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Heav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iel (又睡着了), 信区: LangHeaven
标  题: 法语语音语调的特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4月07日21:13:2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法语语音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每个音素都很明晰、清脆、响亮。这与法语发音的基础
部位主要位于口腔前部不无关系。德语和英语的发音部位比较后,发出的音要经过口腔;
而法语的音出自口腔前部,它就会显得清脆明快。另外,法国人在发音时口腔肌肉拉紧,
而英国人发音时口腔肌肉较松驰(我们在讲汉语时,更松驰)。因此,人们觉得法国人发
音要求严格,英国人发音时却漫不经心。法国人发音全部动作都在口腔内完成,面部却轻
松自如,而某些德国人在讲德语时仿佛脸上的肌肉也被调动起来,比较滑稽。 

    发音时绷紧发音器官的肌肉,这对元音和辅音都会产生效应。在法语中没有像英语那
样含糊的元音,在一个元音的整个发音过程中,发音器官保持同样的状态,这样,这个元
音就自始自终保持它的性质。然而,英语的某些元音由于发音器官的移位而变成二合元音
(le diphtongue)或是三合元音(le triphtongue)。法语的全部元音都是响亮的,没
有含糊不清的。 

    辅音的情况也是如此。法语的辅音发音有力而适度。就拿塞辅音来说吧。不管是清音
还是浊音,发音时都用同等力度,但清音和浊音之间的区别却泾渭分明。例如feu和fils
的第一个字母f发音时清晰有力,而德语的fish的第一个字母发音时似乎显得有些松驰含
糊。英语和德语的塞辅音带有送气的嘘音,这种情况在法语里是没有的,这就使人们觉得
法语辅音在发音干脆利落,例如辅音[t],[p],[k]都很清脆。法语既没有二合元音,也
没有像德语和意大利语那样的由两个辅音合成的如[ts],[dz],[pf]等复合辅音,例如意
大利语中的razza,caccia,raggio,德语的zier,pfarrer。 

    法语和德语两种语音的音节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法语里,大部分音节由元音结尾,而
德语的音节大部分由辅音结尾。请看下列法语句子的音节:Je/l’ en/ten/dais/ 
 ve/nir/  a/vec/  sec/gros/ sabots(我一眼就看穿他的用意了)。法语的音节通常由
一个(有时有二个)辅音加上一个元音组成,如detacher,tres。德语的情况正好相反,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音节是辅音结尾的,有时甚至有两个,三个甚至四个辅音,例如
gern,surst,ernst 等。语言学家瓦特布尔(Walter Von Wartburg)曾对法语和德语两
种语言的开音节和闭音节的比例进行过统计,结果是:在同等数量的散文页数里,法语的
开音节与闭音节的比例是5比1,而德语的开音节和闭音节的比例是1比3。一个音节的灵魂
寓于元音。法语单词的重音都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这是一条规律,所以在一个单词时后
一个音节也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德语则相反,多数音节属于闭音节,一个词的重音不是落
在后面,而是落在前面。 

    组成法语句子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而是节奏组(le groupt rithmique)。一个节
奏组(如la premiere offre)就是一个整体。因此只有一个重音。在一个节奏组里,词
与词之间不能分割,读音不能中间停顿。一个节奏组要一口气读(讲)完,法语位于词未
的辅音通常不发音,但是,如果后面的词是以元音开始的,那么,这个辅音就要发音,并
与后面的元音联诵,而且清摩擦音要读成浊摩擦音,例如:les autres, grand homme, 
vient-il, de gentils enfants, il lient a moi, pas encore等。[r]要与后面的音节
连读,有些以辅音结尾的音节也要把该辅音与下一音节连读。在这一点上,德语与法语也
相互对立,德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如果说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元音遇上后一个
词的第一个音节为元音,那么,前一个词的读音就带有一种特殊的音以突出强调后面单词
的第一个元音。因此,在德语里,每遇到一个由元音开头的词就要略有停顿。这样音与音
之间就会缺乏连贯性,法语可不允许把一组意义完整的语音割断。然而,法语仍有办法把
两个相邻的元音,即前一个词尾的元音和后一个词首的元音分开来,这就是在后一个词首
的元音上轻微的提高音量,例如j’ai ete, il y a eu un等等。 

    法语元音丰富,共有16个,而意大利语只有7个,西班牙语更可怜,只有5个。法语元
音比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都要丰富得多。丰富的元音使得法语从整体来说显得十分清晰,
使人能清楚区分一些近音词,如pis,pu,pou,peu,pain,pas,pan。这10个词都只有1个音节
,它们之间的区分就在于元音。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相对应的词分别是:peggio,potuto,
pidocchio,poco,pelle,pane,pace,poute,passo,panno和peor,podido,piojo,poco,piel,
pan,paz,puente,paso,pano。这些词都保留着词尾,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全靠附在词根后面
的词尾。要是法语没有那么多的元音,很多词就会成为同音词。正是因为法语元音丰富,
它的语音才会那么悦耳和明晰。 

    法语语音的主要特征是:绝大多数的音节是开音节,无二合元音,重音落在词末最后
一个音节上。这些特点并非法语自古有之,而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法国学者和法语语言学者
们辛勤劳动的结果。古法语的语音与现代法语的语音差别很大,例如,古法语有很多闭音
节,后来多数变成了开音节;古法语有二合元音,甚至三合元音,后来都消失了,变成了
单元音,如contean;在古法语时,有相当多的词的重音是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的,后
来词尾e脱落,重音也就落在该词的词尾。法语语音的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13世纪到17世
纪之间。

    法国语言美,还包括它的语调美。法语有重音,但它并非强到弱化其他音节。重音和
语调互相配合,就形成了高低和强弱的节奏,给人以乐感。例如在il parlait bien(他
讲得好)这个短句里,最后一个音节的音和调都比其它音节略强。在德语里,音和调有时
是互相对立的,例如在er will fortgeher这个短句里,重音落在音节fort上,但是这个
音节的调要比后一个音节低。因此,法语的语音语调因为配合默契而抑扬顿挫,悦耳诱人


    正常的重音(accent normal)只起节奏的作用,它并不表示什么意思。但是,法语
还有非正常重音(accent abnormal),它不是落在通常的音节上,而是落在其他音节上
。例如:由于受惊而说C’est epouvantable(这真可怕),重音应该落在pou和table上
,这叫感情重音,而正常情况下,重音则落在table上。由于思想感情的缘故,正常的节
奏组的重音也可能改变,例如由于某种需要而强调句子表达的价值,让听者获得深刻的印
象,在宣读科研论文时和在大中学校教学中就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这叫强调性重音
(accent d’insistance)。例如C’est une verite relative, ce n’est pas une 
verite absolue(这是相对真理,这不是绝对真理)。在政治性演讲时,演讲人常常把两
种非正常重音——感情性重音(accent d’emotion)和强调性重音——混合使用,收到
良好的效果。  

    强调性重音和感情性重音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强调性重音总是落在节奏组的第一个
音节,感情性重音通常落在一个词的第二个音节上,但这不是绝对固定的。  

    由此可见,正常的语言语调会由于受到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的影响而改变。感情性重
音源自个人的感情生活,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感情性重音表现在语音语调上。强调性重音则
源于个人意志,其目的是希望别人接受他的思想或意志。而正常重音则是传统的,约定俗
成的,并不表示个人感情和愿望的音调。因此,法语的语音语调还经常受到个人思想感情
和意志两个因素的影响。有人说,法语的重音在不断的变化中,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只
有在上述两个因素中的一个起作用时生音才会改变,当这两个因素都不起作用时,重音还
是回复到正常的音节上。  

    无论是感情重音还是强调重音,都不能取消正常重音。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节奏组就
有两个重音,它们的功能是很清楚的。正常重音在人们所料之中的,它的作用是表示韵律
和法语千百年来的传统的节奏,这种节奏早在西塞罗(Ciceow)时代就已存在,例如拉丁语
du bi to=法语doute,拉丁语amicita=法语amitie。感情性重音和强调性重音则是人们
意料之外的非传统重音,它们表达了人们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意愿。在法语里,非正重音不
会取清正重音,后者也不会阻止前者发挥其作用。这种状况反映了均衡的法兰西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紧紧地保持传统的主线,但它又不因此而取消个人的特性。法语重音的特点充
分表现了法兰西民族的特征,这就是保持个人权利和传统力量之平衡,对个人既不要过多
约束,也不要让其造成混乱。  

    语调在句子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把词组的词构成一个语义单位,使人明白一个
句子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法语的语调通常句首开始逐渐上升,直到词子中间,然后慢
慢下降,句末语调的高度与句首相当。疑问句的语调与正常的陈述句相反,语调要逐渐上
升。法语语音和语调是人个和谐的整体。每个句子由一个或多个节奏组成,例如:il ma 
ecrit为下节奏组,il ma ecrit avant-hier 为两个节奏组。通常来说,节奏组的第一个
音节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最后一个音节,句子的最后一个节奏组是例外,它的声调是从第
一个音节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最后一个音节。句子的第二部分开始时语调往往在句子的第
一部分略低。从句子的升调部分到降调部分的长度并不划一,有较短的,也有相当长的,
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中间都有顿挫。试比较亚历山大诗句Je suis venu/trop 
tard//dans un monde/trop vieux(我太迟来到一个古老的世界了)和散文Dans l’ 
echan gelde ces phrases// il y avait chose/ qu’un simple adien(在这些交换的简
短的话语中,包含了除告别以外的其他东西)。有时,只有根据句子的正确理解一个句子
,例如:il sait donner des coups(他知道该怎么打)和il s’est donne des coups(
他往自己身上打)两个句子的语音完全一样,唯一的不同的地方是:第一个句子可划分为
三个节奏组,而第二个句子只有两个节奏组,我们在听这两个句子时,唯有根据节奏组来
正确判断它们的意思。又如:Elle a ete chanter a Paris(她在巴黎唱歌了)和Elle 
a ete chante a Paris(她巴黎受到了颂扬),这两个句子的语音没有任何可以区别的地
方,只有语调才能区分它们的意思。还有另一种情况,从文字上看,很难确定一个句子的
确切意思,只有语调才能帮助我们正确去理解,拿plus de joie, plus de chansons这个
句子为例,如果这个句子从前半部到后半部的语调平和的,它是列举人们所失去的东西,
可译为“再也没有欢乐了,再也没有歌声了”。如果语调从句子的第一部分往第二部分渐
降,这就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没有欢乐了,所以也就没有歌声了”。由此可见,
语调在法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一词句使用了不同的语调就有不同的意思,产生不同的
效果。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的语音语调丰富多彩,一篇文章仿佛就是一个乐章
,听法国人讲法语,就像听歌手歌唱。 

--
迷宫般的城市,让人习惯看相同的景物,═╤══╤═╤═════╤══╤═╗
走相同的路线,到同样的目的地;┤┌┐∣ ─-┴┐∣┌─ ┌-┐└★─┘┌╢
习惯让人的生活不再变。─┐∣┌┘├┘∣┌─- ∣└┘┌-┴-┘┌─┬─┘║
‖┐┌─┘∣├┐∣ -─┬┘└┘┌┘习惯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 - 
╟┘∣ ─-┘└┘├─- ∣ -┬┐├─却又有种莫名的寂寞。而你永远不知道,
╚═╧═════╧════╧╧╧═你的习惯会让你错过什么。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5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