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Pa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ttlefairy (小仙女),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流淌在艺术的画布上-------谈画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Apr 12 12:39:33 2007)

艺术是有阶级性的.

不喜欢把"阶级性"这个硬绑绑冷冰冰的词和浪漫温雅的艺术安置在一起.就像身边某个呆板
冷血的理工科男生怀里抱着一个白天鹅样高贵顺泽的女子而不懂怜惜般不搭调-----会让人
替那只天鹅微微难过.可是七步成诗的曹植也说过:"存乎鉴戒者,图画也."亦即任何时代的
艺术,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反映着当时阶级的性质.不过于我而言,艺术没有阶级之分.无论细
如游丝,还是奔放练达,用心绘出的画,都该被人所爱的。

沈括<梦溪笔谈>提及"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可见,同一副画在不同人眼中会
有完全不同的见解.先前写《画室中的女人》,所谈都是国外的画。其实中国有着更为灿烂
的绘画历史,《历代画史汇传》所记载,从战国至汉,画家计七千五百余人。手头有本爸
爸的《中国绘画史》被我无聊之时翻了几遍。从两晋南北朝的宗教之风,到宋元时期文人
画的兴起,从隋唐两代人物描绘的昌盛,到元明清末山水花鸟的精雕细琢。。。。无论浙
派,吴派,华亭派还是新安派....都是中华文明璀璨遗产的一部分.

一直不喜欢线条烦琐,气势磅礴的画,喜欢水不喜欢山,大凡有关密密麻麻巍峨的山的画我都
不愿意细看.太过沉厚,冗拙,另人压抑而缺少禅意.像宋 李唐或者巨然的<万壑松风图>
虽峰峦峭拔,世人也评价"巨然明润郁葱,最为爽气."我却不喜欢这样形极层叠,林木劲
硬,森森密密的感觉.一种幽深的恐怖,像迷宫,进去了就出不来,不知道里头深匿什么
样的危险.又如明朝 仇英的<剑阁图>虽然重彩浓墨,笔力刚劲,瑰丽雄伟,却远没有同朝代
 吴伟的<渔乐图>更为传神.不过,若是只评价绘画手法构思和功底,仇英的这幅并不输于吴
伟.

最欣赏淡淡若弱的水墨点染出来的溪流,池泽,静湖...似有又无,有种萧疏淡雅之气.
描绘水景意境的极致该是白茫茫,雾蒙蒙一片.想往里边窥探,又看不清楚.古代的文人
亦喜品酒论画,像苏轼曾题<烟江叠嶂图>"浮空积翠如云烟....水墨自与诗争妍."
又说:尽水之态,唯属两孙,两孙过后,其法中断."指的是画水姿态最好的,是晚唐的孙
位和北宋的孙知微.苏轼应该庆幸,南宋时又出了位能尽水之态的人---宋代 马远.
其<水图>共十二幅,每幅图都有个清妙的名字,如<寒唐清浅>,<秋水回波>,<云
舒浪卷>,<洞庭风细>....亦及其生动的描绘出不同状态下的水.可谓其法并未中
断.其<雪图><寒江独钓><对月图>也均意境深远,每一幅都透着冰凉孤寂的气息.
像这样,绘画也该讲究"留白",整个纸张都被烦琐苍劲的线条遮盖住,任凭画的再好,也没有
留下些想象的空间讨巧.人类的想象才是最伟大的画笔,先有了想象才能落笔成兵.

若细致谈画,可写得百余本书,我并非专攻书画,只是稍感兴趣而以,遂聊几幅自己喜欢
的画,还有几副国外著作中的插画来不及写,改日添进来。虽然他们说这年头多写点隐私
的事情才会有人看,写这些艺术的东西没人理会,我还是孤零零的写出来罢~

--
只听音乐不听话~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60.31.173.21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35毫秒