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Heav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rior (Licht), 信区: LangHeaven
标  题: "我"在德国当中国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20 22:44:26 2004), 站内信件

"我"在德国当中国人   
 
   
 在各族裔云集的美国东北部待惯了的我,初到德国时非常不习惯。我在美国上高中和大学
,校园里亚裔学生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我从来没有特别感觉到自己是所谓的“少数
族裔”。

 

可在德国这个非移民国家,许多城镇几乎还是清一色的白种人,即使在柏林这个所谓“欧
洲最多元化”的大都市,亚裔也并不是那么常见。在街上和地铁车厢里,我经常见到金发
碧眼的女士先生,暗暗地或毫不掩饰地打量我的东方面孔。

 

到了柏林郊区的小镇波茨坦,我的族裔问题似乎更引人注目了。几乎每星期都有一两个好
奇的人在街上或地铁里跟我搭茬,问我是从哪个国家来,有人甚至直率地开口就问:“日
本人吗?”对这种人,我一向都懒得解释,瞪他一眼说:“不是。”在我想来,这些人大
概一辈子都在某个小村庄住,没见过几个外国人,他们可能很难理解我“在中国出生,在
美国入籍,来德国教书”的“曲折”身世。而我的这种感受,在德国的很多中国人似乎都
有。

 

圣诞节假期里,我去德国南方看望我姑姑。她在德国已经定居十多年,在以保守著称的巴
伐利亚州一个小镇上当医生。谈起在德国的感受,她说她一直未能感到被德国白人社会所
接受--尽管他们一家都已入德国籍,两个孩子一个在德国长大,一个在德国出生,都说
流利的德语,并且都是班上的好学生,夫妻两人各自有收入不错的高技术职业,他们在德
国算是相当不错的中产阶级了,但他们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总感到自己被当成外国人。


 

我姑姑工作所在的那个巴伐利亚小镇,只有她一个亚洲人,时不时就有病人在走廊里追上
她,问她从哪里来,不给一个确定的答案就不罢休,一定要刨根问底地把她的出生地点打
听清楚才行。更有一些德国人,看见亚洲面孔就认为他们从事的一定是“扫地”或“洗碗
”这类不需要高文凭的服务性工作,他们大都难以置信,一名亚裔中年女性竟然能在德国
当医生。

 

有一次我姑父买东西的时候,碰见一个他们孩子同学的家长,拉起家常来。她问:“怎么
最近没见到你太太?”姑父告诉她,她最近刚刚找到一份工作,但那家医院离家较远,所
以一般周末才回家。

 

那位太太很惊讶:“她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为什么不在本镇的医院工作呢?那里有许
多空缺的职位呀。”这一下把姑父也说糊涂了:“她去问过,别人说没有呀!”那位太太
摇头:“不,我知道,他们那里需要很多清洁工!”

 

我姑父哭笑不得:“您误会了,我的夫人是位医生。”听到这话,那位太太脸上露出惊异
的表情。

 

“这种事已经发生过多次了。”姑姑讲起这事时有一丝愤慨,也有一丝无奈,“我刚到巴
伐利亚那个小镇时,在镇上找住处,去一家德国人家里看房子,是间地下室。那位太太说
,租她的房子可以,但条件是一定要每个月把他们家所有的窗户都擦一遍。我说,哪有这
种事,我工作忙得要死,连自己家里的窗户都没时间擦,哪有时间来擦你们家里的窗户?
她就说:`你总有下班的时间吧,而且还有周末呀!`我说:`我每天早上从7点工作到深夜
,周末回家和家人团聚,怎么可能有时间?`”

 

这位夫人疑惑地问:“那你到底是在医院做什么工作?”姑姑说:“我在医院做医生呀!
”这位夫人听罢后退几步,吃惊而抱歉地说:“哎呀,医生女士,太对不起了,我还以为
你的工作就是擦窗户呢!”

 

听到这些小故事,我也哭笑不得。这些事都不大,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会带
给人很多烦恼。

 

我告诉姑姑,我做“少数族裔”的感觉也实在不好。比如每天上班坐地铁时,总感到有十
几双眼睛在盯着我,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注意着,无法放松。

 

另外,我还有另一层压力:因为在德国的亚裔、华裔不是那么多,我在公共场合出现时,
总是不由自主地意识到别人有可能把自己当成华裔的代表,我的行为,可能改变或者加重
众人对亚裔、华裔的看法和偏见。有这样的“重任”在身,我一切都得小心翼翼,注意不
要在公共场合出错或出丑,于是,一天到晚觉得疲惫不堪。放假时回到美国,坐在纽约的
地铁车厢里,看着那些板着脸读报纸或直视前方的旅客,没有一个人看我一眼,这才发觉
在公共场合不被人注意、可以完全放松的感觉是多么奇妙!

 

假期完了再回到德国,我也练出了“厚脸皮”,尽量不去在乎别人的眼光。别人看我的时
候,我也学会不动声色地回盯她或他(不知为什么,一般是“她”),直到此人把眼睛移
开为止。我发现,一般人看到我看他,都会很尴尬地赶快把眼睛移开,而我的心里总会涌
出一点胜利的快感。

 

在我教英语的大学课堂上,我的德国学生总会问起德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对我比
较喜欢哪个国家盘根究底。我一般都会谈到自己“在德国做亚裔”的这种感受,并且很直
率地告诉他们,我很欣赏德国的许多方面,但这里缺乏美国的多元化。我喜欢在纽约街头
漫步而没有人看我一眼的那种感觉。在美国,没有人追问我究竟从哪里来,没有人把我当
成外国人。而只有在大家都对我的存在习以为常的时候,我才能放心地把这个地方当作我
的“家”。

 

(高歌)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
                   
                   To injure no man, but to bless all mankind.
        
                                http://yepp.myrice.com/little.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7.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