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Heav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rior (视觉思考阶段), 信区: LangHeaven
标  题: [De]走向21世纪的德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16 23:01:51 2004), 站内信件

走向21世纪的德语
同济大学德语系
王庆志 刘顺生

   语言不仅是经济交往和科技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不同民族之间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
之间通过交流达到理解的钥匙,是各种文化相会的一种重要媒介。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科
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交流和发展,德语作为一个发达地区民族的语言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一、历史的回顾

早在800 年前,汉萨同盟使德国商人纷纷走向海外,东欧是他们的主要贸易区,当时德语是主
要商贸交际用语之一。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尽管英语、法语在世界各地广为流
行,但在中欧和东欧地区,德语却是各民族常用的语言。从伏尔加河流域到以柯尼斯堡为首
府的东普鲁士,从今天波兰的港口城市格但斯克到罗马尼亚的齐本毕尔根地区,都有日尔曼
民族
的子孙聚居,在奥匈帝国的版图内,德语与当地斯拉夫民族语言共同使用。1945 年以后, 德
语作为母语在当时东德、西德、奥地利和瑞士使用,在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丹
麦毗邻德国和奥地利的部分地区使用。由于当时东欧各国受苏联影响,大力推广俄语教学,
德语在这一地区几乎成了空白。前东德虽然也曾在这些“兄弟国家”推广德语,但未能形成
气候。

二、德国欲建立德语新纪元

事实上,过去德国人是通过艺术和科学使人们对德国产生兴趣,今天无疑是强大的经济、先
进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吸引着千百万人学习德语。德国也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今
天,德国的政治家们为此正在苦心思索,为德语未来全面走向世界推波助澜。早在1983 年一
份声明中,德国政府就宣称:“我们要重新广泛地将德语向海外推广。”1991 年德国用于资
助德语教学的投资为4890 万马克,现在每年的投资为5000 万马克。专门从事德语教学和传
播德语文化的歌德学院发展很快,它在全世界已建有约170 所分院,而且还在不断扩大。总
部设在科隆的杜伊斯堡基金会语言中心专门培训外国专业人员和语言进修人员。德国不少
城市还开办了国民业余大学,主要任务是对外籍工人及其家属进行德语培训。大力出版、发
行“对外德语教材”,也是德国推广德语的一种手段。目前在德国出版的德语教科书、专业
语言书,如医学德语、经济德语等有100 多种。德文杂志如:

《Stern》、《Spiegel》、《Deutschland》等已发行到几乎每个学德语的地方。Deutsch
e Welle》国际广播电台和许多电视台向世界各地播放德语节目。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推广
德语,德国人进行了德语改革。1996 年初,德国、奥地利、瑞士官员举行联席会议,就对德
语进行一系列改革达成协议,他们将简化德语复杂的语法规则,缩短冗长的复合词,使拼写更
加规
范化。德国杜登出版社已出版新的正字法,里面包含了语言改革新内容。德国一些学校采用
了新的语法规则,目的是使官方定于1998 年8 月1 日开始向新的语法规则过渡计划顺利实
施。到2005 年,旧的语法规则将被最后取消,德语将比以前易于掌握,更令人喜欢学。

三、今日世界中的德语
通过德国上下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开拓,目前德语正在世界各地稳步发展。
1. 西欧
在西欧,英语无疑是第一语言,但是自东欧解体以来,在欧洲许多国家日报的广告上询问德语
知识的比法语多。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杜伊斯堡大学审核了欧洲主要报纸提供的14000
 份招聘广告后发现,有1/ 5的用人单位要求受聘人员须具有德语知识。法国人也抱怨:“大
家都想学德语,德语的竞争力正在迅速上升。”约900 名来自50个国家的法语教师在瑞士洛
桑开会时说:“法语教学正在危急之中,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想学德语。法语只是被视为一门
沙龙语言。”他们认为,学法语的人正在减少。一位希腊的法语教师说:“今天人人都想学
德语,
这是一门现代技术语言。”
2. 东欧和俄罗斯
1989 年以来,德国政府制订了一项“资助中欧、东南欧和向东欧推广德语的特别规则”,以
此吸引教学人员进修,直至向各国派遣自己的德语教师。另外,还为外国教师进修提供奖学
金、德语教科书和德文杂志等等。所以,在东欧学习德语的人最多,占全世界学习德语的人
数2/ 3 。专门教授德语的歌德学院也发展很快,在华沙、布拉格、索菲亚、布加勒斯特、
布达佩斯都建立了分院,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明斯克、阿尔码、阿尔泰、维尔那和塔林也
开设了分院,而且发展势头还在扩大。东欧和独联体各国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以及对经济改
革的期望很大,所以很希望获得德国的资金和技术,每年派往德国学习的科技、文教人员日
益增多。近年来,德国的援助政策也有意向他们倾斜,所以在德国各大学和培训中心都能看
到大批东欧和独联体各国的年轻人和访问学者。
3. 亚洲
过去,亚洲地区懂德语的人不多,而今天已大不一样了。由于各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很重
视德语教学。韩国、日本有许多人在学德语。印度尼西亚除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外,德语已
是第二外语,学习人数已达几万人。德语教学在我国,过去主要是在大专院校。有20 多所学
校开设德语专业,有90 多所学校开设公共德语,香港、台湾也各有两所。我国有7 所学校开
设留德预备部。现在业余德语教学也正在形成规模,入学人数日益增多。越南、菲律宾、印
度、蒙古等国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德语,并有德国专家教学,还在筹建歌德学院,并
建立德国问题研究机构。德国总理科尔曾断言:“21 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许多著名经
济学家也认为,21 世纪的亚洲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亚洲许多国家不仅政局稳定, 而且
经济发展潜力很大,还有无与伦比的市场。聪明的德国人首先看到这一美好前景,制订了新
亚洲政策,抢占东方市场。可以预见,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传播工具,德语必将在
亚洲许
多国家中得到推广。
4. 世界其他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有1400 万德国人移民南美、北美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大
大小小的德语基地。两个世纪前,德国人移民美国。目前,四个美国人中有一人是德国血统
。中非的喀麦隆、北非一些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是德国的殖民地。德语在这些国家也
有一定影响。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白人占总人口的12 % ,大多数人讲德语,德语是这个国
家的官方语言。
5. 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1990 年德国统一以后,作为恢复了全面主权的统一国家,德国越来越想在欧洲乃至世界舞台
上发挥作用。1996 年初,欧盟会议决定,将德语作为欧盟官方语言,这一情况在这之前就已
酝酿很长时间。与此同时,德语在12 个国际组织中占有全面的地位,在22 个国际组织中占
有局部地位。1974 年以来,联合国设有德语翻译处。世界各地出版的德文杂志有160 多种
,约有
200 多家电台和电视台播放德语节目。为了方便与德国打交道,不少欧洲国家领导人、政治
家都想学德语。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在一次欧洲国际会议上吃惊地发现,许多中欧、东欧国家
的与会代表都能用德语发言。为了与自己强大的经济相适应,德国越来越想在国际政治舞台
上发挥大国作用,可以预见,走向21 世纪的德语,势将有相应的发展。

--
                   
                   To injure no man, but to bless all mankind.
        
                                http://yepp.myrice.com/little.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7.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