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jif (国王与小鸟),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第三章摘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Dec 16 00:50:48 2004), 转信
钱穆第三章 王船山
传略:王夫之,字而农,又字姜斋,湖南衡阳人。生明万历四十七年,卒清康熙三十一年
,一六一九至一六九二年。年七十四。张献忠陷衡州,招先生,执其父以为质,先生引刀
自刺,为重创状,舁往易父。贼见其遍创,不能屈,遂为父子以计得脱,时先生年二十五
。
学术大要
船山之惟器论: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如此舍此
而求诸未有器之先,亘古近,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而不能为之名,而况乎得其
实乎?老氏瞽于此而曰道在虚,虚亦器之虚也。释氏瞽于此而曰道在寂,寂亦器之寂也。
淫辞hui(车+果,去声,潘按)炙,而不相离乎器,然且揉杂器之名以自神,将谁欺乎?
船山之惟用论: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岂待疑哉。用有以为功
效,体有以为性情。体用胥有而相虚以实。……故善言道者,由用以得体,不善言道者,
妄立一体而消用以从之。
按:(钱穆言)船山体用道器之辨,犹之此后习斋东原诸人理气之辨也。颜戴不认理在气
先,犹之船山不认道在器外,体在用外也。要之,则俱为虚实之辨而已。惟船山主观化而
渐得其原,其论尤精。后此焦里堂孟子正义颇见及此,颜戴似犹未及也。
船山之日生日成论: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岂但初生之倾命之哉。……。行日以养
,器日以滋,理日以成,方生而受之,一日生而一日受之。
船山之集善成性论:道大而善小,善大而性小。道生善,善生性。……。万汇各有其善,
不相为知,而亦不相为一。性则敛于一物之中,有其量矣。道者,善之所从出也。惟其有
善,是以成之为性焉。……性则因乎成矣,成则因乎继矣。不成未有性,不继不能成。…
…天无所不继,故善不穷。人有所不继,则恶兴焉……。
按:(钱穆言)船山此论,以今意译之,道为天演之现象,善则天演淘汰中继续生存之适
应,而性则仅是生物于适应中所得之几种生理故也。故性贵于养,而期其成,而所以为养
者,贵于择之精,而执之固。……。船山此论,与荀子性恶所谓化性起伪者不同。船山言
善先于性,并不言性本不善,故其养性而期于成也,亦主导而不主抑。
船山反惩忿窒欲论:君子之用损也,用之于惩忿,而忿非爆发不可得而惩也。用之于窒欲
,而欲非已滥不可得而窒也。性主阳以用壮,大勇浩然,亢王侯而非忿。情宾阴而善感,
好乐无荒,思辗转而非欲,而尽用其惩,益摧其壮。竟加以窒,终绝其感,……灭情而息
其生。彼佛老者,皆托损以鸣修,而岂知所谓损者,……。
损为衰世之变:损者,衰世之变也。处其变矣,而后惩窒之事起焉。若夫未变而亿其或变
,早自贬损以防意外之迁流,是惩羹而吹(缺一字,潘按),畏金鼓之声而自投车下,不
亦愚乎。
船山之主动论:略
按:(钱穆言)船山以日生日成言性,故不喜言损灭,而喜言变动。习斋亦喜言动,然习
斋为本虚实言之,似尚未窥宇宙演化之妙,不如船山之深且大。……其后以自然进化之理
阐性善者有焦里堂,外则殊少见。
船山之心物合一论:心无非物也,物无非心也。
敬之二敝:略见此下二条
执一废百为一敝:执一以废百,拒物而自立其区宇,其勤也,墨氏之胼胝也,其敬也,庄
氏之心齐也。又其下流,则恃己以忘民岩(yan,上声,上部应为三个"口",潘按)之险阻
,而谓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如王安石之以乱宋者矣。
拒物而空之为又一敝:如其拒物而空之,则别立一心以治心,如释氏心王心所之说。
以净治心说之来历及其际限:(钱穆言)(船山)深斥夫静之不可恃也。其言深得心病症
结,于释氏离物治心之害,抉发精透,得未曾有。
船山之身心合一论:略
船山之己物合一论:略
物不可绝:由上而发之
船山之反逍遥自在论:相续之为念,能持之为克,遽忘之为罔,此圣狂之大界也。奈之乎
为君子之学者,亦曰圣人之心如鉴之无影,衡之无定平,已往不留,将来不虑,无所执于
忿恐忧惧而心正。则亦浮屠之无念而已,则亦庄周之坐忘而已。
前后际断之妄:由上而发
船山之反主静论:略
船山论有无: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就言有者之所谓有,而谓无其有也。天下
果何者而可谓之无哉。
船山论动静:与其专言精也,无宁言动。
船山论内外:内外交相维,交相养者也。既饰其外,必求其内,所以求君子之尽其诚。欲
动其内,必饬乎外,所以道天下而生其心。
按:(钱穆言)凡此言有无,言动静,言内外,皆一本于其言心性道体所持之见解。其言
杂而不越,广而条贯,博大精微,体用兼赅。……。船山学风,本近横渠。长精思,重力
践,俨然关学气象。又旁治老庄佛理,皆得其深趣。故于诸家得失利病,凡所辩诘,动中
窥要。而能于心理入微处推见症结,犹为独到精初。
船山论习:人之皆可为善者,性也。其有必不可使为善者,习也。习之于人大矣。耳限于
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父兄熏之于能动能言之始,乡党姻娅导之
于知好知恶之年,一移其耳目心思,而泰山不见,雷霆不闻。……故曰习行性成,成性而
严师益友不能劝勉,酿赏重罚不能匡正矣。
按:(钱穆言)习斋重习行,谓习以成其能,船山言习气,谓习以昧其性,两家之重视习
同,而两家之所以重视习者不同。故习斋治礼乐,以规乎其当习,而船山申明心性,以超
乎其所习。故习斋之风笃于务实,而淑船山之教者,极乎研深,此两家之异趣也。
船山论知: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知实不知名,弗求名焉,则
用将终拙。问以审之,学以证之,思以反求之,则实在而终得乎名,体定而终伸其用。
按:(钱穆言)其后东原亦重言知,然其所以重知者与船山不同。盖东原之重知,务以达
用,而船山之重知,则无宁谓其重于明体焉。
船山论能:夫能有迹,知无迹。故知可诡,能不可诡。异端者于此,以知为首,尊知而践
能,则知废。知无迹,能者知之迹也。废其能,则知非其知,而知亦废。
船山论行: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
按:(钱穆言)而其所谓行能者,则不外乎综实理,切实事,以荣生而淑世。
船山之反无真生妄论:略
贱行思想之病害:(由上而发)故贱行必贱情,贱情必贱生,必离仁义,离仁义必离生,
离生必为无为真,而谓生为妄,而二氏之说昌矣。
人心静境之真际:略。
易简事外之无当:天下之志亦浅矣,而求其道则深也。天下之务亦大矣,而溯所成则几也
。…….故不曰我高以名,而天下之志不足知我静以虚,而天下之务不足为。攘君卒(多一
"言"字旁,潘按)母,皆志之所必悉。极天下之大有,酒浆瓜枣,皆务之所必勤。……推
之近远,抵之幽深,会其参伍,通其错综,然则深可极而几可研,要岂可易简于事外,以
忍于不知而敢于不为也哉。
天理人欲之同行异情:形之所成斯有性,情之所显惟其形。故曰形色天性也。……。夫理
自性生,欲以形开。异情者,异以变化之几。同行者,同于形色之实。
按:同行之行,似于形色之形同一,否则不可理解。
船山之纵欲论:不肖者之纵其血气以用物,非能纵也,遏之而已矣。纵其目于一色,而天
下之群色隐,况其未有色者乎?……无遏之者,无所不达矣。故曰:形色天性也,形其形
而无形者宣,色其色而无色者显。
按:(钱穆言)此船山推原习俗,谓纵欲由于愚昧无知,因以多所壅遏,不得畅遂其性情
之正,而逐若乎纵也。故欲求正俗,必先明学。欲转移习气,必先开立真知。此船山辨知
所以有谨乎辨习之微旨也。
船山论衣食廉耻先后:衣食足而后廉耻兴,财物阜而后礼仪作,是执末以求其本也。……
可以得利者,无不为也,于是廉耻剜而礼乐之实丧。……先王以裕民之衣食,必以廉耻之
心裕之,以调国之财用,必以礼乐之情调之。其异于管商之末说,亦辨矣。
船山之庶民禽兽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君子存之,小人去之。……小人之为禽兽,人
得而诛。庶民之为禽兽,不但不可胜诛,且无能知其为恶者。不但不知其为恶,且乐得而
称之,相与崇尚而不敢逾越。……庶民之终日营营,有不如此者乎。二气五行,博合灵妙
,使我为人,而异于彼,抑不绝吾有生之情,而或同于彼。乃迷其所同,而失其所以异。
负天地之至仁,以自负其生。此君子所以忧勤惕厉而不容已也。庶民者,流俗也。流俗者
,禽兽也。明伦察物,居仁由义,四者禽兽之所不得与。壁立万仞,止争一线,可弗惧哉
。
按:(钱穆言)是其对流俗之绳律,可谓极严厉之至,对君子之悬格,可谓极高峻之至美
矣。曰壁立万仞止争一线,此船山讲学与东原所以绝异,亦即船山讲学与习斋之所由岐趋
也。习斋已不严此一线之争,而东原则漫此一线,故皆与船山分路。船山所必争此一线者
,并不如东原所讥离人之情欲而求理,亦并不如习斋所斥归咎于气质而责善。船山之意,
苟有真知灼见于斯人性情之真者,自必严此一线之争而勿感懈耳。呜呼,此船山之学之所
由鸿深博大而不可几及欤。
船山之尚文反朴论:(钱穆言)船山论学,始终不脱人文进化之观点,遂以综会乎性天修
为以为说,其旨断可见矣。
船山与横渠:(钱穆言)曰养其生理自然之文,而修饰之以成乎用,可谓船山论学主旨。
而曰养其生理自然之文而修饰之以成乎用者礼也,推及于礼以为教,则横渠关学之遗意也
。习斋东原亦好言礼,然习斋泊于习行,东原溺于情恕,所见似落边际,亦不如船山之圆
通。
船山政治理想
法贵因时:略
法贵因情:略
尼古非今之害:略
宋学与申韩:言治者之大病,莫甚于以申韩之惨覆,窜入于圣王居敬之道,而不知其病天
下也。……夫勤俭与敬,治道之美者也。恃二者以恣行其志,而无以持其一往之意气,则
胥为天下贼也。俭之过也则吝。吝则动于利,亦不知餍足而必贪。勤之亟也必烦。烦则责
于人,以速如己志而必暴。……以己之所能为,而责人为之。且以己之所不欲为,强忍为
之,而以责人。于是抑将以己之所固不能为,而徒责人亦必为。如是者,其心恣肆,而持
一敬之名以鞭策天下之不敬,则疾入于申韩,而谓天下贼也甚矣。又:为君子儒者,亟于
言治,而师申商之说,束缚斯民而困苦之。乃自诧曰,此先王经理天下大公至正之道也。
汉唐皆有之,而宋为甚。
船山之尚简论:略
按:(钱穆言)船山论治论学,旨多相通。惟论学极斥老庄之自然,而论治则颇有取于老
庄在宥之意,此尤船山深博处。
船山之孤秦陋宋论:无为与者,伤之致也。交自疑者,殊俗之所乘也。……生民以来未有
之祸,秦开之而宋成之。……秦私天下而力克举,宋私天下而力自拙。祸速者绝其胄,祸
长者丧其维。非独自丧也,亦丧天地分建之极。呜呼,岂不哀哉。又:中国财足自亿也,
兵足自强也,智足自名也。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休养历精,士佻粟积,取
威万方,濯秦患,刷宋耻,此以保延千祀,博衣弁带,仁育义植之士氓,足以固其族而无
忧矣。
摘录: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三章 王船山,九五至一二零页。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階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唐] 刘禹锡
※ 修改:·trijif 于 Dec 16 00:54:33 修改本文·[FROM: 221.212.248.*]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21.212.24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