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jif (神风崖),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册)·(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an  5 21:39:00 2007), 转信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册)·第一节 关于中国民族史撰述的回顾

第一节 关于中国民族史撰述的回顾

古老的传说和记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
的历史,也包含着曾经在这块广大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的历史。

  远古文化遗存,表明中国境内在那遥远的时代,曾经在不同地区发展着不同系统的文
化。先秦的文字尼载,从甲骨文、全文、《诗》、《书》、《春秋》经传、《竹书纪年
》、诸子书以至《天问》、《山海经》,或叙说当时史事,或追述前人的传说,都在民族
方面有所反映。但在这些文字记载中,只有《诗》《书》所记略具首尾,《春秋》经传所
记材料较多。

  《诗·大雅》、《周颂》、《鲁颂》都有诗史性质的篇章。《生民》,歌咏周人始祖
姜嫄及其子后稷的故事。《緜》歌咏古公亶父在周原创业的故事。《大明》歌咏殷周关系
的变化。《大明》说,王季、文王都娶了殷商贵族的女儿。文王迎亲时,在渭水上“造舟
为梁,不(丕)显其光”,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后来武王奉天命伐殷,大战牧野,军容很
盛。这是一篇写得相当有系统的诗。《鲁颂·宫》,旧说是颂鲁僖公的功德。诗中,从姜
嫄之德和后稷播百谷,说到太王、文王、武王相继,振兴国家,牧野克殷,再说到周公受
封,建立鲁邦。诗中还说到鲁侯的武功,“戎狄是膺,荆舒是惩”,“淮夷蛮貊,及彼南
夷,莫不率从。”《商颂》五篇,颂商的史事,也是从其始祖有娀氏因“天命玄鸟,降而
生商”说起。诗中说到,“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
享,莫敢不来王。”殷周始祖各有诞生的奇迹,表明殷周各有自己的族源。荆蛮、淮夷、
氐羌,还有狁,都是殷周以外的重要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化系统。

  《书》,主要是收录殷周的官文书,很有史料价值。其《牧誓》一篇,记武王在牧野
誓师时的仪态和誓师辞。誓辞的开端说:“逖矣西土之人。”这是指来自周土的人。又说
:“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
羌、髳、微、卢、彭、濮人。”友邦冢君等是一类人,庸、蜀、羌、髳、微、卢、彭、濮
是八个民族的名称,这些民族是又一类人。这可见,武王伐纣的队伍,是一支多民族的联
军,对于庸、蜀等八个民族,现在还不能作出完全可信的解释。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和被称为“春秋外传”的《国语》,
都是政治史性质的书,但记载了大量的民族史材料,这可以说是民族史撰述的正式开始。
《春秋》经传记载了周王室和一百四十九个国的史事,记载了他们之间的朝聘、会盟、婚
好和战争。他们中,有姬、姜、嬴、、子、姒、妫、风、姞、熊、偃、已、妘、祁等姓。
从他们的姓,可以看出他们是分别属于周族、殷族、夏族和其他古代民族。此外,还有戎
、蛮、狄、夷、濮等民族,这在当时是被视为文化水平低的民族,但他们中的某些部分也
参加先进集团的会盟、征伐和婚好,他们活动的地区也有跟齐、鲁、晋、卫杂处的。狄人
在春秋时比较活跃,有赤狄、白狄之称。赤狄又有东山臯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
吁、铎、辰等区别。白狄有鲜虞、肥、鼓等区别。夷,有淮夷、介、萊、根牟,而他们的
活动见于记载者不多。戎的名号颇为杂乱。蛮称“群蛮”,浩称“百濮”,似都是泛称。
以上这些民族,经过春秋、战国长时期的历史陶冶,其中大量融合为汉族,也有不少成为
秦汉以后的少数民族。《春秋》经传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民族史料,但它们都是按编年的
形式写的,按史事发生年代的先后进行记载,还不能对这些民族分别作出比较集中的表述


  《国语》,是按王国和侯国的区别汇编的政治史资料。如从民族史的角度去看,却又
可说基本上也是民族史的资料。其中的《周语》、《鲁语》、《晋语》、《郑语》,都是
关于周族宗亲的材料。《齐语》记齐桓公的霸业。齐和周是世为婚姻的。还有《楚语》、
《吴语》、《越语》,都是关于南方民族的材料。《国语》记事,于各国史事都以发生的
先后相次,但于彼此之间很少联续。无论《国语》的哪一部分,都不足以说明某国历史的
始未,但保存了重要的史料。如《鲁语》下:

  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以隼如
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
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
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
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
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金椟,如之。

  这一段材料,一直为治东北民族史的学者所重视。又如《郑语》记史伯论南方民族的
话,说:
  夫成天地之火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
,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
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
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邬、郐、路、偪
、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
。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姓乎!姓越,不足命也。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
兴矣。姜嬴荆,实与诸姬代相干也。

  这是对于南方民族、对于荆楚的先世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史料。所谓八姓是己、董、彭
、秃、妘、曹、斟、,他们差不多又都各有子姓。

  近人研究先秦民族,如章炳麟著《序种姓》、王国维著《鬼方昆夷狁考》、闻一多
著《伏羲考》、《龙凤》、《姜嫄履大人迹考》,徐炳昶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都
成绩斐然。但先秦史料究竟过于零碎,研究工作所受到的局限过大。这个缺憾,只有到了
秦汉时期才得到改变。

  在思想上,由于民族区别的存在,就不免在民族关系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看法。孔子
被后世的经学家宣传为“尊周室,攘夷狄”的圣人,好象孔子对于所谓“夷狄”是很严厉
的。其实,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理智的。他说:“言忠情,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
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
夷狄,不可弃也,”这在口气上对夷狄蛮貊,有点不以平等相看,但认为他们和诸夏之间
存在着共同的道德标准,是与一些持狭隘的民族观念的人大不相同的。孔子还认为,夷狄
也有长处,有的地方比诸夏还好。他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对于“夷狄
”的一些落后的东西,孔子认为是可以改变的。有一次,他表示要到九夷去,有人说:“
那地方陋,怎么能住下去啊?”孔子答复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对于夷狄的干扰
,孔子是反对的,所以他虽不大赞许管仲之为人,却推重管仲能联合诸侯,保卫诸夏的功
绩,而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
矣。”这种看法,无疑也是正确的。孟子在一次责备楚人陈良的弟子陈相时说:“吾闻用
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
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者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今也南
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
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
为不善变矣。”孟子的话,不只是表示了学术上的门户之见,而且表示了他对其他民族的
严重歧视。所谓“南蛮舌”简直就是骂人了。孔孟对民族关系的两种态度,实际上是民
族关系史上商种观点上的根本分歧,到了秦汉以后就更为明显了。

多民族史撰述的杰作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的奠基人,他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
都是有卓越成就的史书。它们在民族史方面也都有杰出的撰述。

  《史记》把环绕中原的各民族,尽可能地展开一幅极为广阔而又井然有序的画卷。它
写了《匈奴列传》、《南越尉佗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
、《大宛列传》,分别按地区写出北方、南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民族历史。把
这六个专篇合起来,可以说是一部相当完整的民族史,其中有些记载是超越当时和今日国
境范围的。这与先秦记载之局限于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的有关事迹,是大不相同的。秦汉
的空前统一局面及其对外交通的发展,使当时人大开眼界,也使我们的历史家能写出这样
包容广大的民族史。自战国以来,我们的先民有了解世界的追求。邹衍大九州之说,是
这种思想的地理形式。《礼记·中庸》说:“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日月所照,霜露所(),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是这种思想的道德形式。《史记》写
民族,也许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思想的历史形式。

  《匈奴列传》在材料的选择和表述的形式上,都有创始的意义。列传的开头,说: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
随畜牧而转移。这是说匈奴历史的古老、地理的位置和民族的最大特点。下文紧接着就
说:
  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驴赢、、。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
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
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

  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功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
,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
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
。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这两段话把这个游牧民族在生产上的特点,畜牧、狩猎和军事相绪合的特点,日常生
活和婚姻制度的特点以及文化水平,都说到了。这同列传开头的一小段话,概括地勾画出
这个民族在几个重要方面的特点,大体上反映了匈奴社会所可能达到的历史发展阶段。

  《匈奴列传》,除开头的三段外,可分为三个部份。一个部份,是从夏后氏少康之衰
说起,直到冒顿称单于之前,说的是匈奴不断发展及其与汉族先民的关系。冒顿称单于,
在秦二世无年(公元前209年)。他在位三十六年,是匈奴最强盛的时期,也是列传中重
点表述的部分。这里写出冒顿的坚毅雄悍,并因写匈奴的强大而同时写出月氏、东胡及一
些北方民族的盛衰。冒顿与汉廷曾有书信往来,可见这时已使用文字,但未明说是匈奴自
制文字或是汉字。这是关系匈奴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记事。最后一部分,是从老上单于
即位之年(前174年)起,写到天汉四年(前97年)。列传写出,在这一时期,因汉降人
对匈奴的教唆和汉家将相贪图战功,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复杂化了。列传在写这一时期的双
方关系时,很有分寸,透露了作者对双方关系的独到见解。列传还写了在老上单于时,汉
降人中行说“教单于左右疏记,以计课其人众育物”。这也是关系匈奴社会发展的一项重
要记事。对于这一类好象细小但有历史意义的事,司马迂往往不轻易放过。

  匈奴的活动,主要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来,鲜卑、突厥、
回纥、蒙古等几个在全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民族也都在这里活动,使这里成为中国历史
上少数民族特别活跃的地方,因而《匈奴列传》也优越来越加强它在民族史文献上的重要
地位。

  《匈奴列传》以外的五篇民族史传记,都各有特点,也都在民族史文献上有其重要性
。《西南夷列传》的篇幅较少,而在地理范围上包含今云南省、贵州省及四川省西南部,
涉及的民族的数目也特别多。传文把这些民族加以简明的叙述:

  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
十数,邛都最大。此皆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昆明
,皆编发,随畜移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莋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徙、
莋都最大。自莋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冉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
冉以东北,君长以十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这一小段文字,把西南夷区分为四类。田耕邑聚者为一类。随畜牧迁徙,无君长者为
一类。或上著、或移徙者为一类。有君长而定居或移徙不明者为一类。每类各有若干族群
,各有相当范围内的活动地区。《西南夷列传》,总的说来,材料并不丰富,但提供了一
个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古代史的线索,是很可珍贵的。象《西南夷列传》这种按照地区分别
表述民族历史的方法,特别对于民族复杂的地区,很适用。这种办法对于后来的民族史撰
述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特别指出来,《史记》对汉族的形成,做了很多的工作。学者们习惯于把这些工
作看作是中国史的一般工作。而从民族史的角度看,这些工作还应该说是对叙述汉族形成
过程所做的工作。《史记》有《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
始皇本纪》以至汉以后的帝纪,它们所表述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就是汉族形成的不同阶
段。《史记》又有《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
。这些表是表述不同历史阶段的又一形式。尽管司马迁还没有“汉族”的概念,他也不一
定会意识到这是为一个民族的形成写历史,但实际上他做了这个工作。一直到现在,他的
工作成果还是我们研究汉族形成史的基本文献。

  《史记》论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但不斤斤于夷夏之别。司马迁对待少
数民族的态度是理智的,没有明显的狭隘民族思想。《史记》记:“禹兴于西羌”,而为
夏后氏之祖。又,秦之先祖大费,其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又,春秋时,秦以“
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后来秦用商勒变法,改革了一些戎俗,成为一个富强
的国家。《史记》记周人历史说,周在夏殷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文化较高的民族。而周的
先世却曾“奔戎狄间”,到古公亶父始“贬戎狄之俗”。又,匈奴在一般人眼中好象是不
可能有什么文化历史的民族,但它却是“夏后氏之苗裔”。《吴太伯世家》说:“余读《
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越王勾践世家》说:“越王勾
践,其先,禹之后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山。”这些记载所反映的思想,与战国时期的
孟子大不同。孟子只承认“用夏变夷”,而不承认夏会“变于夷”。《史记》的这些记载
,则是“用夏变夷”者有之,“变于夷”者亦有之。

  匈奴问题是汉代尖锐的民族问题。《史记》既反对匈奴对汉边地的侵扰,也反对汉朝
对匈奴牧地的侵夺。在关于河南地的争夺上,《史记》肯定了匈奴在当地的主权。所以《
匈奴列传》记秦始皇侵占这块土地时是说:“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
而在记匈奴冒顿单于时事,是说“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

  对于汉和匈奴间的战争,《史记》并不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它指出,汉武帝初年,“
匈奴自卑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但自王恢设计诓骗匈奴以后,双方才不断用兵。
《史记》指出,汉家对匈奴用兵为自己带来很大的困难。《平准书》指陈对匈奴战争的严
重后果,说:

  及王恢设谋马邑,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
行者,居者送,中外骚扰而相奉,百姓抏弊以巧法,财赂衰耗而不赡。入物者补官,出货
者除罪,选举陵迟,廉耻相冒,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兴利之臣自此始也。其后,汉将岁
以数万骑出击胡。及车骑将军卫青,取匈奴河南地,筑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
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
,始于此。

  其后四年,而汉遣大将将六将军,军十余万,击右贤王,获首虏万五千级。明年,大
将军将六将军仍冉出击胡,得首虏万九千级。捕斩首虏之士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虏数万人
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

  《匈奴列传》对于汉廷在民族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是微婉其词的。所以在列传的结尾
。感慨于《春秋》“隐、桓之间则章,至定、哀之际则微,为其切当世之文而罔褒,忌讳
之辞也。”但以《平准书》和《匈奴列传》合观,可见作者对自己的真实思想还是不愿掩
盖的。司马迁死后两千多年的悠久岁月中,在汉与匈奴的问题上,很少有人能象他这样看
的。

  班固的《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继承《史记》,在民族史方西,对前史或续或
补,对创兴的新史专立篇目。它们在资料上可说是收集得不少,而见识上要比司马迁差得
多。

  《汉书》的《匈奴传》,有上、下两卷,收录了《史记·匈奴列传》的旧文,增益了
李广利降匈奴以后以至更始未年的史事。把《史》、《汉》和《后汉书》的《南匈奴传》
合起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对夏、殷以至东汉未年的匈奴历史具有相当完整的记载。《汉书
·西域传》也分上下两卷,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天山南北各民族的情况,对于道里和户口的
数字也都有所记载。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代民族史的重要资料。《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几乎全是抄录旧史,而所收文帝赐赵佗书和赵佗所上书,是《史记》所缺略的重要文
献。

  《后汉书》的民族史部分,收罗繁富,甚见工力。《西域传》、《南匈奴传》接续前
史,记录了旬奴和西域在东汉时期的重大变化。《东夷传》、《南蛮西南夷传》好象是因
袭旧规,而记载翔实,过于前史。西羌问题是东汉时期比较突出的民族问题,乌桓和鲜卑
是这时期新兴的民族,而鲜卑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大有影响。《西羌传》和《乌桓鲜卑
传》是《后汉书》新创的篇章。陈寿的《三国志》,一向同《史记》、《汉书》、《后汉
书》并称“四史”,而陈书民族史部分很简略,仅有乌丸、鲜卑、东夷传,但也可与《后
汉书》有关部分相参证。

  在编写体例上,《汉书》和《后汉书》都是按地区对多种民族作综合表述,有时是以
一个最占优势的民族为主而连带叙述其他民族的。它们在表述民族史事时,往往穿摘着有
关的中外关系,使读者可以看到民族地区在中外关系史上的地位。这两点,都是继承了《
史记》的编纂方法,对后来的民族史撰述很有影响。一直到今天,这两点还是值得采用
的。

  在观点上,《汉书》不赞成汉对南粤、西南夷及朝鲜的用兵,而称赞汉文帝对赵佗的
安抚政策。这种观点还反映了班固对这些民族的鄙视态度,但比起他对待匈奴的态度来,
还是温和的。他说,匈奴是“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
,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塞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
,天地所绝外内也。是故圣王禽兽言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
则劳师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言也”。这把匈奴看作天生的劣等民族
,是不符合史实的。这种对少数民族极为恶劣的态度,是很不妥当的。

  《后汉书》对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指陈形势,立论相当概括。在这一点上,《
南匈奴传·论》和《乌桓鲜卑传·论》都表现了作者的史才。但《后汉书》忽视民族间的
历史友谊,而强调少数民族对中原皇朝的威胁。这种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是远远落后于
司马迁的。

  《史记》、《汉书》、《后汉书》的成就不同,均为中国民族吏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
料、研究的线索和撰写的方法,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民族重新组合的历史记录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民族重新组
合的又一时期。关于这两个时期的历史记录,在数量上的丰富是远远超过前代的。

  三国时期,匈奴人、氐人、羌人,鲜卑人等入居内地,跟汉人杂居。民族矛盾的机会
增多了,民族融合的条件也增多了。此后,经历了所谓“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南北朝的
对抗、北朝的分裂,经历了北方民族的兴替、南方民族在南朝影响下所起的变化,经历了
南诏的兴起和吐蕃的强大。在长时期的历史性的变化中,民族分分合合,使汉族本身得到
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一些少数民族得到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提高,全国封建化过程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隋唐正是在民族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兴盛的皇朝。它们的朝廷上有来自少
数民族的臣僚,它们的后宫坐着出身少数民族的皇后。

  五代时,在五个小朝廷中,就有三个是突厥族的沙陀人所建立的。北宋的北境,契丹
占有燕云诸州,西北境何西夏。北宋号称统一,实际上并没有统一起来。在北宋时,契丹
继续强大起来,女真也强大起来,蒙古更强大起来。在蒙古族占统治地仪的年代,不同民
族的人们,因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宗教上和婚姻上的原因,不断有人大小
小的组合。在葱岭以西的许多民族的成员,也有不少人进入中国,日子久了,变成中国人
。这时,居住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居民被称为“契丹”,实际上是包含了大量的汉人,其
次是女真人和原来的契丹人,还有别的少数民族,如匈奴人、突厥人、氐人、羯人等。长
江以南的人是称为“汉人”,实际上也包含更多民族的人。“契丹”和“汉人”的名称,
在当时主要表明政治上的不同身份,但也可见若干不同民族间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趋
向淡傅了。据记载,在蒙古人、回回人的家庭中,有时包含几个不同的民族成份。蒙古人
当时在政治上是第一等人,但蒙古人也有被卖给回回人、汉人为奴的。当然,这些蒙古人
就可能变成回回人或汉人。安西王阿难答部下的蒙古人和唐兀人,因阿难答信奉伊斯兰教
,这些人大量地成为穆斯林,后来可能都成为回族人了。元代是民族重新组合的大时代,
其深度和广度超过隋唐。在一定范围内,元代的民族重新组合还包含有世界性的因素。中
国历史上的民族组合,到了元代,可以说是基本上稳定下来了,其后虽有满族的入关,变
动并不太大。在这一次民族重新组合中,汉族在经济上文化上的力量继续占有优势,不断
地对其他各族人民施加影响。

  这两个时期的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的,都有专门的记述。这首先要说到鲜
卑族。在所谓“五胡十六国”中,鲜卑族所建之国就有五个,在数量上居于首位。北魏崔
鸿著《十六国春秋》,有一百二卷之多,司惜原书久佚,仅有十六卷节抄本传世。唐房玄
龄等所撰《晋书》载记,部分记十六国史事,在今传史书中是比较详备的。南北朝时,鲜
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鲜卑族宇文部建立北周,北齐魏收和唐令狐德棻等为分别撰《魏书
》和《周书》。在隋唐时曾一度强盛起来的吐谷浑,也是鲜卑族的一支,但居于青海,自
成一个系统。梁沈约所撰《宋书》,和唐魏征等所撰《隋书》、后晋刘昫等所撰《旧唐书
》,都有吐谷浑传。其次,契丹族建立辽,女真族建立金,元脱脱等为撰《辽史》、《
全史》。党项族,为羌族之一支,建立了西夏。元脱脱等修《宋史》,有夏国传上、下卷
,主要记政治大事、夏宋关系,最后记夏之军制。《辽史》以西夏跟高丽合为一卷,称《
二国外纪》,主要记夏的风土习俗和辽夏关系。《金史》有关西夏记述有一卷,主要记夏
金关系。三书所记互有详略,可能是在撰述时有所规划,契丹人、女真人都有民族文字流
传下来,但还没有出现史书。蒙古族建立了蒙古汗国,建立了四大汗国。明宋濂等修撰《
元史》,这书在纪传体史书中是一部颇为芜杂的史书,但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原始材料。蒙
古人有自己写的史书,如《蒙古秘史》,还有波斯人写的蒙古历史,如《史集》、《世界
征服者传》等,都是有名的撰述。

  在上述这些民族以外,这两个时期的其他民族,旧史听记名目繁多,又颇杂乱,有待
于学者们的逐步清理。相对地说,北方民族中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民族,加柔然、赖勒、
突厥。黠戛斯、回纥等记载较详,而西南民族中影响较大的民族,如吐蕃、乌蛮、白蛮等
次之。这些民族的历史分别见于《魏书》、《周书》、《隋书》、《北史》、《旧唐书
》、《新唐书》、《通典》和《宋史》。柔然,或作茹茹、蠕蠕,与鲜卑同源,原役属于
鲜卑、北魏,后成为北魏北境上的强敌。突厥跟柔然有密切的关系,有一部分是柔然的锻
工。于勒,在南北朝时曾败于北魏,为所奴役,隋初转力强大。突厥、黠戞斯、回纥都出
于勒,先后建立了汗国。回纥是今维吾尔族的先民。黠戛斯是今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吐蕃
是今藏族的先民,在唐代颇为强大,乒力曾一度进入长安。乌蛮建立了南诏,白蛮为助。
后来,白蛮又建立了大理政权。乌蛮,是今彝族的先民。白蛮是今白族的先民。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地区,旧史自《晋
书》以下多有记述,一般缺乏伦次,但究竟也提供了一些资料。晋人常璩著《华阳国志》
,唐人樊绰著《蛮书》,为关于西南民族的重要撰述。南方民族,旧史混称为“蛮”,实
际上包含了许多民族。《宋史》有“蛮夷”四卷,大致包括今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广西相毗连的苗、瑶、羌、壮、土家等民族地区。这是关于当时南方民族比较详细的记载
。后来请人修《明史》,有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土司,共十卷,对于南方民
族,包含西南民族在内,就有比较系统的记述了。

  关于这两个时期的民族史,资料是相当多的,但真正说得上是民族历史撰述的并不多
,系统地记述民族重新组合的书简直就没有了。至于记述民族重新组合中某一过程或某一
过程的片断记载是不少的。在这两个时期,汉文撰述以外,用少数民族文字的有关撰述究
竟还有些什么,这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工作。

  这两个时期的民族史撰述的表述,还是以按地区记述作为主要形式之一,或记一个地
区的一些民族,或记述一个地区的主要民族而兼及其他民族。这还是《史记》以来的传统
。其次,是以记少数民族政权为主,再及其他有关的史事,如《十六国春秋》、《魏书》
、《辽史》、《金史》等。再次,是以时间为主的编年体,如《资治通鉴》记少数民族史
事。这种体裁的好处是可以按着时间的发展看出同一时期不同民族的情况;缺点是这种流
水账式的纪事方式,难于使人得到要领。再其次,是以事为主的纪事本末体,如《资治通
鉴纪事本末》记民族史事。这两个时期的民族史撰述的表述形式比起前代,要丰富一些。

  这两个历史时期民族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于某些人很容易滋长其民族歧视的情
绪,对又一些人,也可以开阔其在民族问题上的视野。前者可以江统的《徙戎论》为代表
,他在晋惠帝时,反对羌氏在内地居住,主张把他们迁出去。他说:“夫关中土沃物丰,
厥田上上,加以泾渭之流溉其舄卤,郑国、白渠灌浸相通,黍稷之饶,亩号一锺,百姓谣
咏其殷实,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
不与华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翫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至于
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以贪悍之性,挟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而居封域之内
,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收散野之积,故能力祸滋扰,暴害不测。此必然之势,已验之
事也。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
、罕、析支之地;徙扶风、始平、京兆之氏,出还陇右,著阴乎、武都之界。”羌氏一类
问题究竟应当如何解决以及能否解决得好,不是这里要研究的问题。我们注意的是江统的
思想。他那种不愿羌氐居于沃土,不愿这些民族自身的发展,不愿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他们
的思想,任晋以后地主阶级学者中是相当普遍存在的。

  唐太宗在民族问题上态度是开明的。他曾说,“夷狄亦人耳,……不必猜忌异类,盖
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
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太宗以后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和杜佑,在
民族问题上都是很有见识的。刘知几在所著《史通·称谓》中,在论到晋人对十六国的态
度时说:“续以金行版荡、戎羯称制,各有国家,实同王者。晋世臣子,党附君亲,嫉彼
乱华,比诸群盗。此皆苟徇私忿,忘夫至公,自非坦怀爱憎,无以定其得失。”这是刘知
几从历史家应有的忠于史实的立场来立论的,在当时这是进步的思想。在刘知几以前,唐
初所修《隋书·经籍志》说:“自晋永嘉之乱,皇纲失驭,九州君长据有中原者甚众。或
推奉正朝,或假名窃号。然其君臣忠义之节,经国字民之务,盖亦勤矣。”《隋书·经籍
志》虽有对十六国的某些国家“假名窃号”的批评,但承认他们有“君臣忠义之节”和”
经国字民之务”,这是以相当公平的态度待人,跟刘知几对待戎羯的态度不尽相同而大
致接近。

  杜佑在《通典·边防总序》中认为,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差距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
而造成的。有些鄙风弊俗,汉人和少数民族原来都有。后来汉人把它们丢掉了,而少数民
族却没有能加以变革,因而民族间的差距就出现了。把杜佑的这个观点用现在的话提高了
说,这种民族间的差距是由于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之不同。当然杜佑的看法是很朴素的,而
在当时却很难得。上引刘知几的看法,是关于历史家治史的态度问题。杜佑的看法,是直
接关系到社会历史的本身。但对于同样的鄙风陋俗,为什么有的民族已经加以改变,有的
民族却不能改变呢?杜佑没有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

  杜佑反对对少数民族的武力征服,他从历史上列举这类活动的危害,说:
  历代观兵黩武,讨伐戎夷,爰自嬴秦,祸患代有。始皇恃百胜之兵威,既平六国,终
以事胡为弊。汉武资文景之积蓄,务恢封略,天下危若缀施。王莽获元始之全实,志灭匈
奴,海内遂至溃叛。隋炀帝承开皇之殷盛,三驾辽左,万姓怨苦而亡。夫持盈固难,知足
非易。唯后汉光武深达理源。建武三十年,人康俗阜。臧宫、马武请殄匈奴。帝报曰:“
舍近而图远,劳而无功;告远而谋近,逸而有终。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
,贪人有者残。”自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于戏!持盈知足,岂特治身之本,亦乃治国之
要道欤!我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字内谧如。边将邀宠,竞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戎,东北天
门之师,碛西恒逻之战,云南渡泸之役,没于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年侮,天下四征未
息,离溃之势岂可量耶。

  他强调说:“前事之元龟,足为殷监者矣。”但他也只是从大唐政权的利害来说,还
不是从少数民族的利害来考虑的。这是由于杜佑之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仅就上述观点而论,杜佑是继承了司马迁而论列了更多的事例,是更有说服力的。

  宋元之际,胡三省以毕生精力注《资治通鉴》,往往因解说史事,流露出他的民族情
绪,《通鉴》卷一百六十四:“梁武帝天监六年,韦叡救锺离,大败魏军于邵阳洲。”胡
三省注:“此确斗也。两军营垒相逼,旦暮接战,勇而无刚者,不能支久。韦叡于此,是
难能也,比年襄阳之守,使诸将连营而前,如韦叡之略,城犹可全,不至误国矣。呜呼痛
哉!”又,卷二百八十五,开运三年:“契丹入汴,帝与后妃相聚而泣,召翰林学士范质
草降表,自称‘孙男臣重贵’,太后亦上表称‘新妇李氏妾’。张彦泽迁帝于开封府,顷
刻不得留,宫中恸哭。帝与太后、皇后乘肩舆,宫人宦者十余人步从,见者流涕。”胡三
省注:“臣妾之辱,惟晋宋为然,呜呼痛哉!……亡国之耻,言之者为之痛心,矧见之者
乎!此程正叔所谓真知者也,天乎人乎!”胡三省的这些注,实质上表述了他对当时民族
屈辱的沉痛感情。这种感情是正当的,与一般的狭隘民族情感是不同的。


民族史撰述和地方志、纪事本末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民族史撰述跟地方志和纪事本末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汉书·地理志》和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都著录了一些道,其中有甸氐道、刚
氐道,狄道、羌道、僰道、蒲氐道。道是县一 级的行政区划,其职责是“主蛮夷”。象
甸氐道等地方,就是氐、羌、僰族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另外,《汉志》和《续汉志》还著
录有夜郎、临羌、大夏、旄牛等地方,虽未称道,大概也是民族地方。地志中著录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可能就是从两汉书开始的。后来的纪传体史书,有地志者,多循此例著录
,也都没有作出具体说明。常璩《华阳国志》、樊绰《蛮书》对西南民族的记载,为学者
所重,而内容和体例都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志,且后继者也甚不易得。宋元时期,地方志的
修撰数量渐多,明清时期更趋繁盛。明修甘肃、宁夏、四川、云南、贵州、湖广、广西等
省地志,现存者约八十余种,其间,有不少民族史料可供检寻。明田汝城著《炎檄纪闻》
,是关于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民族史事的重要著述。作者在论及民族纠纷时,说这些
纠纷“皆起于抚绥缺状,赏罚无章,不肖者以墨守败绩,贤者以避嫌徼名。二事殊情而
同弊,卒致干戈相寻,蔓延茶毒,下竭生民之膏血,上贻建议之轸忧。”此书作者当然是
站在统治阶级方面说话的,但也有相当平实的一面。清代官修民族地方志,巨制不少。民
族地方的志,如《西域图志》有五十二卷,《盛京通志》有一百二十卷,《广西通志》一
百二十八卷,《云南通志》三十卷,《云南遁志稿》二百一十九卷;跟少数民族关联较
多的地志,《陕西通志》有一百卷,《甘肃通志》有五十卷,《湖广通志》有一百二十卷
,《四川通志》有四十卷。府、州、厅、县的志书记有少数民族史迹者,一时尚难详悉。

  纪事本末作为一种记事的体裁,先秦已经有了。以纪事本末作为某种史书的著述体裁
,则是开始于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袁书中已有了关于少数民族的一些书目。以密切
关系少数民族的一次事变或一次战争为记述对象,并以纪事本末的史体勒成专书的,是在
明清时期才多起来的,明神宗时,李化龙奉朝命征播州,约经六个年头才把战事结束。播
州地居贵州、四川、湖广之间,是苗民聚居地区。事后,李化尤撰《平播全书》十五卷。
郭子章也撰《黔中平播始末》三卷,杨寅秋撰《平播录》五卷。此外,马文升的《西征石
城记》、《抚安东夷记》,王轼的《平蛮录》,也都是用纪事本末体写的书。清代宫修有
关少数民族的纪享本末书,较明为盛,亦多巨制。举大家所知的书,加《平定朔漠方略》
有四十卷,《平定准噶尔方略》有一百七十二卷。《平定两金川方略》一百五十二卷。鸦
片战争后,清代官修民族地方志和民族史事纪事本末书仍在继续。但因时代变了,书的形
式虽不变,而意义不同了。

  明清时期,封建制已处在衰老的过程中,但还有相当大的能量。它借助于国家机器来
阻碍新生力量的发展,企图延续这个制度的生命。新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具
备突破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力量。明清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都有一套相当稳定的制度和政策
。《明史·上司传》在说到统治西南民族的政策时,一要“额以赋役,听我驱使”,就是
要达到使人民群众完粮、纳税、当兵、当差的要求。二要“恩威兼济”,以“得其死力而
不足为患”。所谓“恩”,是“假我爵禄,宠之名号”,实行对民族上层的收买。“威”
,是对敢于抗命的人加以武力镇压。这一政策在清代对其他民族地区也同样照办,不过清
代的作法要更具体些。它有一个分别对待的办法,对满蒙关系、满藏关系、满汉关系、满
回关系,都有区别对待的措施。如前所述,明清时期所修官书,基本上都是歌功颂德的作
品,而地方志则有较多的知识性的记载。但地方志数量相当大,而且又是地域性、专题性
的资料汇编,经过去伪存真的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利用,它还是具有相当丰富的史料
价值。《明实录》、《情实录》中的民族史料不少,《清实录》中的民族史料大都已经摘
录整理,并已有部分出版。明清档案数量更多,其中包括大量民族史料,需要长时期整理
才能出版,供人参考。

  在民族观点方面,自明初以来数百年间,以民族歧视为特点的大民族主义占有根重要
的地位,其中包含大汉族主义和少数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当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
的时期,在民族思想上又有其独特的表现。明清之际著名学者如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等,都是民族思想很浓的人。顾炎武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是指朝代的兴替。
亡天下,是指民族政权的毁灭,这里实际上是指明亡清兴。他认为,“保国者,其君其臣
,肉食者谋之”,这是统治阶层内部的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是全民
族的事。他指斥相率臣于刘聪、石勒的晋朝诸臣,“观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动其心者
”是无耻败类。这实际上也是他隐晦其辞地谴责那些在清初乞求富贵的前朝官僚、文人。
顾炎武的民族思想是跟反对清对汉族的民族压迫密切结合的。但顾炎武并不是狭隘的民族
主义者,他对于少数民族的优点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说:“历九州之风俗,考前代之史书
,中国之不如外国者有之矣。”他列举契丹、女真、以至匈奴、北魏、回纥的风俗以证其
说。他所谓“外国”,按当时的用语,是指中原以外的地方,是指少数民族说的。

  黄宗羲的民族思想也是与反对民族压迫密切结合的,但他站得更高一些,还跟反对封
建君主专制密切结合。他的名著《原君》说: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
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之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
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后之为
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
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
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
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
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
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
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
其听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
,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大事,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
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从民族思想的角度看,这是作者以史论的形式谴责民族压迫的罪恶。他所指责封建专
制下的种种罪恶活动,无不可理解为作者在指责清初统治者的罪恶。作者批评“小儒”所
谓“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也是揭露那些向清廷乞求一官半职者借口的虚伪可笑
。黄宗羲、顾炎武等的民族思想,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后人也是有相当大的影响
的。


民族史撰述的近代化倾向


  鸦片战争前夜和战后百余年间,中国民族史撰述上出现了近代化倾向。第一,它反映
了各民族联合反清反封建压迫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官修地方志和纪事本末体的书,数
量还是很多的,甚至还超过以前。其中,如《平定云南回匪方略》有五十卷,《平定贵州
苗匪方略》有四十卷,《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有三百二十卷。关于回族反清的私人撰
述,如《平回志》、《平定关陇纪略》等书,种类更多。这些书,在作者的主观意图上,
都是歌颂清统治者镇压民族起义的武功,但它不能不反映这些反抗民族压迫、反抗镇压的
过程,同时,也不能不反映少数民族的联合,他们公开打着反清的旗帜以及清军借助于帝
国主义的军火以加强其镇压的力量。这些情况包含着过去民族纠纷中所没有出现过的因素
,这具有新的近代的意义。

  第二,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在这时期有了重大的改变。过去,在民族纠纷中,少数
民族往往被认为是威胁中原政权的力量,现在,他们成为捍卫边疆的重要力量。因此,当
时有政治敏感的人,把对国防的重视,跟民族史地研究联系起米。徐松《新疆识略》,张
穆《蒙古游牧记》、何伙涛《朔方备乘》、沈壵《新疆私议》、徐鼐霖《筹边刍言》等,
都是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撰述。把边疆民族中跟边防联系起来,这是一个进步,它反映了
边疆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一种变化,也意味着民族史撰述的一种近代化倾向。

  第三,民族史在中国史中的地位受到重视。清末,夏曾佑著《中国历史教科书》,认
为民族问题在历史进程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他在书中的第二章第一节论说:“凡国家之
成立,必凭二事以为型范。一外族之逼处,二宗教之熏染是也。此盖为天下万国所公用之
例,无国不然,亦无时不然。此二事明,则国家成立之根本亦明矣。本书所述,亦也发明
此二事为宗旨。”下文论到三国两晋晋南北朝时民族的复杂,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种族复杂之原,由于前后汉两朝,专以并吞中国四旁之他族为务
北则鲜卑匈奴,西则氐羌,西南则巴赛,几元不遭汉人之吞噬者。中国以是,得成大国,
而其致乱,则亦因之。盖汉人每于战胜之后,必虏掠其民,致之内地,漫不加以教养。而
县官豪右,皆得奴使之。积怨既久,遂至思乱。若政府无事,尚有所畏。一旦有烽烟之警
,则群思脱羁绊矣。及其事起,居腹心之地,掩不备之众,其事比御外尤难。故五胡之乱
,垂三百年而后定也。其后河北之地,皆并于北魏。魏人于北边设六镇,配汉人以防边,
而自与其大姓居洛阳。久之,则强弱之形,彼此易位,适与两汉时相反。于是高欢侯景等
,稍稍通显。至隋唐间,天下之健者,元一非汉人矣。此本篇所详种族之大纲也。而其宗
教复杂之原,则与种族相表里。两汉所用,纯乎六艺耳。至魏晋时,乃尚老庄。其后渐变
为天师道。天师道者,源起于三苗之工风,而假合以外来之教,故尤与南方之汉族为宜。
其时江左之大家,如玉佣等,莫不奉天师道。而河洛秦雍诸国,其种人本从西北来,天竺
佛教早传于匈奴与西域,至此印随其种人,以入中国。佛教之高深精密,其过天师道,本
不可以数记。且孙恩之乱,假天师道以感众。其后士夫,多不喜言天师道。于是佛教之力
,由江北以达江南。久之,与古之巫风合而为一。而儒家不过为学术之一家,士大夫用之
,非民所能与也。此二者之变幻,自魏晋以后,五代以前,大率如此。

  夏曾佑认为,民族问题既于政权兴替密切相关,又于宗教信仰类型密切相关,他把民
族史在通史中的地位看得如此重要,还是前所未有的。这显然是跟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关。
这是当时国内外的民族矛盾在作者史学思想上的反映。

  在五四运动前后十余年间,王国维对北方民族的历史做了 大量而细致的考订工作,
对于蒙古史用力尤勤。他根据古籍所记,结合古器物、古文字,参考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作出一些精辟的论断。他是用近代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工作的。他的名著《鬼方昆夷
狁考》、《西胡考》、《西胡续考》、《黑车子室韦考》、《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
《鞑靼考》、《萌占考》、《月氏未西徙大夏时故地考》,一直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特
别是这些作品引起了人们对民族史在中国古史中的地位的重视。

  第四,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有近代形式的中国民族史出现。所谓近代形式,主要是
指它基本上脱离了政治史的附属地似,而向一个有丰富内容、有自己体系的独立学科发展
。梁启超倡之于前,王桐龄、吕恩勉、林惠祥、吕振羽等相继编写于后。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这是一篇对中国民族发展相当概括的论述。梁
启超在书中解释了“民族”一词的函义,把“民族”跟“宗族”、“国民”区别开来。他
论述了中国民族的起源,指出了外国学者的中国民族西来说、中国民族南来说没有根据,
并以《诗经》中的记载来反证《史记》中关于夏商周始祖之不可信,他认为,中国境内有
六个民族,中国古代民族可分为八个组。而汉族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跟各族融合而成的混
合体。他这篇文章,有些话说得很有见识,概括能力也很强,但在对各个民族的分别论述
和古今民族的演变上错误很多。从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上看,这是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

  王桐龄、吕思勉、林惠祥的书都称作《中国民族史》。吕振羽的书称作《中国民族简
史》。四书对于民族的分类,主要是按照辛亥革命以来的“五族共和”的提法,列出汉、
满、蒙、回、藏,加上了苗,还略有其他民族的增益,在取材上,这四种书基本上根据旧
史。吕振羽重视调查材料,而调查到的材料也不多。王桐龄书,实际上只是汉族形成发展
史,对于其他民族,也只是就其与汉族有关系的史事说了一些。这书的特点是附表多,关
于不同民族间杂居、通婚、仕宦,文化上的学习等,这些表可供参考。其它三书,都是就
不同民族分别陈述,不能对国内各民族作综合的说明。作为书中主要内容的五族历史,因
研究得不够,说法上也有很大的分歧。吕振羽试图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上解释一些问题
,并探索各民族的历史前途。尽管他在具体的史实方面有不少误解,但对书的总体上看,
代表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从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史撰述是沿着近代化的倾向蹒跚前进的。因历史条件的局限,
这种状况很难改变。一直到了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各民族得到了解放,为民族史的调查、
研究和撰述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民族史的研究工作才能面目一新。

  第五,民族思想的多样化和民族平等思想的出现。鸦片战争发生后的第三年,即南京
条约签订的那一年,魏源的《圣武记》成书。魏源特别在序文中提到,本书“告成于海夷
就欵江宁之日。”作者备陈清自开国以来军事上的得失,申述自己对当前军备的见解。这
是一部有爱国思想的书,就针对外国入侵的局势立论的。这是魏源民族思想的主要方面。
但《圣武记》中大量地颂扬了镇压少数民族的胜利,这又反映了满汉统治阶层的大民族主
义的立场。

  在辛亥革命前后,章炳麟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大民族主义者,他所
著《中夏亡国二百四十年纪念会书》和《讨满洲檄》,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
当时的革命党人具有类似思想的,颇不乏人。

  孙中山主张民族平等。他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明确地指出:“国家
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为一人。
是汉民族之统一。”后来他提倡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其中之一。他主张对外要联合以平
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对内要国内民族一律平等。但他把蒙古人和满人都看作是历史上
的外国人或被汉人同化了的外国人,认为元、清两朝的统治是中国亡了两次国。这些显然
还是大民族主义的论点。

  一九四一年,李维汉同志主编的《回回民族问题》出版。这是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民
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的第一部专书。书中讲到回族的来源、回族长期被压迫和斗争的历史
,分析了回族跟伊斯兰教的关系,分析了西北伊斯兰各个教派的经济基础,批判了各种有
关回族问题的谬论。这是一部富有创见的书,也是为适应当时革命斗争需要的书,这书的
名称虽叫《回回民族问题》,实际上,它对开展民族问题的科学研究,包含民族史研究在
内,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回回民族问题》出版后八年,吕振羽同志在他的《中国民族简史》中提出:“在中
国民族民主革命阶段中,要解决的国内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上地问题,一是民族问题
。土地问题,由于二十年来革命实践的体现,天才领袖的创造,已成了中国最先进人士熟
知的科学:民族问题,我们也有着正确的原则、方针,并早已正式提到行动日程上,不过
在全国人民,以至最先进人士里面,大多还不如对于土地问题那样熟悉。现抗战胜利结束
,进到和平民主事业的斗争,国内民族问题,立即就要全面地提到行动日程上,我们应同
时展开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

  “中国民族问题,从来还没有系统地研究过,‘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的用语,
是从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中译来的,马列这个用语的本来意义是‘中华诸民族’或‘中国
的民族’。但中国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者,却从大汉族主义的立场来窃用这个神圣的
用语。他们颠倒黑白,歪曲历史事实,无耻地只承认汉族是一个民族,说国内其他民族如
满、蒙、回、藏、苗等等,都只是所谓‘宗支’或‘宗族’。这不啻是对国内其他民族任
意‘侮辱’,并证明了他们毫无科学常识。中国境内究竟有多少民族,他们的起源、历史
过程以及现状怎样,法西斯大汉族主义者是完全无知的。他们敢于那样大胆的武断,不仅
在企图避免国内民族问题的正确解决,且正是臭名万代的希特勒、荒木贞夫的民族优越论
的翻版。这和马列主义的民族问题的科学,自然正相反对,而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基本精
神,也是不相容的;其对今后全国和平民主事业,更十分有害。

  “自然,谁也不容否认,汉族是全世界第一位人口众多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要部
分。中华民族四千年光荣的文明历史,过去辉煌灿烂的封建文化,是东方文化钓主流,对
全人类的文明,也有着伟大贡献,而其主要创造者也是汉族。这回决定全民族命运的伟大
抗战事业,主要也由汉族在担当。但同样不容否认。中国境内其他兄弟民族,对过去中国
文化的创造也都直接或多或少有其不朽的贡献,对这回的民族抗战也都有相当的功绩。”

  吕振羽同志的话,说出了民族史的真实情况,也说出了我们历史工作者在民族问题上
应持的正确态度。

  以上,我们简单页扼要地回顾了新中国创立前,我国多民族历史撰述的一些情况。它
们己形成了悠久的历史传统。留下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撰述体裁,表
达了不同的民族思想,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这些宝贵的遗产力我们研究民族史,
提供了大量资料和编写上的借鉴。那些认为中国史书只记载汉族不记载少数民族的历史的
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汉族史家生活在中原,在两三千年的漫长时期里,他们接触各地区少数民族的机会比
较多,因而汉文在民族史方面的记载比较多,也相当重要。少数民族用本民族语言写下的
历史,在不同民族中有根不相同的情况。挖掘、研究民族文字的历史记载,还处在初步阶
段。我们急须加紧努力,使汉文及少数民族文字的记载得以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使我们
多民族祖国历史的研究和撰述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承担使命的方式。1980年代,当媒体与社会全面“围剿”桌球厅的时候,《南风窗》曾拿出自己的营业收入举办了与杂志内容毫无关系的中国第一场桌球大赛,目的只在于促进社会更加多元,让人们有理直气壮地追求娱乐和消费的权利。

而今,“娱乐至死”风靡社会,并成为传媒经营法则时,《南风窗》抽身半步,回归践行“责任”的传统,举办公益的大学生调研活动,资助学生走出校园,观察和记录他们眼中的中国。

新一代大学生注定要在庞杂的问题社会中打拼,对于这些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不仅仅是对于国运兴衰的关注,更是对一个个身处其中的个体命运的关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0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