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Heav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rior (没事也晕头转向), 信区: LangHeaven
标  题: [De]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13 09:18:20 2004), 站内信件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綦甲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系         
(牛人啊,我粘的都累)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也是维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而社会
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 又不断丰富、发展和演变着语言。不同的
民族文化在相互接触与交流的过程中, 必然会相互影响, 因为语言是表现民族文化的重要
媒介, 所以, 文化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必然在语言上体现出来。目前世界各语言普遍存
在的外来语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体现。德国地理位置独特, 作为欧洲的“中部之国”,其边
界在历史上变化频繁。由于多次的民族部落大迁移, 也由于其政治上经常处于分崩离析的
状态,
所以, 德语作为全德统一的语言的形成过程是相当曲折的。在德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外来语的“借用”极大地丰富了德语词汇, 促进了德语的发展, 但也给德语的词汇与结构
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外来词对德语产生影响, 不是一种新现象。17世纪
以前, 德语主要从希腊语、拉丁语、法语中借用了大量词汇以及构词法。借用这些词汇时
, 从词形到发音都不同程度的德语化, 现在这些“外来词”大多已成为德语的基本词汇。
17 、18 世纪,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新思想和新事物。这样
, 工业、交通、新闻出版等行业的许多英语词汇被借用到德语中。自进入20 世纪以来, 由
于美国经济上的强大以及二战后美国在西德推行的政策, 使美国英语对德语的影响大增。
尤其是电视、电脑、因特网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 英语更是渗透到了德国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
1. 英语对德语的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
英语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全球有14 亿人使用这种语言。(Dt
v2Atlas ,1998) 英国视英语为其经济要素之一, 《纽约时报》甚至将美国英语称为美国最
重要的出口商品。(Raei2thel , 1999) 当今世界, 没有哪一种语言的影响力可以与英语相
抗衡。英语之所以处于这样一种领先地位,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1.1  历史原因
从历史上来看, 首先是早期大不列颠帝国政治军事上的扩张, 将英语带到各大洲的许多国
家并从此发展起来。其次, 二战结束后, 美国在欧洲各国的影响及地位剧增, 在随后的几
十年中, 各种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决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美国在外交上所取得的优
势以及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在经济各领域的主导地位创造了所谓的“美国神话” (Myth
os USA) , 加速了英语在全球的推广。“美国梦” (American dream) 这个词在今天已是

人皆知, 对有些人来说, 它代表着自由、独立与成功。正如拉艾特勒(Raeithel , 2000) 
教授所说: “美国英语给人一种富足、幸福的希望, 给人一种现代和进步的感觉。”这句
话很清楚地解释了英语在全世界普遍受欢迎的原因。而战后的德国更是采取了一种积极接
受外来语的态度, 凡是能用英语的地方就用英语表达。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尽快追
上先进科学技术的步伐。
1.2  时代原因
信息时代, 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无疑给英语的迅速推广提供了条件。近些年, 电脑
的普及速度极快, 这也推动了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 因为跟电脑有关的这些发明
和创造首先是来自美国。例如微软的软件往往先是出现英语版本, 其他语言版本的发布往
往要滞后一段时间。另外, 英语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互联网语言的主导地位。1996年以英语
编辑的网页占互联网上所有网页的84 % ,而现今仍占62 %之多。(Seeboerger , 2000) 因
特网极
快的传播速度也带动了英语的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与网络等新技术有关

的英语专业术语迅速涌入人们的生活中。像E2Mail 、online 、User 、Scanner 、Softw
are、chat room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词汇。连德国的新闻媒介也经常采用英语新闻
稿及国外报道, 由于新闻的时效性, 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往往不经过翻译而直接应用到德语
中来。
1。3  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地位
在学校开设英语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自希特勒当政时起, 德国的学校就设立英语
课并将其作为第一外语。二战后, 由于美国在西德地区所实行的政策, 德国经济逐渐复苏
并出现了“黄金时期”, 学习英语便成了众望所归。现在, 德国的许多小学都设立了英语
课。由于从小便接受英语教育, 所以, 英语在德国青少年中已相当普及。因此, 他们在使
用英语借词时根本不需在书写和发音上做多大改动, 往往是拿来就用。
1.4  英语本身的特征
首先, 英语与德语同属印欧语系的日尔曼语族。由于这种极近的亲缘关系, 德语与英语有
许多相通之处, 这就为德语从英语中大量借词奠定了基础。其次, 与德语相比, 英语语法
相对简单, 学习和使用都比较容易。例如, 在英语里, 动词除了第三人称单数和系动词to
 be 要变位外, 没有其他的变位形式; 而在德语里, 所有的动词都要根据人称的变化而发
生变位, 如德语动词sprechen , 随着不同的人称要发生如下变化: ich spreche 、du sp
richst 、er/ sie/ es spricht 、wir sprechen 、ihr sprecht 、Sie/ sie sprechen 
, 而英语与之对应的词to speak 除了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speaks) 变化形式外, 其他
人称的动词形式均为speak 。又如, 形容词在英语里做定语没有词尾变化, 而在德语中, 
随着所限定名词的性、数、格的不同, 做定语的形容词词尾也不尽相同。再如, gut 这个
形容词, 修饰
Mann (阳性) 、Frau (阴性) 、Buch (中性) 这三个名词至少需要三种形式: ein guter 
Mann (一个好男人) , eine gute Frau ( 一个好妻子) , ein gutes Buch (一本好书) 。
而英语的形容词就无需这么多的变化, 三种情况用一种形式就可以: a good man ,
a good wife , a good book。这样, 在形式上就让人觉得英语变化少, 不像德语那样复杂
, 从而在心理上容易接受。另外, 英语的词汇中单音节的词占了很大一部分, 与德语相比
, 描述同一概念的词汇往往比较短, 简单明了。如cash 听起来比Bargeld (现金)简洁, H
obby 远比Lieblingsbesch¾f tigung ( 爱好)简单, 而Computer 与elekt ronisc
her Rechner ( 电脑) 表示同一概念, 但使用时人们肯定会首先考虑前者。所以, 进入德
语中的英语词主要是单音节词或音节比较少的词, 如Boy、Box、Pop 、cool 、Team、Tes
t 、Short s、Jeans 等。
1.5  表达新事物和新概念的需要
战后的德国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持容纳百川的态度, 层出不穷的新思想、
新事物涌入德国。为表达德国文化中原本没有的事物和概念, 就需要从产生这些思想和事
物的母语环境即英语中引进新的词汇。如J azz 这个词只能原装引进, 因为德国以前没有
这个事物, 也就不存在描述这一事物的词汇。又如Job 这个词在德语中就没有合适的对应
词, 它既不同于Beruf , 也不同于Arbeit 、 T¾tigkeit 等, 它隐含有“非正式、
时间相对较短、
经常换地方、目的只是为了挣钱”等意思, 而这些是其他几个词所不具备的。直接借用Jo
b 这个词, 不仅简单明了, 而且描述贴切。所以, 此类英语借词在德语中出现得越来越多
, 使用也越来越频繁。总之, 由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说英
语已成为一种时髦、一种社会威望的象征。英语借词因而具有一种现代的、不同寻常的修
辞价值。现在, 不少德国人在谈话中如果不用上几个英语单词, 就会有不开放或者落后于
时代的感觉。英语的这种修辞价值对于求新求异的青少年来说就更具吸引力了。2. 德语中
英语外来词的影响当一个英语单词被纳入德语时, 并不总是完全保留它原有的意义与形式
。由于英语与德语语音、语法和词法的不同, 英语借词在拼写与词形变化上通常要适应德
语的规则, 而另一方面, 英语的一些规则也被德语所吸收。下面我们对英语词汇在德语中
的同化和在拼写、读音以及语法形式上对德语的影响作一探讨。
2.1  词汇上的影响
进入德语中的英语词汇可分为借词和借义两大类。借义指用德语词表达与英语词相对应的
概念, 它主要是通过翻译的方式将英语词汇直译到德语中,或者赋予德语词新的意思。如E
inbahnst raβe 由 ne2way2st reet (单行道) 直译而来, Geburtenkont rolle译自birt
h2cont rol (计划生育) , Supermarkt 译自su2per2market (超市) ;而德语中的Ebene 原
本的意思为“平面”、“平原”,后来又从英语中借用了level (水平、等级) 的意思。这
种通过翻译或者借义而产生的影响是一种潜在的影响,我们此处所要讨论的借词的
影响则是一种直接的影响。英语借词(Anglizismus) 在词典中的定义为: 为另一种语言所
借用的英语词语。(叶本度, 2001)在实际使用中, 这个概念不仅指从英国英语中借用的词
语(Anglizismus) , 还可以指从美国英语中借用的词语(Amerikanismus) 。为简便起见, 
我们在此统称英语借词。以前人们所说的“语言的借用”(sprachliche Entlehnungen ) 
我们在此分为四类,即:直接借用、改变形式、借用后造新词和假借用。
(1) 直接借用
一些英语词汇进入德语后保留其原来的词形及发音, 或者只是在发音上稍做改变, 基本保
留其英语特色。如Computer 、Gentleman、Layout 、Power 、Zoom、Talkshow、Recycli
ng、Sex、Homepage 、Internet 、 Chat room、count2down 等。正如前面所述, 由于信
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这类词在德国媒体上出现得越来越多, 且已遍及德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2) 改变形式
一些英语词在进入德语后只保留其基本的形式, 一些词法以及语法上的特征消失了。如Ha
ppy2End 由happy ending 变化而来, last not least 由last but not least 变化而来,
 boarding2card 进入德语中变成Board2Card。另外, 德国语言学家齐默尔( Zim2
mer , 1998) 认为: “为了在德语环境中自由运用, 必须使外来词符合德语的构词法。”
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同化” (Assimilation) 。如德语的动词不定式都以2en 或者2n 结
尾, 而英语则没有这个规则, 所以一些英语动词进入德语时加上了德语动词词尾, 以适应
动词变位的需要: surfen ( surf ) 、mixen(mix) 、checken ( check) 、chatten ( ch
at ) 、joggen(jog) 、downloaden ( download) 、powern (power ) 、 mailen (mail)
 、relaxen ( relax) ; 也有的词需要稍做变化, 如to recycle 这个动词在德语中就要将
l 和e 换位变为recyceln。
(3) 借用后造新词
一些英语词语进入德语后又按德语构词方式衍生出一些新词。如动词anpowern 来自ower 
, ein2scannen 来自scan ;名词Chatter 来自chat ,Userin 来自user , 这些词是在外来
词的基础上加上前缀或后缀派生而来的。另外还有德语词汇与英语词汇混合而成的合成词
, 如Citybus、Haarspray、Pops¾nger 、Film2Festival 、Serviceleistung、Su
perf rau 等。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外来词都可以派生或复合出新词来, 这里没有严格的规
律可循, 只能按照约定俗成或者大众用法, 这就给德语的学习者和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困
难。
(4) 假借用
在德语里还有另外一类词, 经常被错误地当做英语借词, 这些词是按照英语来发音, 但在
英语中并不存在, 或者即便有这些词, 其意思与在德语中也完全不一样。“德语协会” V
DS) 称这类词为“伪英语借词” ( Pseudo2Anglizismen) 。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就是H
andy 这个词, 在德语中指的是手机(Mobiltelefon) , 而在英语中同样指手机的词为cell
 phone 或者mobile (phone) 。handy 这个词在英语中只是一个形容词, 意为“轻便的, 
易于携带
的”, 对应的德语词为handlich 。又如Smoking 这个词, 在德语中指的是“男式晚礼服”
, 要不清楚的话, 很可能当成英语动词to smoke 的现在分词而翻译成“吸烟”。在英语中
表达同样概念(男式晚礼服) 的词为dinner jacket 或者tuxedo , 而不是smok2ing。还有
, dressman 看起来好像是由dress 和man构成的一个合成词, 其实它在英语中根本不存在
, 在德语中表示“男模”, 英语里表达这个概念的词为mannequin 或者model 。body bag
 在英语中的意思为“带有拉链的装尸袋”, 而到了德语中却表示背包( Tragtasche) 。这
些词拼写及读音都像英语, 但它们要么在英语中不存在, 要么在德语中的意思与其原本面
貌相去甚远, 对它们不加研究, 必然会闹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
212  语言规范上的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 由于大量的英语词涌入到了德语词汇, 现代德语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词汇上
, 处于更深层次的语言规范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动摇。在德语正字法中, 字母c 几乎只能与
h 或者k以字母组合的形式出现, 如Buch 、hoch 、dick 、Ecke , 很少单独出现。而在现
今的一些文章中, c 以其在英语中的拼写形式频频出现在德语中, 像Club、Cassette、 c
omfort 、Calcium 仅是其中的几个例子。在读音上, 前期进入德语的英语词汇往往稍做

变化以适应德语的发音规则, 如: studieren、Hu2mor、Adresse 、Klub、Zell 、Dampfm
aschine ; 而近几十年进入德语的英语词却大部分保留原汁原味的英语发音, 如: Comput
er 、Gameshow、Talkshow、Jazz、Manager 、Champion 等。我们知道, 德语与
英语在发音规则上差别比较大, 所以, 大量的按英语发音的外来词必然会对德语的拼读规
则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语法上来讲, 德语的名词有阴、阳、中性的区别, 英语名词基本上没有语法性, 但在进
入德语时也必须赋予其一定的语法性, 如: der User ( user) 、der Provider(provider
) 、der Computer ( com2puter ) 、das Internet ( internet ) 、die Homepage(home
page) 等。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英语名词都可以很容易地为其确定语法性。比如Mail 这个
词的
词性, 在互联网上就出现了ein kurzes Testmail、eine Mail 、einen E2Mail , 也就是
说Mail 这个词既可以是中性, 也可以是阴性, 还可以是阳性, 到底哪一种形式对呢? 我们
不得而知。又如专有名词第二格的写法, 以前在德语中是这样写的: JÊrgs Back2s
tube , 而现在也出现了JÊrgps Backstube 的写法, 大概是受到Fast Food Kette 
McDonaldps 的影响。此外, 歌德学院莫斯科分院的格莱茨( Gr¾tz , 2000) 在一
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些从英语中对译过来的固定短语, 如ich würde sagen、ich denke ma
l 、es macht keinen Sinn。根据齐默尔的观点, 这些短语是近几年直接从英语中翻译过
来并在德语中大量使用的。可见, 英语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德语的句法、语法层里了。
3. 关于德语的纯化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 曾指出: “语言,像文化一样, 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
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可
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 也可以是精神价值—
——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 (转引自陈原, 1983) 也就是说, 民族间
的文化交流和词语互借属正常现象; 而崇洋媚外, 食洋不化, 对外来语的过度热衷则属非
正常现象。应该说, 外来语的引入大大地丰富了德语词汇, 使德语在描述随着新的科学技
术产生的新事物时不致词汇贫乏。早期借入的许多希腊语、拉丁语、法语以及英语词汇要
么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 要么已经被德语化, 从词形到发音已基本符合德语的规则。而19
45 年后, 来自英美的外来词大量涌现和风行, 前所未有的英语借词热成为当今德语的一种
时尚。新的英语借词不再德语化, 直接按英语拼写和读音进入德语, 长此下去, 必将使德
语的书写系统发生变化, 改变德语按发音书写的规则。布郎(Peter Braun) 认为, 这是一
种从“内向性语言”(interovertierte Sprache) 向“混合性语言” (Mis2chsprache) 发
展的趋势。( Polenz , 1978)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 德语中英语的泛滥不仅已经影响到德语的词汇, 而且还将改变德语更深层次的语言规范。(UnterstÊ
ger , 2000) 实际上,从19 世纪到现在,德语语言危机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德语的发展。188
5 年成立的“普通德语语言协会” (Allgemeiner deut scher Sprachverein , ADS) 在反
对外来语的斗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该组织是帝国主义条件
下的产物, 成为一些人炫耀沙文主义的阵地, 他们极端地宣称: “谁使用外来词谁就是叛
国, 外来词是德意志语言肌体上的一块毒瘤”。(转引自陈杭柱,2000) 该组织的目的是彻
底清除外来词, 结果是无功而弃。值得一提的是, 在19 世纪曾出现过一次外来词德语化运
动, 该运动由邮局总负责人史泰芬(Heinrich Stephan) 发起, 将其主管范围内的760个法
语外来词翻译成德语, 以期用德语词取代外来词。1945 年成立的“德国语言协会” ( Ge
sellschaft für deut sche sprache , GDS) 接替了ADS 的工作。“德语协会” (Verei
n deut sche Sprache , VDS) 于2000 年启动了一项反对“德英混合语” (Denglisch)的
签名活动。该协会还收集了4600 多个在德语媒体中出现的英语借词, 配以德语对应词或者
翻译或者解释, 发表在互联网上, 其目的不在于推广英语借词, 相反, 他们意欲用德语表达方式代替或者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英语借词。此外, 还有德国语言研
究所( Institut Deut sche Sprache) 等组织为保持德
语的正确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我们认为, 外来语的泛滥给德语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对德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也给德语学习者与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我们也应该看
到,
外来语在德语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英语外来语也不例外。但是, “一国人民
或一种语言, 在某一历史时刻, 接受异族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在限度之内, 对双方都有好
处⋯⋯超过了限度, 接受国人民会群起反对”。(Cellard , 1978) 至于英语借
词在德语中是否已经泛滥到了非清洁不可的地步, 德国国内的政界、语言学家、教育学家
等也在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顺其自然是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的, 没必要也不可
能将所有的外来词铲除干净, 但也不要放着简单易懂的现成的德语词不用而故意借用英语
词。

--
                   
                   To injure no man, but to bless all mankind.
        
                                http://yepp.myrice.com/little.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7.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5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