过是
借此理由而已。至于那些借公事出差名义下山的人数就更多了。不难估算,每年仅此一项
,稳定成本又会增加多
少。
毛泽东时代,进藏的汉人干部职工皆是年轻人,距离退休和安置都很遥远。他们在西藏一
干几十年,现在普遍进入养老阶段,长期在高原生活落下的病也开始发作,而他们在内地
已经没根,全得靠西藏安排他们回内地治病和养老。为此,西藏需要拿出大笔钱在内地买
地盖房,建"干部休养
所",安置他们,并担负全部养老金和医疗费,直到送终。随着退休人数不断增加,对西
藏财政而言,已经有不堪重负之感。
不过相对而言,上述花费都是小数,北京花费在西藏的稳定成本,最大的份额还是用于西
藏的现代化表演和对"稳定集团"的整体供养。表面上,这一部分被体现为西藏的经济,但
是我认为,抛开西藏自古存在的自然经济不谈,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在西藏所占的成分其实
很小。虽然大量钱和物
的活动都披着经济的外衣,事实上却不应该将其视为经济,因为那些钱和物的活动之本质
,不过是一个正在执行政治使命的集团所进行的消耗──一部分消耗用于其政治使命,如
对社会的控制管理、边防,以及出于政治目的进行的现代化表演;另一部分消耗则是对那
集团自身的供养。
那种钱和物的消耗是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的。投入者(北京)进行投入的目的并不在于获
得产出(而是在于稳定西藏),甚至不要求产出。试问,这与以获得最大利润为基本目标
的经济活动能是一回事吗?所以,我认为按照一般经济学的原理讨论西藏的"经济",很可
能是完全文不对题。
清楚了这一点,也就没有对中共到底给了西藏多少钱和物进行争论的必要了,因为不管它
拿了多少钱和物,主要都是它自己花,养它自己的人,达到它自己的目的,对西藏的经济
并没有多少实际作用,西藏老百姓从中得到的实惠也是很有限。所有那些钱物,按真正的
用途来作帐,都应该打
入中共对西藏的稳定成本。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笔稳定成本(不算军费)总共有多少。在北京对西藏投入的资金中,
分为财政补贴、基建(即工程项目)投资和专项投资等几大类。基建投资又分为给西藏地
方的投资和用于兴建国家项目的国家直接投资(如修筑国家公路等),专项投资则包括"
大庆工程"一类的投资。
由于不同类别的投资往往分头计算,在不同场合对外公布的数字也有很大差异,这里不做
复核,对本书的内容而言,知道大概就可以。
八十年代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1980年视察西藏时,在自治区干部大会这样说:
同志们,我报告你们一个数目字,二十九年来,国家给了你们多少钱哪?不算国家直接投
资的,不算军费,给了你们四十五亿三千多万块钱。记住这个数字,四十五亿三千多万。
你们自己收入工商业税、农业税一共多少钱呢?二十九年来,你们只收了五千七百三十八
万。你看嘛,给了你们
四十五亿,你们自己向老百姓要的只有五千七百万,我何必要那个五千七百万呢?!
胡耀邦的口气像个大家长,而且一言九鼎,从此后全西藏免除了农牧业税,并且北京还大
幅度增加了对西藏的财政拨款。到1984年,按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国务院
副总理田纪云视察西藏时的讲话,北京给西藏的财政补贴总数已经猛长到七十二亿。也就
是说,1980-1984四年
中的拨款达到了二十七亿。胡、田二人的讲话纪要中还有下列数字:
解放以来,国家给西藏的财政补贴达七十二个亿。财政补贴占自治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逐年增高:五十年代为30.6%,六十年代为45.5%,七十年代为80.5%,八十年代为97.1%。
1983年,国家给西藏的财政补贴为六亿八千八百万元,人均357元,全自治区生产总值七
亿零三百万元,人均364
元;补贴与产值几乎相等。去年,从内地调入西藏的生产、生活资料商品总额三亿七千八
百万元,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的84.3%。这说明西藏的经济基本上变成了一种供给式的经
济,中央的财政补贴和物资调入实际上成了西藏的经济命脉。
这些讲话都不是对外宣传性的讲话,而且带有某种检讨成分,因此可以相信数字的真实性
。这些数字尚不包括对西藏的基建投资和专项投资。另外,出于中共的意识形态特色和自
上而下的动员机制,中国其他省份,包括军队,都经常以搞运动或响应号召的方式向西藏
提供无偿支援,那究竟
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很难计算了。
1995年8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庆典的一次会议上,西藏的中共第一书记陈奎元
宣布,西藏自治区成立的三十年间(1965-1995),北京给西藏的钱物总数共计为300亿元
人民币
。另有一个数字是从中共进入西藏的1951年算起,到1995年的44年之中,北京给西藏的钱
物总值共计350亿元人民币。
对此,有的汉人愤愤不平地计算,这44年平均下来,西藏全部人口中每人每年都能从北京
得到五百元左右,也就是说,全西藏的人即使一年到头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得到的收入
也超过中国内地大多数老百姓一年辛苦干到头的收入,因此有人说出"汉人的血汗养活了
藏人"那样的话。
但是这样计算显然是不公平的,西藏老百姓没有直接得到那些钱
。如果说那是对西藏经济的投资,因此间接地使藏人百姓得到了好处,那么就必须解释那
三百五十亿人民币是怎么花的,为西藏创造出了多少价值。事实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的
三十年,所创造的工农业产值全部加在一起才是三百亿多一点。而在北京给西藏的三百五
十亿当中,分给西藏农
牧业的顶多是个零头,因此农牧业产值与那三百五十亿元关系不大,如果不算农牧业产值
,只把西藏三十年的工业产值加在一起,那就更少得只剩六十多亿元(1965年到1993年28
年的工业产值之和为50.33亿
)。这样一种三百多亿投资对六十亿产值的关系,怎么能被视为是对经济的投资呢?哪里
有经济的意义呢?只能被视为消耗。所以我说,北京投入西藏的钱物,大部分都应该打进
它为稳定西藏所支付的成本。
今日西藏,凡是需要花钱的事,只要去追踪钱从哪来,源头几乎全在北京。如果离开北京
的供养,西藏现有的社会体系(至少是城市)连几天都难维持下去 。
随着稳定西藏的成本日益高昂(1993年北京给西藏的财政拨款比1952年增加163倍
),北京也越来越感到不堪承担。为了减轻自己的重负,北京近年开始采取一种名为"援
藏"的办法,即指定中国内地一些比较富裕发达的省市及中央各部委,对西藏进行"对口支
援"。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确定的"对口"关系是:中央各部委负责西藏自治区的
相应厅局;北京包拉萨;
上海、山东包日喀则;广东、福建包林芝;浙江、辽宁包那曲;湖南、湖北包山南;天津
、四川包昌都。对口关系暂定十年,对口支援的内容包括资金、技术、工程建设、干部、
科技人员等各方面。总之就是把原来全部由北京去填西藏那个无底洞,分出一部分让地方
和各部委填。其实也是
一种利用权力进行的政治性摊派,跟风行全中国的各种摊派没有本质区别。既然北京管着
各级地方官的升迁罢免,它让谁出血谁敢不听,甚至还得表现积极。如山东省在自己担负
的"大庆工程"(中央工程)之外,自己又援助了日喀则地区63个项目;湖南、湖北援助山
南地区五千万元资金;
上海投钱物总值四百多万元在日喀则建传染病医院;河北援助阿里地区近二千万元;陕西
为阿里狮泉河镇的上下水工程增加投资三百万元……仅为了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
的大庆工程,这些省市就拿出了近十亿元人民币。
在这种被称为"大规模、成体系"的对口援藏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向西藏派遣汉人党政
干部。那是鉴于两个原因而制定的措施,一是以往派遣汉人进藏的机制失效,必须解决无
人进藏的问题;二是派遣汉人进藏的成本增加,北京要把那成本转嫁给地方。
"干部援藏"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存在,当时是为了应付大批汉人返回中国内地造成人才紧
缺采用的一种应急措施,从内地临时调遣一些汉人官员或技术人员,不迁户口,不带家属
,不转隶属关系,工资由原单位发,只是短时间到西藏工作,一般三年为限,结束后仍回
原单位。那时这种体制
还是辅助性的,长期在西藏工作的汉人一直保持主体地位。但是随着无人进藏的问题越来
越难以解决,毛泽东时代建立的汉人队伍不断老化、瓦解和流失,"援藏干部"逐步开始成
为北京更加倚重的对象。1994年确立"对口援藏"体制后,援藏干部也实行了对口,由对口
的省市向西藏的对口地
区(或对口部委向西藏的对口厅局)派遣,援藏干部的选派、组织、管理、工资和物质鼓
励,以及援藏结束后的安置,都由对口省市负责。
这种"援藏"方式在机制上是一种混杂的变通,"建设边疆"、"民族团结"一类意识形态口号
仍然挂在嘴上,宣传、动员、表彰等活动也搞得轰轰烈烈,但是谁都明白已经没人真信这
些。实际起作用的机制,一方面仍然是集权制度的行政手段,另一方面是靠利益。
行政手段现在对动员援藏者个人已经不起决定作用,主要是针对各级党政领导。北京压各
省市,省市再把任务层层压给下级
,中央分派的"援藏干部"名额是"政治任务"("政治任务"在中共术语中意味着最高任务)
,必须完成。那种压力之所以还有效,在于对各级官员来讲,完成任务是政绩,完不成则
会影响升迁。
领受了任务的各级官员急于交差,另一方面却是无人进藏的现实,过去的意识形态、组织
动员和行政手段现在对个人都已失效,于是能指靠的就只剩自古以来的老办法--"重赏之
下,必有勇夫"。虽然动员干部进藏在形式上尚未脱离"搞运动"的框架,仍然是以上级的
行政命令为原动力,但是
最终能把人派进西藏的决定因素,已经转变为利益上的交换。
"重赏"的内容花样繁多,根据各地区各单位的条件和财力不同而有变化。不过凡"援藏者"
皆升官一级已是共同标准。这一条就对不少想走仕途的人有吸引力。不走这条路,也许十
年八年升不了一级,相比之下,去西藏忍个三年两载,岂不就成了仕途捷径 。
分房子是另一种诱人的重赏。中国城市居民住房大部分靠单位分配(近年虽出现了一些私
人房地产,工薪阶层基本无力购买),根据年龄资历等众多条件排队,年轻人要等待的时
间往往遥遥无期,去一趟西藏,能分一套住房,算下来也是一件合适的事。还有解决配偶
的工作、户口、"农转
非"或者子女上学、就业等等各种中国特色的问题,都被用来"悬赏"。有些单位除了上述
各种条件外,还给援藏者家里安装一部公费电话,其使其可以经常与家属通话,电话费由
单位报销。
我对一位正在西藏工作的陕西援藏干部所做的了解,他进藏得到具体交换条件有:
⒈ 从没有实权的卫生站站长(正科级)提为副区长(副处级),不仅是级别提拔,连具
体的实权职务都事先落实,使其援藏一结束就能立刻走马上任,而且因为有实职,在藏工
作期间,单位的各项待遇和福利都有,单位和同事对其家庭也能关心照顾;
⒉ 其原在农村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给予办理"农转非";
⒊ 妻子进工厂当了工人,并允许在丈夫援藏期间不上班,在家照顾孩子;
⒋ 其工资在副处级工资之上再上调二级;
⒌ 在工资之外每月给援藏补助费500元;
⒍ 每年给缺氧补助1500元;
⒎ 家里装公费电话。
陕西是对口援藏各省市中最穷的一个,其他省市的待遇一般高于陕西。那位援藏干部不无
羡慕地告诉我,南方省的某些单位简化了"悬赏"内容,例如一次性给每个援藏者三十万元
人民币。那笔钱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十年的工资。
对北京来讲,这种摊派方式减轻了它在财政上的负担,但是花费总额没有因此减少,只不
过是被分散了。如果对那些分散花费的总量进行计算,只会比集中花费更多。以目前的援
藏方式派进西藏一个汉人官员,成本要高于过去数倍甚至数十倍。除了用于"悬赏"方面的
支付,进藏后各省援藏
官员之间还有横向攀比 ,互动式地拉动待遇上涨。那些官员在藏期间依然在原单位挂着
实职,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单位会对其及其家属给予多方照顾,也会给以后进藏的干
部打下了攀比的基础。
目前这种对口援藏的汉人官员总数还不多,全西藏不到七百人。但他们皆被分到党政系统
掌握实权,担任的职务上至自治区一级的高层官员、各厅局的要害职位,下至各地区与各
县的专员、书记、副县长等,影响大,波及面广。从趋势判断,面对无人进藏难题的北京
,今后很可能越来越以
这种方式保证汉人对西藏的控制,援藏人数将不断增加,为此支付的成本总额也肯定越来
越高。
--
以太阳的名义
黑暗在公开地掠夺
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
默默地永生
默默地死去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itcoco.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