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第七十章 东正教世界(1240-1556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7日06:47:5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尼西亚希腊人帝国和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和斯拉夫人的东正
教国家,避开了1237-1240年席卷俄罗斯和1243年淹没塞尔柱拉姆苏丹国的蒙古浪
潮。在巴尔干半岛只有保加利亚遭到劫掠。但到1556年东正教世界这两翼的命运却
发生了逆转。1556年奥斯曼人成了南方的东正教各民族(包括14世纪建立瓦拉几亚
和摩尔多瓦公国的罗马尼亚人)的主人。另一方面,到1556年俄罗斯的东北部分摆
脱了金帐汗国的霸权;莫斯科的统治者成了弗拉基米尔的大公,吞并了东俄罗斯的
所有公国。1547年他获得了沙皇的头衔;并且征服了两个仅存的继承金帐汗国的国
家喀山(1552年)和阿斯特拉罕(1556年)。

    1240年,尼西亚帝国正在兴起,它于1235年在欧洲赢得了一个滩头阵地,
1259年它在马其顿的佩拉戈尼亚击败了由一个对立的希腊人国家与两个法兰克人王
国结成的同盟。这个希腊人国家是东罗马帝国在希腊西北部领土的继承者,而这两
个法兰克人国家则是法国人的摩里亚公国和霍亨斯陶芬王朝治下的两西西里王国。
此后,尼西亚的希腊人于1261年从最后一位法国人皇帝之手夺取了君士坦丁堡。但
是,这些巨大胜利的结果却是虎头蛇尾的。1288-1299年,塞尔维亚征服了尼西亚
希腊人帝国在1246年夺取的马其顿地区的北半部。1345年塞尔维亚王公斯蒂芬·杜
香占领了塞雷斯;1346年他加冕为“塞尔维亚人和罗马人皇帝”。到这一时期,位
于塞萨洛尼基界外的整个马其顿都落入了希腊人之手。尼西亚希腊人于1261年重新
征服君士坦丁堡的代价,是将亚洲领土丢给了土库曼部落,而奥斯曼人就是其中距
离最近、威胁最大的一支。到1346年,复兴的东罗马帝国已注定要灭亡。剩下的问
题只是由塞尔维亚人还是由奥斯曼人成为它的继承者。

    东罗马帝国的衰落并没有削弱拜占庭艺术和拜占庭宗教事业的生命力。14世纪
初,伊斯坦布尔的霍拉教堂中的镶嵌画并不比同时代佛罗伦萨艺术家乔托的绘画逊
色。与此同时。希腊圣山上出现了东正教神秘主义的复兴,神秘主义者通过默祷寻
求与神性的合一(自亚历山大的圣西大纳西开始的这种合一,一直是虔诚的东正教
徒所宣称的目标)。在14世纪,追求这种神秘主义合一的方法是印度式的形体瑜伽
。它在神学上的正统性遭到了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和部分东正教神学家的怀疑。但在
1351年,静修在一次东正教会会议上被宣布为正统。政治和神学是互相牵连的。
1351年东正教的这次声明是对西方基督教攻击静修的回击,同时也是教皇约翰六世
坎塔库泽努斯在1341-1347年东罗马内战中获胜的结果。

    这次内战使复兴的东罗马帝国最终灭亡。与战争相伴而来的是一场社会革命和
神学争论。帝国在帕里奥洛吉王朝的长期统治期间(1259-1453年),农村大庄园
的不断扩大和农民处境的日益恶化都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约翰六世站在大
地主一边,引起了农民激烈的反抗。革命者(“狂热派”)在从1342年到1350年的
大部分时间中一直占据着塞萨洛尼基。这一期间,大地主在帝国的残余领土上遭到
了野蛮的报复。

    希腊人在14世纪关于静修的争论中所表现的反西方的感情,早在第一次十字军
东征时期就很明显。1204年西方基督教徒攻陷君士坦丁堡,及意大利沿海的共和国
不断夺取希腊人领海内的国内贸易,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反西方的感情。迈克尔八世
帕里奥洛加斯,即那位重新征服君士坦丁堡的尼西亚皇帝,认识到如果没有西方基
督教的友好亲善和军事支持,他们恢复的东罗马帝国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为此需要
花费的代价是东正教会承认罗马教廷在教会事务中的至上地位。迈马尔八世本人在
1274年承认了教皇的至上地位,约翰五世在1369年、约翰八世在1439年的佛罗伦萨
会议上也都这样做了;1453年,东罗马的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与罗马教
会的宗教感情交流中去世。

    1439年在佛罗伦萨皇帝与东正教教会代表团的绝大多数成员(只有一人除外)
签署了合并条例。但这次也和前几次一样,广大的东正教僧俗群众却反对根据罗马
的条件进行合并。在1361年奥斯曼人占领阿德里安堡之后,君士坦丁堡已经与外世
隔绝,只剩下经过达达尼尔海峡的海上通道,而在陆路上一直处在封锁之下。从此
以后,所有的希腊人都清楚地看到,如果他们得不到西方基督教徒根据西方条件的
救助,最后一批政治上独立的希腊人飞地势必要落到奥斯曼人之手。希腊人有意让
自己处在奥斯曼的政治统治之下,因为他们感到与教皇的教会统治和热亚那与威尼
斯的商业统治相比,这还是较轻的祸害。

    受《古兰经》约束,穆斯林政府有义务要允许服从的基督教臣民信奉自己的宗
教。而西方基督教国家,除了威尼斯例外,都很难令人相信它们不强迫它们的东正
教臣民承认教皇的至上地位。尚没有落入西方统治下的希腊人,不愿意为逃避穆斯
林的统治付出这样的代价;而且,即使他们接受西方的条件,他们也怀疑西方基督
教徒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希腊人感到愤愤不平:在希腊人的
眼中,西方人不仅在文化上低希腊人一等,而且也是教派林立纷争不断,但他们现
在却在财富和权力两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希腊人。

    1439年佛罗伦萨合并条例的签署人之一,是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大主教伊西多尔
。他得到了奖赏,被选为罗马的枢机主教。俄罗斯大主教仍然是君士坦丁堡主教的
下级,伊西多尔本人则是希腊人。俄罗斯的主教们否决和抛弃了伊西多尔,1448年
他们选举了一位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担任主教。这次选举并没有得到君士坦丁堡主
教的同意,是由莫斯科的弗拉基米尔大公与立陶宛大公及其在西俄罗斯的下属基辅
王公共同发起的。但是俄罗斯的教士阶层并不反对君士坦丁堡主教凌驾于俄罗斯东
正教会主教之上的权力,所以至少在名义上,整个俄罗斯仍然处在主教教会的管辖
之下,尽管各个本地的俄罗斯公国的政治地位差别很大。

    莫斯科公园是在1328年以为金帐汗国服役而兴起的。莫斯科以金帐汗的名义惩
罚了1327年反叛金帐汗的特维尔公国。1332年莫斯科王公伊凡·卡利塔受到其蒙古
主人的奖赏,担任弗拉基米尔大公。他继续留在自己的城市莫斯科,因而,俄罗斯
东正教会主教也将莫斯科作为主教所在地。金帐汗国利用莫斯科公国作为刽子手来
对付其他俄罗斯公国固然对金帐汗国很方便,但也很短见。莫斯科逐渐一个接一个
地吞并了处在金帐汗国宗主权之下的其他俄罗斯公国。与尚未处在莫斯科统治之下
的其他俄罗斯公园的政权截然不同,莫斯科政权是专制的。

    西北部的两个俄罗斯人国家普斯科夫和商业城邦诺夫哥罗德仍然保持着独立。
诺夫哥罗德是北德汉萨同盟的成员,控制了从挪威东部边缘到鄂毕河口的北冰洋沿
岸的大片领土。1478年莫斯科吞并了诺夫哥罗德,1510年吞并了普斯科夫,这使得
莫斯科公园的面积、财富和权力增加了一倍。

    在15世纪,莫斯科实际上是因金帐汗国的解体而获得了自由。大约在15世纪中
叶,金帐汗国分裂成为4个小国:喀山、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和卡西莫夫,卡西
莫夫建立于1452年,是莫斯科的附庸国。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在1475年接受了奥斯曼
的宗主权,他们在1502年消灭了金帐汗国的最后残余。于是,莫斯科最终吞并喀山
(1552年)和阿斯特拉罕(1556年)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1386年立陶宛的异教王公亚盖沃当选为波兰国王,同时也从异教改宗为罗马王
主教,这一事件为俄罗斯人带来了一个问题。自1237——1240年蒙古人闯入以来,
立陶宛人已经乘俄罗斯退却之机将立陶宛的宗主权强加给西俄罗斯诸公国,只有
1352年被波兰吞并的加利西亚是个例外。立陶宛人让西俄罗斯的王公保持自治,不
干预其臣民的东正教。立陶宛人将其政府所在地定在白俄罗斯的东正教城市维尔纳
。因此,异教的立陶宛政权并不令西俄罗斯人反感,它成了避免遭受金帐汗国统治
这一更大祸害的保障。但这一形势后来却恶化了;1386年西俄罗斯人的立陶宛宗主
变成了一个罗马天主教徒和波兰国王;1404年立陶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扩大了它
在俄罗斯的领地。但处在立陶宛和波兰统治下的俄罗斯公国中的贵族,却感激他们
在这一政权下享有的特许权,因为如果沦于自己的同胞莫斯科俄罗斯人的统治之下
,即完全不同的专制就会被强加到他们头上。

    因此,在1556年莫斯科的俄罗斯沙皇尚未成为西俄罗斯的主人;但它已具有很
大的权势,并且打开了向东扩张的大门。与此相反,同一时期的希腊人在政治上却
处于逆境。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落入奥斯曼人之手。在奥斯曼帝国于1461年吞并特
拉布松帝国之后,希腊人残存的全部领土都处在奥斯曼或西方基督教的统治之下。
但是,奥斯曼的统治强加给希腊人,也使希腊人在教会事务和经济方面得到了好处


    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把自己的非穆斯林臣民——东正教徒、格鲁吉亚人和
犹太人组织成自治的社团(米勒特),每一社团都由一位宗教事务上的头面人物领
导,他是奥斯曼的臣民,在奥斯曼帝国政府面前为自己的宗教同伴的行为负责。每
一个社团首领的管辖范围,都不超出奥斯曼帝国本身的疆界。君士坦丁堡主教依据
职权也就是全部奥斯曼东正教徒米勒特(拉姆米勒特)的首领;结果,在1516-
1517年奥斯曼征服马木路克帝国之后,作为奥斯曼-米勒特首领的君士坦丁堡主教
,不仅成了他自己教区臣民的民政首脑,而且也成为他的同事安条克、耶路撒冷和
亚历山大的东正教主教教区臣民的民政首脑。君士坦丁堡主教还管辖居住在东格鲁
吉亚、阿兰和俄罗斯的非奥斯曼的教区臣民。君士坦丁堡主教教区领地的俄罗斯部
分非常广阔,并且还在继续扩展。而且,政治上分裂的俄罗斯人唯一的统一纽带就
是他们作为君士坦丁堡主教教区臣民对东正教会的共同忠诚。因此,在1556年君士
坦丁堡主教和莫斯科的沙皇同样是东正教世界的强有力人物,尽管主教本人是穆斯
林统治者的政治臣民。与此同时,希腊人与北意大利人的经济竞争已发生了有利于
希腊人的转变。从10世纪末到15世纪初,意大利人不断削弱希腊人的势力,经济上
在黎凡特地区一直占优势地位。但是奥斯曼吞并热那亚人在君士坦丁堡北郊皮拉的
殖民地(1453年),1463-1479年土耳其-威尼斯战争(一连串战争中的第一次)
以及克里米亚战争(1475年)使意大利人在经济和政治上都遭到损失。尽管有来自
西班牙的犹太难民的竞争,但胜利者仍然是奥斯曼的希腊人。新兴的奥斯曼希腊人
富商正好与君士坦丁堡主教及其机构配成了一对。虽然希腊人的这两支力量的地位
都岌岌可危,但结合在一起却行使着相当可观的权力。

--
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               .oooO  Oooo.
想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          (   )  (   )
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冷水味道,           \ (    ) /
静静中体味被爱的味道.                    \_)  (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